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总结了28年共2453篇有关小儿肾小球疾病治疗的文献,发现其发展规律符合科学的发展观药物的选择趋向于疗效肯定而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药物疗效的评价日趋合理,药物作用机制从系统、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各学科间的合作与联系增加。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消化性溃疡是世界性人类消化系统中常见病之一。随着人们对本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基础和临床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由于H.Pylori的发现,使这古老的疾病,赋予了现代的概念,并使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目前已有多种H2-RA、PPI类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但其高复发率仍待解决。为提高溃疡愈合质量(Quality of ulcer healing),黏膜保护剂的研发和应用方兴未艾。从分子机制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人们已发现一些与之相关的基因。相信基因疗法将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带来飞跃性的发展,应用相关基因编码产物,有望从根本上治愈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是世界性人类消化系统中常见病之一.随着人们对本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基础和临床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由于H.Pylori的发现,使这古老的疾病,赋予了现代的概念,并使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目前已有多种H2-RA、PPJ粪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但其高复发率仍待解决.为提高渍疡愈合质量(Quality of ulcer healing),黏膜保护剂的研发和应用方兴未艾.从分子机制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人们已发现一些与之相关的基因.相信基因疗法将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带来飞跃性的发展,应用相关基因编码产物,有望从根本上治愈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28年共2 453篇有关小儿肾小球疾病治疗的文献,发现其发展规律符合科学的发展观:药物的选择趋向于疗效肯定而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药物疗效的评价日趋合理,药物作用机制从系统、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各学科间的合作与联系增加.  相似文献   

5.
个体化用药--医药治疗的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促进了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发现及其机制的阐明,使药物治疗模式开始由过去的诊断导向治疗向根据个体的遗传机构实行基因导向性治疗的新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6.
铁过度负荷与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是机体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系统、呼吸链的主要复合物、过氧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机体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缺铁可导致贫血等疾病。体内铁过多,称为铁过度负荷。随着医疗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源于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和外源性铁剂应用(治疗性应用、预防性应用),铁过度负荷相关疾病日益增多。铁过度负荷可对内分泌代谢、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肝脏等系统器官产生损害,导致多种疾病或使疾病加重。目前铁过度负荷相关疾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有放血疗法和药物治疗。放血疗法,只可作于短期治疗。去铁胺作为目前较为有效的去铁剂,由于价格昂贵,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铁过度负荷对人体的影响和相关疾病尚未外起医学界的重视。深入研究以铁过度负荷为主要和次要病因相关疾病,探索正确补铁措施,是预防铁过度负荷相关疾病、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临床面临床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但能揭示病因不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并为提供新的诊断技术、治疗方法和药物靶点等有积极的作用。因高血压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人们希望用分子生物学揭示其神秘的面纱,因此蛋白质组学与高血压的研究,成为高血压模型动物及其临床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动物模型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高血压疾病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铁是机体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系统、呼吸链的主要复合物、过氧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机体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缺铁可导致贫血等疾病.体内铁过多,称为铁过度负荷.随着医疗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源于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和外源性铁剂应用(治疗性应用、预防性应用),铁过度负荷相关疾病日益增多.铁过度负荷可对内分泌代谢、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肝脏等系统器官产生损害,导致多种疾病或使疾病加重.目前铁过度负荷相关疾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有放血疗法和药物治疗.放血疗法,只可作于短期治疗.去铁胺作为目前较为有效的去铁剂,由于价格昂贵,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铁过度负荷对人体的影响和相关疾病尚未外起医学界的重视.深入研究以铁过度负荷为主要和次要病因相关疾病,探索正确补铁措施,是预防铁过度负荷相关疾病、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临床面临床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诊治进展与科技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结核病各方面的发展.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揭示了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的本质,分子生物学技术使结核病的基础研究不仅停留在器官、细胞水平,而是深入到蛋白质、核酸、基因的水平;基因治疗的方法可望从根本上治疗结核病.高新技术的产物如X线照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新药的出现等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治的能力.借助于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而进行精确的诊断,基因治疗将成为一种崭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1943年氮芥首次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使患者病情获得缓解,为恶性肿瘤化疗药物发展拉开了历史性的序幕。随着医学发展模式的演进,化疗药物也在70年间突飞猛进。本文简要介绍了化疗药物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氮芥、抗代谢类药物、顺铂、紫杉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药物的早期发现过程,揭示了化疗药物的发展史完全遵循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哲学规律,为今后恶性肿瘤化疗的研究与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性别差异表现在发病率、预后、治疗等多方面。生理结构、生活方式、工作、性格等流行病学因素是造成恶性肿瘤性别差异的外因,性激素及其受体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性别差异的本质,且为恶性肿瘤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基因多态、分子突变等深入研究成果揭示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脂质体、聚合物纳米微粒、金属纳米颗粒、无机纳米粒、枝状聚合物和纳米胶束等纳米技术逐步用于宫颈癌的预防乃至疾病的诊断治疗,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通过纳米技术发展创新药物,不仅可以改善药物的理化特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提高药物的药理活性,减少毒副反应,从而增强药物效果。通过对纳米技术用于宫颈癌现状的总结,对纳米技术创新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推动纳米药物创新,提高宫颈癌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最典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早发冠心痛的主要病因。随着目前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基因治疗有望解决患者遗传基因缺陷,从根本上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当人类娴熟的应用基因治疗技术时可以从根本上治愈多种基因相关疾病。推动人类医疗事业的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普通外科学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学科范畴不断扩大;微创外科和器官移植成为发展方向;高新材料和高新技术在临床逐渐应用;传统的外科处理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通过基因水平诊断和治疗疾病成为可能;各种辅助治疗则增加了外科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性别差异表现在发病率、预后、治疗等多方面.生理结构、生活方式、工作、性格等流行病学因素是造成恶性肿瘤性别差异的外因,性激素及其受体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性别差异的本质,且为恶性肿瘤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基因多态、分子突变等深入研究成果揭示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刍议现代普通外科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普通外科学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学科范畴不断扩大;微创外科和器官移植成为发展方向;高新材料和高新技术在临床逐渐应用;传统的外科处理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通过基因水平诊断和治疗疾病成为可能;各种辅助治疗则增加了外科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精准医学"是2015年至今医学领域最流行的词汇之一,而乳腺癌如今已成为威胁全世界女性生命的头号杀手,尽管近年来乳腺癌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对于每一位患者而言,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仍然难以判断,所以精准医学最重要就是"精准用药"。本文主要讨论乳腺癌相关基因及其产物在指导"精准用药"中的应用,如果能够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的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剂量,从而使每一位患者从治疗中最大程度地获益,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医学影像中涉及项目繁多的影像技术和复杂的影像学诊断,各类影像技术在不断发展,推动了影像诊断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了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疾病的发展和转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认识过程,在日常影像诊断工作中遇到的"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等各类影像学疾病诊断难点,需要影像科医师用客观的、辩证的思维看待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影像学表现,以及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做到选择合理的影像检查项目,并给出可靠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19.
1 分子分期的诞生及意义 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已经影响到临床诊断认识程序并已经使我们的综合治疗原则发生了改变,经典的肿瘤临床分期已不能确切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分子医学的发展诞生分子分期概念.肿瘤学分子分期即运用分子生物学知识对肿瘤大小、功能、分期从分子水平重新认识,相对于经典的临床分期更彻底、更明确反映病情及预后,从而指导医务工作者对肿瘤患者从分子水平展开预防、治疗,使肿瘤的治疗更贴近肿瘤的生物学发展原理[1].分子分期给目前的肿瘤临床分期带来新的思维模式,使肿瘤的治疗更具方向性及原则性.  相似文献   

20.
精准医疗模式本着患者的最大获益和社会医疗投入的高效配置为宗旨,结合现代流行病学和预防医学、临床诊断学和治疗学、分子医学、医学信息学技术以及卫生经济学和医学社会学,使传统的医疗模式走向整合化,为每一个人提供量体裁衣般的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计划,以最小资源投入获取最大健康保障,从而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