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乃珊 《天风》2013,(5):42-43
著名作家程乃珊姊妹于2013年4月22日凌晨,在上海安息主怀,在世蒙恩67年。程乃珊姊妹是基督教恢复礼拜初期(1983年),在上海基督教国际礼拜堂领洗归入基督名下,她是上海市基督教第五届(次)代表会议的代表,并当选为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五届、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第二届委员。她也是中国基督教第四届(次)全国会议的代表。曾担任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董事。在程乃珊姊妹患病期间,中国基督教两会咨询委员会主任曹圣洁牧师曾去探望,程乃珊姊妹向曹牧师表示:"有主同行、我无畏惧。"充满信心地面对疾病,让人感动。本刊此时刊出她在中国基督教第四届(次)全国会议上的大会书面发言,以志悼念!  相似文献   

2.
<正>兰州张姊妹的儿子几年前在上海修完研究生学历后,便留在上海打拼,成为"空巢青年",他几次想接张姊妹来沪一起生活,但是,因为需要照顾父母,张姊妹无法抽身……每每想到儿子孤身一人,就有些惆怅,请我为她祈祷,让她儿子在"空巢"的状态下生活不再孤独……可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  相似文献   

3.
这是马红小姊妹给兰州教会青年聚会的第二次证道,也是她平生的最后一次对大家的劝勉,时间是在1990年9月27日。1995年10月她已安睡主怀,我们用小姊妹留下的最后的话来激励弟兄姊妹,纪念她在主面前短暂而充满苦乐的一生,来提醒大家珍惜时光为主尽忠。马红姊妹的见证请看上期。  相似文献   

4.
幸福的功课     
露露不会游泳、不会飞,她的鸭子也是。露露带着小鸭子,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泳、怎么飞,日子一样很快乐……这是为漫画《露露的功课》所配写的一段文字,作者是当今非常走红的著名配文画家几米。如此天真烂漫的字句再加上如梦幻般迷离的画面,在漫不经心之中却让人恍然若悟,真可谓大道至简、直指人心。  相似文献   

5.
春意融融,姊妹们的心意更融融。 3月3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它是国际基督教妇女发起的世界公祷日。上海基督教妇女第一次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的主内姊妹们在同一天,在同一只地球上,以同一种崇拜礼文进行公祷。公祷内容:大地是万民的居所。姊妹们  相似文献   

6.
史姊妹今年65岁,在自己家中早已是儿孙绕膝享清福度晚年的好时光,可她却在主的大爱感召下,毅然担起为主内老姊妹弥留之际热心服侍的工作。 去年杜姊妹因摔断腿而瘫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儿女们住得比较远,一时照顾不到。史姊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因此,她甘心乐意担起护理杜姊妹的重担 她每天在自己家中把做好的饭亲自送去,常给杜姊妹洗衣、收拾屋子、洗头、洗脚、倒  相似文献   

7.
巴图 《天风》1998,(12)
每次的大小聚会,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姊妹不是安排弟兄姊妹就坐,就是在帮助别人代祷代求,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和启发引导软弱的弟兄姊妹,她就是义务看管我们教会的李文菊老姊妹。 李姊妹今年63岁,起初她是个不幸的人。早年她爱人因病去世,自己带着五个孩子,孤儿寡母,上有老下有小,尊老爱幼,艰难度日。后来,儿女们都长大成家立业了,她信靠耶稣归向主。信  相似文献   

8.
蒙恩 《天风》1996,(12):35-36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带领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姊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9.
卢恩 《天风》1995,(12):19-20
今年五一前夕,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正举行“超天美容宝”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同类产品最高奖成果汇报会。国内有百余专家庄重地举起笔,签上自己的大名,向海内外推荐使用”超天美容宝”。很多久不知道,向超天集团提供精制的产品原料的是一位主内姊妹,她就是上海再就业工程标兵、上海益人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云莲姊妹。  相似文献   

10.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帮助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妹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11.
吴志福 《天风》2016,(9):38-39
有一次,一位姊妹跟我说,上一个主日礼拜结束后,同工们请她留下来一起读经祷告,而她说以前的同学来厦门,要带她们到鼓浪屿玩,因而无法参加。话音刚落,就有人当面斥责这位姊妹,认为她“不够属灵”,不重视主日的重要性,想着世界的玩乐,缺乏敬虔的心。这件事让这位姊妹很苦恼,觉得信主后,有时候连自己一些合理的娱乐活动都被限制了。  相似文献   

12.
6岁多的露露是独生子女,从小就一直住在外婆家。她是家中惟一的第三代,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家人关注的中心,也是全家人最疼爱的一个……由于终日沭浴在爱的气氛中,露露总是爱说爱笑,无忧无虑,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但是自从远在省城工作的小姨由于工作忙而将她10个多月的女儿——小婧婧(露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1,(4)
2001年3月2日,上海各教会的姊妹们在沐恩堂举行世界公祷日崇拜。由于精心组织及更多的姊妹对世界公祷的重视,参加这次公祷崇拜的人数比往年增加了许多。不仅姊妹踊跃参加,有不少弟兄也支持参与。教堂内座无虚席,达1千多人,这确是可喜的现象。世界公祷日是一个普世性的运动,也是一个促进教会合一的  相似文献   

14.
陈弟兄和陈姊妹的老家在浙江玉环县,19日8年两位新人喜结连理,那时他们还不认识主,婚后将近一年,身怀六甲的陈姊妹在临产前不慎摔了一跤,她的坐骨神经因此摔伤,万幸的是孩子居然安然无恙地降生了。但从此以后,伤痛时常困绕着她,使她坐立不安,心烦意乱,多次医治都不见效。有一次,陈弟兄一位信主的姐姐回娘家来,看见她那般痛苦的  相似文献   

15.
马素英是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相城教会的一个姊妹,年已73岁,年轻人都亲切地称她"马姨".马姊妹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看到神在母亲身上显出的大能,她的心里很早就埋下了福音的种子,她和哥、嫂、弟媳都先后受洗归主.提起马姊妹,教内教外无不交口称赞,称她是完全奉献的模范.关于她的事迹,《淮北日报》曾有"雷锋在身边"的主题报道."愿向主奉献一切,我所有时间、财物;献我身,献我灵魂,永完全,永归与主."(《依傍十架歌》)这是她的心声,也是她的实践.马姊妹一路走来,亲身经历了相城教会的发展;相城教会的兴旺也见证了马姊妹的付出.  相似文献   

16.
吴志福 《天风》2017,(5):14-15
<正>当一个人为婴儿换尿布时,连上帝和天使都会微笑笔者认识一位年轻姊妹,她热心侍奉,教会有事随传随到,在不少弟兄姊妹眼中,她是上主的好仆人。而一些了解她实际情况的人则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这位姊妹终日在教会当义工而不去工作,生活所需都靠父母供应,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这位姊妹的问题虽然只是极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李世峥 《天风》2022,(10):38-39
一位年轻的姊妹在她工作的城市买了新房,装修的时候,她在微信朋友圈里细心地记录着整个过程.走好了水电,铺好了地板,装好了厨具,买好了电器,姊妹都会发一组照片,写一段文字,与她的亲友分享心中的喜悦.姊妹每发一组照片,都会有不少人给她点赞、留言,看到大家与喜乐的人同乐,姊妹很是开心.  相似文献   

18.
发生于上海的“潘平毁容案”被全国媒体披露后,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当然,罪犯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而我们的姊妹潘平——这位昔日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高材生,却在这突如其来的厄运降临之际,历经了她人生最为艰难和痛苦的心路历程。 “面对伤口,用爱拥抱它”,这是一个承受着巨大生理、心理压力之下,一个勇敢的姊妹涌出心底的感言,本刊特地将潘平姊妹见证与读者分享,是让在生活中经历试炼的弟兄姊妹,藉着信心,训练我们的忍耐,享受来自神所赐福的平安。  相似文献   

19.
邓灵勇 《天风》2009,(10):32-33
2009年5月27日,福建省厦门市杏林高浦教会106岁的杨奖希老姊妹走完了坎坷且充满恩典的人生旅程,安息主怀。出殡那天,从杏林、同安、南山等地教会赶来的弟兄姊妹和老姊妹的80多位子孙们,含泪为一生坚定信仰与琴结缘的百岁老姊妹送别,人们也纷纷传颂着她那非同一般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再见爱人     
刘凌维 《天风》2023,(2):53-54
<正>前段时间的一个主日,在教会讲道结束后,一位四十多岁的姊妹走过来找我,说有件事情想和我交通一下,于是我们在教堂里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还没讲几句话,那位姊妹就已泪流满面。我握住姊妹冰凉颤抖的手,她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开始倾诉她痛苦的婚姻生活。她诉说着丈夫如何自我、一意孤行、冷漠、从不照顾她的情绪,又细数自己对丈夫和家庭的诸多付出和牺牲。她讲述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她为改善夫妻关系所做的种种努力。然而他们依然矛盾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