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前几天读到一篇关于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的文章,讲述她被徐志摩抛弃后虽历经磨难却凤凰涅槃,活出了绚丽的人生。不由得想起另一个和她几乎同时代,曾经有着与她相似遭遇,但结局却迥然不同的人——朱安。她们都是包办婚姻,都嫁给了名人,一个嫁的是著名诗人徐志摩,另一个嫁给一代文豪鲁迅;她们的丈夫对她们都不好甚至很绝情。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张幼仪的照片就称她为"土包子",无论她怎么努力,徐志摩就是不喜欢她。在张幼仪怀第二个儿子的  相似文献   

2.
当一个妻子求另一个女人放过她的丈夫时,她已经放下了最后一丝尊严。而她们大多是求不到已经远去的丈夫的。这个故事的主人翁突然觉悟了。因为,她发现了爱情并不是一切……  相似文献   

3.
丈夫是不是有了外遇?孩子上学的事儿怎么还没有着落?为什么自己总有操不完的心?于是,你哀叹做女人难,做女人累。但称有没有反省过,有多少焦虑是不必要的?又有多少操心是在作茧自缚? 一、胡思乱想不如完善自己熔儿在搬家时偶然发现了丈夫过去的一本日记,了解到丈夫以前和恋人之间的一些事情。从此,她就天天审问丈夫。她非常痛苦,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白天也无心工作。她不想和丈夫离婚,但也不能原谅丈夫,她就这样折磨自己,同时使丈夫也痛苦万分。有许多女性虽然没有上述这样的极端行为,但她们也还是常常怀疑丈夫或男友的忠诚,把很多精力用于胡思乱想。她们不仅对对方缺乏信任,更缺乏自信。其实,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0,(8)
完美的婚姻是神的心意,因为神与人之间最终极的关系,是以基督和教会的关系来作比喻的。 使徒保罗以基督与教会的关系来引伸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故此,在某一程度上,丈夫之于妻子好比基督之于教会。无疑,丈夫不是基督,但是他在家庭中,他对妻子及儿女的品行就好像主的样式;而妻子也不是教会,但在家庭中,她对丈夫及儿女的品行,就好像教会的样式。由此,基督徒在婚姻生活中,要培养责任感、爱心、分享、彼此顺服、谦卑和互相委身。兹简述丈夫及妻子的角色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位性格非常温柔的同学,说到她那从事铸造设计的丈夫时,觉得最难以忍受的,不是那些明显的缺点,而是每天回到家里还一个劲地跟她说那些她根本不感兴趣的铸造原理、设计图纸、产品更新。直到有一天,她面对眉飞色舞的丈夫吼道:“你有完没完?烦不烦人?”而丈夫却一脸疑惑:以前她不是蛮喜欢听的吗?另一个极端的故事是事业心特强且有所成就的女领导,回到家里还无法忘怀在单位的尊贵与风光,不仅常常教导丈夫该怎样做,还让本来自卑感就已很强的丈夫承担全部家务。直到有一天,丈夫“邂逅”了一位女同事,于是“老树发出了新芽”,因为他“不想下班以后…  相似文献   

6.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们班里总共有50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相似文献   

7.
有一对母女,母亲快50了,女儿28。不同的是年龄,相同的却是母女俩都离了婚?虽然两人对待丈夫和家庭的态度不同,但结果却是相同的——都是丈夫离她们而去。父亲做生意赚了大钱,而且生意越做越大。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母亲担心男人禁不住  相似文献   

8.
曾经遇到一位女性,40岁左右,已经是部门的负责人,在别人看来,她事业有成,有一个刚上初中的儿子,丈夫在外经商,家庭经济条件也不错,是一个充实而幸福的女人。但是,和她交谈后才知道,她感到心理压力很大,自己的工作总想干得更好,丈夫不在家,还要教育儿子,年迈的父母也需要照顾,还要考虑自己的发展,经常感到身心疲惫,不堪重负。其实这只是职业女性的一个缩影。在现代社会生活里,越来越多的女性活跃在职场中,她们中有身居高位、运筹帷幄的女领导;有商场拼杀、雷厉风行的女经理;有饱读经书、学富五车的女学者及各行业中的佼佼者等。职业女性给人…  相似文献   

9.
秀芝卖蛋     
正秀芝婶住在城郊,丈夫去得早,她没工作,家里的田地也征用得只剩一亩不到了,身边还剩小儿子没结婚,所以她还歇不了。秀芝婶种菜卖菜。种菜不是立竿见影,得整畦、播种、浇水、施肥,等着它们慢慢长大。最快的是小白菜,也得等上十天半个月,这等的时间,她得用上。思谋来思谋去,秀芝婶决定贩鸡蛋来卖,她所在的城中村,还有很多老人养鸡。现  相似文献   

10.
她睡到半夜,感觉到屋里进了人,很显然,不是丈夫,因为他去值班了。而每次回来,他都会先开灯,然后静悄悄地进来,到屋里抱一抱她,然后再睡。因为长期失眠,睡觉对她是件困难的事情,所以,总是家人睡去好长时间了她还没睡。显然,那个人以为她睡着了。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青年一下火车,突然感到车站上有一种紧张的气氛,一些人注意他的行动,还有一些人又对他微笑。另有一位女病人无端断定另一个女病人是她的已故丈夫的化身,她说:“虽然她的外貌是女的,但是她的灵魂是男的,她的鼻子和我的丈夫的鼻子一模一样。”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上述现象称之为“妄想症”,是指错误的或不现实的信念或推理,尽管客观事实证明这种想法与事实不符或不可能实现,但难以使之动摇和纠正。妄想内容往往反映病人的情绪,如情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网站针对男性的"十大床上恶习"的投票调查中,得魁者不是穿着袜子上床,也不是不洗澡就睡,而是在"做事"的时候,一言不发。这让很多女性认为:沉默不言的性爱让她们觉得很压抑,甚至影响性生活情绪,不能与丈夫融为一体。有专家认为,"性沉默"对于多年的夫妻关系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那么,又要如何来处理和引导丈夫走出"性沉默"的误区呢?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在夫妻生活中,妻子对丈夫的伤害,恐怕没有哪种伤害比对丈夫性自尊的伤害更严重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妻子却自觉不自觉地打击着丈夫的性自尊,轻则让丈夫尴尬不已,重则使丈夫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导致丈夫性功能障碍,甚至造成夫妻反目、家庭解体的严重后果。下面采访的四位女士,分别就她们自身的经历,谈了损害丈夫性自尊带来的后果,对读者可能有些启示。无端猜疑生祸根被采访人:赵文娟(女,33岁,公司职员) 我丈夫是单位的业务员,我在办公室坐班。我丈夫长得英俊,社交能力强,经常出差,这令我很不放心,生怕他哪天在外被“狐狸精”给勾引去了。于  相似文献   

14.
胡年兵 《天风》2006,(10):47
传说一家不幸:丈夫暴病身亡,父亲寿终正寝,妻子积劳成疾撒手人寰。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了,彼此诉说自己的不幸。丈夫认为自己做牛做马,养家糊口,不能乐享天年,是最不幸的;父亲认为自己虽然是寿终正寝,但一生最苦,失去最多,未得儿孙的好处,实在是大不幸;妻子认为自己一介弱女子,在家庭的贡献很大,负担最重,丈夫先她而去, 把艰难全部留给了她,到死都没有轻松一下,不幸最不幸。他们争来争去,不知不觉就到了天国的门口,只见头顶  相似文献   

15.
如果不是介绍,我真不敢相信在我面前的这位女士才35岁。 她叫阿梅,是跟着她丈夫走进我的诊室的。阿梅的丈夫身材高大,打扮入时,让人一看便知是位极富成熟魅力的男子。  相似文献   

16.
珍珍是某市公共汽车售票员,今年38岁,已婚,生有一胖小子,丈夫是个普通工人,一家三口,生活非常幸福。不料,竟发生了这样意外的事:原来她是个私生女。8岁时母亲带她嫁了人。两年前养父生母双双去世。她在母亲的遗物中发现了生父的姓名和当时地址。对此,她没有太往心里去,可是一次在与丈夫的口角中,丈夫说她是野种,她再也无法承受,于是决然寻  相似文献   

17.
爱人与爱己     
冯向云 《天风》2005,(10):34-35
教会里有这样一位姐妹,她为了实践“爱邻舍”这一圣经教导,把家里的钱财物品几乎都施舍出去,家里的电话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都可以去打。教会里的许多事工她几乎都要去做,而她丈夫和孩子的饮食起居她却无暇过问。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她丈夫多次劝告她,但还是我行我素,最后与她离了婚。许多人不明白像她这样爱神爱人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幸,她自己也不明白还以为是在为主背十字架呢。像她这样大发“糊涂爱心”的人恐怕不只一个。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8.
切除缺陷     
那天,我正在书房里整理我的收藏品,表妹突然来了。她和我闲聊了几句后,不知怎么的就聊到她的丈夫身上去了。“真不知道我当初怎么会看上他。”她有些懊恼地说。 “妹夫不是挺好的吗?”我有些奇怪地问。 “结婚前是挺不错的,谁知道后来越变越和我当初见到的不同了。”表妹很不甘心地说着,当初的妹夫样样好,现在呢,牙膏总是从中间乱挤一通,一支还没用完就丢下,自己用新的:胡子3天也不刮,脸上总是乱草一堆,弄得跟难民营里出来似的:头发半个月都  相似文献   

19.
金燕 《天风》2003,(8):30-31
有一位姊妹,常常挨丈夫的打骂,她向教会求助,教会说你要有爱心,要忍耐,这是你的功课。一天,这位姊妹的丈夫竟在疯狂之中掐她的喉咙,不是女儿及时相救,这位姊妹就丧命了……  相似文献   

20.
87岁那年,杨绛先生经历丧女之痛没多久,相依相伴的丈夫又离她而去,只剩下她孑然一身。她从至亲离去的打击中挺了过来,落笔为暖,写下《我们仨》的温情篇章。先生在那所简陋的房子里闭门不出,一边埋头写作,一边整理丈夫的手稿和书信,将尘世搁置身外,远离喧嚣和浮躁的纷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