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ASS理论近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平  李长青  姜媛 《心理科学》2003,26(6):1104-1105
1 引言智力是心理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2 0世纪 6 0年代前 ,因素分析是心理学家建构智力结构的主要方法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智力研究者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理解智力 ,智力研究的焦点也逐渐转移到智力内部活动过程的探索上。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智力理论呈现出因素分析与认知加工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但传统智力理论与智力测验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 ,限于传统智力理论对智力的界定 ,智力测验无法直接测量个体习得知识快慢的能力。其次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在传统智力测验中未予…  相似文献   

2.
智力理论和智力测验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对于自身的智能及其发展问题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人类智能的探索也一直是心理学中极为活跃的领域。随着认知科学、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对高级智能问题的探索。一、智力理论的发展几十年来,智力研究者们从心理学、心理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认知科学等不同角度和层次对人类智能问题作了种种探索,提出了各种智力理论,并在各种智力理论基础上编制了多种智力测验,对人们的智能进行评定和测量,促进了智力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在智力研究中,把智力作为大脑内部的功能结构来进行研究,并提出智力理论的主要有两大模式:心理地图模式和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3.
近半个世纪来,智力测验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测量工具,但从内容到形式其变化都甚小,在此领域中颇具声望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J·斯登伯格(Robert·J·Sternberg)根据近年来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发展,从智力定义到测验方式对今后十年中智力发展的十二个主要方面作了预测。增加心理学理论的应用传统的智力测验,除个别例外,(如塞斯顿〈Thurston〉的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多元智力理论视野探析情绪智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诣晨  周爱保 《心理科学》2003,26(3):554-555
1 多元智力理论视野对智力理论的重新审视1.1 传统智力理论无法驾驭智力测验自从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Binet和Simon等人制定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以来,语言、数学、空间推理能力被认为是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一些著名的智力测验得益于量表编制方法的进步,从传统的因素分析到最新的结构建模,方法日益精致。但智力测验的表面繁荣,不能掩  相似文献   

5.
智力测验分数的解释是智力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智力测验分数解释最基本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理解。随着智力理论和智力测验的发展,智力测验分数的解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即注重智力测验分数解释的理论基础,注重智力测验分数解释的效度丰富化与从有用信息的抽取来解释测验分数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略论智力测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智力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智力测验的发展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受智力理论和测验理论发展的影响,当代智力测验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向。  相似文献   

7.
郝宁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08,31(3):654-657
个体获得某领域杰出能力(专长)并非由其智力简单决定.一方面,智力测验无法预测个体未来成就以及"SOC、智力、专长三角关系理论"的提出,似乎表明智力与专长获得无关;另一方面,"特质联合体中介理论"和"模块能力与综合能力中介理论"则说明智力与专长间存在复杂中介机制.专长的获得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个体一生发展的历程中,智力对专长获得并不具有显著的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心理理论与回忆过去、想象将来中内容的关系,153名青少年两周内完成了情景记忆和心理理论等任务。控制了智力、言语能力和执行功能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青少年回忆过去和想象将来时“谈及他人”与心理理论有显著关联(Aajusted R^2=51.6%,F(9,143)=19.00,P〈0.001),不同群体间心理理论的差异也可由其谈及他人数量不同来解释。结果提示。与西方谈论心理状态不同,中国文化下回忆过去和想象将来时“谈及他人”可能是促进心理理论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斯-欧非言语智力测验1943年由荷兰女学者Snijders-Oomen编制,经多次修订后出现多个版本,目前应用最广、最新和最具代表性的是SON-R 5.5-17和SON-R 6-40两个版本。前者包含归类、拼板、隐蔽图形、连线、情境、类比和故事七个分测验,考查5.5岁到17岁人群的抽象推理、具体推理、空间、知觉四种能力。后者选取了类比、拼板、归类和连线四个分测验组成,测查6岁到40岁人群的智力。研究表明,该测验内部一致性信度、概化系数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质量要求。该测验有言语指导和非言语指导两套指导语,施测使用了适应性程序,并给被试提供反馈,具有认知诊断功能,适用于测量正常和特殊群体的智力,也可用于研究文化因素对智力的影响和智力测验的公平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128名小学一、三年级的学生为被试,以英语语音意识测验和言语智力测验为工具,采用因素分析的技术,初步探讨了“语音意识与语音智力同质说”的合法性问题。结果表明:(1)围绕小学一、三年级的英语语音意识和言语智力测验数据而进行的探索性因素分析,都抽取了唯一的公因子;(2)围绕小学一、三年级的英语语音意识和言语智力测验数据而进行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也发现,小学一、三年级的语音智力结构模型,都具有出色的拟合度。这些结果都说明:“语音意识与语音智力同质说”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智力观--塞西的智力生物生态学模型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芳  李其维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2,25(5):541-543
美国心理学教授塞西在对传统智力心理测量学理论批评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这一模型主要有四个基本假设,即智力是一个多种资源系统;生物潜能与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适宜的“最近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引擎”;把“动机”整合到智力发展中。塞西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为我们揭示人的智力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超常儿童数学能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君达  倪斯杰 《心理科学》1998,21(6):511-514
培养与发展超常儿童的智力与能力是教育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在智力与能力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对组成超常儿童数学能力的因素进行结构分析。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抽出了五个主因素.即综合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灵活的形象思维能力,并对各能力特点作了进一步分析。本文的结果将为超常儿童智能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可资参照。  相似文献   

13.
当代智力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评价了当代智力心理学研究中的四个主要模式,即智力测验模式、发生认识论模式、信息加工模式和生态文化模式,说明它们各自的起源、理论和方法的特征,以及对智力研究的贡献和局限性等.  相似文献   

14.
导言智力的性质和含义是什么?心理学界对这个问题从未有过令人满意的、一致的看法。同样,对于智力的结构是什么?也是众说纷纭。因此,测量智力的方法有许多,各自的依据也不尽相同。为多数人所推崇、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智力测验工具是韦克斯勒智力量表。这一最表是根据双因素理论的结构编制成的,在国际上受到多数专家的好评。我国学者根据国情对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作了适当修订,制定出了中国常模。这个智力量表运用于一般正常人的  相似文献   

15.
Flynn效应表明,自智力测验发端以来,智力测验的平均成绩在不断增加,这一现象成为智力研究领域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留等人们阐释。本就一些研究对Flynn效应的解释进行了回顾,考察了Flynn效应所涉及的智力本质观、智力与环境及化的关系、智力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智力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实践智力、社会智力、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教育价值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传统智力测验的单一性和其预测的有限性为其它类型智力概念的提出留下了空间。实践智力、社会智力和情绪智力分别从实际解决问题,与人相处及情绪知觉、调节和情绪对思维的促进等不同角度对智力概念进行了强调和扩展。它们与传统的智力理论并不矛盾,只是各有侧重。此外,不同智力概念的提出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亦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采用LLTM作测量与认知结合研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康春花  戴海崎 《心理科学》2001,24(5):569-572
心理测量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是新型测验理论和测验设计的核心思想。这两者的结合需要理论证实的认知加工模型和基于现代测验理论之上的测量模型,本文以空间认知能力的加工过程为例,通过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探索了心理测量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及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以655名被试为样本,对梅耶-沙洛维-库索情绪智力测验(MSCEIT V2.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其测量的实证理论结构并与Mayer等人1997年情绪智力理论结构进行比较,揭示两种理论结构的导向功能.研究结果表明:MSCEIT V2.0中存在一个与1997年情绪智力理论结构迥异的实证理论结构,此理论结构不仅同类研究结果相对稳定,而且在结构严谨性、层次合理性、实证科学性和变量有效性等方面均优于1997年情绪智力理论结构,对情绪智力理论今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理论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9.
陈雪枫  张厚Can 《心理科学》1998,21(6):485-488
结合认知实验方法和心理测量学方法,探讨认知速度在智力结构中的重要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认知速度的确是智力结构中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速度在智力结构中的重要性趋向于降低,而智力的元成份在智力结构中的重要性则趋向于提高。  相似文献   

20.
二次大战后,多重能力倾向测验在美国发展较快。此种测验强调的是对能力的不同方面的测量,测量的结果不是得到单一的智商分数,而是产生一组不同的能力倾向分数,从而提供表示个体长处和短处的能力轮廊。多重能力倾向测验之所以在近几十年得到较快发展,有以下几个原因:1)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用智商来描述智力过于简单,因为即使单项智力测验所测得的也不止一种能力;2)心理咨询以及工业和军队部门选择与安置人员,均要求了解人的不同能力;3)因素分析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使多重能力倾向测验的编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