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同性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从四个不同角度分别论述了同性恋理论的产生及发展,以及同性恋的心理、行为。通过介绍,作想让读对同性恋有一个再认识。在以后社会的发展中,同性恋所倡导的性解放思想以及他们所建立起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性规范。  相似文献   

2.
同性恋,这一人类性爱中的逆转现象可谓“历史悠久”,但怎样才算是同性恋?同性恋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这类问题的回答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同性恋者有过被视为自然、被认同、被崇拜的时期,也有过须火焚才足以消罪孽的过去,对一个现代的、开放的社会中的人来说,尽管从理智上、情感上不赞同、不认可同性恋,但至少要有一颗平静的心,抱着  相似文献   

3.
说到同性恋,人们大多有“谈虎色变”的感觉,他们往往把它同“爱滋病”等丑陋、罪恶的东西联系起来,一概加以否定、排斥,这似乎有些不公。其实和任何自然事物一样,同性恋的发生也有其社会缘由、家庭影响、个人背景,而且除极少数外,大多数同性恋者都能正视自己,接受现实,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没有理由轻视他  相似文献   

4.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们是某学校的两名住宿生,也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平时吃一个碗里的饭,合睡一张床,彼此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但同学们都说我俩不是一般的朋友关系,是同性恋。什么是同性恋?我们的行为是同性恋吗?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内对同性恋问题的不同观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前国内对同性恋问题的不同观点浙江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杭州311122)王乃信同性恋问题一直为国内同道所关注,已成为一个有争议的学术敏感问题。为此,《精神卫生通讯》及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展开了有关“同性恋诊断是否该取消”的学术大讨论,历时半年余,在国内外...  相似文献   

6.
同性恋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但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同性恋不是犯罪、精神病的观点,也不再把它看作是道德问题。而我国对同性恋看法的转变还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7.
通过网络抽样法,采用内化同性恋嫌恶量表、自尊量表、孤独感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49名年轻男同性恋者进行调查,考察当代国内年轻男同性恋者内化同性恋嫌恶的现状,并探讨内化同性恋嫌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自尊与孤独感在其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总体上,国内年轻男同性恋者内化同性恋嫌恶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有较大比例年轻男同性恋者不存在内化同性恋嫌恶。(2)内化同性恋嫌恶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正相关。(3)自尊与孤独感在内化同性恋嫌恶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4)内化同性恋嫌恶通过影响自尊间接影响孤独感,又通过影响孤独感作用于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同性恋形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人们对同性恋越来越宽容,但它仍是一种反常规现象。让现有同性恋者放弃同恋行为来减少同性恋难度很大,也不人道。在同性恋形成机制的问题上,有生理机制说和社会心理机制说。本文倾向于社会心理机制说。尝试从同性恋的社会心理机制上把同性恋分为两个形成亚型,并说明了每个亚型形成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9.
同性恋形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尽管人们对同性恋越来越宽容,但它仍是一种反常规现象.让现有同性恋者放弃同恋行为来减少同性恋难度很大,也不人道.在同性恋形成机制的问题上,有生理机制说和社会心理机制说.本文倾向于社会心理机制说.尝试从同性恋的社会心理机制上把同性恋分为两个形成亚型,并说明了每个亚型形成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0.
内化同性恋嫌恶是同性恋者经历对外界偏见的内化过程后,所形成的对自身性取向的负性态度。本文在回顾和分析内化同性恋嫌恶形成及影响机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整合性的内化同性恋嫌恶形成/影响机制假设模型。最后,本文提出进一步验证和发展内化同性恋嫌恶形成/影响机制模型、考察缓解内化同性恋嫌恶影响的保护因素及加强内化同性恋嫌恶的本土化研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两水平(同伴肯定、权威肯定)的被试间实验,探究扩展群际接触干预下,不同的肯定类型对改善同性恋态度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1)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外显态度比较积极,对同性恋群体的内隐偏见比较明显,二者存在分离现象;(2)扩展接触可以改善对同性恋群体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3)扩展接触情境下,相比同伴肯定,权威肯定能够明显改善对同性恋者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一、案例同性恋患者两名,男性,20多岁,幼年在家庭女性环境中长大,很少与外界小朋友往来,因而造成性格上有一定的女性化。性发育成熟后,患者性角色倒错,性指向明显异常,对异性不感兴趣,手淫时想着同性对象。以上症状完全符合《CCMD-2-R》中同性恋的诊断标准。按症状程度区分,一为轻患者,一为重患者。大概是性变态的缘故,使他们的男性功能趋于衰退。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性变态,求治心切。轻患者,大专文化程度,先后有过两个理想的同性对象(非同性恋患者),见到他们时,会产生某种性  相似文献   

13.
遭遇尴尬     
同性恋(homosexualism)对同性别者产生强烈依恋感和性爱的行为,它是性变态中最常见者,对同性恋行为争议很大,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各有不同态度,古希腊崇尚男性骨骼肌肉的自然美,故赞许男性间的同性爱慕,认为它比异性恋更为高级。中国明清两代对同性恋较宽容,所以恋风盛行。犹太一基督教又则视同性恋如同通奸等均是罪恶,一直到20世纪,西方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才有所改变。现在,  相似文献   

14.
同性恋问题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引起浓厚兴趣。1987年12月,在荷兰召开了一次“同性恋疾病以外问题国际会议”。会议讨论了三大问题:同性恋与精神卫生;同性恋研究的科学前景;同性恋的政治与法律。我有幸被邀请参加这次会议并安排在会上报告这个题目的论文。后来我因事  相似文献   

15.
凡是谈到人类的性动机或性驱力时,总是把对象定义为异性。同性恋的情形则不同。同性恋者性动机的对象,不是异性,而是同性;是同性别者之间,彼此感到性的吸引,甚至发生性的行为。同性恋又可分为单性恋和双性恋两种类型。在人类的性史上,同性恋一事古已有之。自从基督文化兴起后,同性恋行为被列为禁忌。认为同性相恋,违反上帝的旨意,同性恋者一旦被发现,即遭受严重惩罚。20世纪以来,即使对同性恋的禁忌稍宽,但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为止,在精神医学上,一直将同性恋当做性变态来处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教师:您好。我们班上有好多女孩,他们干什么都在一起,吃饭、睡觉、上课、上街、连在教室都楼在一起。我很讨厌她们,她们是不是同性恋啊! 还要说明的是,她们都不爱跟男生来往,我们班女生和男生关系都不好。是不是她们都是同性恋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以往关于同性恋的研究大部分是以男同性恋者为研究对象,样本很少涉及女同性恋者,现有有关研究大多也将整个女同性恋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但实际上在女同性恋的生活中,有"T、P"(类似异性恋男-女结构)的普遍角色分工。"T"角色在社会公众的眼中更被看做异类,她们在衣着、躯体、性行为等方面不符合主流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在日常生活和社会评价体系中常常受挫。她们在同性恋中扮演了异性恋中"男性的角色"。通过调查研究作者认为儿时同辈群体、家庭教育、性经历以及同性恋亚文化群体是影响"T"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人们分别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其一是生理角度,学者们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和激素水平。其二是心理社会角度,精神分析学说强调恋母情节导致了特殊的母子关系,从而引起性心理异常,形成同性恋。行为主义心理不主张重视伙伴关系、偶然的机遇以及特殊的经历在同性恋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 进化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 主要包括杂合优势、女性多产、超突变、亲族选择、群体选择、同盟形成以及父母操纵七种理论假说。在系统地介绍这些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理论之间的优缺点, 并将其与其他流派的观点做对比, 以期发现更具说服力的模型。未来的研究应该注意同性恋的性别差异、影响性取向基因的确切位置等。  相似文献   

20.
同性恋问题的道德探讨与法律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就同性婚姻出台立法,同性恋已不单是道德问题,也带来了实践中的法律冲突。在这一背景下,应对同性恋问题进行道德上的理性思考,将接受同性恋与承认同性恋者的平等权利分开,并在谨慎处理我国是否为同性婚姻立法的同时,积极探讨如何应对涉外同性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