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红艳 《天风》2002,(4):40-41
当生活在世上的时候,他们总在为别人做着许多好事,为别人考虑。替别人担忧,甚至将自我丢在了脑后。他们诚实、朴素、善良、懂得爱别人。不惜付出——他们是很好很好的人——他们是基督徒。当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位离开了世界,人们会深深地思念他。每每想起他的音容笑貌,会为他流泪……祈盼有一天再相会。  相似文献   

2.
厚道     
契诃夫说: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有一个相似的美国俗语说:犯过错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别人犯错的时候别去讥笑他。“别去看他”和“别去讥笑他”是一种做人风范,在中国叫作“厚道”。厚道不是方法,虽然也可以当方法训练自己。它是人的本性。厚道之干人,是在什么也没做之中做了很大的事情,契诃夫称之为“教养”。如果美德分为显性与隐性,厚道具有隐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走西口》里,梁满屯老是不服气内弟田青,他的口头禅就是“我就是想不明白,为啥田青比我混得好”。田青的生意比他大,老婆比他的漂亮,朋友比他多,人缘比他好,什么都高他一头。他想不明白,别人都明白,连观众都明白。他对人刻薄,田青待人宽厚;他小聪明,田青大智慧;他小气,田青大方;他嫉贤妒能,田青尊贤爱才。这一比,高下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4.
智慧语丝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喜欢以是否有趣来评价自己对一个人的印象。在整容风靡,美的价值观判断被颠覆之后,能恒久留存下来的,必定是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写在脸上的气质和刻在骨子里的趣味。——sherry_chou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认同。当每做一件事都在考虑"别人怎么看"时,你其实已经在放弃自己了。总是活在别人眼神里的人,也等于从来不曾存在过。——苏芩  相似文献   

5.
智慧语丝     
正什么时候是机会?别人在抱怨的时候就是机会。大家都说好,机会不会太好;大家都不看好,往往蕴藏着机会。世界不会记得你说了什么,但一定不会忘记你做了什么!——马云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缺;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相似文献   

6.
减少应酬     
正常听有人说,他的生活太忙,忙得做什么事的时间都没有。但是,当你认真问他,你都忙些什么呢?他却一时也答不出来。问到最后,也许你会发现,他所忙的都是应酬。你可以看看他日历上的记事。上面所记的差不多都是某月某日中午或晚上,某人邀宴。有时天天有应酬,有时一天两个应酬。当别人不请他的时候,他要回请别人,于是,本来没有应酬也变为有应酬。而且我们发现,一个人,一旦开始放任自己去参加应酬,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管理学家韦特莱指出:但凡成功的人,绝大多数都做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句话道出了成功中的某些不被人看到的因素。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任务繁重是个负担,总想着要逃避,但他们不知道这是提升自我的好机会——每一次挑战都将挖掘出你更大的潜能,让你不断超越自我。我有一个编导朋友小贾,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回家。他告诉我在影视圈有这样一句话:"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当听到"畜生"这两个字的  相似文献   

8.
笑对人生     
许多时候,生活的各种诱惑就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飘浮不定,却又伸手可及,而当你终于忍不住伸手去触摸它时,它却如流星般转瞬而逝了。生命中的一切就如人的情感一般,当你陷进一段感情的时候,你总是无法让自己比平时更加理智些;总是会头脑发热,连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在做些什么,甚至你不明白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只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让心里的那个人更加快乐而已。  相似文献   

9.
智慧语丝     
正我们也会有恐惧和贪婪,只不过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贪婪。——巴菲特人生有没有一些事,开始是错的,但当你坚持去做的时候,最终变成了对的?那又有没有一些事,原本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成了错的?——陶立夏一切过于强烈的宣示,其实都像剪径的强盗。哪怕是爱情,单方面的欲望,一个不小心,就和侵犯、冒犯异曲同工。——韩松落人人都有这样一个倾向,也就是用他人的意见来估量自己的价值。如果这样做,等于将自己生  相似文献   

10.
一位心理学博士在分析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时警告说,必须警惕另一种棍棒教育——过度关怀。他在说明这个问题时,使用了“关怀强迫症”这个词语。%所谓“关怀强迫症”,就是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不需要的关怀。并且,这种人还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从而使别人不能独立,当别人依赖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感到满足,感到自己有价值。%专家指出,目前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都患有这种病症。二三十年前,父母采取棍棒教育的比较多,那时家中的孩子比较多,父母都忙于工作,顾不过来。所以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就少一些,一旦发生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智慧语丝     
正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再容易相信别人;当你不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开始只相信自己;当你很容易相信自己时,你就很容易被自己骗。——朱德庸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柴静《看见》一个人越有思想,发现有个性的人就越多。普通的人是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帕斯卡尔《思想录》  相似文献   

12.
心宁是个宝     
正这两天因为西藏阿里建起了暗夜公园,我学会了一个新词——"视宁度"。什么叫视宁度呢?就是当你在晴朗的夜晚举头仰望星空的时候,你视野中的稳定度。如果你觉得这还费解,那么请正宗的科学家们原谅我的无知和冒昧,我斗胆通俗化地理解就是——你看到的星星闪不闪?天上的星星主要是恒星,它们之所以得此大名,就是因为自己能恒定地发出光焰,而不是靠反射别人的亮光。它们前赴后继  相似文献   

13.
●什么时候也不要忘记思索人生,思索社会,尤其是当烦乱充斥头脑时,不断提醒自己:“我还活着。●不要对自己说自己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因为只要你有头脑再平凡的生活也会激发出闪亮的火花。●我已经错过的太阳,将要被别人拿走,那么我又主动放弃月亮我追求的是太阳呀,是太阳……于是我选择了遥远的星星,因为我坚信,星星之所以是星星,是因为它距你太远,当你离她越来越近的时候你会发现她就是你所追求的第二个太阳。●当你明知等久的电话使你心情烦躁时,就不要因为等了这么久而不舍得放弃。●不要为自己做了而别人没有做而气恼,而要为别人做了…  相似文献   

14.
一、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什么时候都应自己赚钱今年35岁的马修·德尔是美国芝加哥的不动产大王塞缪尔的儿子。塞缪尔虽然拥有14.6亿美元的资产,但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他一直都认为,“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什么时候都应该自己赚钱。”他不想让马修坐享其成,而是鼓励他自己创业。1988年,马修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塞缪尔并没有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而是让他到社会上去自谋职业。马修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干了15个月,赚到了4000美元。然后,他用这4000美元做本钱,成立了普罗米修斯科技公司,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夏新穗 《天风》2010,(10):6-9
别人不全理解主的时候,她理解主。别人不理解她的时候,主理解她。她是谁?就是伯大尼的马利亚!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有一个名叫兜洛尔的推销员,他胆小,身体差,个子又不高,没有一点儿优势,所以他对自己的将来要求不高。长大后,他当了一名推销员,由于自身原因,他的业绩并不好。每次,他出门的时候,母亲总对他说:“克洛尔,当你在为别人做事时,就要全力以赴,如果你不能的话,那就干脆不做。”  相似文献   

17.
幸福之道     
要到达真正的幸福,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中道。讲中道的人很多,什么是中道?他不讲解我们还懂得一点,听他一讲我们反而糊涂了。真正的中道是什么呢?可归纳出四点:(一)对人的原则是自他兼利当你跟人相处或进行一种交易的时候,不要只求自己的福利,而应先考虑到别人的福  相似文献   

18.
<正>教会中有许多传道人在默默无闻地侍奉,又有许多人在侍奉中遇到困难,在面对不理解,或被过度要求,甚至被误解、排挤的时候,他们心里难过、迷茫、失望。当有人因为心里迷茫、难过而向我们诉说的时候,我们又能做什么,说什么?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作  相似文献   

19.
郑涌 《佛教文化》2010,(3):62-64
<正> 的许多人看来,得了"道",自然就什么都"明白"了,得道高僧一定都是"明白人"。然而,事实也往往并非如此。得"道"之后的高僧,有时也会陷入那种无法避免的困境、窘境有些似乎已经"明白"了的事情,当别人问及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管理学家韦特莱指出:但凡成功的人,绝大多数都做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句话的确道出了成功中的某些不被人看到的因素。如果一个人想要取得卓越的成就,想要变得与众不同,那么他一定不会落入俗套去随大流,做他人都愿意做的事情。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任务繁重是个负担,总想着要逃避,但他们不知道这是提升自我的好机会——每一次挑战都将挖掘出你更大的潜能,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