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适应行为(adaptive behavior)的研究起源于有关智力落后定义及诊断标准的探讨。由于对以智商分数作为判断智力落后的唯一标准不满,于是有人开始从多条途径、多个方面来鉴别和诊断智力落后,其中适应行为的评估被认为是一条最重要的途径或方面。  相似文献   

2.
智力落后是当前社会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之一。据我们1977—78年的调查,北京城区这种病的发病率是3.4‰,其中智力轻度低下和属于边缘智力者占65%。弱智儿童就是指这类智力比较低一点的、学习能力不如同龄儿童的儿童。  相似文献   

3.
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对10-16岁(四至九年级)的轻度智力落后学生与智力正常学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轻度智力落后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班就读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有待相应有效的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4.
茅于燕 《心理学报》1989,22(3):15-24
本研究旨在通过一项早期教学实验,探索教育智力落后儿童学习的有效方法;描述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障碍,找出促进智力落后儿童学月进步的因素,为在我国开展这方面工作积累资料。 北京新运弱智儿童养育院20名2—7岁儿童参加了这项教学实验。经过一年教学、训练,17名儿童进步明显。文中还讨论了三种所用的教学方法的优缺点;语言障碍的特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及3名儿童进步不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茅于燕 《心理学报》1994,27(3):247-254
研究了41名弱智儿童。采用时间样本的方法收集材料,以期从动态角度了解弱智儿童在上课时和自由活动时的行为表现。按园别和智力落后程度两个方面对被试在上课时的8大类行为和自由活动时的7大类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班级人数、不同教学方法和智力落后程度与弱智儿童的行为表现有关。还对收集材料的方法、园别和智力落后程度与弱智儿童的行为表现的关系、高频率的自娱活动等,进行了讨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教师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智力落后,就其本身来说,不是一种综合症,而是许多不同病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表现为大脑功能发生障碍的一种症状。它发生于发育阶段,是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顺应不良为特征的。 智力落后的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都很高,虽然由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年龄取样不同而不完全一致。智力落后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之一,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7.
从初生到六岁儿童智能发展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曾对智力落后儿童的诊治、病因探讨和流行病学进行研究。通过这项工作,深深体会到:对儿童智力发育迟缓和能力低下的早期发现和评价工作在我国现阶段推行的优生优育的人口政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许多智能上的缺陷,如果在生命的早期得以发现,早期给予干预(教育和训练),是能够获得明显的帮助的。国外在这方面曾有不少研究,如美国的海勃(1972)的研究。他选定了40个母亲的智商为80的、有发展落后可  相似文献   

8.
周楠  方晓义 《心理科学》2011,34(3):714-722
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动机、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国内外心理理论研究较多关注一般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而对自闭症儿童领域的心理理论的研究不够。本研究在原有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基础上,对任务进行完全“非言语”改进,以意外内容任务为主要测试内容,将智力落后儿童作为对照组纳入到实验当中,进一步探索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改编后的非言语意外内容任务适用于自闭症和智力落后儿童;包括低言语能力个体在内的所有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显著低于智力落后儿童;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相对于智力落后儿童,自闭症儿童在物品转移和调换的注意方面存在更大障碍。  相似文献   

9.
朴素智力理论是没有系统学习科学智力理论的成年人对智力的经验性认识。对成年人朴素智力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个体如何建立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本文从对智力本质的理解、朴素智力理论的影响因素、对自己或他人智商的估计三个视角介绍了有关成年人朴素智力理论的研究。成人对智力本质的理解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大多包括问题解决、言语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这与科学智力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成人的朴素智力理论也受到环境、文化、“聪明人”原型年龄的影响;成人对智商的估计有中等程度的准确性。总的来说,成年人对智力的朴素认识是比较准确的。不同层面的个体经验很可能塑造了智力的朴素理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力落后儿童在实验情景下用手抓物的方式、及其与大脑侧偏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智力落后儿童混用手情况多。被试在取物时,使用左手或右手次数的比率平均约为1:2,相当于1—2岁正常儿童用左、右手取物的比率;(2)性别与年龄对落后儿童用手方式无明显影响;(3)病情等级对用手方式有明显影响: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使用左、右手的比率大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同样比率;(4)智力落后儿童抓物的线索在四个实验中不完全相同:实验Ⅰ至Ⅲ的线索为位置(近手),实验Ⅳ为对实验用具的喜爱;(5)在混用手与大脑侧偏化(或优势脑未分化)不完善之间,可能有直接关系。此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智力落后儿童词汇语义记忆组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玲  谭和平 《心理科学》2005,28(5):1104-1107
本研究采用类别概念例举法.对49名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49名智龄匹配的正常儿童以及22名实龄匹配的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进行了实验研究,旨在比较这三类儿童的心理词典中词的语义储存的区别。研究表明,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心理词典中词的语义储存有类似的组织结构.但在储存信息的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词典中储存同的组织较为松散,而且混杂了一些错误的信息;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储存有污的组织则更加松散,错误信息也更多,总之,正常儿童的心理词典中词的语义边界清晰,而智力落后儿童的语义边界模糊。  相似文献   

12.
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福娟 《心理科学》2002,25(2):170-172
本研究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4~12岁中、轻度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特点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他们的适应行为与智力有显著性相关;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落后,其中认知技能发展严重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他们的适应行为仍有着相当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Flynn效应表明,自智力测验发端以来,智力测验的平均成绩在不断增加,这一现象成为智力研究领域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留等人们阐释。本就一些研究对Flynn效应的解释进行了回顾,考察了Flynn效应所涉及的智力本质观、智力与环境及化的关系、智力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智力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儿童听觉注意稳定性的比较研究,探索智力落后儿童听觉注意稳定性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岁智龄组智力落后儿童听觉注意稳定性较弱,低于或等于同智龄组正常儿童水平。智力落后儿童慢速和快速情境下的注意稳定性高于中速。信噪比也影响注意的稳定性,信噪比越低,注意稳定性越差。频率因素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05,28(5):1246-1250
人们对情绪智力研究的兴趣渐起.但围绕情绪智力的基本概念仍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情绪智力的术语本身、概念内涵和外延以及与非智力因素、社会智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冀更好地确立其在心理学中的科学地位,促进这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智力本质的探讨有关智力的研究,特别是心理测量学关于智力本质的探讨,主要强调智力操作的产品,这就不仅忽视了探索“什么是智力”这样的问题,把智力看作个体固定不变的特性,而忽视了“智力能否训练”和“怎样训练”等问题。斯腾伯格(R、J、Sternberg)则从信息加工的探索路线出发,认为智力是适应性的、目标定向性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和社会规范所决定。  相似文献   

17.
智力落后的成因--当代智力理论新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文 《心理科学》2004,27(6):1438-1441
智力落后的成因历来存在争论。本文在当代复杂系统智力理论的视野之下.从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和Das的PASS模型入手,分析了智力落后本质及成因的新解.揭示了智力落后理论研究的认知心理学新走向。  相似文献   

18.
有关个体差异的问题一直是心理学家和社会公众所感兴趣的。作者及其研究组今年来一直致力于个体差异的研究,特别是以智力超常儿童为被试,比较他们与常态儿童在认知、社会性和神经活动方面的差异。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回答诸如“为什么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表现等更优秀?”等问题。作者对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在智力、信息加工速度、事件相关电位及自我概念等方面的差异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对智力概念理解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中澳两国的成人和儿童对智力概念内容构成的看法,结果表明,尽管文化社会背景不同,但人们对智力概念的理解仍有很多共同之处,特别是对作为一般能力的智力品质及与智力有关的个性特征的评价很接近,这一结果有利于支持智力概念普遍性观点;成年人与儿童的观点比成年人之间的观点显示出较大的差异,这似乎表明对智力概念的理解也存在一个逐渐成熟发展的过程;各类被试对有关个性品质评价的高度一致性表明了有关“非智力因素”对发展智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特征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落后是一种常见疾患,我国各地发病率不同,有的地区偏高有的地区较低,估计全国患者数量相当可观。患者成为父母、亲属的沉重包袱,严重者长期由家庭、政府或集体单位供养生活,影响家庭、国家或集体经济及亲属工作、学习。个别轻度患儿进入学校,给学校、教师带来麻烦,本人成为小伙伴戏弄、欺侮的对象,学习成绩低劣。有的则游荡街头,甚至受坏人唆使而发生犯罪行为。所以,智力落后患者问题,不限于医学方面和训练、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