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王夫之(1619—1692年)是我国明清之际的大哲学家。他在经过一段艰苦的抗清斗争以后,即退隐山村,潜心著书立说。通过对历史思想资料系统的冷静的钻研,在对以往各派哲学思想总结性地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使我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别开生面。他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体系的结构是十分宏大的,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只就王夫之哲学体系中的认识论思想作一简略的探讨。认识论是考察人类认识一般发展过程的哲学学说,它涉及人是否有认识的能力?认识的  相似文献   

2.
<正> 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批判的总结者和最高发展者,是中国古代历史观和社会政抬思想的批判的总结者,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王夫之之所以取得上述的伟大成就,同他广泛地使用范畴和理性思维是分不开的。略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重要的哲学思想家,也是对中国古代哲学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家之一.王夫之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尤突出的是他将其气本论及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运用于人道观,创立了极具特色的人学理论.这一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它既继承了儒家思想传统,又从新的思想高度对传统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人性理论进行了批判总结,从而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与影响.因此,认真地探讨王夫之的人学理论,对于更加全面地把握其实质及其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都将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朴素辩证法大师人才辈出,朴素辩证法思想相当丰富。总结、探索古代哲学中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对于我们科学评价和批判继承古代哲学遗产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忠恕 《心理学报》1981,14(1):5-12
荀子名况,字卿。生活在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10—230年)。这时,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大局面。荀子在诸子中最为晚出,他研究了各家学说,既取其精华,又批判其缺点,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是我国古代较全面地论述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思想家,以其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为依据,形成了系统的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6.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是战国后期的赵国人。荀子是先秦时期一位集学术思想之大成的思想家,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处在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对他心理学思想的辩证因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名人书趣     
王夫之以书为女儿的“嫁妆”: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述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在猜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会给他女儿办点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8.
<正> 王廷相是我国明代一位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上承张载,下启吴廷翰、王夫之等,他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王廷相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王廷相及其思想,先贤和时贤们虽不时有所论及,中国哲学史的教科书中亦有一定篇幅予以论述,但却没有专著来集中分析论述王廷相及其思想,因而一直留着空白。葛荣晋  相似文献   

9.
清朝经学家唐鉴在谈到王夫之的学术思想时曾说过:“其为学也,由关而洛而闽,力诋殊途、归宿正轨、……先生之学宗程、朱于是可见矣。”(《清学案小识》)此语虽并不全面,但却从一个方面道出了王夫之哲学与张载哲学及朱熹哲学的学术渊源关系。这就是:王夫之哲学虽是在继承、发展张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然王夫之所以能继承、发展张载的哲学思想,把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推向最高峰,则与朱熹哲学在其中所起的中间环节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一)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对我国以往学术思想遗产有深刻的研究。我国“易学”和“老学”系统中的思想资料,是王夫之进行批判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子衍》是王夫之三十七岁(公元1655年)时写成的,在这同时,王夫之也开始写作《周易外传》哲学巨著,系统地阐述他的哲学观点,建立起完整的哲学体系,可以说,王夫之的哲学工作就是以批判老子哲学思想开始的,这自然是一个艰巨的摸索和清算的过程,王夫之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在和各种唯心主义流派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傅山哲学思想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山(1607—1684),字青主,是我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思想家。他对祖国医学、书画、诗词的发展也有重要贡献。综观傅山的思想,他与同时代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朱之瑜等人在主要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如反对理学道统,提倡诸子研究;反对空谈  相似文献   

12.
贺鳞是以西方哲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史家,但他懂得,研究西方哲学是手段,并不是目的。研究西方哲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中国哲学的发展。基于这种认识,贺麟在研究西方哲学的同时,花费相当大气力研究中国哲学。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哲学家当中,贺麟比较重视明清之际著名哲学家王夫之的思想,专门写出长篇论文《王船山的历史哲学》,发表在《哲学评论》1946年第10卷第1期。贺麟对王夫之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哲学作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一系列独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明清之际伟大思想家王夫之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研究王夫之的思想,对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衷尔矩先生所著《王夫之》一书对船山学的研究作出了新的努力,在船山学研究方法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深化。对于王夫之思想的研究,前人已作过许多努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后,一些学者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方法研究王夫之的哲学思想,将其学说纳入社会大系统中进行研究,探索王夫之的学术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明末清初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在应用中也…  相似文献   

14.
王夫之是明清时期无神论心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无神论心理学思想的形成与他的家庭成长背景、社会生活背景和学术思想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他的无神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不仅在自然领域里阐明了他的无神论立场,更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给予有神论有力的打击。王夫之的无神论心理学思想也有其自身的贡献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是明清时期无神论心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无神论心理学思想的形成与他的家庭成长背景、社会生活背景和学术思想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他的无神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不仅在自然领域里阐明了他的无神论立场,更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给予有神论有力的打击。王夫之的无神论心理学思想也有其自身的贡献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神"与"理"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传统范畴,也是王夫之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王夫之将两者结合提出"神理"论,认为创作和审美要以"神理相取","神理凑合"时就会自然怡得,创作应该"穷物理""尽思理"且超于象外。这与古代画学思想具有共通性与共识性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7.
王夫之(公元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字而农,别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晚年居住在湘西的石船山,自号船山老人,世称他为船山先生。明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年)举人,明亡后奔走复国运动。曾在衡山起义,永历时代臣事桂王。但两次复国企图都失败了,最后回到家乡从事著书。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爱国主义者,尤其他把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有卓越的成就,在我国十七世纪哲学史  相似文献   

18.
以诚待友,古今同此一理。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当年,他隐居湘西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潜心著书立说,人称“船山先生”。有一天,一位朋友来拜访他。王夫之十分高兴,连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9.
理学是把儒家仁义礼智观念本体化、神圣化的学说。这种学说虽然以哲学形式出现,但还只是儒家伦理教条的论证工具。船山哲学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仁义礼智等观念缩小在道德领域来讨论,而把一般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范畴从伦理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揭示和表述客观真理的理论工具。在哲学领域中,王夫之对理学的范畴、命题进行了改造与翻新,使理学的理论系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而在道德领域中,他对理学的一些基本观念作了形式上的留存。从形式看,他的哲学表现为对张载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而从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看,他的哲学已越出了理学思想的樊篱。王夫之出入理学、游于百家、顺应着“新故密移”的文化发展法则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总结。没有这样高度的批判总结精神,历史是不会放下因袭的重担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无神论史上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相比与他同一时期的王夫之等人,熊伯龙却很少为人所提及,他的无神论著作《无何集》一书也是在他辞世近百年之后才得以面世。但是,熊伯龙的无神论思想承前启后,在无神论思想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位置,因而对熊氏无神论思想的进行全面而系统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在把握熊伯龙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对《无何集·鬼神类》进行分析,呈现熊氏关于鬼神之道的基本认识及其以无神论为工具的缕析鬼神观念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