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然界中的动物为了在遍布危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它们有的具有十分高大的体型,有的具有极快的速度,有的具有杀伤力很强的毒液,还有的则学会了伪装,骗过敌人和猎物,猎蝽就是一种极会伪装的动物。猎蝽,它不像其他昆虫一样具有美丽的外表,它们其貌不扬,甚至是有些丑陋,全身都是黑色或者泥土色。它们虽然长得不好看,但对于农林业却是实打实的益虫,它们的食谱中包含了农业、林业的重要害虫,对于害虫具有  相似文献   

2.
两条小河     
正有两条小河,它们并排跑着,浪花朵朵,像两列白色的火车。"我们一路奔跑,好快乐呀!"宽一些的小河说。"我们这样跑下去,会不会累死?"窄一些的小河说。宽一些的小河总是很乐观,它一边跑步,一边快乐地唱歌。窄一些的小河并不开心,跑起来一声不吭,一副很辛苦的样子。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当代数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数学对象的本体论问题,它可以表述为:像自然数、函数或者集合这类数学对象是否是独立于我们思维的真实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立场,即数学实在论与数学反实在论:数学实在论认为,存在抽象数学对象,它们既独立于外在的客观世界,同时又独立于我们的思维;数学反实在论认为,不存在抽象的数学对象,或者数学对象不独立于我们的思维。①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会发展成输与赢两个结果的。就像做生意、炒股票、博彩、体育比赛等直接的输赢游戏一样,它的最后一定是有人输有人赢。其它如读书、唱歌、画画、跳舞等也是一样,最后你成名成家,或者永远只是一个无名小卒,都一定有一个我们人为划定出来的输赢结果。赢的人或者说成功的人欢喜雀跃,觉得生活美好灿烂;而输的人则满腹牢骚,感到烦闷不适甚至痛苦不堪。  相似文献   

5.
静夜思     
日月飞逝,我不希望自己这一生就像一个气球,在空中飘了一阵,然后砰地一声消散瓦解,成为荒野里的一堆垃圾。 静夜里,我望着窗外黑茫茫的天空。外面的法国梧桐树叶刷拉刷拉地响着,似乎也如我一样不能安眠。  相似文献   

6.
夜色多美好     
秋渐深,贴着地面不时地有一枚硕大的梧桐叶随风在走,这样的声音在子夜时分显得很响,也好听,像唱歌。这引起了老刘的好奇,他会跟在这枚叶子的后面一道向前,当这枚叶子停下来的时候,老刘也会跟着停下来用脚踢它一下,然后那枚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艺术的表现核心,尤其是声乐艺术,如果只有声音没有情感或者情感表现不准确,歌唱就会苍白无力,就不能打动人心."唱歌不唱情,观众不欢迎."因此,只有情感和声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是声乐艺术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怀特海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宗教与哲学传统充满了当代世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所急需的一些根本洞见。尽管它们在不同的时代获得了其最充分的发展,但科学并不是其文化生活和理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技术也没有得到高度的发展。它们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也没有表达一种精制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9.
社群主义者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界的热门话题都非常短命,这和流行音乐、大众艺术以及时装中的热点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也有一些热门问题会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就像皱巴巴的裤子或者短衬衣,经常成为流行时尚,也就是说,成为穿衣打扮的一种模式。它们生命短暂但却周而复始。当然,裤子不会永远皱巴巴的,衬衣也不会永远是短款。循环是常态。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巴掌     
人生烦恼无数。先贤说,把心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而且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1.
饥饿的耳朵     
正耳朵也是会饥饿的,不过耳朵的饥饿不是因为听得太少,而是听得太多,且听到的多是不想听的声音。譬如一个人面对着一桌自己很不喜欢,甚至要反胃的菜,却不得不吃下去,最后胃是饱了,但心却一直是饥饿的。一双城市的耳朵,注定是这样饱着且饥饿着的。汽车鸣笛声、商铺喇叭叫卖声、工地施工声、邻居装修声、广场舞曲声……它们环绕在旁,如一支支锐利的矛,一波一波向耳朵发动进攻,而可怜的耳朵,毫无招架之力。  相似文献   

12.
岁寒三友     
正松大地不老,你也不老。青山常青,你也常青。青山埋藏着光阴的秘密,你埋藏着鸟鸣与风风雨雨的故事。坚定的泥土,坚定的岩石,坚定的看护与守望,使一场忠贞不渝的爱恋,变得枝繁叶茂,变得楚楚动人。四季轮回,寒冷如约而至。像武士的刀锋,每次都要直面对手眼神里的犀利与残酷。像一个晨昏,每次都要迎来一场出发与回归。像一场梦幻,每次都要参与数次挣扎或者解脱。  相似文献   

13.
正朋友都说我乐观,一天天嘻嘻哈哈的仿佛没有烦心事,因而喜欢和我在一起。其实我并不完全像朋友眼里的那样任何困难打不倒,什么也不在乎。我心里清楚,我比谁都脆弱,会因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而伤心,更会因为别人的一个小举动而心怀感恩,只是我善于把它们隐藏起来罢了。当我遇到烦心事儿或者心绪不佳的时候,我会暗暗告诉自己:别急,给自己和他人一点时间。当然了,这样的悟性是要经过时间的发酵才能具备,要历经很多  相似文献   

14.
正挪威高山上有一种红嘴鹰,靠捕食兔子或是鼠类为食,它们和其他鹰类一样,有着超强的飞翔能力。红嘴鹰每到冬季来临时,都会加固自己的巢穴,以期望度过寒冷的冬天。可让人不解的是,当最严寒的天气到来时,它们就会像疯了一样,用自己的尖嘴和利爪把巢穴破坏掉。为什么要破坏巢穴?这还得从一个现象说起。每当严冬到来的时候,红嘴鹰喜欢躲在巢穴里,它们看上去非常消瘦,精神状态也有一些萎靡,展翅飞翔似乎力量也不足,给人感觉这个冬天它们像过不  相似文献   

15.
韩振华 《美与时代》2005,(11):10-11
在对美学史作历时性考察时,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许多貌似一致或相近的理论提法往往具有不同的内涵,分别应对于各自的问题情境而各有所指.它们之间或者存在着某种影响关系,或者彼此不甚相干,因此需要认真地加以辨别.美学史上的诸种"关系说"("审美关系论")也是这样,本文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提法加以分析,目的在于从产生它们的语境出发,理清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以及"关系"本身在其理论建构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碧蓝碧蓝的西流湖边,有座翠绿的秀峰山,山腰有一座秀丽的尼姑庵,庵里有一个年轻尼姑,不仅像仙女一样美丽,说话的声音也像唱歌一样悦耳,而且举止文雅,性格温柔,真是人见人爱。大家都亲热地称她秀姑。秀姑的美丽端庄传到县太爷耳朵里后,县太爷悄悄到庵堂附近等了一天,偷偷摸摸瞧了秀姑一会儿,此后县太爷就像着了魔中了邪似的,一心要把秀姑娶为妻室。  相似文献   

17.
传统审美理念虽然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也需要改变和突破。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对传统审美理念的延伸、发展、冲击、突破与颠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保守或者有争议的艺术家,也产生了许多受到热切关注的作品。每个人对它们的解读也不尽相同,有奋不顾身的追随者,也有震耳欲聋的批判声。其中,行为艺术就是如此,其在"艺术"和"非艺术"的边缘不断徘徊,不断颠覆着传统审美理论,同时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合法性、合理性也广受大众的质疑。在强调原创的今天,很多艺术家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身的感受,不参加社会实践,否认群众的力量,闭门造车,这样也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8.
引路的风筝     
正北方的春天,风几乎天天有,而且是很执拗的样子,这样的天气很适合放风筝。当你周末走出家门,在一个小广场上,或者田野里,但凡有一片空地的地方,你都会看见一个个扯着长线迷恋风筝的人。那年我十八岁,也是一个疯狂迷恋风筝的人,可惜,我还不怎么会放风筝。第一次手拎着长长的丝线在麦田里奔跑,我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小野马,而风筝更像一头不听驯服的小野兽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任凭我跑得精疲力竭,一次也没有飞起来。  相似文献   

19.
听过这样一句话:女人在结婚前常常会担心自己是否爱这个男人,而在结婚后常常会担心这个男人是否爱自己。经历了恋爱和3年婚姻的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意味。老公是报社的记者,整天在外奔波采访,偶尔晚上或者双休日有闲余时间,也难得像别的夫妻一样逛逛街、散散步,他又得痴迷于写他一部接一部的长篇小说。在我抱膝倚在床头看韩剧看得泪水涟涟或者看喜剧看得捧腹大笑时,他的目光瞥都不瞥我一下,更别说同喜同忧了,只一味地投入到他的笔下,他的宇里行间。渐渐地,我也寻找着徜徉在另一个虚幻世界里的快乐。在同一屋檐下,老公的笔不停地在指间游动着,我的手不停地在键盘上敲击着,我们像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  相似文献   

20.
一声长啸     
正世界喧嚣,闹到极处,反会呈现荒原般的寂静。这种寂静的底子不好说,又沉闷又热闹;要打破呢,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发声。比如:一声长啸。啸,有古味。《辞海》上说:撮口为啸。这是一种很耐人琢磨的发声方法,听上去很像今人吹口哨。啸于今不传也久矣,定然不似吹口哨那般浮皮与简单。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说:"古之不传于今者,啸也,剑术也,弹棋也,打球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