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成齐 《社会心理科学》2003,18(1):85-86,29
Kanner教授于1943年最先报道了关于儿童自闭症的详细研究,自闭症作为一种症侯群,其具体症状因人而异。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刻板的行为方式是自闭症的三个主要障碍。本文从儿童自闭症的表现特征、原因、治疗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这一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发展障碍及其治疗方法,为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发现、训练和矫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闭症在3岁前已经发病,目前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诊断却要到3岁后,滞后性的诊断使得自闭症儿童可能错过最佳干预治疗期。证据显示,在婴幼儿早期,联合注意与共情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3岁之前自闭症预警的重要内容。早期联合注意能力发展异常是自闭症言语和社交障碍的重要诱因;而早期共情能力发展的偏离则可能导致自闭症儿童表现出社交障碍和沟通障碍。文章初步描绘出早期联合注意和共情的发生发展轨迹,总结归纳了影响二者早期发生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神经生理、遗传和环境机制。未来的研究应考虑结合分子生物学和神经成像技术,设计更加生态化的联合注意及共情任务,探索自闭症个体联合注意和共情损伤在大脑分子细胞层面的表征状态,从而为自闭症的早期预警提供更加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正>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多发病于3岁前,被归类为由于神经系统失调而导致的发育障碍。它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并伴随有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三个主要症状。对于自闭症,医学界至今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进行改善性的康复治疗训练。目前国内通行的康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 ASD在社交、语言、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与其异常的大脑功能连接存在密切关系。与正常发育者相比, ASD大脑既表现出远距离功能连接不足, 也表现出局部功能连接过度增强。ASD这种异常的脑功能连接受到结构异常、扫描状态、个体发展、分析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的ASD脑机制研究中, 要综合分析脑功能与结构, 关注年龄发展变化, 并将任务状态、被试取样、数据分析标准等因素纳入考察。  相似文献   

5.
万璇  董世华  蒋存梅 《心理科学》2014,37(1):217-224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展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互动障碍,语言交流困难以及刻板行为等症状。已有研究表明,在音乐方面,自闭症者不仅表现出较强的音乐音高知觉能力,而且在音乐表演方面也体现出某些优势。然而,在言语方面,自闭症者除了在言语音高轮廓分辨任务中得分较高外,对言语语调的知觉能力明显比正常人更差,同时,他们对言语语调的产生也存在障碍。本研究不仅可以推进音乐和言语对比研究,而且也为自闭症者言语康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与其父母焦虑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023名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对父母焦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育儿压力在儿童行为问题和父母焦虑间起中介作用;(3)儿童行为问题与育儿压力的关系受到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调节,调节作用只在智力障碍儿童父母群体中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对父母焦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改善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父母育儿压力与焦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模仿在人类生命进化中具有举足轻莺的意义,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发展的研究表明,模仿缺陷是导致自闭症谱系儿童沟通障碍、社交困难的核心缺陷.而镜像神经系统机能失常假设有力地解释了自闭症谱系儿童模仿缺陷的神经机制.尽管镜像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还存在着MOSAIC模型和EP-M模型的争论.但这两种模型都支持自闭症儿童脑神经功能连通异常的假说.  相似文献   

8.
自闭症神经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宁生 《心理科学》2001,24(2):249-250
“自闭症”是由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Kanner,L.在1943年首次提出来的。其主要症状包括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展障碍、认知障碍以及行为刻板反复。现代实验技术手段的发展为探索自闭症病因之迷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大量自闭症的神经机制方面的证据主要来自于运用脑成像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层描术PET等)、动物脑损伤、尸  相似文献   

9.
周楠  方晓义 《心理科学》2011,34(3):714-722
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动机、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国内外心理理论研究较多关注一般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而对自闭症儿童领域的心理理论的研究不够。本研究在原有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基础上,对任务进行完全“非言语”改进,以意外内容任务为主要测试内容,将智力落后儿童作为对照组纳入到实验当中,进一步探索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改编后的非言语意外内容任务适用于自闭症和智力落后儿童;包括低言语能力个体在内的所有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显著低于智力落后儿童;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相对于智力落后儿童,自闭症儿童在物品转移和调换的注意方面存在更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关于自闭症的临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徐光兴 《心理科学》2000,23(1):38-41,67
最近,国际上的临床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对自闭症的诊断、分类、发生率以及教育与治疗等,从各个角度展示了许多新的研究结果。实验心理学的调查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异常,对视、听、触等感觉反应处理样式,不同于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语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发展障碍中的核心症侯,这与自闭症在社会性和人际关系上存在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入90年代以后,对自闭症“心的理论”的各种实验研究,引起各国研究者的注目和争论  相似文献   

11.
美国自闭症与发展性障碍监控(ADDM)网络的最新数据显示,每110名儿童中大约就有1名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我国近期相关调查也显示,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在我国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自闭症是由器质性病变引发的一种终身精神疾病,其典型症状为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障碍及刻板性行为问题。目前,由于医学上对此疾病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心理治疗就成为自闭症应对的重要手段。心理学领域利用一切心理资源来探寻应对自闭症的干预方法时,宗教因素受到研究者们极大的关注,主要聚焦于自闭症患者的宗教信仰、宗教在自闭症治疗及其家庭中的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组发病于生命早期, 由一系列生理、心理因素引起的神经发育障碍。遗传、脑神经结构、营养素等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生物基础的重要来源。个体在孕育早期形成的大脑和机体异常可能是导致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关键。这种异常在出生后的发育中具体作用于神经活动、脑发育、免疫系统等生理途径。研究者们今后可以尝试横跨不同自闭症谱系障碍亚型、年龄和发育阶段, 开展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大范围研究, 以进一步明确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生物基础。  相似文献   

13.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心理状况的谱系障碍,其症状是社交及沟通上的广泛性异常、异常局限性的兴趣和高度重复性的刻板行为。包括自闭症、亚斯伯格症候群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3类。研究主要以事件相关电位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两种技术为线索,通过深入分析ASD患者在面孔识别认知过程中脑的异常变化,探讨其面孔识别障碍的神经机制问题。研究表明,ASD患者面孔识别能力的损伤主要与N170、N300、P400和Nc等ERPs成份异常及梭状回面孔区和杏仁核的低激活有关。研究推论ASD患者面孔识别障碍是多个异常脑区联合作用的结果,且主要受异常脑区的数量和损伤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为探讨自闭症儿童在不同面孔遮蔽部位和不同面孔表情下的性别识别能力,本研究选取自闭症、智力障碍和普通儿童各21名对240张面孔表情图片进行性别识别。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的性别识别正确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且表现出对中性和高兴表情的识别优于生气表情,同时在遮蔽眼睛时正确率最低。研究认为,自闭症儿童的总体性别识别能力偏低,且受面孔遮蔽部位和表情类型的影响显著,在面孔表情加工过程中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部加工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刘春燕  陈功香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0):1713-1725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 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互动障碍和重复刻板性行为。焦虑或焦虑障碍常被认为是自闭症个体最普遍的共病之一。焦虑与自闭症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自闭症个体的焦虑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杏仁核功能和体积、情绪调节策略、消极思维存在一定关联; 目前已经开发出专门用于自闭症个体焦虑的评估工具; 修订版认知行为疗法对自闭症个体焦虑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探索自闭症个体焦虑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检验专用评估工具的有效性, 继续关注现代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对自闭症个体焦虑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一次礼拜结束后,一位姊妹找到我,要我为她3岁的自闭症儿子祈祷……充满期待的眼神流露出母亲对患儿的厚爱。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自闭症发现至今不到百年,病因仍然不明,自闭症患者症状的个体差异大,给干预、治疗、康复造成很大的困难。自闭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语言障碍,说话极少,被叫不答应;二是社会交流不畅,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被认为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最核心的症状,戏剧治疗被认为能有效提高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文章梳理了运用戏剧治疗提升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理论基础、技术和步骤、实践与疗效,并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展望。技术包括布景、符号表征、视觉形象化和角色法;步骤包括相遇、谐和、习得三个阶段;现有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提升有一定的作用;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结合是未来需重视的实践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人数日益增长。教育部虽从1994年起已经开始逐步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需要,然而,国内为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的准备还不充分。目前自闭症儿童就学的主要方式以进入辅读学校学习为主。基于辅读学校师资匮乏以及专业技术薄弱的现状,学校通常的做法是将自闭症儿童与有其他特殊需要的儿童(如智力落后、唐氏综合症等)编入一个班级,接受形式雷同的教育;加之自闭症的症状表现和问题行为,不  相似文献   

19.
林云强  张福娟 《心理科学》2012,35(3):725-729
摘要  研究者曾一度认为自闭症儿童无法建立起依恋关系。本文系统回顾了自闭症儿童依恋研究的最新进展,将自闭症儿童是否存在依恋行为(尤其是安全型依恋行为)、依恋发展解释理论、研究方法、类型分布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并结合研究分析,提出有关自闭症儿童依恋研究的几点启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儿童自闭症的康复存在着严重的失范或失序状态(即乱象),这不仅妨碍了自闭症儿童最佳康复训练的时间,更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对儿童自闭症康复乱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探析,认为儿童自闭症的康复乱象表现在机构、人员、技术和宣传四个方面的"乱";并总结出自闭症康复中的三大致乱因素:根本原因、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根本原因即自闭症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内部原因为自闭症康复机构缺乏监管、康复人才储备不足,民众科学素养低;外部原因则是市场经济趋利性与人性道德滑坡。以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