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其创作并不是呆板毫无生气的,也不是将生活照搬,而是作者融入感情创作的。国画作品是表达作者感情的媒介,是不掺杂功利性的艺术形式。当我们欣赏一幅国画作品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最为直观的美,也有情景交融之美。国画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借物抒情,因此研究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对于国画的欣赏以及创作都非常重要。文章对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重要性、蕴含的情感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从而为全面了解国画艺术情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傅抱石是一位中国山水画大家,他对中国山水画的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强烈的革新意义。傅抱石真正开始走进人民大众的视野,是他曾经为人民大会堂(与关山月合作)创作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及他的国画作品《丽人行》在拍卖市场上拍出千万的记录。但如果我们想要真正了解一位艺术家,透过对其作品的分析才是最真实的了解和再现。文章选取了傅抱石不同时期的几幅代表作,通过对这几幅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让我们来发现不一样的抱石先生。  相似文献   

3.
《云礧国画集》于2013年1月由海燕出版社出版,精装彩印,8开本208页,收入国画作品258幅,分花卉蔬果、禽鸟鱼兽、山水风景三大类,内容丰富,光彩亮丽,美观大气,赏心悦目.作者云礧是雷布均先生的笔名,他原是一位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已经退休.在职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临摹古今国画名家的部分作品,对国画艺术孜孜不倦地钻研、探索,退休后更是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进行国画创作.如今,他从自己的作品中选出部分佳作结集成册,出版发行,真是可喜可贺!云礧先生对于国画艺术长期进行研究和创作的刻苦精神,以及他的画作所达到的艺术水平和人文境界,使我激动,使我赞叹,同时,也使我开始思考一个有趣而重要的问题——我国传统的国画艺术为何竟然能够让众多文化人如此着迷?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南京市鼓楼区文明办、文化局和反邪教协会及有关部门联合在鼓楼公园举办了《老骥伏枥、正气浩然》书画展,一百多幅书法、国画作品和十多幅宣传漫画琳琅满目、异彩纷逞,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往参观。“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巨幅标语阐明了书画展的鲜明主  相似文献   

5.
国画是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作品中蕴含着画家的创作灵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部分画家在创作国画作品时会采用书法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以给观众传达出一种或自然、或气势恢宏的视觉效果,这些国画作品都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装饰价值。以制作与表现技法对国画创作的意义为主要内容,对国画及国画创作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制作与表现技法对国画创作的重要性,并对制作与表现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推动国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宾虹作为中国近现代国画中的杰出人物,他为国画现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黄宾虹的作品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个人革新精神,他的作品展现出了其对国画笔墨表现的独特见解和研究,并通过实践总结了"五笔七墨"的绘画技法理论,极大地丰富了笔墨的表现和运用,开阔了中国山水画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现通过概括中国画留白的理念和国画留白的发展及应用,分析了留白艺术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现状,运用"留白天地宽"的理念是平面设计的作品在构图上有了全新的特色,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加靓丽,同时更好的体现了谢赫六法"经营位置"的重要艺术审美准则。留白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让传统的国画审美意蕴在当下的设计产品绽放出炫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孙郡作为一个迅速成名的新锐摄影师,其人文摄影作品受到了广泛关注。他把国画理论中的构图、写意、虚实结合等方法活用到摄影当中,融合了国画雅致老传统和当下摄影流行新元素。其作品雅俗共赏,获得了广泛传播。通过对比国画和摄影和对其作品进行研习,有利于揭开孙郡独具创意的摄影作品风格的形成背景,探究他的“新人文摄影”如何运用并拓展国画理论,以向世人展示传统国画理论在新媒体时代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正>白荻(1923-1997),河南巩义人。著名水彩画家。生前为中国水彩画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第一任水彩画研究会会长,河南省建筑美学委员会主任。早年曾任《河南画报》美术编辑,在国家及省级报刊上发表过多种绘画作品(油画、国画、水彩画)和学术论文。《静静的洛河》等四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相似文献   

10.
国画艺术中蕴含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彰显我们民族文化艺术魅力的瑰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国画作品中人物的造型审美观念也是不同的,其中体现出了时代和历史流变的特征。在人物造型方面,早期的国画注重通过"以形写意"的方式来表达意义,其中体现着我国传统思想的含蓄美。近现代以来社会动荡不安,国画的人物造型比较偏重于转向西方的写实笔法,也是对传统国画人物造型的技巧进行的补充。20世纪80年代之后,大家对于忽视已久的传统笔墨技法又开始了关注,在国画的人物造型方面又开始回归传统,其中对人物造型的写实方面有了减弱的趋势,力求凸显其中的笔墨情趣和民族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1.
国画,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瑰宝之一,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笔墨又是国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表达国画创作者情感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汇集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还借助不同的表现形式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笔墨文化元素融入进国画创作中,一方面能使国画作品情景更加的灵动,另一方面还能让整幅国画作品的灵魂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对国画创作中中国笔墨文化元素的特点以及运用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国画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不断地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绘画形式和绘画风格。国画不仅仅是东方的艺术瑰宝,同时也是代表了中国悠久历史的绘画形式。国画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善于运用线条,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造型手段,使线条形成生动而形象的画作,每一幅画的线条都具有较强的张力,或是气势澎湃、震撼人心,或是灵动多情、温柔婉约。国画在传承的过程当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髓,但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值得不断地被传承和延续的。从国画的内涵入手,首先分析了国画的表现形式,然后分析了国画的审美特点,希望能对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渍彩法在国画技法当中属于重彩画的研究范畴,是在传统国画技法之"破墨","泼墨"、"积墨"、"没骨"、"撞粉"、"撞水"等基础上,利用国画水性颜料之透明的物理性能,采用渍彩流动,层层叠加的方法实现画面色的自然变化.  相似文献   

14.
蒋兆和的国画人物作品,首重骨法用笔,以干练苍辣的线条,勾写精谨的造型,融合中西之长,表现出人物细腻深刻的内心世界,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而综观当下大型美展上的国画人物作品,多刻意于画材之新异与拼接、磋磨、浸染等画外手法之出奇。这些炫表面文章,或可美艳于一时,却难以长久遮掩作品笔墨功夫的浅薄与艺术内涵的苍白。  相似文献   

15.
就油画作品中的"意境美"这一概念而言可以追溯到"写意油画"、油画的"民族化"等阶段,这是在油画引入中国后一种独特的、自觉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创作实践和思想融合。传统油画作为当今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表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经过近代几代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与尝试,将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形成了今天的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当代写意油画。"意境美"风格的艺术作品是写意油画发展过程中艺术家最为关心和重视的一个因素。每一幅油画作品都有自己的属性,通过线条、色彩的表达过程让审美者理解绘画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作者的主观情感是贯穿画面重要内容,也是"意境美"体现的最好方式。一幅好的油画作品的灵魂就是意境,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活或对自然界的情感表达,像喜怒哀乐一样,不需要语言的叙述,可以让观者很直接地了解画家想表达什么。即使绘画者会用不同的形式技法来充实油画作品,但其中都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意境。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果一幅画没有一种"意境美",那会是很枯燥无味的一幅作品。  相似文献   

16.
傅效明,1956年生,大连人,祖籍山东省平度,198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曾任教于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现为专职画家。他曾强调艺术的社会书写,曾热衷于前卫艺术,2003年回归绘画。作品曾参加中法当代艺术交流展。作品形式上不囿于古代或当代、国画、油画乃至综合材料。曾有评论"其各种技法自如娴熟如变色龙,能游走于古代的水墨和当代艺术之中"。他热衷作品背后的精神属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就要研究国画创作艺术精神的特殊性,在深层次意义上加强画家国画创作素养的培育。文章在深度分析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与艺术性格在艺术精神上的高度契合性基础上,在涵养创作心态、提高创作精神性、锤炼画外功夫几个方面,探讨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对于提升国画创作素养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作品阐述:"永远的肖像"系列作品以黑白色调为主,并添加了蓝色和咖啡色等色调点缀。这个系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民国老照片上色技术;比如黑白照片上有绿色的草、红色的嘴唇等。此外,为了达到整体统一的效果,徐唯辛还给肖像画加上了透明的色条,色条呈现在一幅幅肖像画上,随机的尺寸、色彩与位置如同音符的律动,暗示着时代发展的波澜起伏。  相似文献   

19.
在近几年中国的各大美展上,特别是在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不难看出当代中国具象油画所呈现的一些新特点,那就是在这些油画作品中所传递出的"感受后的真实"。这些带有真实感受的油画作品所带给观者的震撼和感动是十分强烈的,同时画面中鲜明的个性表现方式,使得画展上的油画面貌更为丰富。一幅幅带有明显表现意味的具象油画作品在一次次刺激观众眼球的同时,也在不断冲击着观众的内心。  相似文献   

20.
吴冰,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现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高级讲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协工笔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国画作品《白玉兰》入选河南省教育系统暨全国特邀名家美术书法精品展,获三等奖(1999);《记忆》获河南省第九届美术作品展三等奖(1999);《出水芙蓉》获庆祝建党80周年河南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2001);《残荷》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银奖(2002);《素描人物》获河南省中等专业学校美术专业教师技能竞赛(素描)一等奖(2003);《天边的云》获河南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银奖(2004);《天边的云》获河南省首届中国工笔画艺术大展铜奖(2005);《作品》获河南省第四届妇女书画大展一等奖(2008);《妯娌们》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2008);《薰风》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三等奖(2009)。2010年扇画《闲情图系列》20幅参加"冰·莲·曼扇画精品展"。曾出版画集《线描藏族少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