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两则故事。一则讲述的是在1924年,美国家具商尼科尔斯的家突然起火,大火将他准备出售的家具烧个精光。只留下一片残存的焦松木。看着这一片狼藉,尼科尔斯伤心不已。突然,这烧焦松木独特的形状和漂亮的纹理把他的目光吸引住了。他小心翼翼地用碎玻璃片削去尘灰,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涂上一层清漆,居然产生了一种温馨的光泽和红松非常清晰的纹理。尼科尔斯惊喜地狂叫起来,马上制作出仿木纹家具。一场  相似文献   

2.
原木时代     
正丽日暖照的午后,走进了隐在山谷中的美丽乡村。入住密林环绕的农家旅舍,一股清新的原木风格扑面而来:木板包裹房体,木柱挺起屋檐,木桩锯成座凳,木栅围成篱笆;木走廊、木地板、木楼梯、木桌椅……饶有质感。与"原木风"一同袭来的,是丝丝缕缕的松木幽香。这香,浓郁,阳光曝晒后,甚是沁心;这香,清幽,因久未闻得,愈发诱人。一时,神清气爽,沉醉在这幽静恬美的山村之中,烦忧皆  相似文献   

3.
红松的启示     
小兴安岭是红松的故乡,在伊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里,有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红松林,红松的生长布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些最粗壮的大树往往成为树群的核心,辐射四周。与核心树距离最近的树木一般都很矮小,而随着辐射半径的延长,树木也逐渐高大起来。甚至有的竟然超过了位于中心的大树。  相似文献   

4.
守望 《天风》2006,(23):12-13
我们事业扩展是为了侍奉的扩展,因为我们在世上生活的目的是侍奉神,所以事业扩展不过是我们的途径,可以作为我们侍奉神的资源,我们的目的是侍奉神。读经:路12:16-21,16:19-23,18:18-23, 19:1-9,23:30-34路加福音里面提到了五个财主,每个财主都有他的特点。我们可称他们为:无知的财主,奢华的财主,忧愁的财主,有福的财主,复兴的财主。财主之所以有福、复兴,是因为他们遇见了主耶稣,受了主爱的激励。一、五个不同的财主1、无知的财主(路12:16-21)主耶稣称他为“无知的人”,是因他在属灵方面一无所知。他在属世方面是很聪明  相似文献   

5.
一、蒲松龄嘲弄财主(字谜)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连试不第,只好靠教书为生。有个财主望子成龙,慕名请蒲松龄去当师爷。教书3个月,临近春节,蒲松龄便要告辞。财主问:“吾儿文章如何?”蒲松龄回道:“高山响鼓,闻声百里。”财主又问:“吾儿在易、礼、诗诸方面不知长进如何?”蒲松龄应道:“八窍已通七窍。”说罢便启程返家。财主赶去衙门,将这喜讯告诉当师爷的胞弟。师爷说:“大哥,你让那教书匠戏弄了。”你知道蒲松龄的话是何含意吗?谜底:(不通,不通。一窍不通)二、施耐庵考弟子(字谜)明朝有个姓刘的财主,有3个儿子…  相似文献   

6.
正正与年逾八旬的老父亲在炕头闲聊,身边的手机响了。电话是一位好友打来的,声音有些沉闷,似乎在极力压抑着情绪,我顿时有了不祥的预感。果然,好友沉痛地对我说:"我爸走了,今天上午10点。"突然之间,我的思维掉了线,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经过短暂沉默,我终于艰难地开了口:"知道了,别太难过了,多保重。"好友说:"谢谢!"随后就挂了电话。放下电话,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留在老父亲身上。老父亲已经八十高龄了,除了耳朵有些  相似文献   

7.
可贵的300元     
周灵才 《天风》2008,(14):10-10
圣经记载:“耶稣有一次对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相似文献   

8.
众姐妹,和弟兄,我说快板大家听:路加福音19章,写了这样事一桩。耶稣传道耶利哥,有个财主财产多。这财主,听我讲:官当的是税吏长。有钱有势人口多,日子过得挺红火。家中摆设实在阔,人来人往如穿梭。他名字,叫撒该,有个想法也特别。  相似文献   

9.
欲望的工价     
李想 《天风》2006,(12):24
一次有位天使,寻找歇宿地方。有两家人:一家房子高大华丽,一家很是简陋。天使去敲第一家的门,财主推窗一看,就从客人的头顶打量到脚底, 见他穿着褴褛不堪的衣服,想他袋里一定没有钱, 摇摇头说:“我不能留宿,我的房子堆满了五谷,还是到别处去找宿罢!”天使转身走向穷人房子,穷人出来欢迎,热诚款待,天使喜出望外。他又烤些马铃薯,拿了一些牛奶,一同吃饭。  相似文献   

10.
韩季余 《天风》2009,(10):55-56
<庄子·逍遥游>里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尧帝想把天下让给著名的隐士许由,许由回答说:"你管理天下已经管理得很好了,却要让我来代替你管理,我为什么还要做这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呢?难道是贪图留一个好名声吗?名声,不过是真相的客人,难道我希望做一个客人吗?"他婉言谢绝了尧帝的请求.许由不想治理天下的理由是什么呢?因为他认为治理天下终究只是做了一回客人,而他并不想做客人.  相似文献   

11.
陈企瑞 《天风》2011,(10):48-48
小时候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财主有几个金元宝,天天担心被人偷,总是换地方藏。藏在柜子里怕夜晚被贼偷走,埋在地下怕家里的佣人发现挖走,搁在屋顶怕被大风刮走。就这样,财主整天悬着颗心,财宝放在哪里都不安心,日夜牵挂着金元宝的藏处,屹不下睡不着,最后郁郁而终。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财宝在哪里,心就在那里。  相似文献   

12.
神不偏待人     
李雪菲 《天风》2002,(5):50-50
过去常常想到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天生下来就出生在富裕的国度家庭,过着舒适的生活?而有人就生在穷乡僻壤,过我们看来受苦的日子? 这久久盘旋在脑际的疑难问题,现今终于有了答案。现实生活又一次验证了神不偏待人这一真理。同时想起圣经记载的拉撒路一个乞丐和财主的故事:“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  相似文献   

13.
正心理学家在办公室里接待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衣衫不整,头发凌乱,胡子拉碴,而且脸色灰暗。他来到心理学家面前,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痛哭起来:"求您救救我吧!现在,我的企业倒闭,负债累累,我的妻子抛弃了我,我的孩子也离开了我,所有的人都不要我了。现在,找我的人只有债主,债主。我该怎么办呀!我真的绝望透了!"在这位客人痛哭陈述的过  相似文献   

14.
某机关招待所一位女服务员,因为是下岗后的再就业,她很珍惜这份工作。一天,一位客人叫住她,让她帮忙到街上买一块香皂。她不禁有些紧张起来,以为是自己粗心疏忽,忘了给客人的房间配一次性香皂了,便急忙向客人道歉,表示马上就补上。客人笑着解释,房间里已经有了一次性香皂,不  相似文献   

15.
魏悌香 《天风》2011,(10):48-48
小时候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财主有几个金元宝,天天担心被人偷,总是换地方藏。藏在柜子里怕夜晚被贼偷走,埋在地下怕家里的佣人发现挖走,搁在屋顶怕被大风刮走。就这样,财主整天悬着颗心,财宝放在哪里都不安心,日夜牵挂着金元宝的藏处,屹不下睡不着,最后郁郁而终。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财宝在哪里,心就在那里。  相似文献   

16.
无事此静坐     
我的外祖父治家整饬,他家的房屋都收拾得很清爽,窗明几净。他有几间空房,檐外有几棵梧桐,室内有木榻、漆桌、藤椅,这是他待客的地方,但是他的客人很少,难得有人来。这几间房子是朝北的,夏天很凉快。南墙挂着一条横幅,写着五个正楷大字:无事此静坐。我很欣赏这五个字的意思。稍大后,知道这是苏东坡的诗,下面的一句是:一日当两日。  相似文献   

17.
在犹太人历史上,阿基巴是一位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他全名为阿基巴·本·约瑟(Akiba ben Joseph)。大约在公元50年前后,他出生在巴勒斯坦。由于家贫,一直上不起学,靠给人牧羊为生。长大后他给一位家财万贯的大财主干活时,爱上了财主的女儿拉结,二人结为夫妇。财主盛怒之下,把女儿赶出家门。从此,二人住在破旧不堪的小草棚里,靠给人牧羊度日。阿基巴40岁这一天,在井边看见水滴石穿、刻镂成型,悟出了“日日不废则至柔之水可破至坚之石”的道理,于是下决心天天用功,用犹太教经典来刻镂自己的血肉之心。在爱妻的鼓励和支持下,…  相似文献   

18.
某机关招待所一位女服务员,因为是下岗后的再就业,她很珍惜这份工作。 一天,一位客人叫住她,让她帮忙到街上买一块香皂。她不禁有些紧张起来,以为是自己粗心疏忽,忘了给客人的房间配一次性香皂了,便急忙向客人道歉,表示马上就补上。客人笑着解释,房间里已经有了一次性香皂,不过他讨厌使用小香皂,  相似文献   

19.
追求良善     
沈承恩 《天风》2006,(15):2-3
一个少年财主向耶稣提出了一个“良善”的问题。这少年财主虽然离开了主耶稣,与永生无缘,他还是有一些耶稣看为可爱之处。第一,他谦卑,不耻下问。耶稣在当时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穷教师,而他是财主,是一个官,又年轻,但他能够在大庭广众面前向耶稣跪下问永生之道。第二,他追求,他已经相当努  相似文献   

20.
蚊蚋     
自然界中有许多难得明白的东西,比如象怕鼠,鼠怕猫,猫怕狗等奇特现象,即便自称为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却最怕小小的蚊子叮咬。最让人可气的是,蚊子能让你抽自己的嘴巴,这可能是蚊子最为得意的地方。当然也有可笑的,那是我的布依民族有一则《打蚊子》的故事:即仆人为打财主耳光以解平日挨骂受罚之气,一日,在财主高兴会客之时,仆人当众狠很抽了财主一个耳光后,迅速将早已准备好的死蚊子放在手心,以此证明自己的忠心,赢得了大家的赞扬,财主本人也当众承认仆人好心。经上提到的蚊蚋,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咬人的蚊子,也就是埃及人遭受的十大灾难中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