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月的柳     
三月是柳丝初碧,众芳待放的日子,三月也是风雨送旧,飞雪迎春的日子。那天气忽阴忽晴,那时令乍暖还寒,刚刚还是淋漓的细雨,不一会儿又天朗气清了。三月真像个任性撒娇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3.
    
正最近跟一位书店创意总监聊天,聊天过程中,他突然问道,现在人们不愿意走进书店,究竟是为什么?我想,他内心想必是知道答案的,可透过他睿智却忧郁的眼神,我似乎可以读到他内心真正的焦虑——这个民族的文化归宿。书店是什么?书店是一座孤岛,它可以让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与争吵,是我们寻求内心安宁的场所。书店,不是家,却给予我们家一样的感受,让我们在油  相似文献   

4.
大美如柳     
正座落在辽河平原上的家乡一年四季都被茂密的树木包围着,而在这数不清的树木中,只有平凡的柳让我倾心、让我景仰。沧海桑田,白驹过隙,挺在胸间、映在眼里、活在心里的,依然还是柳。柳是春的使者。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春寒料峭的北国刚刚踱出冬的围栏,那剪剪寒风尚在卷起田野深处斑斑驳驳的残雪,倔强的柳芽就睁开了惺松的睡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  相似文献   

6.
良心问     
一日,妻向我讲起关于她孩提时候的一个故事。她说,一个雨天,她放学回家经过邻舍的一棵桃树,树上的桃子熟得透红透红的,悦人眼目。于是,她顺手拣起几块石头打落了满地的桃子。当桃子装入衣袋的  相似文献   

7.
我问     
我问小小的千斤顶:怎样才能有千钧之力?千斤顶负着重压告诉我:给自己加压,有压才有力!我问潺潺的溪流:怎样才能富有朝气、充满活力?溪水撞击着山告诉我:一往无前,奔流不息!我问破土的春笋:怎样才能不被埋没?春笋指  相似文献   

8.
武延康 《法音》2001,(2):29-34
唐代诗人刘虚《阙题》云:“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1897年夏,金陵刻经处迁往南京延龄巷,其中杨仁山居士(1837-1911)的住室即以诗句“深柳读书堂”(简称深柳堂)命名。“深柳大师”则是门人弟子对恩师杨仁山居士的尊称。一  杨仁山居士名文会,字仁山,安徽石埭(今石台县)人。道光十七年(1837)11月16日丑时出生于石埭县城西南三十华里穰岭下杨家村。10岁开始读书,甚颖悟。咸丰三年(1853)正月,太平军弃武昌东下,破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被杀…  相似文献   

9.
答读者问     
黄志芳来信摘要: “《要理问答》上说,‘人类的生死祸福都由天主照管。’……人的寿命长短都是天主预定了的,70岁,80岁了,还要不要注意卫生,锻炼身体,以期延年益寿呢?我们还要不要吃药治病,要不要避免各种危险情况,以免遇上突发事故?”  相似文献   

10.
何必问许多     
以前,有位同事,交了个漂亮的女朋友。但是他带女朋友才在公司出现过两次,就听到风言风语,说那漂亮女人是"鸡"。同事终于听说了,而且查出是谁放的话,冲到那人面前,厉声问:"你凭什么这么说?"那人先不答,隔了一下,淡淡地说了四个字:"我睡过她。"同事怔住了,接着一拳过去,转身就走,回到自己桌子前收拾东西,当天就辞职了。他去了另一个公司,而且不久就结了婚,没  相似文献   

11.
只问耕耘     
表哥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他一生养育了八个儿女,却个个有出息,他们像棋子般散落在大江南北,晚年的表哥在儿女们的极力劝说下搬进了小城。一日,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去讨教表哥,在我看来,养育八  相似文献   

12.
终极之问     
《天风》2011,(8):65-65
<正>·很多人不喜欢"灵魂"这个词。这也不奇怪,从我们的文化奠基人孔老夫子那儿,"灵魂"这个词就被"敬鬼神而远之"地一笔画出去了。后来的两千多年,大家一直在为抢"馒头"而忙活,"灵魂"自然就算不存在了!其实两千年前还有人也谈到过这事儿,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当然,你可以否认耶稣,也可以回避"灵  相似文献   

13.
山寺问禅     
在南方某特区城市,一座有名的湖畔度假村旁,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寺,名叫地藏王庙。它背倚飘逸空灵的西丽塔,面对碧波浩渺的西丽湖,左边有万木叠翠的映群山护卫,右边有白云镣绕的王里山衬托。山寺不大,但极古朴、极幽静,是一方空寂清幽的谈禅悟道的净土。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我游完西丽塔后,来到了地藏王庙,一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崇高、威严肃穆的地藏王像,两边有两幅意境深远的佛联,一相联语为:“闲剪江云作袖衣,静邀山月归禅室。”另一幅是:“烟霞清静尘无迹,水月空虚性自明”,横披是:“哲学之府”。明明是…  相似文献   

14.
词义三问     
(1)怎样理解词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社会在发展,社会生活在不断地变化,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之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词的意义内容,也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词义的这种变化,一旦为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所认可,某个词的声音形式与意义内容的固有联系,就为新建立的联系所取代了。这就使得词义成为一个历史范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比方说“dǎng”(党)这个声音形式原先是只和“政党”这一意义内容相联系的,现  相似文献   

15.
正确问法     
健忘 《思维与智慧》2006,(11):63-63
两名学法学的大学生争论一个重要问题:学习法典时可不可以抽烟。他们各执己见,最后去找拉比裁判。  相似文献   

16.
问天堂何处     
大约是在1991年,有人拿了一幅《篝灯课读图》请赵朴老题跋。画的内容是一个在母亲身旁灯下夜读的孩子。年代和作者我都没记住,只记得似乎有董其昌、林则徐等多位名人题的跋,可以想见这画是不错的。前几天翻出了当时抄录的朴老题跋,重读之后深有感触。朴老写道:“可贵处,不在画。先看题,再读跋,啥缘由,许多名吏名儒都给它作了高评价?自古来,寸草春晖,永远有说不尽的话。问何处是天堂,它就在母亲脚下。”婆婆世界的人心中大都有天堂,不论这天堂是在现世人间,还是在未来天上,终归是人对美好、幸福的向往。可以说一个人的天堂观…  相似文献   

17.
灵魂十问     
喜欢一个人或快或慢地自由步向目标;喜欢在簇拥的人群中支离出自己,与班得瑞同行,身心沉浸在清新的寂静山林;喜欢忙里偷闲,寄形于轻缓的湖畔,倾听流波低语婉转,目随斜日从容落坠。更喜偎依床头,承着微光,点着生活的踪迹于纸上,之后合本而卧,进入甜美梦乡……每以独行的我亲近无限的真,内心总会添一份纯粹的幸福和宁静的清纯。  相似文献   

18.
答读者问     
本利最近接到一些读者来信,他们提出两个问题:一、假释是怎么回事?二、罪犯被依法假释后,其权利和义务是否与其他公民一样?我们根据报刊有关资料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伊甸三问     
宁望 《天风》2008,(2):38-39
一、"重生"的属灵意思 "重生"的字义是再生,其属灵的意义非常丰富.信徒第一次生是从父母生,从肉身生,有肉身的生命.第二次生是从圣灵生,有圣灵居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就有属灵生命.  相似文献   

20.
答读者问     
(一)问:“半成品”何所指,请解释。 答:我愿意根据从阅读圣经所得的亮光试答如下: 我们的上帝是创造之主。他的创造是一个长过程,不是6天就完成,接着就一直在休息。创世记1章告诉我们,上帝对6天的创造是表示满意的,但如果认为上帝的创造就局限于那6天而已,此后他已经停止创造,那今天的世界会是多么原始,人对上帝的认识又会是多么幼稚。对那最初6天,上帝说:“甚好”,但此后,上帝的创造得处理人类的罪行,得解决人类的罪性问题,创造就不像起初6天那么简单顺利了。但是上帝是创造之主,昨天是,今天是,明天还是。他决不半途而废。创造是在不断进行中的工程。这创造决不是没有成效的。被造的世界在上帝创造过程中总体上已经是半成品,但还不过是半成品,总的说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