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的年龄     
梦也是有年龄的。 人不同,思不同,年岁不同,梦亦不同。据说,如果一个人活到60岁,那他将有5年的梦景回味。“他徘徊在婴儿的梦里。婴儿梦见了母亲的歌声、乳汁、胳膊和胸膛”。“他徘徊在老人的梦里。老人梦见了骏马、青草、角力和摔跤”。(严文井《阳光》)也如日本禅僧上衫谦信所云:“四十九年一睡梦”,“岁月只如在梦中”。梦幻,伴随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那时我才十六七岁,才开始爱上清诗丽词,  相似文献   

2.
醉绿     
正回到乡间,我立即被那铺天盖地的绿色打动了。绿树繁茂,绿草如茵,还有那绿得望不到边的麦田。绿色主宰着人间,绿色统领着世界。人置身绿海中,只觉得绿波荡漾,人变成了一尾自由的小鱼,畅快地在绿色世界里游弋。我的小村庄,成了一个躺在  相似文献   

3.
正雨,雨,雨……我所在的城市,烦人的雨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两三个月里几乎一直在下,每天都阴雨连绵。所有的日子都已经被雨水承包,就算所有人都在呼唤在外流浪的太阳,太阳也仍然不给半分面子。望着窗外下不完的雨,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乡下父亲穿着蓑衣,走在田埂上的身影,想起了乡下远去的蓑衣。我只记得小时候,蓑衣安静  相似文献   

4.
不尽的追寻     
正又是一个空寂的深夜,我戴着耳机独坐在窗下抬头望月,张国荣的《追》在单曲循环,"一追再追,只想追赶生命里一分一秒",在脑海里不断盘旋,那回响在耳畔的磁性男声低沉寂寥,如中宵梵呗,又如一位看淡了世情的老人用感慨的语调向我款款诉说那尘封在记忆中的过眼云烟。我听着,思绪不禁被拉回到很久以前。  相似文献   

5.
邓灵勇 《天风》2016,(10):34-35
正这几天,读到两则信息。一则是:今年8月初,福建省闽南一村庄77岁的老伯在家中被发现时,已经去世多日。并据报道:一年以来,独居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却无人知的事件在这个村庄已发生3起。另一则是:著名演员宋丹丹7月底发微博称,因为母亲临终,她放下了工作。她在微博上发出了一组图片,配的文字是:"母亲生命垂危,不知何故,唯有拉着她的手,她才睡得踏实安稳,我便这样拉着,我也踏实安稳。儿子巴图把它拍下来拿给我看,我说:‘有一天你也要这样拉着我昵……'"这条微博发出后在网上引起了热烈反响。"眼泪掉下来  相似文献   

6.
正常常梦到我的高中三年。梦里没有高考,没有课堂,没有老涛,却总是定格在这样一幅场景:撕碎的试卷从高楼撒下,漫天飘飞,像雪花,像不羁的年华。梦里的我是快乐的,如释重负的那种快乐,然而梦醒后,总有种不明所以的失落。我是怀念那三年的。至少因为老涛。"老涛"是我们给班主任起的外号,他总是扮演"笑面虎"的角色。刚进校的前几个星期,我由于"迟到早退,屡教不改,私自带手机违反学校规定"而被老涛喊出去一顿痛斥。一时间,我成了他首次考虑要"重点培养"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性情小语     
乡村乡村,古朴、清新,是文人墨客灵感的发源地。那里代表着自然、代表着本性、代表着希望。我向往村庄,因为它与我的灵魂最接近。我渴望走进村庄,犹如渴望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救。乡村里,朴实的农民、空阔的田野、成群的牛羊、古老的树林、洁白的棉花,那就是一首首  相似文献   

8.
对于楹联,我是门外汉。但是当我啜着茶,斜靠在沙发上,就着灯光翻阅着《泉州市寺庙宫观楹联选集》一书时,却不禁被那一幅幅境界优美、寓意深刻的对联所吸引,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有时也因双目灼热而闭上眼睛稍事休息,但那黑白分明的文字和跌宕起伏的旋律却仍然在脑海中游移突现,总也不肯离去。良宵苦短,匆匆浏览了一遍,就见东方之既白。  相似文献   

9.
滕静老师如今已是个年逾七旬的老人。岁月已将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庞刻上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在微风中轻拂的银发似在无声地述说着她那艰苦追求而又热心奉献的一生。 我与滕静老师相识是在1987年,那时她大约64岁。一  相似文献   

10.
梅朵 《思维与智慧》2011,(12):43-43
已大学毕业好多年了,但我一直没有忘记一位可敬的老人的那句话:只须盯着鱼浮。 老人是我们河南大学英语系男生宿舍楼的管理员。因为离家远,我只会在春节才回老家,就趁暑假在学校打工,也就是因为这,我和老人接触多了起来,也就熟识了,可怜我一个人在外,好多次老人硬拉着我到他家吃饭,让我一次次感受着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11.
已经可以望到百望山了。 是极卑矮的一座山,只二百余米,伏卧在京郊平原的沃野之上,形如老人后背隆起的一条脊骨,背顶着风华正茂的颐和园。那时节北京雨水正多,整个夏季都被湿漉漉的水汽涨了满。山脚下曲弯绕行的京密水渠的波影,泊在水墨点染的湿雾中,也分明浓稠了几分。一切都是这样凝重而私密。百望山苍老的眼神在沉霭流窜中隐含着一点寂寥,它有些惊异地俯瞰着怀中这个叫做西北旺的村庄,  相似文献   

12.
今生无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会相信。我也是经一位老人的口述才写下来的,故事就发生在他的家乡……公元1968年初夏的一天,河南豫北一个偏僻的村庄热闹沸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时间老人,脚上长了风火轮,轻轻一点就是三百六十天。眼看着太阳升起又落下,没经意又是一年!进了腊月门更觉得快了。二十九那天天色已晚,花鸟市剩下一只小鸟,孤零零很可怜的样子。我随即买下来,准备放生。  相似文献   

14.
羊老师     
当我和骑友们骑行到一个小山村时,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只见一只小山羊倒立着,两条前腿在村口路边的沟里爬上爬下,吃着美味的青草。大家不约而同下了车,向小山羊围聚过去。我们的举动惊动了小山羊,它机警地跳上沟向村里倒立着跑去。我们推着自行车跟在小山羊的后面,没走多远小山羊就走进了一家大门敞开的农家院里,"咩咩"地叫了起来。伴随着叫声,一位白发老人走了出来,他是羊的主人无疑。我们赶忙问老人是怎么训练的,让小山羊练就了这样的绝活。老人一听连连摇头,说,这可不是他能训练成的,小山羊的倒立也是迫不得已。在老人的感叹声中,我们了解到,两个多月前,村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我喜欢吃鱼。每一次,跑出三里地和几个伙伴到芦山江水库捉鱼。有时候,抬起头来,看那河岸的村庄,我总是抱着向往的心情。那里的人们可以一年四季吃到鲜美的淡水鱼。他们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日子。  相似文献   

16.
邂逅美好     
正只是一个小小的木盒子在光阴的脚步里转折顾盼,就像是那片洁白的茉莉花瓣,也可以伫立凝望,在时光的角落里历久弥香。——题记当我小心翼翼地挪开那盆蓊郁茂盛的绿萝,像是个极有生气的骑士昂首守卫着背后一个静谧的世界。在它后面,一束阳光暖暖地照在那个紫色的檀木盒子上,周围渐渐飞起的尘埃似乎也熠熠生辉。那一瞬,我似乎被这  相似文献   

17.
我工作的地方离老家只有一百多里路程,工作不是很忙的时候,我总要抽空回去一趟,去父亲的坟前看看,对父亲说说心里话。跪在父亲的坟前,我不知道,长眠在泥土里的父亲,一个人会不会孤单。我也不知道,当我无数次梦到父亲那清癯的面容时,他同样是不是也在土地的深处,挂念着他的亲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的逝去都会促使我对生命进行无解的思考:亲人们离开了我们世俗意义上的村庄,住进了那些在贫瘠田野中,用泥土垒成的村庄里,会不会害怕,会不会想念与他们不同世界里的亲人。他们能够感知我们对他们逝去的悲伤和思念吗?  相似文献   

18.
熬鹰的启示     
乡下有个熬鹰的老人,养了一白一灰两只雏鹰。老人想把它们熬成鱼鹰,他把鹰的脖子扎起来饿得鹰嗷嗷叫了,他就端出一只盛满鲜鱼的盘子,鹰们扑过去,叼了鱼,老人就攥紧鹰的脖子拎起来,用一只手捏紧鹰的双腿,头朝下,一抖,另一只手腾出来,狠拍鹰的后背,鹰便无奈地将鱼吐出来,就这样反反复复熬下去。这天,老人住的泥棚被风吹塌了,老人被重重地压在废墟里。聪明的白鹰立即俯冲下来,站在破席片上,忽闪着双翅,刮动着浮土,老人凭白鹰翅膀刮拉出的小洞,终于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后来又是白鹰引来村里人救出了老人。此后,老人开始给白鹰吃偏饭,关键处,解开…  相似文献   

19.
鹰之死     
正无缘目睹鹰的生,却有幸看到了鹰之死。在那个以山为背景的地方,我再次认识了那一直被我认为凶恶而贪婪的生物。还是那年随父亲去山西看望一个被父亲称为"前辈"的世交。那时父亲已到了肺癌晚期,他告诉我他一生最景仰的就是那位老人,我便怀着十二分的敬意随父亲去了。不过只有十几岁的我,还不能体会两个年近花甲的男人是一种怎样的心态重逢。  相似文献   

20.
正西班牙诗人李·夏普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跟父亲到一位老人的铁匠铺修理耙子和锄头,他父亲付给老人报酬时,老人说:"不用了,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但他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年轻人,"老铁匠对他父亲说,"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舒展一下他的灵魂?"在被那老铁匠触动人心的话语感动之余,我想起了我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