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守望     
正一张旧时的相片把我的记忆拽回到多年以前。这是一个农家小院,院内有一棵桂花树和一棵梨树,离树不远的院内场地上,堆满了钉耙、锄头、桌子、椅子、竹篮……原本的这份宁静被村头的拆迁公告打破了。经过几轮商谈,房子被拆了,奶奶和我们一起住到城区的房子里。妈妈说奶奶正好开始享清福。奶奶自己也说:"再也不用下地做事了。"妈妈做好晚饭后,经常看不到奶奶的身影,有时等很久都不见她回来。问她时,她总是说找  相似文献   

2.
释来浩 《法音》2021,(1):54-55
前些天与几位法师在北京三圣庵相逢,合儒师谈起我也曾亲近过一诚老和尚,时逢其圆寂三周年,何不写篇文章出来以示纪念?一老确实有很多令人钦佩的地方,也值得大家来追思纪念。同为虚云老和尚门下的一脉法孙,这篇文章我本也应当写。  相似文献   

3.
正奶奶没有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在我看来,她却满腹经纶,尤其是奶奶自编自创的那些童谣,一直流淌在我童年记忆的长河里。夏日的燥热刚刚退去,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每晚睡觉前,院子口的那棵梧桐树下,年幼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怀抱中,奶奶一边用手拍着我,一边念叨着:"娃娃乖,穿花鞋,花鞋哪?猫拉了,猫哪?上树啦。"月光越来越淡,薄得几乎透  相似文献   

4.
奶奶的脊背     
正奶奶的背脊像什么呢?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我有些忧虑起来,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它。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脊背是不断变化着的,它每一个阶段给我的印象也是迥然不同的。幼年时,奶奶的脊背是一张温暖的摇篮。无论走到哪里,奶奶都把我背在背上。那时候,我喜欢热闹,哪里热闹我就吵着要到哪里去。我的这个脾性正合了奶奶的意,因为她喜欢看戏,有了我这个小祖宗,她去看戏就成了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5.
老枣树     
正老枣树,老家门前的一棵很老很老的树。我的老家是个小村子,位置偏僻,少有人来。近年来,村里的人们纷纷往外走,处处是倾颓的残垣,破旧的房屋,长满荒草的院落,似乎在静静地诉说那些喧嚣的过往。这棵老枣树就在我家老屋的门前,佝偻着腰,近乎匍匐地伏在地面上。每逢秋天,树上缀满了玲珑般的小枣,然而今年的春天它却没能再次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作家说,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宇宙无边无际,从整个宇宙来说,地球也只不过是一粒尘埃,而一个人,连一粒尘埃也算不上。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能因为渺小,因为微不足道,而自暴自弃、无所作为呢?如果每一滴水,因为自己渺小,就放弃自己,这世界就不会有广阔的大海;如果每一棵草,因为自己渺小,就放弃自己,这世界就不会有广袤的草原;如果每一颗星,因为自己渺小,就放弃自己,这世  相似文献   

7.
如果,圣教会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那么主教、神父、修女们就是树林中那一棵棵伟岸挺拔的大树,而我,就是那林中的一棵小草。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经历着一样的风雨,共沐着一样的阳光。于是,我就在树阴下、风雨中、阳光里一天一天成长。  相似文献   

8.
老榆树     
正一天晚上,清夜无眠,书海泛舟。读了一阵《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以后,竟突然想起机关后面的那棵老榆树,那粗黑的身姿、那深深的皱折、那凝重的篷冠,使人产生一种苍凉感。我一支接一支地吸烟,不知为什么。老榆树也又长一岁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走进这座城市的一栋红砖房,名曰广播站。砖房的西侧便有这棵榆树。不知道这棵树是野生的,还是谁栽的,反正那时候正壮实,生生不息,勃勃不已。但它很孤  相似文献   

9.
寓言二则     
正小狗熊与老狗熊有一次,一头小狗熊跟随一头老狗熊外出寻觅食物。老狗熊很快就在一个池塘边发现了一棵果树,它马上爬到果树上去摘果子吃。小狗熊看见老狗熊在果树上美美地吃着果子,它气愤不已。小狗熊立即从池塘抓起一把泥巴朝果树上抛去。小狗熊由于站立不稳,摔倒在地上,它在地上痛苦地大哭大叫。老狗熊对着小狗熊问:"孩子,你为什么朝我丢泥巴呢?"小狗熊哭泣道:"爷爷,我看见你在果树上只顾自己吃果  相似文献   

10.
<正>我亲爱的妈妈:愿神的爱与您同在!妈妈,不知您可曾记得小时候的我?那时人们都说我爱奶奶胜于爱您,确实,我从断奶开始就跟着奶奶生活,我和奶奶的感情更深。因为您无暇照顾我,那时我心中对您有怨气,于是我有脾气就向您发,经常和您争执,一闹就是数日冷战,几天不跟您说话。妈妈,还记得我拿石头砸您的窗户吗?还记得我那时的叛逆、不听话吗?……  相似文献   

11.
饼擀厚处     
小时候在乡下,我们族里有一位木匠奶奶,她不识字,却又非常了不起。因为她生了六个儿子,娶了六房媳妇,是我们族里儿子最多却又从来没有找过家族长调解纠纷的人家。 木匠奶奶家是四世同堂,老老少少好几十口人生活得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像一棵繁花似锦、叶茂枝盛的大树。老大老二当过兵,所以分配在城里工作,生活稳定宽裕。老三老四在家种田,农闲时赶庙会做个小买卖儿,赚个日常花销。老五老六继承家传衣钵,一手的木匠绝活儿,每年的活儿早早就排满了。  相似文献   

12.
奶奶三事     
“念天佛” 在我记忆中,奶奶瘦高个,慈眉善眼,缠着一双小脚,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虽说目不识丁,也没有名字,只知她姓戴。我18岁当兵离家,后来退伍分配在外地,就很少回家了。有一年,我带了妻子(当时是刚认识不久的女朋友),回家去看奶奶与父母亲。那时,我们家住的是茅蓬,奶奶正坐在自己房间的小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串念珠,嘴里不停地念着我从小到大听见的那四个字“阿弥陀佛”。妈走过去,把妻介绍给奶奶:“这是你孙子的朋友”。她八十多岁的人,竟反应很快,马上就明白了妈的意思,即时放下念珠,拉着妻的手说:“这么远的…  相似文献   

13.
偷杏     
小时候,我渴望做一个勇敢的人。有一天,小伙伴们打赌:看谁敢偷唐奶奶家的杏子。那棵杏树靠着院墙,用竹竿就能打到果实。但按“规定”,是不准用工具的,得亲自上树。有两个小伙伴率先爬墙上树,当时,唐奶奶也许正午休,没发现情况。直到树枝打上玻璃窗,她才走出屋子,喝道:“谁家娃儿?大白天敢偷别人东西!”  相似文献   

14.
我的奶奶     
袁华玲 《天风》2004,(10):48-48
我曾记得,上初中时,我在学校几天没回家,奶奶就把一个烂得只剩半个可吃的苹果让同村的同学给我捎去,我拿着半个苹果感动得直掉眼泪,虽是半个苹果,却是奶奶对我的爱啊--奶奶今年已九十多岁高龄,虽年纪老迈,白发苍苍,但却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但能照顾自己而且还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更令我高兴的是奶奶在晚年时接受了  相似文献   

15.
正含笑花与含羞草,好像一对美丽而多情的姊妹,阳光下,月影里,明丽多姿,笑而无声,羞涩无语,是这样的矜持这样的含蓄这样的耐人寻味。我想,人生含笑,才能像花一样美丽吧。你如果不能挺拔参天,就应该做一棵常绿的灌木,就像这一棵含笑花树,不与松柏比坚忍耐寒,不与橡树较劲  相似文献   

16.
忆外婆     
正记不清楚是哪一年了,总之我才几岁大。在一条老巷连溪坑的过道上,流转着绵长的老生腔。奶奶牵着我踌躇:"见了外婆,你一定要喊她,记着啊!"我有个坏毛病,爷爷奶奶之外的人,任是谁也不会喊,也许是我在襁褓时就由他俩抚养的缘故。黄漆木门敞开,沙发上坐了个老太,瞪大眼睛听唱片。我不禁傻眼,我从未见过那么大块头的人,那肚子快能给奶奶做一张肉床了。奶奶说她就是外婆,要  相似文献   

17.
棉被     
正我是盖着奶奶的棉被长大的。奶奶住在农村,我长在城市。奶奶对我的疼爱,絮在暖暖的、厚实的棉被里,包裹了我17年。棉被,就是奶奶嵌入我生命中的爱。奶奶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我爸爸最小,大学毕业后结婚晚,婚后7年才迎来我。我出生那年,奶奶已经78岁了。我是她孙辈中最小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以简克繁     
正少年时,奶奶告诉我,麻烦缠身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就什么都不要管,先蒙上被子睡上一觉,一觉醒来,办法就有了。当时,似懂非懂的我只是觉得好笑,因为彼时年纪尚小,根本不知烦恼为何物,所以也就没有了验证真伪的机会。可随着年纪增大,一些麻烦事果然如奶奶所说纷至沓来,什么学习成绩出现反复,什么青春少年情窦初开,  相似文献   

19.
从前,有一个老国王非常喜欢格言,他命令手下收集天底下所有的格言,然后编成一本本书供他收藏。有一天,老国王患了重病,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便召集大臣们到身边说,“我希望能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一句格言,而这句格言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句,如果能实现这个心愿,我就可以瞑目了。”大臣  相似文献   

20.
成长中的孩子们,不要因为父母离婚就记恨其中的哪一位。其实父母的离婚并不意味着幸福的破灭,相反,破裂婚姻的解体才是另一份幸福的开始……一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找不到爸爸的笑容,只记得爸爸特别爱看报纸,真不知道那上面有什么东西能吸引他,让他坐在沙发上一看就是三四个小时。有几次,我想找爸爸搭讪,但拨开报纸露出的那张严峻的脸,让我不敢开口,立刻躲得老远。7岁那年,我问妈妈,爸爸为什么不会笑。妈妈苦笑着告诉我,说爸爸不幸福。当时,我就想,爸爸是因为不喜欢我而不开心吧?因为他对我从不像别人的爸爸对自己孩子那样呵护。后来,我从奶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