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竹香满幽寂,粉节涂生翠。”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它们笔直、挺拔、青葱翠绿,自有一种洒脱俊朗之姿与清冷之气,象征着高洁、虚心、坚贞等品格,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古今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竹对联,读来意趣横生。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十分爱竹,深得其高风亮节的清韵。他吟出的“宁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相传有一年冬天,苏东坡和佛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竹子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设计的当下,竹资源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源泉。儿童玩具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品之一,将竹文化应用于儿童玩具设计,既可以符合绿色设计的要求,同时也能为"中国创造"寻找一条出路。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发现竹文化之美,善用竹文化之绿,品味竹文化之情,让中国传统竹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竹,挺拔有节、虚心质朴、正直高洁、清雅脱俗,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物质载体。古代道人更是视之为虚、直、贞超凡道德境界的象征。道教爱竹,竹与道教文化精神相通,因此,在各个方面将其与道教思想紧密结合。一最早,"竹"在道教文化中奠定地位始于"尸解"。据《后汉书·王和平传》载:"尸解者,言将登仙,假托为尸以解化也。"所谓尸解,即道士羽化后假托一具体实  相似文献   

4.
夹江有句俗语:"造纸必用簾,有簾方成纸。"在21道古法造纸环节中,"抄捞成纸"这一环节所使用的竹簾工具直接关系着纸张的成败。以四尺竹簾制作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出竹簾工具所反映的生产文化,并提炼出因地制宜、工艺兼具、工具与匠人与特殊性,高效生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竹影临风     
正自古以来,竹是国人至爱,尤其是文人,爱竹成癖者比比皆是。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时,曾手植修竹无数,冬夏青翠一片,而今成为一大名胜;"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出自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之口,就连《红楼梦》中的才女林黛玉也认为有竹为伴才是最佳选择,当她和宝玉商量搬进大观园住在哪里好时,她说"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映着几道曲兰,比别处清幽"。我不是文人也不是才女,心里却装着一片竹林。乡下老屋至今尚存,就在庭  相似文献   

6.
清代为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早已萌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然而清廷却依旧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抑制了经济的发展,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匹配也导致文化的畸形。清廷在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文网之严古今少有,文艺圈万马齐喑,鲜少有人敢逾越。就在此时,一些文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愁绪,开始寻求能够隐晦地表达内心感受的途径,这其中比较特别的当属扬州八怪中的重要画家郑板桥。他经历了康乾盛世,为康熙秀才乾隆举人,酷爱画竹,并形成了一套自己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创作观,其中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最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历代画竹之人众多,比他画得好的人也很多,为何郑板桥竹子会备受后人关注呢?他的竹笔墨简洁,清劲挺拔,很多看似无章无法的画法其实最得要法,他的竹子中饱含着一种刚毅而清新的文人气质,他将自己做人的傲骨之气,以及在历经磨难后对于生活的参悟渗透于自己所画的竹子中,所以他的竹子自然达到了寻常人所不能到达的境地,饱含了他的个性品质和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7.
金代名士王庭筠颇善画竹,以其为中心的金代文人艺术实践深受宋代"湖州竹派"的影响,力图恢复文、苏以来的竹画精神,产生了极大影响。以王庭筠为支点,考察金代文人对"湖州竹派"艺术传统的阐扬。  相似文献   

8.
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体验-构思-表现",以三阶段为切入点,结合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学理论,及自身创作体会,对绘画艺术创作过程进行思辨。  相似文献   

9.
竹,挺拔有节、虚心质朴、正直高洁、清雅脱俗,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物质载体。古代道人更是视之为虚、直、贞超凡道德境界的象征。道教爱竹,竹与道教文化精神相通,因此,在各个方面将其与道教思想紧密结合。一最早,“竹”在道教文化中奠定地位始于“尸解”。据《后汉书·王和平传》载:“尸解者,言将登仙,假托为尸以解化也。”  相似文献   

10.
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竹文化历史悠久。在实践"物尽其用"的环保意识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将竹材正确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竹包装不仅可循环利用,坚固耐用,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还可以带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竹材与绿色包装有着紧密的联系。竹子来自大自然,污染少,易分解,也易于回收,且无公害,是绿色包装理想的材质选择,符合现代绿色包装理念。同时,竹  相似文献   

11.
郭林 《美与时代》2005,(7):44-45
竹与华夏文化可谓渊源长久,上古时期人们便用竹制作工具,器物,用竹记载文字,使之成为文化的载体.后竹又与书画结缘,成为文人墨客喜爱吟诵的题材之一,远在唐代就出现画竹名家萧悦,及至北宋,据<宣和画谱>所载,画竹一门已与山水、花鸟等成为十大画种之一.发展到元代已达到至臻至妙的境地.明、清两代画竹高手林立,并与梅、兰、菊合称"四君子",成为文人画的重要题材.可以说,竹,在民族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朋友送给我一幅她亲手绣的十字绣。这幅十字绣堪称艺术品,是一幅翠竹图。翠绿的竹子栩栩如生,整幅图精致而富有雅趣。我把它挂在书房的墙壁上,时不时抬头望望,觉得赏心悦目。苏东坡诗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有君子之风。与这样一幅图相守,好像真的与竹朝夕相对了。这幅十字绣,是朋友在花掉很多个日日夜夜后,一针一针绣出来的。我想象着,她端坐在椅子上,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瓷器吉祥装饰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艺术之瑰宝.它那精美的图案、深刻的吉祥文化内涵、丰富的想象把细腻的瓷器装饰得更加靓丽,令人"陶"醉"瓷"迷、爱如珍宝.  相似文献   

14.
正无论松、竹、梅"岁寒三友",还是梅、兰、竹、菊"四君子",竹均列其中,可见竹子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竹竿挺拔秀丽,竹叶潇洒多姿,翠竹四季常青、龙吟细细、凤尾森森,观之意兴盎然。漫步于修竹茂林,别有一番情趣。竹是高雅、纯洁、虚心、节操的象征。方志敏烈士自撰过一副言志联,挂在卧室自勉: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延安整风时,毛泽东主席对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  相似文献   

15.
清代郑板桥的艺术成就包括很多方面,郑板桥在画竹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即"画竹三段论",他阐述了客观存在、主体意象以及艺术作品之间的联系,表达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三个"变相"以及其他的一些规律,即"此相非彼相","手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而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就是"意在笔先,趣在法外"。在变的过程中要有"法"与"趣",趣法相投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一切艺术的美的创造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6,(1)
正本刊讯2015年12月14日下午,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灵云院住持则竹秀南长老一行6人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学诚会长、演觉副会长的热情接待。会见中,学诚会长首先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则竹秀南长老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则竹秀南长老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遇难者超度,为中日和平至诚祈祷,是中日佛教友好交往关系的最佳体现。近年来,则竹秀南长老作为中日佛教友好使者,不辞辛劳,多次奔  相似文献   

17.
岭南自古就有文化,然而岭南文化长期受到北方学者的鄙视。历史上评价岭南文化标准的演变可以划分为"无同"、"无范"、"无学"和"无家"四个阶段。先秦的"无同"是岭北人在夷夏文化并立、争鸣的背景下对岭南文化特性的直观感受。秦汉的"无范"是在封建帝国的统一规范下对岭南文化所下的判断,随之而起的是在"以夏变夷"的帝国政策下对岭南文化进行强制性的改造。唐宋时期北方学者对岭南"钟物不钟人"的评价,给岭南人的文化自尊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于是自明代开始,岭南人努力摘掉"无学"的帽子,文化自信得到增强。20世纪前期不少学者以岭南古代的"无家"来反衬岭南近代的"有家",并相信岭南近代文化代表了中国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传说从前有一书生上京赶考,正在过一座独木桥时,迎面来了个挑竹子的姑娘。姑娘说要出一上联请书生对,如对出了下联,她才肯让书生先过桥。姑娘出的上联是:"竹担挑,挑竹担,竹担挑竹竹挑竹。"书生一时对不出下联,只得转身让姑娘先过桥。后来,书生路过一座庄园时,见大门上的铜环锁着铜锁,触发灵感,立即想出了下联:"铜环锁,锁铜环,铜环锁铜铜锁铜。"这副26个字的对联,仅由不同的6个字重复组成,也算是一副绝  相似文献   

19.
比武     
森林大比武开始了。老虎在擂台上耀武扬威。狮子蹿上擂台,同老虎展开一场恶战。这是一场令人胆寒的恶斗,是肉与肉的拼搏,是力与力的战斗!狮子很快就被老虎打败,落荒而去。  相似文献   

20.
张宗登、张红颖的《潇湘竹韵:湖南民间竹器的设计文化研究》一书关注了传统民间竹器的设计文化问题,本书抛砖引玉,为中国当代竹产业的设计应用打开了思路,也为设计创新的多元途径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