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人工授精的伦理道德问题大连市妇幼保健院(116001)王向丽邹宏强房孝芝梁芝荣目前,人工授精作为辅助生育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手段。人工授精是将生殖与性行为分开,由人工操纵受精的一种生殖方法。其分两类:AIH—同源人...  相似文献   

2.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on Technique,ART)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复杂的伦理难题。实践证明,只有发挥伦理委员会作为一个工作机构的职能,在医患人群中加强ART技术基本原理及相关伦理原则的宣传教育,才能促使医患人群都能够自觉遵守优良的医学伦理道德规范,保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on Technique,ART)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复杂的伦理难题.实践证明,只有发挥伦理委员会作为一个工作机构的职能,在医患人群中加强ART技术基本原理及相关伦理原则的宣传教育,才能促使医患人群都能够自觉遵守优良的医学伦理道德规范,保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球首位“代孕爸爸”托马斯·比提的高调出现,带来了一场激烈的关于生命伦理与法律的大讨论。变性人的婚姻、生育及代孕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对变性手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以及代孕技术这些新兴生命技术进行再思考。我们不仅要肯定新兴生命技术的合理性,也要防止其所产生的潜在负面影响。合理利用新兴生命技术,客观地分析该事件并制定相应的法规是避免出现伦理道德和社会混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建立在人格权基础上的生育权理论无法解决辅助生育权的基本问题.辅助生育权是人工生殖技术催生的新型权利,其理论基石是夫妻身份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以治疗不孕症为惟一目的.辅助生育权专属于夫妻共同体,是生育权的延伸,是不孕症夫妇生育权的医学实现.  相似文献   

6.
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为医学伦理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挑战。我国卫生部于2001年2月20日发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中规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符合有利于患者的原则、知情同意的原则、保护后代的原则、社会公益原则、保密原则、严防商业化的原则和伦理监督的原则。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条件之一是医疗机构建立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是教育性、咨询性、义务性及独立组织。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应依据上述原则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全过程和有关研究进行监督,开展生殖医学伦理宣传教育,并对实施中遇到的伦理问题进行审查、咨询、论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胚胎冷冻的常规化和配子冷冻技术的日渐成熟使遗腹辅助生殖出现的可能性增加。遗腹辅助生殖涉及到死者、死者配偶、死者后代甚至死者父母的利益,伦理、道德、法律层面的顾虑已经远远超过技术方面的限制,使遗腹辅助生殖的进行与否举步维艰,给生殖中心带来巨大挑战。美国生殖医学协会伦理委员会和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协会的建议指南共同指出配子和胚胎冷冻前签订同意书是避免日后纠纷的最佳方式。遗腹辅助生殖方面同意书的签订需引起生殖机构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老龄女性行辅助生殖技术生育不仅存在其自身生育权与生命健康权的矛盾,还存在其生育权益与子代健康发展权益、配偶健康幸福权益以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权益之间的矛盾。考虑到老龄女性生育获益与风险的差距,并出于对各个主体权益的平衡,我国有必要对老龄女性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自由予以权衡和规范,主要措施包括完善辅助生殖技术相关法规,将年龄因素纳入辅助生殖技术适用对象评判标准;生殖伦理委员会在充分讨论、全面考虑、综合衡量基础上指导医疗机构合理决策;生殖医疗机构正确引导老龄女性对辅助生殖技术的认识并辅以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9.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对人类自然出生方式和自然生命的深度干预与技术控制,使儒家传统生命伦理观遭遇伦理挑战,以致儒家生命伦理难以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提供及时有效的价值引导。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应用也受到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价值理念的诘难。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产物,应当接受儒家生命伦理理念的价值引导和约束。同时儒家生命伦理理念也应当归纳、包容新的科技价值理念,在科技与伦理之间寻找平衡点,发展出新的伦理原则和哲学基础来应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诸多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0.
人工生殖技术伦理的多学科渊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工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导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层出不穷。目前迫切需要制定一套能够适应中国现实和发展的人工生殖技术伦理原则,以指导立法、引导社会舆论,并最终促进该技术的健康发展。通过人工生殖技术伦理的哲学、历史传统、宗教、社会制度等多学科渊源的考察,给正确、有效的伦理原则的确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台湾人工生殖技术管制之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台湾地区人工生殖技术的管制先后经历了道德管制和行政管制两个阶段,目前正积极总结各阶段管制模式的成败得失,努力构造《人工生殖法》的原则和框架,以提高人工生殖技术管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将辅助生殖技术对不孕症造成影响的研究文献分为心理、性生活、婚姻家庭、治疗放弃后的未来生活四个方面。现有的研究认为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不确定性,是造成女性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年龄增长和治疗时长增加,加重了心理压力;辅助生殖技术降低了一部分女性的性生活质量;是否对婚姻家庭产生负面影响,尚无定论;持悲观态度的研究者认为,因失败而放弃治疗的女性,未来注定是不幸的。持乐观态度的研究者认为,辅助生殖技术获得精神的成长,未来她们通过其他方式,弥补没有孩子的遗憾。总之,辅助生殖技术的治疗对女性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应考虑更多的社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工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导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层出不穷.目前迫切需要制定一套能够适应中国现实和发展的人工生殖技术伦理原则,以指导立法、引导社会舆论,并最终促进该技术的健康发展.通过人工生殖技术伦理的哲学、历史传统、宗教、社会制度等多学科渊源的考察,给正确、有效的伦理原则的确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人工生殖技术的管制先后经历了道德管制和行政管制两个阶段,目前正积极总结各阶段管制模式的成败得失,努力构造《人工生殖法》的原则和框架,以提高人工生殖技术管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辅助生殖技术与社会公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命伦理学的角度看,以解决不育问题为最初目的的辅助生殖技术,实质上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现实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却也导致了一些社会不公正现象.就此提出某些实现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社会公正的途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是全国最早开展试管婴儿技术的单位之一,是河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创始单位,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全国十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之一,教育部博士学位授予点,河南省不孕不育诊疗中心,河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中心每年进行试管婴儿7000周期;不孕症诊疗水平不断提升,连续5年试管婴儿妊娠率保持60%~65%以上。截止2015年已出生健康婴儿18500个。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环境优美、技术设备齐全、信息化和标准化管理国内领先,中心现有人员103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7人,医技人  相似文献   

17.
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案例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生殖技术虽然给无数个不育夫妇带来了福音,但同时也给人类传统的伦理观念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它的滥用还可能给人类造成灾难。通过对由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7个典型案例的伦理分析和研究,来进一步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8.
辅助生殖技术给不孕患者带来了希望,为肿瘤患者保留了生育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一系列伦理学问题。因此,用哲学的观点客观地看待辅助生殖技术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临床医生进一步提高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的认识,选择最佳的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医务人员对辅助生殖技术伦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待争议问题的观点,对已开展多年辅助生殖技术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辅助生殖技术伦理认知的问卷调查。问卷包括配子和胚胎的处理、捐献问题、子代问题及有关新技术的问题。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其中一些争议问题态度相对宽松,但对这些问题的认知情况仍然不足,在伦理知识方面需要更多培训普及。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医务人员对辅助生殖技术伦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待争议问题的观点,对已开展多年辅助生殖技术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辅助生殖技术伦理认知的问卷调查.问卷包括配子和胚胎的处理、捐献问题、子代问题及有关新技术的问题.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其中一些争议问题态度相对宽松,但对这些问题的认知情况仍然不足,在伦理知识方面需要更多培训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