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B2型胸腺瘤胸腺Tfr细胞和Tfh细胞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及对疾病诊治的决策意义。收集了2005年5月~2015年12月胸外科行胸腺切除术2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合并重症肌无力(MG)12例,不合并MG15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并分析两组胸腺生发中心中Tfr和Tfh细胞数及比值。结果,Tfr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2型胸腺瘤合并MG组Tfr细胞低于对照组;Tfh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2型胸腺瘤合并MG组Tfh细胞高于对照组;Tfh/Tfr比值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B2型胸腺瘤合并MG组Tfh/Tfr高于对照组。因此,B2型胸腺瘤合并MG患者胸腺中的Tfr细胞及Tfh细胞的异常,可能对生发中心形成免疫调控有一定作用,可能参与了MG的发病,从一个侧面加以证实以往研究MG的免疫调控机制,对疾病诊治提供了多维度的决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探讨Th17细胞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发病中的作用。分析27例胸腺瘤患者相关资料,免疫组化法确定瘤组织中IL-17和CD4^+T细胞表达。结果为胸腺瘤合并MG男性年龄低于女性,瘤组织高表达IL-17和CD4^+T细胞。B1和B2型易合并MG。结论是Th17细胞和IL-17在胸腺瘤合并MG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Th17细胞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发病中的作用.分析27例胸腺瘤患者相关资料,免疫组化法确定瘤组织中IL-17和CD4+T细胞表达.结果为胸腺瘤合并MG男性年龄低于女性,瘤组织高表达IL-17和CD4+T细胞.B1和B2型易合并MG.结论是Th17细胞和IL-17在胸腺瘤合并MG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1A型糖尿病是由T细胞所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们利用转基因技术、自身抗原疫苗接种、单克隆抗体治疗等新兴技术通过诱导自身免疫耐受,改变免疫调节因子,调节细胞凋亡等途径阻止了自身免疫反应对胰岛的攻击。这些针对其发病机制所提出的新型治疗策略让人们看到了治疗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1A型糖尿病是由T细胞所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们利用转基因技术、自身抗原疫苗接种、单克隆抗体治疗等新兴技术通过诱导自身免疫耐受,改变免疫调节因子,调节细胞凋亡等途径阻止了自身免疫反应对胰岛的攻击.这些针对其发病机制所提出的新型治疗策略让人们看到了治疗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解释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学说很多,归纳起来无外两类,一是基因突变学说,二是细胞外遗传决定学说.突变理论认为肿瘤是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不可逆改变的结果.外遗传决定学说认为肿瘤细胞遗传基因本身没有改变,而只是基因表达异常的结果,在适宜的环境中癌细胞可以再分化.  相似文献   

7.
药物成瘾行为的脑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隋南  陈晶 《心理学报》2000,32(2):235-240
药物成瘾是脑内相关核团和细胞在药物反复作用下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时间依赖过程。成瘾的适应性学说从cAMP水平调节、阿片和多巴胺受体与G蛋白家族耦联等方面,为成瘾形成机制提供了最基本的生物学范畴的理论解释。实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从给药到耐受、敏感、依赖,再到撤药症状的生物变化过程。然而,阐明从急性给药到特殊脑区持续性的适应机制仍然是当前成瘾研究最具挑战性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1996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两位免疫学家,我蒂尔博士和凶尔博士,以表彰他们发现毒杀型T细胞是如何识别被外来病毒感染的细胞的。他们的发现表明T细胞的识别需双重承认主是自己细胞上的组织抗原,另一是外来病毒抗原,而且病毒与自身的组织抗原必须同时出发,才会被T细胞识别。他们成功的经验说明,科学研究重在创新,要善于通过简单的实验设计来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通过打破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控制慢性HBV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诱导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若不能对病毒有效清除,体内抗原特异的CTL降低,出现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造成慢性肝脏炎症。分析HBV感染时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机制,并通过打破免疫耐受预防HBV感染。  相似文献   

10.
化学疗法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措施 ,而肿瘤细胞对化学药物往往容易产生耐受 ,并成为临床治疗肿瘤取得满意疗效的主要障碍之一。肿瘤细胞对一种使用过的抗肿瘤化疗药物产生耐药之后 ,同时对多种不同结构、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现象 ,称为肿瘤多药耐药性 (Multidrugresistance ,MDR)。肿瘤耐药的形成既是细胞生物发展的一种自然规律 ,也是细胞生物行为的必然现象。其间包含了许多哲学的内涵。1 生物进化与肿瘤细胞耐药的形成进化的概念衍生于人们对生物起源的认识。拉马克、达尔文等人根据大量事实…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诱导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若不能对病毒有效清除,体内抗原特异的CTL降低,出现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造成慢性肝脏炎症.分析HBV感染时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机制,并通过打破免疫耐受预防HBV感染.  相似文献   

12.
凋亡机制研究的认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及其研究简况 :细胞凋亡 (apoptosis)又称编程性死亡 ,属生理性死亡 ,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重要生命现象之一[1] 。从线虫至高等哺乳类动物 ,从胚胎至成人 ,从生理到病理 ,从生到死整个过程 ,体内不同的细胞多具有此种死亡形成。1 凋亡指标研究的系统性凋亡机制的研究中充分体现了认识的系统性 ,肿瘤发生中凋亡机制的研究表明 ,凋亡机制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凋亡的发生和发展可概括为 3个阶段[2 ] :信号传递阶段 ,中央调控阶段和结构改变阶段。 (1)信号传递阶段 :诱导凋亡的细胞外因素众多 ,进入细胞内需经信号传递阶段。各种…  相似文献   

13.
癌变机制理论研究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步骤过程,涉及到多个癌基因的活化及抗癌基因功能的丧失。以往对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这些复杂的遗传学改变所致的肿瘤细胞增殖失控。然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不但依赖于细胞生长速度,而且与细胞凋亡有关。本文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叙述了癌变机制理论研究的进展前从哲学角度加以分析,以期为探讨真正的癌变机制,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诊断和治疗肿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心理因素与HIV/AI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免疫缺损病毒 ,类型 1(HIV - 1)是获得免疫缺损综合征 (AIDS)即艾滋病的主要原因。HIV属于慢病毒的一个亚类 ,其感染过程的特征是从感染到严重症状开始发作之间有很长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内 ,为病毒提供入口的CD+4细胞 ,逐渐变得失去战斗力和死亡。健康的CD4 (T辅助 )细胞通常为其他细胞 ,如细胞毒素T和B细胞发送信号 ,增强免疫反应。当血液中的CD4数降到 5 0 0 mm3 以下时 ,免疫系统贮备的一半被破坏。这时 ,小的感染(如单纯疮疹病毒 )和菌类感染 (如阴道念珠菌病 )开始出现。一旦CD4数降到 2 0 0 mm3 ,威…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次协调逻辑所谓次协调逻辑(Paraconsistent Logic)其通俗含义是指这种逻辑本身的协调性次于经典逻辑即矛盾律在这种逻辑中不再普遍有效,但又远高于完全不协调系统即矛盾在这一逻辑系统中不会任意扩散。次协调逻辑的确切含义可以用以下语言来表述:假定一种理论T的基础语言采用符号作为否定词,T被称为是不协调的,当且仅当,在T中至少有一公式A,使得A与A都是T的定理。否则T被称为是协调的;如果T语言中的所有公式都是它的定理,那么它被称为是平凡的(trivial)。否则T就被称为是不平凡…  相似文献   

16.
细胞的生长繁殖与死亡是生命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是对立的,但也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在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的分裂繁殖对于机体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但同时对一些原有的、已经不必要的、老化的、甚至是有害的细胞适当地清除也是机体正常发育所必须的。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体形成了一套精密的调节机制,维持体内各类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的相对稳定。任何一方面的失调都可能导致发育异常或疾病的发生,如死亡异常增加会导致爱滋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而异常生长旺盛、死亡减少将导致肿瘤发生。因此它们各自的正常进行,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对于生…  相似文献   

17.
从超声用于诊断疾病那一刻起,关于超声安全性的认识就被人们一直关注着。几十年来,研究者们做了大量观察实验工作,形成了一些初步理论,进一步的研究正在此基础上进行着,对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和发展。纵观几十年的研究,大约可有5方面的飞跃。1 生物体系不同水平的飞跃早期的研究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展开的。先是观察到诊断剂量的超声辐射蚕豆根尖后细胞微核增加,接着用连续波照射小牛胸腺DNA溶液、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和体外培养的羊水细胞,发现可造成DNA单链断裂和RNA合成可逆性降低。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提高和科研方法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匹配理论视角,本文首先从组织和控制机制两个维度,将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控制机制分为“机制内-组织内”、“机制外-组织外”、“机制内-组织外”、“机制外-组织内”四种类型,进而探讨了母公司对子公司不同人力资源实践活动(招聘与选拔、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的控制机制选择.结果表明,在子公司招聘与选拔阶段,母公司更愿意采取人力资源控制;在培训阶段,母公司对子公司通常采用人力资源控制与结果控制相结合;在绩效评估阶段,公司更多采取正式化控制;在薪酬管理阶段,母公司较多地采取结果控制进行全球范围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1992年,Parker提出了免疫学上的一个现代概念,即免疫干预(Immuno-interven-tion)。继Parker之后,Francois在1993年编写了第一本免疫干预的专著,即T细胞干预。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地存在类似的干预性研究。既然干预如此广泛存在,为什么我们不把它引入系统科学,称它为系统干预。本文就是以现代医学研究为例,对其一般特性及规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代生殖免疫学研究认为,正常妊娠维持有赖于母胎免疫耐受的形成,耐受一旦失调,就可能妊娠失败,发生如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分娩发动等。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妊娠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行系列研究。本文就目前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妊娠与分娩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