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再一样     
蔚姝秀 《天风》2009,(4):21-21
夜,还是一样,一样的宁静,一样的明朗.我静静地坐在窗边的炕上,泪水已经湿润了我的脸庞,一种凉凉的感觉.甚至有一滴流入口中,成成的味道.  相似文献   

2.
正累了吧,心情郁闷了吧?走,到院子里走走,找一个地方,静静地坐着,等待花开。等待花开,是一种心态。此时的心很静,静得如月夜的空谷。此时的心很暖,暖得如除夕夜大红灯笼发出的淡淡的光。想想,这些花儿多不容易啊,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积攒,攒足了劲儿,现在,它们钻破树皮,悄悄地鼓出骨朵儿,等待着那一刻,悄然地开放。这,是一种生命的美,是一种生命的歌唱,既然这样,就需要欣赏。因此,此时,坐在那儿,静静地等着花开,是一种对生命的尊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仁爱。过于疲累时,过于忙碌的时候,抽出一点点时间,一个人,慢慢地走到亭子里,不要说话,甚至不要大声呼吸,就那样靠着  相似文献   

3.
爱情疗妒汤     
《红楼梦》中有"疗妒汤"一说,其实嫉妒是一种心结,又哪是所谓的汤药能解开的?心开了,结才能开。嫉妒是人类的通病,相对来说,女人尤重。男人总能看得开些,而女人或许骨子里都是一朵羞答答的玫瑰,暗自期待男人一直在她身旁欣赏她静悄悄地开。  相似文献   

4.
人似秋鸿来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世事无常,人事沧桑,浮沉起伏,几度秋凉。秋鸿有信,季候到了应约而来,就像人生的许多事情,应处理的事要处理,乐观面对,积极努力。季节的尽头,多少往事都已静静地远去,人间的许多恩怨情仇风来则应,风去不留,过去了就放下,无须纠缠,一如春梦,不留痕迹。曾经所有的故事,即便清晰如临,历历在目,终究还是隔岸看  相似文献   

5.
一去医院给儿子吊滴,邻床是一家乡下人。和儿子同龄的乡下小男孩,显然比儿子木讷了许多,吊滴针扎在他左脚上,他安静地坐在乡下女人的腿上,乡下男人半跪着用双手托着儿子的小脚,显得很疲倦,双眼微闭着,像在打瞌睡。儿子吊滴时显得不安稳,我就拿邻床的小男孩作比较,要儿子向他学习。儿子看到小男孩安静地吊滴,很不以为然,压低声说,他是个傻子。我朝儿子一瞪眼的同时,小男孩也向儿子投来愤怒的目光。儿子急忙瞥开小男孩的目光,又向我们撒起娇来,一会  相似文献   

6.
稻子低头弯腰,询问棉花是否丢了一根针。棉花捧着一团絮,邀请麻雀来搓绳。秋风斩落的黄叶,夕阳埋葬远去的故人。枯藤攥着一把种子摸索着前行。豆荚借着晚钟,敲响腰鼓。脱壳的青春,宛如发黄的书信,一粒粒浓情的豆果,排成昔日的脚印。一粒沙抱紧一滴寒露,预言泥土嘴里的幸福。蚂蚁穿着朴素衣裳,辗转着愈合大地的伤痕。  相似文献   

7.
不再匆匆     
刘玉杰 《天风》2004,(2):43-43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树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曾经默默地数算着,三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水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汗涔涔而泪潸潸了。  相似文献   

8.
袅袅炊烟起     
正炊烟的根在乡村,乡村的魂在炊烟,炊烟是乡村生活的特有标志,有炊烟的地方就定会有一处或大或小的乡村,静静地卧在那里。我的故乡也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曾经静静地卧在丹江岸边。故乡,尽管是土坯房子,但是规划整齐,这是"后靠"的功劳。我认为,每一次搬迁,都是一种进化,至少是从无序到有序。中国人建房子讲究风水,一般都坐北朝南,村庄也不例外。有趣的是,我们那里的人修锅台  相似文献   

9.
洁净之莲     
正莲是我挚爱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乡,有水的地方就有莲的倩影。天性使然,莲看上去要比所有的水生植物美得多。我爱的是莲的优美和慧心。一湾碧水之上,莲叶亭亭如盖。整个莲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间或,有一枝枝或白或粉的花,在翡翠般油绿发亮的叶间忽隐忽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写尽了莲盛开时大气磅礴的美丽,而我则尤爱月光下的白荷。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洁晶莹是由  相似文献   

10.
"神思"可以超越时空与常理的限制,无限无碍,以心为眼.它不仅仅是从一粒沙子上见出世界,从一滴水中把握大海,而更重要的是从一粒沙子、一滴海水中创造出另一个神奇的令人惊叹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已经挥手远去,带走许多故事,留下精彩回忆。这一年,因为一则"预言"引发的荒诞、戏谑猜想让我们忍俊不禁,而由此衍生的一些不法行径却值得我们再度思考。你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一场电影惹的祸",你也可以把它解释成人性的脆弱或谣言的可畏。当"末日预言"再次沦为愚言,当所有的闹剧都尘埃落定,当新年的曙光照常升起,我们只想再一次敲醒警钟,告诉那些善良的人们,擦亮眼睛,拒绝上当……  相似文献   

12.
莲心     
正花开半夏,又黄昏,临窗而立,贾鹏芳的二胡曲《睡莲》低低地循环播放。音符如水轻柔,缓缓流淌在心田。喜欢这样的时候,一杯茶,一首曲,一个人,一本书,做无用之事,遣有涯之生。邻居院子里的一池睡莲欲绽还休,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偶尔,碧绿的圆盘上,有几滴晶莹的水珠揉着惺忪的睡眼醒来,一翻身,滚落池里,你看它们,多么小心,多么害羞,轻手轻脚,生怕发出的一点点声响,惊扰了莲心。"不喜春中花语处,独守孤寂云水间。"说的正是眼前的莲。素来,低调洁净的莲,她的身  相似文献   

13.
正猪笼草为猪笼草属植物的统称,主产地在热带亚洲地区,它有一根粗壮的茎,上有对称而宽大的叶子,叶子的顶端长出了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囊,颜色鲜艳,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猪笼草的得名由此而来。瞧,捕虫囊正张着"血盆大口",静静地等待"猎物"光临呢;  相似文献   

14.
半开美     
正古书上说,花看半开。花看半开?这是《菜根谭》里的话,说:"此中大有佳趣。"我真正体味到花半开的佳趣,那是在夏日里在荷塘看荷。晨风里,团团的墨绿色荷叶微微晃动,就在荷叶背后,一朵半开的荷花,忽而就露出了侧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情,羞涩不已。花瓣儿正处于一种半聚拢状态,如微微轻启的唇,欲说不语,而那仅有的一枚花瓣,如兰花指一样屈伸出来。风一吹,一惊一颤,你的心尖儿,也跟着一惊一颤。  相似文献   

15.
那是一个云淡风轻的午后,桌上的檀香正袅袅地飘散着轻烟,音乐从角落中不经意地流出,混合着清淡的茶香,使斗室中充满了安闲与静温。友人慧静静地坐在我对面,静静地望着窗外的闲云,神情淡淡的,有种超然物外的感觉,一如窗外的云,云际的风,淡淡的,轻轻的。这是两个月前的慧吗?这是那个曾向我哭诉的别人对她的无中生有与捕风捉影的慧吗?这是那个曾感叹“人言可畏”的慧吗?是什么使她又变回了我熟悉的慧?然而这份熟识中又夹杂着一丝陌生,这陌生来自于她此时的这份超脱的气质。慧似乎感觉到了我的疑惑,她转过头,望着我,微笑着开…  相似文献   

16.
智慧语丝     
军军 《思维与智慧》2011,(11):33-33
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会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滴入一滴清水而变清澈。  相似文献   

17.
陈琴 《天风》2010,(5):24-25
<正>今天,当我们热心在讲台上分解正道,当我们迫切而又努力地去做各种圣工的时候,是否发现"神的能力"渐渐地离我们远去?我们祷告不再与他人产生共鸣,我们作工也许只是为了工作。细细反省才发现,我们沉迷于开垦种植网络上虚拟的"田地",有时还忙于去"偷菜",以为这样可  相似文献   

18.
正任何人的一生都不是一马平川,顺顺当当的。我们需要一些有支撑有力量的闪光的话为自己壮威。有一句话,你一定知道:"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不如笑着过好每一天。"人间世上的生活就像一朵花,花开花落本是自然。开为天性,落为真纯。若为开落,为生活的起伏错落而喜悲翻腾,实然不智。笑着过好每一天。花落了,明年枝头上又会重新嫣然。  相似文献   

19.
当一个妻子求另一个女人放过她的丈夫时,她已经放下了最后一丝尊严。而她们大多是求不到已经远去的丈夫的。这个故事的主人翁突然觉悟了。因为,她发现了爱情并不是一切……  相似文献   

20.
为霞尚满天     
叶予之 《天风》2006,(21):14-15
从窖淡泊宁静安详,是老年人的精神境界和特征特性。年轻时的喧嚣热闹,急功求利,火急毛躁都远去了,消退了。有的只是对福音信仰和天父上帝至死不渝的忠诚执着和挚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分文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