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女伴们为了美容、减肥、调节、保养健康,时常服用一些保健品。女伴们问我,吃过什么保健药品吗?我说当然,不过我选用的品牌很寻常,也没见其做过任何广告.这种药的名字叫“快乐”。我觉得,“快乐”如药,而且是一味上佳的良药。  相似文献   

2.
人生四境界     
正视人生工会组织冬季爬山运动——真好。懒散僵硬的筋骨沿着石阶一步步舒展,全身的细胞贪婪地吸着林中的细露,这一妙方胜过任何胶囊和口服液。更何况这一次爬山我又有意外收获。从山脚至山顶,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长在半山腰的一棵树,在山脚下仰视它显得尤为高大,活脱一棵参天大树,而当爬到山顶俯视它时,这棵树突然之间变得矮小了,感觉只不过如此。诚然,树本身是不会变高或变矮的,只不过是因我们看它的角度不同罢了。如何才能看到这棵树的真实面目?很简单,只要走到树跟前平视 它就会找到最准确的答案。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现象…  相似文献   

3.
快乐是什么     
从前有一个生活殷实的村夫,他拥有良田千顷,稻谷万担,但他仍不满足,觉得自己还不富有,也不快乐。他想,国王是天下最富有和最快乐的,自己为什么不去当一当国王,好好享受一番呢?  相似文献   

4.
人生字典     
“一”字的境界,简易之至,朴素之极。然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言:一以贯三(指天时、地利、人和)者为王也。故为人之道,贵在如“一”:心一则明,性一则清,神一则灵,情一则真,言一则诚,行一则贞,德一则正,气一则雄……大道归一,这就是“守一所以用万”。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的境界特征表现在儒道两家学说当中分别是它们的“为己”与“为道”的追求。理学整合“为己”与“为道”,在天理与自然、成己与成物之间分辨取舍,形成理学以天理涵盖自然、以成己淡化成物的价值导向,或者说,形成理学以先秦儒家之孝悌忠信为浅近,而驰心于空虚窕远之地的“圣贤气象”。  相似文献   

6.
解读人生     
立品 士品首在立志,农品首在立耕.工品首在立艺,商品首在立信,学品首在立读,官品首在立廉,做人,首在立品。立品,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立品,就要认真地戒奸、戒诈、戒虚伪、戒假话。可见,立品,离不开一个“诚”字。正所谓人无品不立,品无诚不立。  相似文献   

7.
漂泊的心灵     
怀着对市场竞争机制的崇敬与渴望,在妻子下海的两年后,我也亲手剪断了连接旧体制的脐带,由政府公务员成为一名在市场经济中冲锋陷阵的勇士。  相似文献   

8.
凿一条心径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纵身红尘,我与众生皆一片忙碌,或为衣食所牵,或为欲望所累,或为挤压所迫。世俗的嗡嗡之声不绝于耳,在这样的状态下,我感到心如浮藻,身如茧缚。我想到了逃离,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远方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与梦想的诱惑之花。我终究没有逸出尘网。生活的网无处不在。我渴望觅得世外桃源,爱上了旅行,以为别处的风景时时绮丽宜人。陌生…  相似文献   

9.
10.
谢恩 《天风》2011,(9):47-47
婚姻是众人都关注的人生大事,而婚礼则可以说是婚姻中最重要的时刻。随着社会的开放,作为基督徒婚礼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教堂婚礼,也以西方文化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非基督徒所认可,他们在拍婚纱照时总希望能有一些古老的教堂或是公园中的假教堂为背景,甚至希望在教堂中举行婚礼。  相似文献   

11.
茶禅一味     
很喜欢周作人的小品文,总觉得他的文字中有一种淡淡的禅悟滋味,譬如《吃茶》中的这段文字,读来不觉让人心头凛然一动:"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由"半日之闲"到"十年尘梦",这已是十足的禅悟的感觉与境界了!知堂老人的禅悟,得之于茶,这片刻与茶共度的时光,比  相似文献   

12.
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追问和解答,是千百年来所有思想者无法回避的宿命。罗丹的著名雕塑《思想者》中那个低头沉思的人。凝眉枯坐,似有所悟。他究竟悟出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思索一定与人生有关。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其《伦理学演讲》中也曾提出过“什么使生  相似文献   

13.
徐国亮 《学海》2007,5(5):88-92
人生四境界说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体系的核心.人的觉解程度不同,境界也不同,个体就有差异.个体的认识不同,对人生的感悟也不同.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从自然境界到天地境界,表明了因觉解程度的不同而层层递进的表现关系.用时代眼光重新阐释境界说,将会对我们产生关于如何对待人生的某些启迪,并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人生"危机".  相似文献   

14.
第一种,维持生计,求得温饱,保证人生命的存在和延续,这是物质的功利境界。俗话讲:“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凡此种种,讲的就是这种功利境界。第二种,活出自己,实现自我,敞亮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精神的审美境界。当一个人活出自己,实现了自我,他如何不感受到一种美感愉悦和人生的幸福体验呢?作家亨·路·门肯说:“活着总是非常有趣的。”中国国学大师梁启超讲:“你问我‘为什么做学问’,我便答道:‘为学问而学问。’或者答道:‘为我的趣味’。”革命导师马克思讲,人…  相似文献   

15.
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塞尔以独特的方式探讨了环境危机的根源及其克服方式。环境危机来源于文化危机,而文化危机的源头则在于近代社会契约论传统。为此,塞尔提倡自然契约,以弥补社会契约论的不足。与此对应的关系主义哲学则力图对现代主客体哲学进行根本的改造。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的基本立场 ,从社会认识与自然认识的区别中 ,去理解社会、社会结构以及人的活动规律 ,不仅把社会认识中的无知、知识缺乏、理解的不完全 ,作为人的社会认识中的一种客观现象进行了论证 ,并且将“相信我们是无知的”视为社会认识的基本原则 ,由此挑明了“知识合法性”的根据 ,肯定了在社会认识中“无知”的两重性及其实践地超越“无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正>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认为,“道”是万物生成的本源和变化的根本,倡导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讨论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园林”在古代文献典籍中往往根据不同性质,被称为“囿”“园囿”“苑囿”等,而“园林”一词是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园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18.
位置     
一粒百合花籽,意外地落在麦田里。花籽发芽了,抽出了修长的茎和叶,又孕育出了花蕾,开出了洁白的花。看看周围都是千篇一律的麦苗,百合十分骄傲:“看看你们,都是凡俗的麦苗,你们的价值也就是结出几穗麦子,成为人类的食物。而我,是高贵的百合,是纯洁的象征,你们谁都不能跟我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9.
王波 《思维与智慧》2005,(12):56-56
我一直觉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若真能懂得其一,便是明了人生境界,这需要神会,是言传不来的。对于琴棋书画、涛词歌赋的体认与玩味常常可以视作对人生境界的一种参悟。  相似文献   

20.
一棵老树     
北方,有一棵老树,高十九米,胸径约两米,已经活了两千多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