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万代师表”,而苏格拉底虽是人人知晓的贤哲,但在受后人崇奉的程度上似乎要比孔子略逊一筹。但他们在人类文明的建设上一样具有赫功伟勋和彼此相当的地位,他们的学说和形象均系后人整理和塑造而成。他们在表面上的受人敬重的程度的不同,可以归于他们本身所倡导的思想精神的差异(详见后文)。  相似文献   

2.
白朴和马致远堪称元代曲坛的双璧,但他们却有着不同艺术气质和审美追求。虽然两个人都有牢骚和愤懑。但还是有区别的:白朴的牢骚、愤懑少而浅,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的诗酒优游,放情山水;而马致远的牢骚、愤懑多而盛。从白朴和马致远同样题材(都写秋景),同一曲牌(都是[越调·天净沙])这两首小令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杨雪连 《天风》2007,(23):14-15
弥赛亚在旧约中译作受膏君王或受膏者(参但9:25—26),在新约中译为基督(参约1:41,4:25)。这是犹太人对所盼望的中心人物正式的称呼,该名称为君王的尊称,是指着上帝所拣选而蒙受膏的君王的称呼。圣诞节前的四个星期,在教会传统上称作降临期(或称将临期),降临期的意  相似文献   

4.
余库 《天风》2001,(9):36-37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1:23),是一群由于信靠基督耶稣而被神称义的人组成的团契。这些人(教会)被神称为他自己的军队(出12:40-41),又由于这些人所进行的是一场属灵的争战(正如民数记中当那些被神拣选的民族要进神应许的迦南之地时,他们所要经历的是一场争战,这样才能赶出当时作恶的原地居民,当然真正为他们争战的是耶和华神自己)。以弗所书6章12节也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这一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波 《学海》2007,(6):200-202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①,但心理健康状况却并不乐观.据笔者最近在江苏部分高校所做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约占70%,轻度心理不适(适应不良者)的占15%-25%左右,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占4%-8%左右.在被调查的479名大学生中,具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按人数分布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人际关系敏感(8.1%),强迫症状(6.7%),敌对(6.7%),抑郁(5.4%),偏执(4.4%),精神病性(4.0%),焦虑(3.7%),躯体化(3.1%),恐怖(1.8%).可以看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和抑郁是大学生中最类常见的几类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阿巴斯哈里发王朝是紧接着伍麦耶哈里发王朝的伊斯兰教王朝,即我国古代史籍上所记载的黑衣大食。它在长达五百余年(公元750—1258)的曲折历史中,共传有37位哈里发,第一位是艾卜勒·赛法哈。阿巴斯人是打着“哈什米亚”的旗号而兴起的,藉以显示他们和先知穆罕默德同宗(先知的曾祖父哈什姆是赛法哈的高祖父阿巴斯的祖父,先知是赛法哈的叔曾祖),所以有继承先知伟大事业的权利。他们为此而  相似文献   

7.
论传统义利观在近代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近代,传统义利观的理论偏颇受到几代人的质疑、批判.新学家们充分肯定了求利的正当性,但又反对人们以不正当的方式、手段谋利,而是主张在道义许可的范围内求正当之利.他们所主张的是一种重利而不废义,义利统一的义利观.经过他们的批判,传统义利观的偏颇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得到扼制.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他们对复杂义利关系所作的探讨、阐释尚不深入,所提倡的新义利观在理论上也欠完备.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力量在于它的理性思维。在当今组织所处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管理者需要哲学来增强他们的理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理性有逻辑(形式)理性和价值(实质)理性两个方面。经典的科学管理依据形式理性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但以人为目的的价值理性却被忽略了。中南大学冯周卓教授的新作《管理的人文之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从管理哲学的视角,力图挖掘管理本身所应有的人文性质,彰显管理的人本目的。通读全书后,掩卷而思,我认为该书在以下几个方面很有新意,值得肯定:1.以人文范式整合管理理论。在当今知识经济和多…  相似文献   

9.
恩惠 《天风》2008,(17):30-31
耶稣不曾写过书,他曾在地上用指头画过的字(约8:6),也随尘土被风早已吹去.但主的灵感动他的仆人,叫他们"想起主对他们所说的一切话" (约14:26),并"都写出来"了(启1:19),这就是后来的新约圣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的上网心理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他们可以借网络寻求社会支持,宣泄在现实中被压抑的情绪并“扮演”自己所向往的角色;另一方面,他们也因此而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感(Intcrnctdcpendence),丧失现实感(Perecption0freality),导致“网络性心理障碍”。大学生的上网动机国外有专家认为,人们上网的目的只有三种:寻求社会支持、虚拟人格和满足性幻想,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上网动机并  相似文献   

11.
严锡禹 《天风》2017,(3):27-28
利玛窦是用中国文化阐释基督教神学非常成功的传教士之一,他所取得的成功,与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密切相关,而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主要就是对中国儒学的认识.他将中国儒家分为宋明儒家和古代儒家,指出宋明儒家已经不是古代儒家了.他说:“我们试图驳斥这种哲学(指儒家附会的创造论,引者注),不仅仅是根据道理,而且也根据他们自己古代哲学家的论证,而他们现在的全部哲学都是有负于这些古代哲学家的.”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102页)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大多数哲学家都十分关注数学的哲学问题,他们中有些本人就是数学家(如笛卡儿、莱布尼兹、罗素等),有些虽不是数学家,但对数学却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如柏拉图、康德、维特根什坦等)。另外,几乎所有重要的数学家也有哲学的兴趣,他们的数学成就往往与他们的哲学观点不可分割(如彭加勒、康托尔、希尔伯特、外尔、哥德尔、冯·诺伊曼等),他们的论述也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及其哲学意义作一概括的介绍,不过现代数学门类繁多,挂一漏万,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3.
不是人人都坚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因此有些人有很多过犯弱点,但如果他们只是因软弱而跌倒,不是存心不轨,预谋犯罪,便无疑于他们得到洁净。事实上基督徒也为肉体的欲望所困扰,但他顽强抵抗,以致不受其辖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不信的人,如何和他们搞好关系,是摆在许多信徒面前确实存在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也是困扰许多信徒的难题,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及这个问题(参1997年第9期《天风》32页《被神修理》一文),但觉意犹未尽,在此权作续篇,供主内肢体参考。 应该说,对不信之人的看法至关重要,因为这常常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他们的认识、态度和做法。而这些看法上确与否,又往往取决于我们属灵知识的深浅和属灵生命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正>她与牧师丈夫搭配侍奉,一静一动,一内一外,一慢一快,相得益彰据去年中国基督教第十次代表会议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约有3.6万教牧同工(包括正式按立的圣职人员与专职传道员),他们在教会牧养与管理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事关教会发展大计,引起教会重视有加。但跟他们休戚相关的另一群人,则并不太被人们所关注,那就是他们的配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教会广大教牧群体中,除了少数单身者以外,大多是已婚者,其中又有夫妻双方均为教牧、妻子为教牧丈夫不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进展评议处1979年对中小学生算术应用题得分进行了系统评定。认为要提高儿童的成绩,首要问题之一是确定哪些是成功地解答算术应用题有关的综合能力.权威们赞同解答算术应用题中计算能力是必需的论点但他们并未充分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艾肯(Aiken)在1972年认为阅读能力在解应用题中可能起主要作用,而巴洛(Balow)和尼峰(Knifong)、霍尔顿(Holtan)却得出阅读能力只起微小作用的结论。但巴洛的结论(1964)并不可靠,他只挑选了IQ 值某一部分的六年级学生。而IQ 已包括了言语与数学能力,控制了这些因素再作判断,就缺乏鉴别力;尼峰、霍尔顿也并未对35名被试学生直接评定,而是根据他们所做题目中的错误类型及与被试交谈而推论得来的.  相似文献   

17.
玛莎·纳斯鲍姆持有一种认知主义的同情观,她认为同情并不是非理性的(不包含任何认知或思想),相反,同情包含三个评价性判断,人们可以根据这些评价性判断对同情主体的情感状态进行评价、修正和引导。但仅仅说明同情并不是非理性的还不够,那些反对同情的思想家还可能主张同情是不合理的(所包含的认知或思想是错误的),康德和尼采就典型地持有这种观点,纳斯鲍姆对他们二人的批评主要是就"同情不合理"的论点而言的。在她看来,同情并非一概不合理,真实合理的同情会正确地展现人类生活中脆弱的一面,因为这种情感状态涉及对个体生活构成严重影响的苦难和不幸,而这些苦难和不幸的存在意味着有一些对我们的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并不完全处于我们自身掌控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一众所周知,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从黑格尔走向自己的新的哲学世界观的中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但是,费尔巴哈哲学同时又是唯物主义在19世纪上半叶,经过与黑格尔唯心主义斗争之后的新发展。这一点却往往为人所忽视。而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对费尔巴哈的评价重点一直落在他改造旧哲学(包括英法唯物主义),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功绩上。  相似文献   

19.
孔子、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高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艺术人生的审美境界.在途径上,孔子选择的是音乐.他学习音乐,欣赏音乐,是要从音乐(艺术)中汲取人格力量,感悟人生价值,从而达到艺术人生的审美境界.庄子无心于具体的艺术门类,但他的生活态度,他的文章,他的所观所思所行,却处处充盈着艺术美的韵致:旷达无羁,逍遥自在,汪洋恣肆,诗意智慧.孔子、庄子的人生是艺术化了的人生,他们都是为人生而艺术,他们所追求和最终达到的是艺术人生的至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0.
眼睛明亮     
安信义 《天风》2001,(4):4-5
在主耶稣复活的那天,主的两个门徒(可能是路加福音10章记载的那70个人中的两位),心灰意冷、垂头丧气地向他们的家乡——以马忤斯走去。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耶稣的事,因为他们所跟随的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又被埋葬了,所以他们觉得失去了盼望。可是正当这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