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有一次与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轼对佛印开玩笑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苏轼回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你难道不知道修行的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射吗?你的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的你也是如来。"这个哲理小故事推而广之,还可以这样看:你喜欢别人,别人也就喜欢你;你欣赏别人,别人也就欣赏你;你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与人方便其实就是给自己方便。古语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汝  相似文献   

2.
理解     
我时常感到孤独和痛苦。我对朋友诉说我的苦闷,烦恼,以及忧郁,说世人不能理解我。我只希望得到他的理解。晚上,我们喝酒,他尽一切努力来理解我———然而他不能。于是他“煞有介事”地“教导”我一番。他给我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建造巴别塔:人类在创始期,天下只有一种语言。他们往东方大迁移时,遇见一片巴比伦平原,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彼此商量着说:“来吧!我们在这儿烧制砖头!”他们真的动手烧制起来。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城里要有高塔,耸入云霄,好传扬我们的美名,以免我们分散到别的地方!”这时候上帝下来了,他看见…  相似文献   

3.
远方     
《天风》2020,(7)
正学校的后山有一座可以爬的高塔,据说登上它便能望见山峦的那一边。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和室友们匆匆吃过了早饭就开始商量一天的计划,来到神学院这么久,学校后山的高塔还没有去过,有人提议我们可以去一趟,一来避暑,二来可以领略周遭景色。于是我们几个东北糙汉简单地收拾了背包,直奔后山。通往后山的路,初始是一条偏僻的水泥路,再往后就是山间林户们踩过的小径,闲适地走过前一段,剩下的路就要披荆斩棘  相似文献   

4.
关于欲望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相似文献   

5.
正沿海的一座都市里,一场台风把城里的上万棵大树都吹倒了。报道说,那些大树,绝大多数都是新栽的,它们从乡下来。我内心突然无比疼痛,我和这些树,有一种血缘上的相通。我也从乡下来,"移栽"到城市,快三十年了。朋友付老大有天对我嘀咕说,在这城里,他只记得几棵老树、几个老朋友。付老大说完后就默默走开,跑到一条河流边抽烟,独坐怅然。我上前去问:"老大,你这是干啥呢?"付老大撇撇嘴说,他在想一条河流的源头。老大说,尤其是一进入腊月,他  相似文献   

6.
<正>我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听大人们说,我母亲在冬天刚生下我时,当时我姑姑在我们家见又生了一个女儿,再加上又实行计划生育,就说把我扔掉,我妈差点也同意我姑姑的意见。在她们正准备把我扔了的时候,在外工作的父亲回来了一把抱起我说:"你们不要,我要。"于是,命大福大的我就这样幸存下来并活过了四十个年头。当时我们家在农村,只有爸爸一个人在外工作,是一名监狱警察,一年到头都回不了几次家。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闺蜜中兴起了“绣”热:有绣抱枕的,有绣鞋垫的,有绣手机链的。我来了个别出心裁:绣手帕。我是个古典型的女子,骨子里渴盼着有一袭绣着鸳鸯或是鲜花蝴蝶的卷帕,古代的女子都是亲手为之的。于是我找来一条白色的用过的旧帕子,买了一些五色丝线,便开工了。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头拿着竹竿粘知了,好像是从地下拾东西一样,一粘就是一个。孔子问道:“您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驼背老头说:“我是有方法的。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练习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顶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下五个弹丸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站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母爱的天堂     
我应该讲一讲我的忏悔。 去年去南方,看到黄鳝出奇的便宜,平素在北京很少有这种口福的我们,很想在这儿过把瘾,于是就欣喜地买了几条。 正待宰杀时,一位当地老太太说:黄鳝的营养全在血里,煮肉煲汤会更好。这种吃法是第一次听说,于是就照着做了。 水沸锅开,发现黄鳝死相不尽相同:九条黄鳝中八条或蜷或挺地浸在水中而死,有一条则是弓着身子的,头和尾在水里,肚子“几”字形弓出沸腾的水面,这条与众不同的黄鳝给我增添了麻烦,头和尾部都熟了,腹部却还是生的。  相似文献   

10.
有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当他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沮丧地自言自语。  相似文献   

11.
(在这篇论文里,我把多值逻辑中反对排中律的论据找来,并试图对其进行一番考查。首先,我叙述了反对排中律的论据,然后试图对它的力量作出估价,凡是这个论据显得不充分之处,我就试着提出一种理由予以支持。在我时这个理由所作的批评里,我也努力对提出这一否定的动机——引起争论的那些东西,以及这一否定的份量如何,作了某些证明。) (一)导言传统逻辑的法则基本上是从亚里士多德流传下来的。传统逻辑最基本的法则就是三大思维规律。第一条是同一律,其内容是:“A就是A”或者是“如果某命题是真的,那么它就是真的。”第二条  相似文献   

12.
江永生 《天风》2002,(9):42
我生活在一个穷乡僻壤,祖祖辈辈遵循着一条老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那年母亲在养了三个女儿后生下了我。于是母亲对我更是疼爱有加。我长得很像母亲,农村有句  相似文献   

13.
人生是一趟有来无往的列车,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就买了单程票,过去就过去了,走过来就走过来了。无论你多么后悔,都不能追回以前的时光。所以光阴不能倒流就是这个意思。台湾女作家三毛说,我们尽可能地不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因着一些客观的原因,心情变得很差,也可以说简直就是糟糕透了。那种压抑而又无法排解的情绪,终于在一个飘雨的夜晚再也控制不住,于是匆匆地拿起电话,要给远在他乡的“铁哥儿们”打个电话,来倾吐自己的不快。可是她的电话号码刚调出来,手还没来得及摁下电话键,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一如玻璃窗上那不停下滚的雨痕。  相似文献   

15.
广州浪漫女孩刘颖有一天突发奇想,做个“吻”送给自己热恋的男友。于是她先在唇部涂好口红,然后印在一张白纸上,再把唇印扫描下来保存到电脑中,拿彩色打印机一打,一个漂亮的“吻”便做出来了。她又细心地在纸上做了一圈花边,写下两行字:“把我的吻给你,把我的心给你。永远爱你!”最后把这张纸过塑后送给男朋友。男朋友特别开心,表示会把这吻随身携带,思念的时候拿出来“甜蜜”一下,他还对刘颖开玩笑说,这个创意挺绝,我看你不如干脆辞职开一个个性小店, 就叫“浪漫唇吻”。  相似文献   

16.
半月前的某一天,笔者有兴来到蔡甸区蔡正街某路口,老远就看见两个“和尚”分两处依次在人行道旁的“瞎子算命”处坐着、坐着,从口里发出招呼声:“施主,结个善缘吧,才两元钱。”一会儿过去了,有位青年男士走到某一和尚处,向他手中投放了两枚硬币,于是就得到一根竹签。解签后,和尚看了看男士的手相,又看了看他的衣冠,说道:“我很为你惋惜,从你手中那条线看,你很聪明,可惜旁边有一条杂线破坏了你的运程,否则,早就从名牌学府里毕业了。”这青年听完后二话没说就走了。后来我得知,这位青年男士,就是我区某中专的外语教师,学历已是硕士。位处武汉…  相似文献   

17.
眉上有心痕     
认识她很偶然。那天学校放电影,是露天的。因为是初冬,天气有点冷,所以我去的有点迟,带了一条长凳子。电影已经开始了,找不到同班的,就随便拣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我可以在这儿坐吗?”一个长长黑秀发穿红色  相似文献   

18.
道路     
每次到教堂去,我都要思虑该走哪条道,因为有好几条道,然而每一条都有一截好路一截坏路,而且长短都差不多,有时走到这条路的坏路段,便想,也许该走那条路。我想,这就是我们人的局限,于是我祷告主说:“主啊,由于我们是人,便不能选择出最适合我们走的道路,但你却是在上面的,你知道带领我们走哪一条人生道路对我们最合适,最有益处。”于  相似文献   

19.
暑假期间,一位来上海进修中文的美国学生到我家来作客。谈话之间,他得知我是足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时,感到十分惊讶和不解。他说:足球不就是十来个人踢一个球的体育运动吗,难道还需要硕士研究生去研究? 我搞了多年足球运动,这样的提问却是头一回碰到,一听也感到很突然。但转念一想,觉得也不奇怪。这位美国同学大概对足球运动不大熟悉,有关的基本概念还不明确。于是我就从明确概念着手回答他的问题。我说“足球”这个词可以表示两个概念:一是指一类球,一是指足球运动这种体育活动。在高等体育院  相似文献   

20.
正01我曾经看过环球人物对董卿的采访,问董卿关于阅读的情况。董卿回答:我基本上保持每天睡之前1个小时阅读,雷打不动的,很多人问我还能坚持啊。无所谓坚持不坚持,这是一个习惯了。一个好习惯无形中成就一个人,能成为央视一姐挑起大梁做出"朗读者",广受好评的文化性质的节目,没有过硬的文学底蕴拿不下来。俞敏洪曾经说过:一个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有优秀的习惯。你当时看不出习惯的威力有多大,关键时刻就明白习惯的力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