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轻度慢时光     
正年龄越大,越觉得时光好匆忙。还没来得及欣赏春天的花朵,夏天就来了;还没来得及感受夏日的葱绿,秋天就到了;当我想起要摘取一片枫叶慰藉情怀的时候,秋天已远走,冬天到了;还没能好好看一场冬雪,冰雪已经消融,又一个四季轮回开始了。时光就像长了翅膀,从身边飞奔而过,快得像离弦的箭,只听见风声。围绕在身边的都是快节奏,快餐、高铁、飞速旋转的大脑,天天过这样的日子,一切  相似文献   

2.
听见花开     
我,听见花开的声音.在寂静无人的黑夜。它,悄悄地绽放。一片影子在慢慢地移动,时光的脚步迈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如水的登澈中,却是浓得化不开的眷恋与怀念。  相似文献   

3.
正吕蒙正刚入朝为官时,朝廷中有官员指着他说:"这小子也配参与商议政事吗?"这无疑是当面羞辱,但吕蒙正装作没听见,若无其事地走开了。和他一起的人为他抱不平,就要去问问那个人的姓名,什么官职,为何如此目中无人。吕蒙正制止他说:"如果知道他的姓名,就一生都忘不掉了,还不如不知道的好。"被人当面羞辱,吕蒙正装作没听见,这看起来有些太软弱了。是不是他官还不够大?羽翼未丰,实力不够,不得不低头呢?  相似文献   

4.
旅行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一个人大踏步地向前走,而后面的道路则一圈一圈地卷了起来。画上有一行小字:人生是一次没回程的旅行。看了这幅漫画,让我感触颇深。 许多时光,我们都在不经意间让她从身边悄悄流走,想起来,是多么的令人惋惜,令人感叹时光不再,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人在街上走,隐约听见有人喊"三妮"。环顾四周,人来人往,人们步履匆匆,面目漠然。哦,是从渺茫的时空里传来的声音。那年,也是一个人,也在这条街,听见有人喊"三妮",回头,看见一张黑黝黝的脸,笑灿灿的。愣怔了一秒钟,我跳起来喊:"大树哥。"大树哥是老家的邻居,比我大十岁,但他总爱跟我闹着玩儿。除了大树哥,老家的人没谁喊我  相似文献   

6.
保宣 《天风》1994,(7):19-20
春节后,我有机会来到阎庄聚会点参加主日礼拜,还没走近教会,就听见里面发出学唱歌的声音,有一位中年弟兄在教大家唱诗。这位弟兄名叫阎业成,他中等个子,唱起歌来声音特别宏亮。我有幸认识了他。 阎弟兄和他贤慧的妻子项学珍姊妹都已归主10年。  相似文献   

7.
享受孤独     
在灯红酒绿中行走,你还能看见自己的影子吗?在声色犬马间沉浮,你还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吗?你有多长时间没有仰望过头顶的星空?没有看见过星星的光芒?没有谛听过花开的声音?没有倾听过内心的泉流……匆忙成为现代人的主要特征,人们把少得可怜的独处时光交给电视、网络、电话或娱乐场所。于是,孤独成了一种越来越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寂寞成了一种越来越深刻的心灵危机。工业  相似文献   

8.
心要宽宏     
近日翻书,看到一则短文:宋朝时期的吕蒙正,有一次听到几个官员私下说自己的坏话。吕蒙正只当没听见,与他同行的随从都愤愤不平,打算查问那几个官员的职位和姓名。而吕蒙正却说:“算了,如果知道他们的姓名,就一辈子忘不掉了,倒不如不知道为妙。不去  相似文献   

9.
浅唱低吟     
爱的潮水是流淌在心底的。它没有声音,仿佛是害羞的。在很深的夜里,爱浅唱低吟,就只有月亮能够听见。被爱的人还没有发现,而相思越来越浓了。望着河的对岸,爱的人真想呼喊。时光安静地走着。一浪一浪的潮水,拍打堤坝。从涟漪到波涛,是抑制不住的念想与冲动。就这样被折磨。堤是保护水的,也将水阻挡。不知道什么时候,水平静下来。也许是累了,也许是不自  相似文献   

10.
旧时订婚,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是不见面的。但讲究的人家,总怕所订的媳妇或未来的女婿不如人意,总要“背见”一下。所谓“背见”就是专门安排某个特定地点:或由双方父母亲戚,或由儿女仅从远处看看。当然不能交谈。有两家人欲作儿女亲家,却又怕对方有什么瑕玷,便安排由儿女“背见”,如果他们没意见,亲事就可订下来。“背见”的地点安排在野外一座桥上。说定女方坐轿上,男方从旁走过即可。“背见”的那一天,姑娘坐在轿上,口含一朵粉红色打碗花;小伙子走过来,但没从大路上走,却从桥旁那高低不平的胡茬地蹦蹦跳跳而…  相似文献   

11.
拙的智慧     
世事无常,红尘扰扰,拙以修身,拙以立世。拙是一种明智的糊涂。“地至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浩独行之操。”吕蒙正在刚刚担任宰相时,有一位官员在帘子后面对别人议论,说:“这个无名小卒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装作没听见大步走了。  相似文献   

12.
不灭的绿意     
什么时候,又是冬天了?尤其是今天,窗外还飘起雪花,让我回想起去年那个冬天,在那个白雪纷飞的冬日里不灭的绿意。时光已经让一切都遥远,依稀记得那天我放学回家,街上飘起了雪,白茫茫一片,美极了。家里门没上锁。这很自然,姥姥每天4点都会准时打开大门的锁,迎我  相似文献   

13.
学会放下     
北宋明臣吕蒙正在宋太宗、宋真宗时三次任宰相。他不喜欢把人家的过失记在心里。他刚任宰相不久,上朝时,有一个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点着他对别人说:“这个无名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就走了过去。他的同事都为他愤愤不平,要求查问这个人的名字和担任什么官职,吕蒙正急忙阻止了他们。退朝以后,同事们心情还是平静不下来,后悔当时没  相似文献   

14.
正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本来要停止呼吸的老人,胸口却总还残存着一丝气息。为什么呢?因为四周的亲人告诉老人,你的儿子或是孙子正在往家里赶,马上就要到了……弥留之际的老者似乎能听见亲人的呼唤,于是,他的气息就始终不断,因为他在等着,等着最后看一眼儿子或孙子。问题是他的儿子或孙子并不能马上赶到,因为没赶上那班飞机,因为没买到车票,或因为什  相似文献   

15.
行走的簸箕     
正远离乡下的日子久了,自然会念物思旧。就像一叶草,枯萎在时光里来年还会再生,行走的岁月中,簸箕这个离不开的行囊,在思想的跑道上也会复归。稍一回头,簸箕就出现了。娘在临水的院落里簸苞谷,抖动的簸箕一上一下,一小堆苞谷在空中便散开了,一粒粒苞谷欢快地争相往外窜。这些小苞谷粒跳起落下,还没站稳脚跟又跳起来。  相似文献   

16.
岳清华  林超群 《天风》2014,(4):54-55
最近,有一因信仰邪教而自杀的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湖北省襄阳市农村的刘宗保夫妇因为沉迷于邪教“三赎基督”,先后跳桥自杀身亡。刘宗保本是农村当时不多见的拥有高中文凭的人,为人善良,乐善好施。刘宗保夫妇自1992年开始信“三赎基督”,以为信了这个教,种地不用施肥,生病不用服药。好心民警建议刘宗保去教堂请教牧师关于基督教纯正信仰的问题,他到了教堂,牧师安排信徒们一起与他交流、为他祷告,还送他一本圣经,可他却发现圣经上的内容与其此前的信仰相差巨大,从此再不去基督教堂,并开始了频繁的自杀,多次被人阻拦或救起,直到3月3日他从桥上跳下,再无踪影。刘宗保的妻子当时就在不远处默默地望着丈夫从桥上跳下,没有阻拦。她说,这是神的惩罚,谁也没办法逃避。3月16日,她亦跟随丈夫,跳下了湍急的运河。这对夫妻因信仰“三赎基督”而踏上不归路,酿成家破人亡的悲剧,错误的信仰真是可恶的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17.
人到中年     
正董桥说:中年是下午茶。想来茶泡了甚久,不饮可惜,喝了稍酽。我没品茶的习惯,倒是最爱白开水。泡了茶、续了姜、加了糖,总变不了生活底色。春光易逝,感觉并不包括少年。那么多的画面,清晰在目,堆堆叠叠,宛若满树繁花。母亲忙农活了,缠着祖母在浓荫下讲故事;寒冷冬夜,远远听见父亲的脚步声,接下来才是门环响;头一天上学前班,老师领着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我怯怯地逃离;去夜校  相似文献   

18.
正清晨,电话就响了。"喂,听见没?我刚刚从球场回来,我喜欢的葡萄牙队终于夺得冠军了。"电话是我大学同学彭打来的。"怎么,你在法国?"我惊讶地问道。"是啊,很吃惊吗?我们不是说过,要一年能够在欧洲住上一半时间。"彭说。"这样的事,你可以,我却难了。"我低声说。"我就知道你退缩了,也活该。"不等我说下去,那边的电话挂断了。  相似文献   

19.
我举报了9岁儿子的"受贿"行为 今年过年那天,我和儿子正在吃早饭,听见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儿子的同学亮亮。亮亮手里抱着一个大礼包,有些羞怯地对我说:"叔叔,这是我送给你家冬冬的过年礼物。"说着,亮亮把大礼包举到我的面前。这时儿子跑过来,没经我同意,一把夺过亮亮手上的大礼包,连个谢宇都没说便跑进自己房间欣赏礼物去了。  相似文献   

20.
《古兰经》第一○三章(时光章)共三节,是在麦加下降的。 全文为:[一]以时光盟誓,[二]一切人确实在亏折之中,[三]惟有信道而行善,并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的人则不然。 此章第一节“以时光盟誓”一句,指出了时光的重要性和真实性。 人的一生中,可用的时光并不长,长的几十年,短的几年或者更短些。而它不断地在减少(即亏折),更无法补救。真主用时光来比喻人生在世界上亏折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