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风》2020,(4)
正读书是一个人生命的沉淀,是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读书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我国古人以读书分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人视读书为功成名就、出人头地的方式,于是有了这样的吟诵:"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有人视读书为高山流水觅知音,淡泊了名利,只为实现鸿鹄之志。细细想来,不以物喜又不以己悲的读书之人,岂能不忧国忧民忧天下?读书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烙印。现代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曹艳英 《天风》2006,(5):36-37
主让我知道了寻求真理的方法,给了我生命的活水。我当心无挂虑,一路追随。自幼我酷爱读书,嗜书如命。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曾想,书给了我知识,也让我寻找到生命的真理,灵魂的活水。 1996年,我十六七岁。偶然看了一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名字是《被绑架的女富翁》,作者是一位美国的信主女性。书中记载了她平生中的一些奇迹, 这个衔着银汤匙出生的女子,在其传奇的一生中,主都给予了她眷顾与帮助。尤其在她被绑架过程中,神所向她展现的一切:“被歹徒电死后复活,又在主的启示下成功逃离,而后绝症得愈,伤残得医。以及在与歹徒的三年官司中,徇情枉法的法官和三歹徒全在意外中先后死于非命。令人在事件的起伏跌宕中,不由拍案惊奇。并且书中引用了许多圣经中的话,读后只觉脍炙人口,回味无穷。当时曾情不自禁地赞叹不已地摘录了一些。例:  相似文献   

3.
苏轼易学与其人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轼易学与其人格耿亮之今之论东坡者,多知其为文学家,不知其为易学家,多赞其文学成就之高,而不晓《东坡易传》之重。东坡于其《易》,一曰:“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其他何足道”,一曰:“自有《易》以来,未有此书也。”《东坡易传》的易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书之作用,自古及今,已有共识.而如何发挥书的效能,即怎样读好书,众说纷纭,现举读书巧法五例如下:1、出入读书法.南宋陈善在其《扪虱新话》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生活在南宋淳熙年间,那时能够提出如此  相似文献   

5.
<正>一、南宋隶书发展概述宋代隶书自有其精彩之处,但常常被论家忽略。宋人经历了从早期继承唐隶,再到北宋中期复古之风形成和金石学兴起导致的弃唐从汉的书风转变,虽从传世碑刻上仍可以看出宋人未能跳出唐人隶书之藩篱,但南宋隶书明显展现出师法久远古茂的汉魏隶书风貌,有其独到之论。南宋时期有关隶书的论著,表明了南宋隶书书家的审美趣尚在选择上已出现了理论自觉。南宋隶书上继汉唐,下启元明。随着金石学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6.
书味细品     
读书如吃药。我国西汉时期的刘向就最早提出这样的观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如果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读书不仅是医愚之良药,也是治病的良药。《唐诗纪事》  相似文献   

7.
衣锦还乡,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时的一种普遍的、近于本能的心理冲动和迫不及待的躬行实践。寒窗苦读时的精神寄托:“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已经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此时不八抬大轿赶回故乡去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更待何时?也不独士人如此,就连从心底里厌恶儒生的汉高祖刘邦,在千辛万苦夺得天下之后,也曾衣锦还乡。还大摆筵席,组织了百二十人的童声合唱团,唱他自作词、曲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又是击筑伴奏,又是踏歌起舞,煞是亢奋,也极风光。其时,…  相似文献   

8.
最初的红袖     
没有一点儿累的感觉,我站着读书。 站着读书自有我的理由,我的座位儿临窗。读书累了的时候,可以看到窗外更远的地方——问过我一次后,青儿就不再说什么,读她的英语,做她的数学作业。 青儿是个很美的女孩。那个春天的油菜地头,黄灿灿的背景,着粉红褂儿的青儿沉醉在夕阳余辉下,她捧着一本书,一定是本很美的书,在读。她的脸庞红红的。她不知道我走过她身边吋,那扑朔、闪烁的目光在流露出一种青春的臆想。那年高二,尚不知愁的滋味我就散漫在春天的阳光下奔走。  相似文献   

9.
书中三境     
世间大凡读书有成者,大多都要经历三种境界。还三种境界我将其分别归纳为初始境界、寻取境界和得悟境界,须知此三者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何谓初始境界?这是就初涉书海者而言的。在此境界之中的读书入,读书时通常是不够自觉的,既漫无目的,又无所选择。读书者处此境的有的往往有书则读无书则罢,此种读书法最不可取,但也有的则开始借书猎奇广为博览,只是此时读书者学力尚浅,书中营养不易完全吸收和消化,故而读书虽广但所得终归肤浅。在此境界之中,读书人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进而逐渐培养其志趣与爱好而已。何谓章取紧民?…  相似文献   

10.
饮茶与读书     
一缕茶香,一瓣书香,文人夫复何求?茶,清香扑鼻,给你提神醒脑;书,墨香轻飘,让你明理益智。坐在书案前,左手摩一壶,右手捧一书,神思随茶香书香升腾,就有了"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忘我之境。我之所以将茶与书放在一起,不只是人们喜欢读书时饮茶,饮茶时爱读书,实际上这两者脾性相同,神韵相通。  相似文献   

11.
碎思录     
张心阳,1959年生于桐城派的故乡.19岁投笔从戌,未入营房便跨出国境打了一仗,携功而返.之后别无选择,承先人遗风,走上爬格子行当.后从新闻学系毕业,但却不爱新闻,任着性子写些带刺而又不能露太多刺的文章.现在解放军报理论部做编辑.曾出版个人杂文专集《世风别语》.平时爱读书,读之有感就随手记下,虽然是鸡零狗碎之类.先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后人大都解释为,把书读好了,升了宫,说能讨个漂亮老婆.其实,“饱读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会气宇昂然、精神焕发,那才是真正的“颜如玉”.奸滑的人小处得便宜,老实的人大处得好处.倘若奸滑的人不仅小处得了便宜,而且大处也得了好处,那一定是“公道”出了毛病.一个人总是做着什么,这看上去脑子是清醒的.实际是,要做成功什么,必须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爱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与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它可以收‘一石多鸟’之效。”可见,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爱好,就要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3.
一、《管子》书非管仲作之原因晋博玄曰:“管仲之书,过半是后之好事者所加,乃说管仲死后事。其《轻重》篇尤复鄙俗。”(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引)唐孔颖达亦曰:“世有《管子》书者,或是后人所录。” (《十三经注疏》本《春秋正义》,《左传·庄公九年》)杜佑指略序曰:“其书载管仲将没对桓公之语,疑后人续之。”(王先谦校刊《衢州本郡斋读书志》卷十一引)宋代学者,发现更多之疑问,非但认为《管子》非管仲所作,且更大胆地推测其为何时何  相似文献   

14.
道德思维自有其应遵循的逻辑方法,于此学者多有论说。下面列举几段古语,看看能否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吕氏春秋》与稷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氏春秋》一书有一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奇特现象,即这部由秦相吕不韦主持编撰,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术巨著,竟与齐国的稷下之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求解这一超地域的文化现象,揭示其密切的相关的内在原因,对于《吕氏春秋》、稷下学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朱熹曾云:“学贵有疑。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可见,学习就是一个“以质疑始、以释疑终”的过程,其关键就是如何在“疑”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张载的学术思想经历了几次大的转折,而最后归宗于《周易》,正是由于通过对《周易》的潜心研究,创建了一个完整的易学体系,所以才奠定了他在理学中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宋史·道学传》记载: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  相似文献   

18.
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可见,学习就是一个“以质疑始、以释疑终”的过程,其关键就是如何在“疑”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9.
志鸿 《中国道教》1990,(2):17-17
李高智道长,辽宁丹东市人,现年七十五岁。他长身卓立,须发如银,自然流露出文静儒雅的书生气质。他十三岁起上学读书,初中肄业后又在师范学校就学,毕业后教了十年书。他的父祖辈是来自山东的移民,因而李高智道长童年时代家境穷困。他讨过饭,也给财主放过猪。其父兄长年在鸭绿江上从事水上运输,后来家境稍有好转后,才能送他读书。他们全家信神奉道,其母尤甚,因而李道长从小就受父母信仰之薰陶。一九四七年他在沈阳太清宫拜在孙崇礼道长门下为俗家弟子。一九五一年父母先后逝世,李高智道长其年三十五岁,觉得自己俗缘已了,红尘无牵。  相似文献   

20.
善读无字书     
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谈的是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但是,写文章如果单凭“读破万卷书”是不行的,重要的还在于要对客观事物有深刻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因此,古代有见识的文章家都主张读“无字之书”。清人王葆心转引廖燕《答谢小谢书》云:“昔者亦常有学矣,于古人书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糟粕,无所从入。退而返之于心而有疑焉。意者其别有学乎?然后取无字书而读之。无字书者,天地万物是也。古人常取之不尽而尚留于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