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它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也是亚洲荒漠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类植被。众所周知,沙漠地区环境十分恶劣,要想立足其中,困难自然不小。但是,梭梭树做到了。作为灌木植物,它们虽然一般只有三四米高,外形也不出众,可是梭梭树丛顽强挺立,迎风顶沙,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沙漠独  相似文献   

2.
说起沙漠,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荒芜、凄凉、干燥。但是,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一片沙漠上,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个景象源于一片梭梭木,是一个名叫吴子申的商人种植的。梭梭木,是一种在沙漠中防风固沙的很普通的植物,本身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吴子申在沙漠种植大片梭梭木的举动让很多人觉得奇怪。更让人难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3.
正澳大利亚中部的沙漠地带四季炎热、干旱少雨,这片连人类也无法生存之地,威尔逊——澳洲刺角蜥,活得生机盎然。任何生物要"活下来",首先得有水。茫茫沙漠最致命的生存难题就是缺少水。威尔逊寻找到了唯一的"水源",清晨时刻由水蒸汽凝结在植物叶片上的水滴,是它的生命之源。虽然身长仅15厘米的澳洲刺角蜥无法够到高大植物的叶片上饮水,它却  相似文献   

4.
阿曼     
阿曼是亚洲古老的国家,它是由阿曼伊斯兰教长国和馬斯开特苏丹国组成的。阿曼教长国領导着阿曼内地的部落,内部政教合一,教长按伊斯兰教协商制度产生。馬斯开特苏丹国是英国的保护国,至今仍保持着封建专制制度,信奉伊斯兰教的伊巴达派。阿曼的面积約有212,380平方公里,人口約55万,主要是阿拉伯人,其他尚有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波斯人等,境内气候干燥而炎热,只有沙漠和半沙漠性的植物,在山中则有热带森林、窪地和草地。在地理位置上,它东临阿拉伯海,西面和阿拉伯大沙漠接壤,  相似文献   

5.
正在非洲纳米比亚沙漠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十分顽强的植物。为了生存,它可以面对恶劣的环境勇敢地自残、舍弃,其壮烈程度令人震撼。 在那里,全年降雨量不足60毫米,而且烈日炎炎,干旱、酷热的环境让生命望而却步。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一种植物仍顽强地生长,它们完全暴露在阳光之下,而且附近几乎没有水分  相似文献   

6.
正新疆和田玉天下闻名,那里生活着许多采玉人,他们从茫茫戈壁滩采集玉石,卖给玉石商,以养家糊口。但是,玉石却因为品质不同,价格差异极大。一位采玉人经过七天跋涉,终于采来一块极为普通的玉石,因为玉石上有许多沙眼,于是他就站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摆卖。一位玉匠临走的时候发现了他,问他这块玉石要多少价格。采玉人害怕错过这次机会,便忐忑不安地出了半价。玉匠拿起玉石看了看,二话不说就买走了它。  相似文献   

7.
正以色列沙漠地区有一种绿色植物叫沙漠地黄,它在长期干旱的环境中可以长出硕大的叶片,开出美丽的花朵,为荒芜的沙漠增添了少有的亮色。沙漠地黄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奥妙在于它自身有一套自我收集微弱水汽并进行灌溉的生物系统。它硕大的叶子上面有一层蜡状物质,叶片紧贴着根部四散生长,叶子表面疙疙瘩瘩,而且有许多"沟壑"……别看它其貌不扬,但每个特  相似文献   

8.
正一朵云,就是一个世界。云里住满了大地上的所有,哪里是山,哪里是动物,哪里是植物,那个看云的人心里最清楚不过了。一朵云随时变换着角色,刚才还是一头牛,现在就成了一只狗。一不小心,狗身上丢下的草籽眨眼就成了一棵树。树再也经受不住风的撕扯,掰下一瓣,出逃。看云的人追着追着,它就成了弯弯曲曲的溪水,潺潺流去。  相似文献   

9.
牟宗三认为 ,宗教是一种终极关怀 ,其责任是尽日常生活的轨道和启发人的精神向上之机。宗教可自事和理两方面看 ,有普通宗教和特殊宗教之分。从事上看 ,儒学不是普通的宗教 ,因其不具备普通宗教的仪式 ;但从理上看 ,它是全部以道德意识道德实践贯注于其中的宗教意识宗教精神 ;其教义不由神为中心而展开 ,而乃由如何体现天道以成德而展开 ;它给人类决定了一个终极的人生方向 ,尽了宗教的责任。因之具高度的宗教性 ,是极圆成的宗教。牟宗三解决了儒学因缺少普通宗教所具之外部特征而难以将其视为宗教的难题 ,但仅具宗教精神、宗教意识而无宗教组织、宗教仪式等一般特征能否为宗教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低调与张扬     
正曾经在安哥拉的沙漠中,见到过一种神奇的植物。它两片硕大的绿叶淡定地躺于砂砾之上,与平时熟知的沙漠植物大相径庭,诸如骆驼草、仙人掌之类,为了活命,绝不敢拥有如此硕大的叶片。这种植物的张扬,让我感觉不可思议。向导说,这种神奇的植物叫百岁兰,又称百岁叶、奇想天外、二叶树,因其寿命长达百年而得名。百岁兰之所以敢拥有硕大的叶片,归功于它那隐匿于地下的发达根系。主根又直又粗,可达  相似文献   

11.
正在广袤的自然界,生长着一种全身有刺、外形长得像纺锤的植物,它就是苍耳。苍耳是菊科植物,身上长有刺,刺呈弯曲倒钩状,形如刺猬。苍耳最喜欢挂在经过它的各种纤维上,比如动物的毛发和人类的衣服上,是令人讨厌的一种小果子。丑陋的外表,果实有毒,再加上没有观赏的价值,并且还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使得农人们在野外砍柴、放牧时,常常会避开它。苍耳虽然令人讨厌,但它却可以抵抗干旱,是开拓荒山野岭、  相似文献   

12.
正在非洲南部的草原上沙漠里,生活着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猫鼬,猫鼬头尾长仅50厘米左右,体重2公斤左右。它是一种群居的社会性动物,擅长挖洞。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食肉动物。两只饥饿的狮子正躺在草丛中"守株待兔",  相似文献   

13.
习惯的力量     
正美洲沙漠中有一种加鲁鼠,滴水不进,照样生存。它不是不喝水,而是从多汁的草或是仙人掌中获得水分,并在体内贮藏。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加鲁鼠圈起来,并将圈定的这块区域内所有植物全都除掉,只剩下光秃秃的沙漠。随着体内水分的减少,它开始躁动起来,不停地撞击挡板,希望能离开这个区域。就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区域内人工制造了一个水坑,可令人不解的是,加鲁鼠对这个水坑不管不看。把它放了,它迅速找到一株仙  相似文献   

14.
说起沙漠,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荒芜、凄凉、干燥。但是,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一片沙漠上,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个景象源于一片梭梭木,是一个名叫吴子申的商人种植的。  相似文献   

15.
正炙热的沙漠,水分摄取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当所有生物都想尽办法找水喝时,有一种蜥蜴却静静地看着,因为它从来不为喝水烦恼,因为它从来都不喝水。这种蜥蜴就是澳洲棘蜥,长度大约是20cm,可以活上15~20年,并有着像着怪物的外表,全身上下充满着棘刺,就像是会走路的仙人掌一样,还有着先进的皮肤迷彩,可以随着太阳日照角度不同变色。有趣的是,它舌头细长,只能黏着小昆虫,就算走过绿洲,也不喝一口水,难道说这种生物真的不用喝  相似文献   

16.
在中东的一个戈壁滩上,生长着一种细小的植物,叫云云花。当地土著人管那种植物叫圭朴,意即飘在天空的云,虽然飘忽不定,但却绚丽非凡。  相似文献   

17.
以退为进     
从前,有师兄弟二人欲穿越一片沙漠到另一个城镇去。当他们出发后不久,师兄发现前方的沙漠上空布满了乌云,于是就对师弟说:“看来会起风,我们还是先沿路折回,改日再择个好天气出发吧!”师弟却不以为然,说:“我们在前进的路上不能退缩,我看还是应该继续前行啊!”于是师兄弟二人便产生了分歧,师兄见天气不见好转,师弟又固执己见,就独自退了回去,而师弟则选择了继续前进。师兄回来后不久,沙漠上空果然狂风大作,沙尘被刮得铺天盖地。师弟顿时感觉到情势不妙,料想不可再向前进,于是掉头折回。可是还没走出多远,沙尘就像海浪一样一层一层地卷过来,…  相似文献   

18.
正沙丘,是沙漠一次次完成游戏后留下的痕迹。大风吹来,沙子便向前涌动,一层一层翻卷,跳起沙漠之舞。但它们却走不远,有红柳、梭梭或胡杨将它们拦住,使它们一层层堆积,形成沙丘。沙漠很喜欢玩这种游戏,一次又一次借助大风这个玩具,玩沙子涌动。也许在涌动过程中,它觉得舒展了一下筋骨,舒服无比,所以总是在等待大风来临的那一刻。那一刻对生命来说,是真正销魂的时刻。时间长了,沙丘就变成了沙漠的  相似文献   

19.
在非洲北部,从大西洋沿岸直到红海之滨,横亘着一片浩瀚的沙漠,那就是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它的面积达90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之大,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沙漠。那是一个令人不町思议的沙的世界。除了个别点状的绿洲之外,到处都是沙、沙、沙。一座座高大的沙丘,犹如金字塔一样巍然耸立着;一条条平行排列的沙垄则高达100多米,绵延数百公里之长;纵横千里的大沙海,更是令人望而生畏,差不多成了生命的禁区……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中的每个白昼,西安回民街都是热闹祥和的;四季中的每个夜晚,回民街依旧灯火通明、游人如织。站在高楼往下看,历经千年沧桑的回民街被周围现代化大楼包围着。在这座大城中,它虽偏居一隅,毫不显眼,但却充满生气;它虽显得有些陈旧,但却坚韧执着地传扬着古城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