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每个人都行走其中。也许有人陪伴,而且一帆风顺;也许是独行,且困难重重,但无论有着怎样的境遇,只要坚持并努力,终会实现最初的梦想。表妹大学毕业后,一直想去外面闯荡,在T台上走秀是表妹的梦想。但在父母强烈反对下,只好考取公务员,每天按部就班工作,日子平淡安稳。表妹却不甘心,坚持一段时间后,终于辞掉工作离开家乡。父母气得跳脚,发狠决不支持一分钱。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周末的午后,表妹静清坐在我的对面,一起翻看着照片。影集中多是她儿子从出生到最近的留影,五彩缤纷,神情各异,表妹痴痴地瞧着这些照片,思绪洞开了往事的栅栏。于是,她神彩飞扬地同我讲起了她的儿子……不用说也可以明白,童心给她带来了难以言尽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3.
堂哥的孩子考到了我们这儿的大学,堂哥辞了工作,跟过来陪读。在学校的教工宿舍区租了房子住下。为了少点折腾,每年寒假他都不回家,和孩子一起在停了暖气的宿舍里过年。有一年的年三十,我去看他们。见他们正在楼道里支了一个炉子煮饺子,房间冰凉。他和孩子都穿着大棉衣。此时,他们南方的老家,应该还是一片碧绿。堂哥解释说:"为了孩子的幸福……"我心里却有一句话哽在那里:"你应该先幸福起来。"  相似文献   

4.
表妹去年大专毕业,只身去南方闯荡,几经周折,才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家货运代理公司做客服,每天的任务就是接电话,把客户的要求做记录,然后提供给业务部门去联系业务。试用期一个月,工资1200元。表妹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所以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份内的事,生怕出一点错。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就过去了26天,还有4天,她就可以转正了。一想到这儿,表妹心中就很兴奋。第27天,她和往常一样上班,接听电话,做记录……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由于头一天晚上没睡觉,下午的时候,表妹很困,哈欠连天的。一开始她还坚持,但后来感觉太困了,就趴在桌子上,打算休息一下。  相似文献   

5.
正有句俗话,叫"丑话说在前头"。但是说在前面的丑话很容易伤害别人,有时候,先说一些好话,把丑话说在后头,效果会更好。最近,孩子大学毕业,我四处托人给他找工作。我有孟庆伟和徐国胜两个老友,都是做人事工作的,我分别去求他们。孟庆伟说:"简历我可以帮你交给我们公司人力资源部,但是咱丑话说在前头,我不能为了你违反我们公司的制度,不会额外地再替你说好话!"他的话在理,但我  相似文献   

6.
正几天前,文友阿明和我在微信上聊天。他说:"大学毕业后,自己在上海挣着刚够房租和生活费的工资。这次过年回家,看到和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要么结婚生子,要么有稳定的工作。"我说:"要不你也留在家乡别回去了,让你父母想办法给你托托关系,谋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阿明叹了一口气:"他们啊,根本不关心我,再说也没什么关系。"我分明听出阿明言语间对父母的不满,说:"或许他们比你还急,只是无能为力罢了。"  相似文献   

7.
表妹今年面临毕业,按照学校的安排,她和另外两个同学一块到某报社实习。因为是实习,报社也就没有给他们安排具体的任务,三个人每天跟着各自的指导老师外出采访,回来编发稿件。只用了几天时间,聪明的表妹就完全熟悉了工作流程。在电话中,她得意地向我炫耀自己的适应力。我劝她没事少煲电话粥,多做些与工作有关的事情,她用一副满不在乎的口气说,自己是效率性人才,用不着多耗时间。她还振振有词地说有些人看起来整天忙忙碌碌的,其实那是工作低效、能力低下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正海伦·凯勒说:"我一直在哭,一直在哭,哭我没有新鞋子穿。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有人没有脚……"看到这句话,我心里一惊,我不也曾为没有鞋子穿而哭泣吗?不久前,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苦恼中。勤勤恳恳工作多年,可职称还是没评上。尽管别人都劝我说,评不上的因素很多,谁也不能否认我的工作成绩,可是我还是感觉很没面子。糟糕的情绪持续了很长时间,我觉得自己的表情都有点冷若冰  相似文献   

9.
放大快乐     
快乐是可以放大的。那年我来这里打工,在一家公司当工人。找到了工作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我的高兴很可怜,我大学毕业,干这样的工作, 有点亏,埋没人才。班里除了我, 没有第二个大学生,公司的大学生都在管理岗位上。老公给我打  相似文献   

10.
正我的两个姐姐大学毕业后,都相继跟随两个姐夫远嫁他乡。因为离着远,工作又都很忙,所以回娘家的次数实在是少之又少,为此,每次回家她们皆大包小包地带一堆礼物,吃的、穿的、喝的、用的,一应俱全。可妻子对这两个大姑姐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虽然在迎来送往以及日常相处上都一样亲如姊妹,但私下里常在我耳边念叨:"还是大姐好。"到底为啥,我心知肚明。说起来,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姐  相似文献   

11.
一去不复返     
正前些天,哈尔滨的表妹夫妇来南方旅游,途经上海,正值我病在床上。听到他们的声音,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三十年前,他们一家三口,包括她的兄、弟各一家三口,还有我的舅舅,曾在我家不期而遇。十口人就睡在我家的客厅,小孩睡沙发,大人睡地铺,住了一些日子。记得那时淘米都用大脸盆,盛菜用的是最大的盘子。我在上班,不知他们天天是怎么过来的,然而,他们还是玩遍了当时的大公园,尤其是位于西郊的上海动物园。那时,我妹妹的孩子还小,与他们南腔北调,倒也能够沟通,  相似文献   

12.
蒿志强 《天风》2010,(4):14-15
##正##主耶稣当年复活后升天前嘱咐历代门徒要"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相似文献   

13.
《佛教文化》2011,(3):102-103
表妹前年大学毕业,凭借一口流利的外语,应聘到一家外贸公司。她这只山窝窝里飞出的草根“凤”,能在繁华的都市落脚不容易,因而很珍惜这难得的就业机会,工作上格外勤勉踏实。有一天,她正埋头写企划案,听到走道里一阵嘈杂声。  相似文献   

14.
难忘的日子     
一个晴朗的早晨,表妹王周兰来信说:贵州省安龙教堂的雷神父要到望谟来看教友,要我立即到望谟拜见神父。这时我是何等的高兴和激动啊!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乘车来到望谟,兴冲冲地走进表妹的家里,见他们一家大小兴高采烈地忙忙碌碌,准备去接神父。我来得多么及时啊!喝了一杯水,就和他们以及城内的教友二十多人一起,走到离城一公里的地方去迎接。不久,听到汽车声由远而近,大  相似文献   

15.
<正>总是被赞扬而焦虑的孩子“老师,我爸妈已经对我够好了!他们从来不会给我学业上的压力,每次考试都是鼓励我,安慰我,还说在他们眼中,我就是最优秀的孩子,说他们相信我……可是,我还是好焦虑啊,每次考试前我都睡不着觉,我好希望我能把成绩考好一点,可是我做不到。”女孩坐在椅子上向我诉说着她的烦恼,她的眉头紧紧地皱着,  相似文献   

16.
林静宜 《天风》2016,(10):53-54
正导语:切莫把一个人的处境说得太差,"有压力才有动力,,误导了多少人……如果你想纠正一个人的错,先花2 0倍的力气去夸他的好……如果你想帮助你爱的人,请这么做……一位嘴拙的朋友E发现自己的朋友F有抑郁症,好心开导她,还特别注意不说刺激的话。可是那位朋友F却觉得他在批评她,反而给F增添了焦虑。还记得你年少时父母叨过的那些碎碎念吗?你明明知道他们是好意,可是你幼小的心灵还是受伤过、委屈过、叛逆过。E的  相似文献   

17.
生活的缺口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的小城,在宣传部门工作,在乡下生活的父母与亲友都以我为荣,他们认为我工作轻松,收入却高。相比在农村的亲友,十年寒窗后的我确实要比他们生活得好。不久,我在城里谈了个女朋友,人长得秀气,做事干净利索,这让我的父母更有在乡亲们面前骄傲的资本了,每次我带女友回家,父母就会像节日一般庆祝。  相似文献   

18.
正近来网上热播这样一段视频:一群中年人上访,因为政府取缔了路桥所有收费站,这本是个令人称快的好事,却给这些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多年的收费员带来了危机。一位36岁的大姐说:"我青春都交给了收费站,我现在啥也不会,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这个原本让人羡慕的职业,变得人人自危。看着视频,我不由想起朋友儿子晓黎的故事。学平面设计的晓黎大学毕业后,进入人人羡慕的国企企划部工作,也算专业对口。但做的事就是将为单位写的公告刊发在媒体上,或者为某赞助活动写一篇祝贺词,工作轻松自在,收入还不低。  相似文献   

19.
总裁的故事     
正很多年以前,我来到一家搅拌机公司当推销员,我能说会道,口才很好,很多人都说我很适合当推销员。但我才工作了十天就想要辞职了,因为很多时候我已经介绍得十分清楚了,但有些客户还是会提出各种要求,我实在没办法做到没完没了地去满足他们。那天早上,我拿着辞职信来到总裁办公室,总裁雷蒙先生听了我的辞职理由后,哈哈地笑了,他拉着我坐下后对我说:"我要讲一段我的经历给你听,我刚开始进入公司的时候也是  相似文献   

20.
体察入微     
当今的经济问题是很难找到优秀的青年售货员。许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对于研究顾客的动机比做生意本身更感兴趣。他们还有一种过于诚实的倾向。这简直能把零售商品的买卖给毁了。 我的一个朋友在乔治敦那儿开了一爿服装店。她跟我谈起了在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