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杏 《美与时代》2007,(12):135-137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分析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中的黑人女性的成长,指出种族、性别和阶级压迫使得黑人女性处于社会的最边缘,反抗是她们唯一的出路,但同时应加强黑人女性的团结,珍视黑人文化.  相似文献   

2.
2008年魏德圣首次执导的电影《海角七号》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引起大家对台湾新的导演的关注,其中同一阶段的女性导演也凭借她们的优秀作品,进入关注的视野。"商业"与"艺术"的平衡,是这一时期的女性导演所面临的困惑,也决定着她们以后的发展方向。或许对于每位导演而言,她们都有各自的取舍,但这探寻的过程也正是她们个人风格的形成与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大众面前"梦露"是无脑美人的代名词,但在《嘉年华》这部电影里更多的是一个自由、美丽、勇敢、强大的象征。梦露飞起来的裙摆、洋溢的笑容彰显着她的自由美丽,那不在意世人目光的种种风采颇具魅力。电影《嘉年华》里的女性都是独立的,个性的,充满反抗意识和力量的,所以社会不应该定义女性,女性也不应被框架所束缚,她们应该有自己的人格与自尊,当这些基本权益受到侵犯时,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或是道德管制。  相似文献   

4.
得益于秘鲁导演克劳迪娅·略萨、阿根廷导演露西娅·普恩索和鲁克雷西亚·马特尔,拉丁美洲女性电影制作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国际关注。在谈到这些获奖导演的作品时,往往不为人知的一面是,她们的所有电影均是与欧洲联合制作的。而一些项目,诸如与法国戛纳电影节关联的法国电影基金、荷兰胡贝特·巴尔斯基金、世界电影基金和西班牙的利比利亚传媒项目在她们的电影制作中发挥了作用。本文将以其电影节获奖作品《玛黛奴莎》(2006)为引子,以影片《伤心的奶水》(2009)为焦点,通过探讨克劳迪娅·略萨的作品来讲述这个故事。一些学者对他们视为欧洲对"世界电影"的新殖民主义干预进行批判,还有一些学者对资助机构有能力完成的工作歌功颂德,本文将对他们的种种论点加以考量。文中提出,我们应该将略萨的文化生产置于这些范式中的何处?由于影片受制于为了迎合欧洲电影节观众而采取的他者化进程,那么影片是否印证了批判立场?影片是否如某些评论家所指出的,是从种族主义的、新殖民主义的思维定势来塑造主人公福斯塔——来到利马的安第斯移民的?或者,影片是否提出了现代秘鲁社会中的阶级和民族分化问题?《伤心的奶水》表现了一种资产阶级视角下的城市贫民和殖民阶层。文章在结论部分对该片与鲁克雷西亚·马特尔和露西娅·普恩索的影片作了比较,后者提供了一种对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资产阶级观点。  相似文献   

5.
2000年作者的著作《重塑女性:新西兰电影史》由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之际,正是新西兰女性电影欣欣向荣之时。20世纪70年代,随着20世纪女性主义的高涨,从"国际妇女年"的电影《我最好的朋友们不少是女性》(1975),到随后9部女性主义纪录片的出品,电影制作也出现了井喷。这些影片所产生的能量,以及由国际女性主义历史项目所揭示的女性从前在各个创意领域作出的默默无闻的贡献,都十分具有感染力。一种乐观主义情绪也随之出现,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女性运用摄影机,把镜头对准了自己与自身的问题。1980至1990年之间,性别问题题材的故事片与戏剧急剧增加,与此同时,过去被边缘化的人群也开始接触技术以探究性别与身份政治。新西兰国内的毛利人、太平洋岛国裔、亚裔、南斯拉夫裔、希腊裔都拍出了有关身份认同的电影,这些电影都影响极大,而有关电影形式的实验也在增加。自2000年起,女性地位有所下降,电影制作与实验也在减少,这是对女性主义的强烈抵制、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和财政削减,以及政党向保守、厌恶女性的右翼资本主义政府转向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提议通过对主要创意人员的一系列采访并结合全球形势来考察电影环境的现状与变化。这些主创人员包括:著名女性主义导演盖琳·普雷斯顿,学术纪录片导演安妮·戈尔德松,故事片导演克里斯蒂娜·杰夫斯(代表作是关于西尔维娅·普拉思的《雨和西尔维娅》)与菲奥娜·塞缪尔(关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生活的《极乐》),希腊裔女性主义学术电影导演阿西娜·楚莉斯,毛利人电影剧本作家里维阿·布朗(代表作为《夕阳武士》),萨摩亚导演贾丝廷·西梅伊-巴顿,印度裔学术导演舒奇·科塔里与电影摄影师梅丽·冈恩,以及年轻一代的女性主义导演布丽塔·麦克维。本文将采用分析与反思相结合的方式,汇同历史观点与当今观点,比较作者在《重塑女性》一书中的历史发现与当今形势。  相似文献   

6.
电影是通过影像媒介讲故事的,而隐喻、换喻是电影修辞中的常用手法,因此,对电影中的隐喻、换喻分析实际上就是影像媒介修辞的分析。影片《触不可及》讲述了白人菲利普与黑人德瑞克的友情故事,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影片。从影像媒介修辞的角度看,《触不可及》充满了丰富的隐喻和换喻,这些修辞与人物弧线和电影主题息息相关。对这些隐喻和换喻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完善对影片修辞艺术性的认识,深化对影片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乐府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的诗体,它继承发扬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乐府诗的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代社会现实的再现,在乐府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既有社会底层的女性,也有平民之家的女性,还有富贵之家的女性。她们身份各异,家庭地位也不相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政治、经济、礼教等方面对汉代女性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蛇蝎美人都被视为构建黑色电影类型特征的重要元素。她们美貌却危险,将电影中的男性引入罪恶的深渊。蛇蝎美人形象的出现是一种女性表现手法的进步,其折射出了战后美国的时代征候与社会现实。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日落大道》中女主角的精神状态,以让我们对经典黑色电影中蛇蝎美人的疯狂反常与自我毁灭等扭曲人格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认识到对丑恶人性的揭示。对人类原始欲望与道德标准之间的矛盾进行探讨是黑色电影美学诉求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电影《囧妈》是2020年唯一线上按时上映的贺岁片,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放弃了传统院线上映的方式,选择线上网络免费观看的模式,在大年初一准时与观众见面。电影以欢快的叙事语言描述了一个儿子与母亲在去往俄罗斯的路上,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电影《囧妈》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为基础,从性别的角度重新切入影片,解构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剖析当今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与压迫。  相似文献   

10.
<正>电影《沙漠之花》电影《沙漠之花》根据索马里黑人模特华莉丝·迪里的同名自传改编,讲述了华莉丝从索马里沙漠中走到外面的世界,成为世界顶级名模的故事。华莉丝出生在索马里一片荒凉的沙漠里。她幼年时期被父亲的好友性侵,之后又被带去接受了原始的女性割礼。为了五头骆驼,父亲想把十二岁的华莉丝嫁给六十岁的老叟。天性勇敢的华莉丝选择逃婚,后由于机缘巧合被带到了伦敦。慢慢融入西方社会后,华莉丝才发现,原来并不是世上所有的女人都要接受割礼。  相似文献   

11.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稍有提高,但大多数女性的生存仍然依附于父母或者丈夫。不过,16世纪的女艺术家,却用自画像的形式塑造了全新的"女艺术家"形象。自画像中的女艺术家突破了传统"柔弱、多变"的女性形象,她们既是专业、自信的职业艺术家,也是身着华丽服饰,多才多艺的宫廷贵妇,而这一点正与卡斯蒂廖内《廷臣论》里对宫廷贵妇的要求一致。  相似文献   

12.
在电影商业化日益严重的当下,已然跻身中国主流电影市场的贾樟柯仍拓荒于艺术电影关注边缘社会、关怀个体的原野,重新审视大时代下电影与现实的关联。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新电影《江湖儿女》延续其关注社会底层边缘人群的感情倾向,将镜头聚焦于时代浪潮中摸爬滚打的"江湖儿女"的命运变迁,以多重隐喻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了一位辗转于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女性不断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根据著名作家虹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海王》于2017年国内公映后,并未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影片将原著"女性成长"的故事大幅删减,取而代之的是"上海历史";小说中原本复杂多样的人物性格在影片中也极为刻板单一。从主题偏移和形象变化两方面分析电影《上海王》对小说的改编,并试图从电影本身及主流意识形态思考如此改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迪士尼推出的"公主系列"为受众刻画了一个又一个公主形象,她们身上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反映了当时的女性形象以及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新版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等待解救的不是公主,而是王子。王子因为自私和冷酷无情而受到仙女的惩罚,被施咒变成一只野兽。正是因为贝尔的出现,才教育了王子,让王子完成了由"兽"到"人"的回归。这种超层次的对男性的拯救更加彰显女性主义。在影片中女性不再消极等待,爱情不再是人生唯一目的,她们有了梦想,有了追求,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学史上,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和陈忠实的《白鹿原》中的田小娥都被人定义为淫妇。她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而在性格、生平等方面,却又有着相当大的不同。这不仅仅因为她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更是由她们的内在心理、性情所决定,这使得两者有值得同情的地方和被定义的必然性。两者一生轨迹的出现有先后,但不是模仿与重走,她们各自的不同,是她们分别被定义为"田小娥"与"潘金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仍将奋起》(Still I Rise)是玛雅·安吉洛的诗歌代表作,是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纪念碑式的作品。这首诗歌以一个黑人女性的口吻进行叙述,并且塑造了一系列寓意丰富的意象,同时辅以起伏舒缓的蓝调旋律,将思想开始觉醒的黑人群众追求自由的无畏精神和反对歧视的热切希望表达出来,诗歌的黑人民权主题呼之欲出,极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齐国女性的历史,是反映齐国历史的一个侧面。西汉刘向所辑《列女传》中记录的齐国女性共有27位,占全书的1/4强。她们的言行事迹和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齐文化的特点,是我们研究齐文化不可多得的史料,同时也可以作为认识先秦社会的一个切入点。当时人们的贞节观念还比较淡薄,但同时妇女的"德行"被放到很重要的位置,自商周时代就有的"女祸论"思想呈愈演愈烈之势发展,逐渐形成为一种论述完备的"美女误国与丑女兴邦"的二重理论。她们与齐王室的婚姻中含有很多政治因素,这些婚姻关系的缔结都是出于政治上的利害考虑,女性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多是充当了棋子的角色。尽管周初已出现"女子无与政事"的鉴戒观,但此时尚未礼制化,男性虽已成为社会的主宰,但齐国女性对军国大事等仍有一定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8.
德国电影历来以冷静思辨著称,在女性主义表达方面同样如此。特洛塔作为德国最为知名的女性导演,一直致力于女性题材,电影《三姐妹》正是其导演风格较突出的一部影片。但本片女性困境的重心并未放在工作或政治权利的争夺上,而更多关注了女性内部的微妙关系。导演对女性主义的深入认知,体现在并未简单二元对立地歌颂女性或贬低男性,而是通过"姐妹情谊"的分析,探讨在女性团结的内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最终给予美好期许。不卑不亢,正是其创作最值得尊敬之处。  相似文献   

19.
女性艺术家辛迪·舍曼于1977年到1980年创作了《无题电影剧照》系列,她通过炮制媒体赋予女性的不同身份,使其作品富有了一种浓烈的女性主义色彩以及对男权体制的批判。她的作品拥有与时代精神相抵触的思考方式,以背对世界、面对自己的艺术理念从而发现了女性身份的奥秘——集体无意识。基于荣格的原型理论,《无题电影剧照》中女性形象映射了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内容,暗示了被忽略的原型,通过整顿女性心理内部秩序,调节传统女性概念上固有的人格面具和男性欲望,从而能够在对男权的批判中找到自性化的女性自我人格。  相似文献   

20.
在新约研究中,《马可福音》因其戛然而止的结尾——"因为他们害怕"(可16:1-8)而备受关注。本文也着重研究了这一有趣的结尾,并试图用读者反应批判的方法来解读这一结尾。鉴于其主要人物是女性,因此本文选择对《马可福音》16章1-8节的文本进行性别批判性解读。本文将简要介绍这种在20世纪被广泛应用的方法,以及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和近年来的研究动态。本文将根据这种方法解读文本中反语的特点,并研究这些女性的反应如此具有讽刺意味的原因。她们是否失败了?她们害怕什么?这两个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仅仅从所选择的本文来理解女性的反应是不够的,还需要从《马可福音》整个文本中阅读对女性的叙述。这就是对文本中女性反应的神学思考。最后,本文将以一个女性自身的阅读反应作为结语,探讨其在基督教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