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应时间的年老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随着人口老化问题日益突出 ,认知老化 (CognitiveAg ing)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认知老化模型的研究证明速度是认知老化的中介因素。无论是传统的认知能力 (特质 )测验 ,还是近年兴起的PASS理论指导下的智力过程评估 ,均将速度作为分析、评估的重要指标。老年性痴呆 (AD)研究发现早期AD病人有反应时间延长 ,错误较多等特点。因此探讨反应时间的增龄变化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对于反应时间和认知老化规律的研究 ,认知功能评估以及AD早期的诊断均有重要意义。有些研究证实 ,反应时间自青年期后开始逐渐延长 ,老年期…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智力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趋势,研究者开始关注心理计量学智力与认知或生理心理学变量的相关,考察的重点是心理速度,相应的测量指标主要有检测时(IT)、反应时、ERP或神经传导速度,等等。在运用IT任务进行的ERP研究中发现,ERP波幅和潜伏期的不同往往能够反映出智力上的差异。信息加工速度和神经传导速度均与一般智力因素(g因素)存在较高的相关。上述研究发现促进了智力与心理速度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成为智力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多项式加工树(MPT)模型是一种认知测量模型,能够对潜在认知过程进行测量和检验。已有研究探讨了二链MPT模型次序约束的重新参数化问题,本研究探讨了MPT模型次序约束的量化分析方法并从二链推广到多链,同时归纳出MPT模型参数向量内和参数向量间两参数次序约束量化分析的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在MPT模型框架下验证了潜在参数次序关系,而且给出了约束的量化指标,为潜在认知测量提供更有意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医疗统计微机管理系统的应用大连市友谊医院(116011)徐晓慧大连医科大学(116027)张英强一、系统运行环境硬件环境:486、586微机,宽行打印机、1600KB(2台)软件环境:MS-DOS331,UPDOS32语言使于单位间的横向及纵向比...  相似文献   

5.
在微机上编制能产生动态随机点立体图(DRDS),亮暗类棋盘格和随机点背景三种图形刺激的软件.记录了34例正常人在这三种刺激下的VBP.其结果为:(1)DRDS刺激下的VEPN1波潜伏期为265±25ms,基波能量占总交流能量的63.2±18.9%.(2)亮暗类棋盘格刺激下的VEPN1波的潜伏期为190±22ms,基波能量占总交流能量的39.2±19.6%.(3)随机点背景刺激下的VEP波则为一些杂乱的小波.结果提示:动态RDS刺激下的VEP除在潜伏期方面具有特异性外,并在谐波的能量分布上也具有特异性,且客观性更强.根据这些特征有助于对立体视觉功能进行客观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人格与智力:一种交互作用的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在考察人格与智力的概念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人格与智力之间可能包含的四层关系,Chamorro和Furnham(2004)提出的人格—智力关系的交互作用模型正是通过详细分析这些关系构建起来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以人格特质为中心,将主观评估智力(SAI)作为人格与IQ测试成绩之间的中介变量,深入阐述了大五人格特质与流体智力、晶体智力、主观评估智力、IQ测试成绩及其与认知操作之间的交互作用,为理解人格与智力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解决人际问题的认知技能(ICPS)低和高的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比较,以及对ICPS低的幼儿进行训练所引起的ICPS变化的比较,发现ICPS高的幼儿同伴交往行为优于ICPS低的幼儿;对ICPS低的幼儿进行训练能改善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增加幼儿的被接受程度,降低幼儿的被拒绝程度;认知在幼儿同伴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在先前建立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和学习绩效的3个因素结构模型基础上,采用路径建模技术,建立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一学一学习绩效关系模型。基于对该路径模型的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多媒体教学中影响因素的主导作用是沿着学习者认知加工过程中的信息流而展开的;(2)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信息加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教师授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影响为其次的因素是教师的授课技术;(3)课件的良好界面信息设计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起重要作用;(4)诸如授课速度过快、信息量过大等多媒体教学中的易现问题会增加学生的外在认知负荷而降低学习效果;(5)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注意学生学习风格来更好地进行教学或学习。  相似文献   

9.
用PDP模型模拟Stroop任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用基于PDP原理构造的Stroop任务模型模拟了Stroop颜色-词的干扰现象。模型采用BP学习算法。经过训练,模型学会字词阅读和颜色命名。由于对模型采用6种不同的学习次数(这里为:500,1000,2000,3000,5000,10000)以及4种不同比例(这里为:4:1,6:1,8:1,10:1)字词模式和颜色模式的训练,其结果字词通道的信息加工比颜色通道的加工更快更强,并产生不同的干扰模式,其字词加工的次数越多,干扰越大,次数越少,干扰也越小。这很可能说明语言的熟练程度对干扰模式有着更大的影响。模型还体现了加工过程的连续性质。但这个模型难以区分不同的加工任务。  相似文献   

10.
罗婷  焦书兰  王青 《心理科学》2005,28(2):290-294
近年来一般流体智力的认知结构与老化机制已成为认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认知加工速度、工作记忆、注意能力与一般流体智力的联系,结果表明:加工速度、控制性注意是一般流体智力的主要认知成分,工作记忆并非一般流体智力的认知成分,两者之间足共变关系。加入年龄因子的结构方程模型也证实了加工速度和控制性注意是一般流体智力老化的重要中介因子。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了汉字阅读材料的不同组合对字词认知速度及准确性的影响。实验材料是一篇320个字的短文阅读材料,分成三种不同组合形式让被试从左往右发声念读.一种是顺意排列材料形式(即文章句子符合句法及词意),一种是逆意排列材料形式(即将文章的字词逆反排列);一种是随机排列材料形式(即将全文字词打乱随机排列)。实验结果表明:对顺意排列材料的念读效果最好,念读速度及准确性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材料组合形式;中青年组被试的结果明显优于老年组及儿童组的结果.结果提示,对字词念读的认知加工过程明显受相邻字词关系的影响及字词句子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工作记忆、加工速度与流体智力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亚南  刘昌 《心理科学》2004,27(2):507-509
近几年有关认知发展心理机制的研究成为一个认知发展领域一个颇引人注目的内容.这些研究探讨了年龄、工作记忆、加工速度与流体智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流体智力的发展过程中,工作记忆可能比加工速度发挥着更直接、更一般的作用,而加工速度则对工作记忆的发展起直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认知年老化与执行衰退假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认知年老化领域,执行衰退假说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理论。执行衰退假说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实证研究中却存在很多困难,如执行功能的可分离性问题,执行功能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问题,以及执行功能与加工速度的关系问题。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焦点是:在行为学水平上,控制一般性因素(加工速度)后,执行功能是否仍对认知年老化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在神经水平上,执行(额叶)功能随龄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认知年老化过程中,额叶在大脑功能重组中扮演的角色。最终实现对认知年老化的理解,需要将认知功能与大脑结构联系起来;既看到广泛存在的共同的基本机制,又不能忽略不同认知结构的选择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CSD网站即Huaxia(China)Socialdevelopment网站的简称。该网站由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于1999年9月8日正式全面开通,每天有近百人的访问,成为国内一个著名的社会科学网站,并先后被雅虎(Yahoo)、搜狐(Sohu)、新浪网(Sina)等国内外著名搜索网站收录,并荣登雅虎“组织机构栏”榜首。经过两个月时间筹备新版后的CSD网站,不仅保留着该网站的原有特色,当代中国近百名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国际关系专家登录CSD国际互联网,启动“当代…  相似文献   

15.
MORRIS迷宫图像自动处理系统隋南,匡培梓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012)Morris不透明水迷宫是研究大鼠学习记忆或空间认知行为的一种简便、实用而且较为先进的实验模型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常记录搜索目标时间、朝向角度、运动轨迹、入水位置等多项...  相似文献   

16.
全视野汉字词义联想的ERP特征与汉字认识的ERP甄别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实验刺激模式为“预备信号纯音-屏幕呈现一个提示字一屏幕呈现一个操作字”。令被试者用操作字联想出另一个字以组成词,并口述之。实验组依联想性质分为具体与抽象二项,另进行一项对照实验。每项实验的操作字皆分为认识与不认识两类,脑电记录点为Fz,Cz,Pz,P3-T5中点,P4-T6中点,主要观察到:(1)词义联想引起P3与正慢波(PSW)波幅增大。(2)不认识字联想可导致PSW波幅极显著地增大和潜伏期极显著地延长,(3)无论汉字是否认识,对照组PSW波幅较两个实验组皆高。(4)从PSW中提取出了反映汉字认识与否的纯心理性P800成分。(5)对照组的P800始潜时较两个实验组皆长,这些实验结果表明,除前人提出的PSW具有信息加工完成之认知含义外,PSW尚与汉字形音认知、联想等多重信息加工相关,很可能是复合波;汉字的形音义加工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难以分割;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使用PSW或P800成分作为甄别汉字是否认识的客观标志。  相似文献   

17.
在大规模被试评价中,任务完成的准确率一直是评价的主要指标。然而,在各种任务情景中,反映执行者素质的指标除了结果的正确性之外,决策过程的时效性同样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开发一个适合大规模评价情景,同时考虑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的模型,探索被试作答准确率与速度间的关系将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认知心理学实验中的速度与准确率研究,构建一个基于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的心理测量学模型。新模型参数能非常稳定而又精确地被估计,同时模型中的变量及其关系也能够很好地得到实测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从1980年起,美国心理学者R.B.Zajonc和R.S.Lazarus就有关情绪历程中情感首因和认知首因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前者认为,情感独立于认知,情感和认知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强调情感是第一性的。后者认为,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先决条件,是所有情绪状态的构成基础和组成特征。这场争论历时5年,并且,许多美国心理学者也卷入其中,例如,A.Eilis,P.R.Kleinginna,T.J.Scbeff等人。本文旨在综述这场争论中各种可以为国内同行参考的有关情绪历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简评认知神经科学取向的智力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现当代智力理论的构建明显地受到其影响。这些智力理论被称之为认知神经科学取向的智力观,如Garlick的神经可塑性模型;Das等人根据Luria的神经模型提出的智力PASS模型;Kaufman提出的儿童评估成套测验(K-ABC);Ceci的生物-生态学智力模型及Perkins的真智力理论等。这些智力观都直接将认知神经过程或神经生物学的某些研究成果融合于其理论模型之中。认知神经科学取向的智力观为智力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考维度,但同时也可能面临某种发展困境。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思想可能是解决传统身-心争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姜福斌  王震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2):2825-2845
工作场所中, 压力源无处不在; 面对压力源, 个体会如何反应?压力认知评价理论从认知评价和应对角度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系统解释。在过去的40年里, 该理论已成为阐释个体压力反应的主流框架。然而, 由于提出时间较早, 该理论没有提供各理论要素间的精确关系, 这使得后续实证研究从各自研究问题出发, 对该理论的应用五花八门, 甚至因曲解理论观点而造成不当应用, 不利于对该理论的持续应用和深入发展。在系统回顾理论观点的基础上, 重点梳理了125篇以该理论作为核心理论基础的管理心理学实证研究。总体发现:在应用场景方面, 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可以用来解释6种压力源对员工工作态度、行为、身心健康和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 其应用形式可以从初级评价、次级评价和应对3个方面分别考虑; 一些研究在应用该理论时存在误区。未来研究需要优化理论要素的测量方式, 进一步拓展该理论的应用场景, 同时丰富认知评价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