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字家     
正古人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在现代作家中,最善于在一个字上做文章的,莫过于大文豪鲁迅了。在《藤野先生》的改定稿中,好多字句已让先生修改到不可更换的地步。比如:"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在原稿中,这个"见"字原是个"看"字。"看"和"见"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细细思量,还是有区别的,用"看"字有较多的主动性,用"见"字多少表示是一种无意的行为。鲁迅只是无意间发现藤野先生有一次没有带领结的,因此他把"看"字改为"见"字。凡看过鲁迅手稿的,无不佩服先生改得精彩。  相似文献   

2.
灵感速记     
正一北岛有一首诗,题目是"生活",整首诗只有一个字:网。人称"一字诗"。我觉得这首诗并非一个字,而是三个字,单是一个"网"字不能成诗,必须将题目"生活"也加进来。陶渊明称世俗为"尘网",北岛描述现实生活为"网",两大诗人所见略同。"网"字字形由小篆演变而来。书法家写小篆,基于艺术上的理由,有时在里面写四个×,更是宛如张网以待的样子。古人受道家影响,认为"网"是束缚、是陷害,这个网是网罗;  相似文献   

3.
诗嘲错别字     
正古往今来,因写错、读错字闹出的笑话俯拾皆是,作诗嘲讽者也不乏其例。"橙"与"櫈"清末广东第一状师、"四大讼师"之首陈梦吉一日行至某圩(这里指集市),见乡人有甜橙一筐由新会(地名)付来,求某人代付水东(地名,即今水东镇);此筐面上的"橙"字错为"櫈(同‘凳’)"字。陈梦吉见了甚觉好笑,随口吟道:橙与櫈兮字不同,  相似文献   

4.
正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之后以"诱人"的谐音"右任"为名,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的书法潇洒飘逸,自成一体,其成就主要在于草书方面。于右任在书法上面取得的成功,缘于他与众不同的每天只学一个字的学习方法。年轻时,于右任主要致力于魏碑书法的研习,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他过42岁生日那天,于右任却突然向  相似文献   

5.
正"时序去如流水,功名冷似寒灰。"这里的"灰"是说对功名如寒灰一般灰心,亦即心灰意冷。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心灰意冷往往和一个神情有关,即过于紧张。年少时,寒暑假时天天闭门练书法,两三年后,便有了一些长进。用奶奶的话说,"清儿的字不再伸胳膊蹬腿的,也是有模有样了"。那是父亲让我练的柳公权《玄秘塔》。"诚悬极矜练之作",这是清代书法家王澍在《虚舟题跋》中对《玄秘塔》的评论。看到自己写出的字果然还有些柳体的韵味:内敛外拓,紧密,挺劲,我虽说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如那些柳体字,剑一般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献之小时候跟父亲学字,觉得并不比父亲差。有一次,王羲之在墙上题了几行字就出去了。王献之等父亲走后,把那几行字擦掉,自己重新写了同样的字,他想看看父亲的反应。谁知道,王羲之回来一看到那几个字,就说:"我怎么写  相似文献   

7.
书法家给一个人题词,两个字:知止。 结果呢,“知”字写得硕大,“止”字略显卑琐,总之,凑在一起,有些不和谐。那个人一脸的不高兴,说,还书法家呢,写得这是个啥!  相似文献   

8.
正王羲之简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东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文学家,有"书圣"之称。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相似文献   

9.
正衣食住行,谁也离不开一个"买"字。来到加拿大,因一个"买"字,陆续经历了许多"怪事",皆垂年之前未曾经见。星转斗移,"怪事"经历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新鲜感于是渐渐淡下来。但每件"怪"事都与当事人切身利益直接挂钩,更牵涉到某些无形的深邃而广远的观念和理念,故而难免发些喟叹于口,存些感慨于心。比如,退货时畅"退"无阻。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一因一项任务,和郑板桥有一番"亲密"接触.原来已知道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是所谓"扬州八怪"之一,他写的"难得糊涂"四字在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以及扇子上、笔筒上、墨盒上,多处可见到.现在,我翻阅了<郑板桥集>和相关资料,对郑板桥的生平事迹、诗文书画成就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郑板桥其人的人品人格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郑板桥的书法具有独特的风格,自成一体,人称"板桥体";现在我分明感到,郑板桥的人品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也可说自成一体,这是一种"板桥体"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杭州西湖西北的灵隐山麓有座飞来峰,嶙峋突兀,怪石森列,树木浓郁,根生石外。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天竺国(印度)高僧慧理登山,感叹道:"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何以飞来?"飞来峰因而得名。峰下涧水寒澈,有亭依涧而立,白居易来游,题亭额曰"冷泉"。苏轼来游,于其后加一"亭"字。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为冷泉亭撰书一副楹联: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5,(12)
<正>张秀亚(1919-2001),生于河北沧县(今黄骅县),民国时期著名天主教作家。1935年起以笔名"陈蓝"在《益世报·文学周刊》、《国闻周报》发表作品;1937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大龙河畔》,被誉为"北方最年轻作家"。创作风格新颖清丽,意境深远,作品以散文著称。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天主教作家。18岁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大龙河畔》,赢得了"北方最年轻作家"美誉;一生创作八十多部作品,八百余万字,其中包括诗、散文、小说、翻译和艺术史,文  相似文献   

13.
《周易》乾卦之"乾"字本作"倝"字,"倝"字初始义为旗杆。旗杆之形象与乾卦刚直之象相似,故以"倝"为卦名。又利用甲骨文研究者的新成果,认为"夬"有"迅急"、"败"、"坏"等义,将这些义项置入夬卦诸爻辞后,不仅释义畅达,且与卦象相合。将豫卦中的"勿疑朋盍簪"释作"勿疑朋狎谗",是指不要怀疑朋友、亲近佞人谗言。释睽卦中的"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为"见舆徹,其牛瘛,其人天且劓",意即看到牛车被毁坏,牛发了疯病,车上的人也被跌伤。  相似文献   

14.
《论语》中的“诚”与“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语》中 ,“诚”字凡 2见 ,“信”字凡 3 8见 ,诚、信连为一词组者未见。“诚”字 2见 ,一为《颜渊》篇“诚不以富 ,亦祗以异” ;一为《子路》篇“诚哉 ,是言也”。这两处“诚”字或做副词或做动词 ,都可解做真正、真实 ,无一做德目解者。“信”字的情况比较复杂 ,有做动词解者 ,如“朋友信之” (《公冶长》) ;有做副词或形容词解者 ,如“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宪问》) ;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德目出现 ,其例甚多 ,不胜枚举。大致说来 ,“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 ,其主要含义和适用范围是 :(1 )言说真实无妄 ,重然诺 ,如“与朋友交 ,…  相似文献   

15.
正洪丰仓(荆溪),字子裕,溪石山房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理事,河南省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自由职业书法家工作部秘书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高剑父纪念馆名誉馆长,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客座教授,清华美术学院洪丰仓书法工作室导师,桂林山水画院导师,漯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6.
《易经》卦爻辞中"用"字句有两种句法格式,一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二是"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从"用"字词义与词性的发展来看,有一个从具体义向抽象义,从实词向虚词转变的过程,而《易经》文本正是此一过程的过渡阶段。通过对《易经》"用"字含义和用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纠正对某些含"用"字卦爻辞的误解与误读。  相似文献   

17.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史称"书圣"。《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乃王羲之书法之大成也,其碑由怀仁集唐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而成。碑字选自王羲之各帖,如"知、趣、然、群、或"字都取自《兰亭序》,怀仁经过长达二十四年的收集和拼凑,苦心经营,终成此碑。《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其主要特点为:一是字数多,字字精雅飘逸;二是字体多,将王羲之的楷书、行书、草书杂糅在一起,大胆组合、搭配,动静结合;三是变化多,笔法十分丰富,线条粗细变化、繁简、虚实关系很多,字的书写速度、结构等变化丰富,可谓千变万化,字字不同;四是字的笔画,气势充分体现了王羲之书写的特点与韵味。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书法真迹早已不存于世,《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历来都被作为学习王羲之书法的典型范本与研究参考资料。文章对《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笔者在实际创作中的体会,试图对《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坛徽     
正国际道教论坛坛徽沿用2007年国际道德经论坛坛徽的基本图案,体现了论坛的延续性以及目标的共同性。国际道教论坛坛徽以我国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书写的"道"字为基本构图。图案主色调为蓝色,象征自然、和谐。中心呈"水"的形状,飘逸、灵动,表达了道教上善若水的理念。左上角一点处理成地球与太极图相重叠的造型,分别代表国际和道教。下面的笔画艺术化为椭圆,左侧浓厚,象征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厚重感,  相似文献   

19.
向往人群     
正想起村上春树的话:"看海看久了想见人,见人见多了想看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地想看到更多的人。曾经以为,人海喧嚣,只有远离人群才能找回孤傲的灵魂,只有在空旷的海边才能体验生命的清醒和清澈。可此刻我终于明白,有人群的地方才是人间,人间尘烟最温情。我无比怀念那些俗世中热闹的场面,甚至包括与人群有关的词语。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络绎不绝、熙来攘往、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每个词、每个字都那么可亲可爱,这些字的每一个笔画好像都是动态的,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20.
正民国书法,浅显的解释即是指生活在民国时期的书法家书写的书法作品。如果按照这种理解,则生于清朝晚期卒于民国的书法家,以及生于民国而卒于新中国的书法家,大部分都可以归入"民国书法家"的概念。如此看来,民国书法的身份便显得极为特殊:一方面,秉承有清碑学之风的余烈,直到民国时期帖学书法的复苏,乃至当代帖学书法大盛的现状,民国书法在其中所起的过渡与转换的作用无疑值得今人玩味深思;另一方面,站在更高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