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你正在等待幸福,那么你已经错过它了。 在我作了关于幸福的讲座后,听众中的一位妇女站起来说,“我真希望我丈夫也来听你的讲座。”尽管她非常爱她的丈夫,她解释说,但和一个不快乐的人相处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位女人促使我把我一直探索的东西──认真对待幸福的理由──用笔写出来。我告诉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可能地在我们的配偶、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面前表现得快乐。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那么问问孩子,有一位忧郁的父亲或母亲是什么滋味。或者问问父母,如果他们有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他们会遭受怎样的痛苦。我不是一…  相似文献   

2.
<正>大约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某个春学季,我在燕园讲授一门本科生课程,内容是中国基督教史。有一次请了一位欧洲汉学家(柯毅霖)随堂做个有关明末天主教在华传播和发展的讲座,那时这样的讲座好像司空见惯。令我惊讶的是,周伟驰博士居然在听众之列,且饶有兴味地端坐聆听着。惊讶的原因是,我知道他的博士论文做的是奥古斯丁思想研究,反响很好,惟不解他为何来听这样似乎与其研究不甚相干的讲座。也许是这位早已在燕园闻名遐迩的诗人才子兴趣广泛?我暗自思忖道。  相似文献   

3.
原以为在这个并不发达的海滨小城,举办成功心理学讲座之类比较前卫的沙龙活动,是不会有多少人响应的。但事情常常出乎意料,周末开讲那天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位听众,使我不得不将原定的讲座地点改到一个很大的阶梯教室。也许是思维与记忆中早已落满岁月的尘埃,也许是在滚滚红尘中迷途的心灵渴望一盏指点方向的明灯,听众反响之热烈令我深感普及心理知识的迫切需要,原定只举办两期的“成功讲座”不得不延续下去。那天讲座结束,一个20多岁的女孩过来怯怯地问我:“张老师,能请您帮我相相我的命运么,听人家说,您相得很准呢!”看她一脸虔…  相似文献   

4.
演讲窍门     
许多人都视当众演讲为畏途,而运用以下小窍门,能助你化畏途为坦途。 一、开场白, 讲几句俏皮话,尽快与听众沟通。例如,会议主持人一般在演讲者开讲前先介绍几句,对演讲者赞誉有加,而演讲者可以和主持人打趣:“主席先生,谢谢您的褒奖。我注意到您认读我的手写体没有任何问题。”演讲者还可以俏皮地自我介绍:“我是×××,你们坐在后排的听众可能看不太清楚,我的形象酷似大明星×××,你们看像不像?”谁都知道听众怕听冗长的演讲,所以也有演讲者这样开头:“首先,我有两个消息向各位通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  相似文献   

5.
人,有罪吗     
正除非站在法庭上,或者关进监狱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有罪。也难怪,既没有贪污盗窃,也没有躲在大树根后面拦劫下夜班的女工……哪条法律也没犯着,怎么能认为自己有罪呢?既然没有犯罪,自然不知道要悔改什么。在我们教友中间,有这样想法的恐怕也不乏其人。我们是按现行法律和十条诫命来衡量自己的罪,所以办告解时往往有些踌躇,搞不清自己到底哪里犯罪了。那么,人到底有没有罪呢?没触犯过法律就等于没有罪吗?我们来看下面这两个例子,来看一下有没有犯罪。我前日访问了一位朋友的网络空间,看到了  相似文献   

6.
去年十二月三日,我把《金刚经》讲完之后,先后找十七位同学上台复讲。平均每人讲两段经文,约二十分钟。至十七日,全经复讲完毕。在学生复讲时,我及时指出每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使后面复讲的同学能够取长补短,得到提高。由于同学们把复讲当作一个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因此,准备得很认真,讲得颇为生动,各有各的特点。如何使佛经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这里结合对同学复  相似文献   

7.
“0”之趣话     
一个离群的“0”对始终站在队伍里的“0”讥讽道:“老兄,你怎么老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转来转去呢?不觉得有点掉价吗?”站在队伍里的“0”,谦逊地回答:“老弟,我只有站在这里, 才有存在的价值,一日离开数字  相似文献   

8.
陈企瑞 《天风》2014,(11):26-29
<正>经文:《哥林多前书》13章至14章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很多弟兄姊妹都很羡慕有属灵恩赐的人,认为神特别恩待这些人,圣灵的大能特别降临在这些人身上;在羡慕之余,还可能会自问:"我能追求属灵恩赐吗?我可以得着吗?如果有属灵恩赐,我该如何使用呢?如果没有,是不是意味着我就比别人的灵性低,不讨神的喜悦呢?"相信教会很多肢体曾经有过这样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属灵恩赐呢?也许很多人会说:"讲方言、说预言、医病、赶鬼……"但属灵恩赐仅仅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12月21日下午3点,国际著名道教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原所长陈耀庭先生应邀出席“卿希泰学术讲座”第一讲,为我所师生及线上听众作了《我心中的卿希泰老师及其治学——怀念卿希泰老师,坚持宗教研究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主题报告。本场讲座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盖建民所长主持,华侨大学黄海德教授评议。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坐吃山空 吃饭时,儿子不肯坐下,妈妈奇怪地问:“你今天怎么啦,干嘛老站着吃饭?” 儿子:“今天语文老师说“坐吃山空’………” 依次类推 父亲:你负责教好你弟弟。 儿子:如果他不听我的话呢? 父亲:那就证明你无能。 儿子:如果我不听你的话呢? 父亲:那就证明…… 遗传学 母亲:孩子,你是哥哥,怎么天天和妹妹吵架? 孩子:遗传学嘛?  相似文献   

11.
为自己歌唱     
在洗澡的时候,我喜欢哼歌;在一个人走路的时候,我喜欢哼歌;在看书高兴的时候,我会哼歌。我不需要别的听众。在我快乐的时候,我就用最质朴最简单的方法——哼歌来表达。有的时候,我莫名其妙地一个人笑,因为那时我内心正高兴着呢。朋友说我唱歌真难听,还那样喜欢唱。我不在乎,我喜欢这样,高兴的时候为什么要板着一张脸呢。其实,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很多人,都喜欢这样没有目的地哼歌,听众就是他自己,那是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悦,比那些在舞台上跳来跳去唱歌的人更让人高兴。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在系里做讲座,其间提到中国最具有哲学气质的思想家是孟子,因为他的普遍性诉求最为明确.在接着讲座进行的讨论中,有听众提问孔子是否属于哲学家,是否有普遍性诉求.我回答孔子与孟子在这个方面恰好正相反对,并且调侃说孔子是一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智者.当时见听众并未理解,我便举例说:曾有两人问孔子遇到事情该不该问了长辈再做,他对一个人说应当如此,对另一个说不应当如此.这里可以附上《论语》中的相关故事的原文为证: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师、美学作家张丽钧女士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夜里,她接到一位家长充满忧虑的电话,反映她班上一个叫郑亮的学生,最近这几天像着了魔似的,一个人关在小屋里,反反复复地说着“这是不公平的”。她很纳闷:郑亮究竟受了什么委屈呢?第二天语文课上,按张老师几天前的布置,几位同学开始声情并茂地分角色朗读曹禺的名著《雷雨》,当郑亮自信、从容地站起,带着充沛的感情,朗诵出他分到的周冲这个角色唯一的一句台词“爸爸,这是不公平的”。她心头的疑惑骤然消解———原来,郑亮这几天来“着了魔似的”反复揣摩、玩味、掂量、把握的,正是…  相似文献   

14.
人生四随     
正随心。在我的意识中,随心与随心所欲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如果一定要和词典意义的随心所欲挂钩,那么,后面立即要附带上另外三个字:不逾矩。在生活中,我是一个严守规矩的人,并不赞同随心所欲。那么,随心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说的随心更偏重于兴趣。生活的志向从哪里来?从兴趣来;生活的动力从哪里来?从兴趣来。无法想象,一个对某件事不感兴趣的人会做  相似文献   

15.
勤奋的秘诀     
我在很多中学做讲座时,都要对各学校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调查。在这些调查中,我发现同学们最突出的问题是懒惰,高达81.2%。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都觉得自己不够勤奋。究其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种:第一,很多同学不知道何谓勤奋,以为勤  相似文献   

16.
学会倾听     
王猛 《思维与智慧》2003,(10):22-22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演讲家,更是一个善于聆听的人。他曾不止一次地告诉他的学员:做一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别人讲话,是我们给予别人的最大赞美。一次,卡耐基从欧洲旅游回来,去参加朋友的桥牌晚会。晚会上只有卡耐基和另一位女士不会打桥牌,他俩坐在一旁便闲聊上了。“卡耐基先生,听说你去了欧洲,一定到过许多有趣的地方,欧洲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和优美的风景,你能给我讲讲吗?我一直梦想着去欧洲旅行,可到现在还未如愿呢。”卡耐基一听这位女士的开场白,知道她是位健谈者,他从朋友那儿知道她刚…  相似文献   

17.
语文知识教学,要讲修辞;讲修辞,要讲比喻;讲比喻,要区分本体和喻体。然而,下面这两个例句该如何分析它们的本体和喻体? ①这一天,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 ②这些小钟儿状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就象听到了大地回春的玲玲玲的钟声似的。(秦牧《花城》) 人怎么能飞翔呢?花朵摇曳,怎么能使人象听到了钟声呢?看起来好象不合事理,也与事理不合。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再看下面的例句:  相似文献   

18.
正小禾是我们年级的学霸,大考小考都排名全年级第一。同学间若打赌"你若考试考过小禾,我就如何如何",另一位肯定说"得了吧,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我在二班,小禾在一班,我俩都是班里的第一名,但全年级排名我一直排在她后面,我不服,因此铆足了劲儿学,却还是考不过她。小禾留着短发,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89,(10)
今天开始给大家讲“中观”,本来计划讲一次“唯识”,结果讲了三次,还有些应当讲而未讲到的。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如此。我主要是给大家讲“论开悟”,很希望在讲的当中或讲后对大家能有所启发,获得利益。希望同学们听讲后能鼓起开悟的勇气,至少引起大家对开悟的兴趣。或许有因听讲而开悟的,这虽是大胆的想法,但按道理讲也绝非不可能。前几天有几位同学问我:“你开悟没有?”这叫我很难以回答,只好以不回答作回答了之。记得有人问佛,我们这个世界有始无始?这个世界有边无边?佛没有回答,我模仿佛的办法,似则似是即不是。佛是  相似文献   

20.
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将女儿送上床,为她掖好被子,给他讲睡前故事,然后微笑着向她道晚安。也许是忙碌了一天太累了的缘故吧,我忘了吻她。 我刚走到门边,就听到女儿急切中略带责备地问逆:“那么,我的吻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