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象思维作为中华民族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是指思维主体将物象或拟象(符号、概念、模型等)作为思维工具,运用直觉、比喻、象征、联想、类推、顿悟等方法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传统中药理论的发展亦离不开意象思维的指导。通过对四时之象与药物理论、五行之象与药物理论、外显之象与药物理论、八卦之象与药物理论、物候之象与药物理论、意象思维与中药配伍等方面的梳理和分析,揭示意象思维对传统中药理论留下深刻印记,其在阐释、推导、印证和发现中药的药性、功效、配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认识人体这个整体,中医使用解剖、四诊、药物试验等分析方法,实现了人体组织、器官、生理、病理、疾病成份、药物功效的综合认识,中医学不存在“不可分割的整体观念”。中医从辨证论治立场出发,把“司外揣内”叫做整体观念。这个观念混淆认识对象的整体性和中医认识的分析性,违背《内经》“外内相得”认识原则,忽视中医基础医学成就,所以是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药与方剂双向调节作用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中药与方剂双向调节作用的条件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咸阳712083)张宏方一、从一药、方剂自身的特性看其存在双向调节之物质基础中药及方剂之所以产生双向调节作用,与其所含有两种(组)或多种(组)功效,作用相反的化学成分是分不开的。这是中药及方剂产生双...  相似文献   

4.
也谈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国内研究已取得较大成就,内容有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的现代化等多方面。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中药现代化的认识不够、基础研究薄弱等,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国内研究已取得较大成就,内容有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的现代化等多方面.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中药现代化的认识不够、基础研究薄弱等,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叶高血压病主要差别是局部与整体的认识;中药、西药对不血压病的治疗各有所长;中、西医对高血压的研究均要立足于自力理论基础之上,中西医结合研究高血压病在病机病理、治疗原则、复方应用、个体差异、非药物治疗等方面有许多共通点,这些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药的副作用小的是由于中医用药配伍的辨证全面性与系统性,这点似乎在临床用药上深入人心。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在临床上运用,不像西医对药物的成分、药理、动力学等都有较明确的认识,因此对副作用的产生没有较为清晰的把握。但是临床证明,中药效果是为大家所认可的。因此探究中  相似文献   

8.
参杞合剂(SQ)是以传统中药参杞片为基础,辅以黄芪、当归、莪术、白花蛇舌草煎制而成,据报道其在小鼠体内、外有抗瘤、抑瘤之功效。但其是否对人类肿瘤也有同样功效尚不可知。本实验通过研究参杞合剂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生长调控的作用及其表面黏附分子(CD44、CD5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人类肿瘤作用的相关机制,为今后开发抗肿瘤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的副作用小的是由于中医用药配伍的辨证全面性与系统性,这点似乎在临床用药上深入人心.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在临床上运用,不像西医对药物的成分、药理、动力学等都有较明确的认识,因此对副作用的产生没有较为清晰的把握.但是临床证明,中药效果是为大家所认可的.因此探究中药的副作用就成为了一种较为棘手的问题.而中药作为自然药物,证明了它具备了自然生物的特性.下面笔者试图用进化观,对中药的副作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参杞合剂(SQ)是以传统中药参杞片为基础,辅以黄芪、当归、莪术、白花蛇舌草煎制而成,据报道其在小鼠体内、外有抗瘤、抑瘤之功效.但其是否对人类肿瘤也有同样功效尚不可知.本实验通过研究参杞合剂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生长调控的作用及其表面黏附分子(CD44、CD5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人类肿瘤作用的相关机制,为今后开发抗肿瘤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任何中药的作用也都有利弊。而如今错误地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因为是天然药物,所以,在广告上反复宣传中药的作用时,立即跟上一句,此药无毒副作用。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现代中医来说,更不应当存在着这种错误认识。而《温病条辨》的作者吴瑭,对中药的作用提出了要认识和把握药物的利害关系和转化条件。1 药物的利与害,随病情而转化,临床择药当对证从病。如吴瑭对白虎汤的运用体会到,用之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反之,祸不旋踵。若不问脉证若何,一概用之,甚至应手而毙。故其在提出“太阴温病,…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理研究之我见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712083)丰广魁中药药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的研究,近年来在广大药理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使中药药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领域,揭示了许多药物的“本质”,使我们对一些药物的作用机理有了...  相似文献   

13.
药物的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由于中医学医药不分的特点,这些药性描述都已渗透进了与中医学理论相一致的自然哲学特点。从哲学视角剖析了药性理论发生根源及认识特点,有助于理性地对待中药药性理论,合理地进行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药物的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由于中医学医药不分的特点,这些药性描述都已渗透进了与中医学理论相一致的自然哲学特点.从哲学视角剖析了药性理论发生根源及认识特点,有助于理性地对待中药药性理论,合理地进行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认识人体这个整体,中医使用解剖、四诊、药物试验等分析方法,实现了人体组织、器官、生理、病理、疾病成份、药物功效的综合认识,中医学不存在"不可分割的整体观念".中医从辩证论治立场出发.把"司外揣内"叫做整体观念.这个观念混淆认识对象的整体性和中医认识的分析性,违背<内经>.外内相得"认识原则,忽视中医基础医学成就,所以是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6.
西方心理学对禅定的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定是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近年来,禅定越来越成为西方心理学中的热点课题,尤其是对禅定的功效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十年西方心理学对于禅定功效的研究成果。认为西方心理学对于禅定的功效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心理功效、生理功效,以及临床功效的检验。大量的研究表明,禅定是一种有意义的科学现象,而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宗教现象。禅定在西方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成为心理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从中西医理论的异同看中药药理研究之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西医理论的异同看中药药理研究之思路陕西中医学院92级研究生(712083)张宏方中药药理初始研究是以西药药理的方式研究中药的,因而反映在中药药理方面,仅是个别局限性作用的反映,这种研究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一味中药或一组方药的药效学全貌。尽管现在从中...  相似文献   

18.
王岩 《道德与文明》2008,1(1):32-33
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社会最深层本质和规律的提炼与把握,并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为人们认识和反思政治社会的正当性提供价值评判标准和方法基础,是政治理论体系的最高发展.其基本的学理范畴则体现为对作为政治社会本质的最高层面的价值判断和意义的研究,体现为对现实政治社会正当性的理性批判与价值建构,并由此显现政治哲学的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19.
1中药复方是具有可分性的治疗系统 1.1中药复方疗效的物质基础具有可分性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方式,是由饮片组成并与“证”相关的治疗系统,组成要素一般包括药味、剂量、剂型、用法四个方面。作为复杂的治疗系统.应具有层次性。也就是说,中药复方具有可分性。  相似文献   

20.
余云岫的中医观并不是"废止中医"。他认为中医的理论基础不符合科学依据,中医空谈经验,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中医盲目科学化是别有用心。但他也肯定中医的历史价值及中药的价值,承认中医的疾病认识,承认中医的实际疗效,对中医的前途抱有期待。余云岫对中医的认识一方面是受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日本废汉医运动的鼓动。对余云岫中医观的探究应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在历史脉络中做出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