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他主义是西方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近些年来,国内学界将儒家伦理判定为利他主义者颇不乏其人。王海明先生不仅认为儒家伦理以利他主义为总原则,而且认为儒家思想是当今中国崛起的枷锁、包袱和障碍。而深入分析孔、孟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可见,与王先生建立在"经济理性人"意义上的"为己利他"伦理观不同,以"立己立人"为核心的儒家伦理观蕴含着利他、利己的双重因素,并在"内圣外王"的人文理想中超越了利他、利己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以正面的人性情感为价值优位的"为己之学"和"仁本主义"。儒家这一伦理观有着深厚的人性根基、民族积淀和实践智慧,至今仍是重建中国伦理最重要的传统资源。  相似文献   

2.
李荣荣 《学海》2014,(2):106-111
社会团结是个体化理论关心的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乌尔里希﹒贝克的个体化理论中,利他个体主义是显示出团结迹象的伦理要素。有鉴于国内学界的相关讨论尚不多见,同时考虑到个体主义在中国语境内遭遇的意识形态曲解与文化误读,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利他个体主义的道德蕴含。作为一种突破利他与利己之间二元对立关系的新伦理,利他个体主义所蕴含的"给予却不必牺牲自己"的原则为现代个体参与社会提供了积极的伦理环境,进而为个体化社会的团结指出了一种可能方向。强调公民自组织的亚政治是实践利他个体主义的空间及条件,由此表明了将个体道德与制度道德并置思考的重要性。贝克关于利他个体主义的道德蕴含及其社会条件的讨论,对于思考从传统社会关系中脱离出来的中国个体如何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主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团结是个体化理论关心的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乌尔里希﹒贝克的个体化理论中,利他个体主义是显示出团结迹象的伦理要素。有鉴于国内学界的相关讨论尚不多见,同时考虑到个体主义在中国语境内遭遇的意识形态曲解与文化误读,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利他个体主义的道德蕴含。作为一种突破利他与利己之间二元对立关系的新伦理,利他个体主义所蕴含的"给予却不必牺牲自己"的原则为现代个体参与社会提供了积极的伦理环境,进而为个体化社会的团结指出了一种可能方向。强调公民自组织的亚政治是实践利他个体主义的空间及条件,由此表明了将个体道德与制度道德并置思考的重要性。贝克关于利他个体主义的道德蕴含及其社会条件的讨论,对于思考从传统社会关系中脱离出来的中国个体如何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主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他惩罚是指个体为惩罚违反社会规范的人而自愿个人支付成本,它在人类合作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认知控制"与"情绪满足"被用来阐述利他惩罚的产生机制。而神经层面的研究也发现,利他惩罚主要涉及以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为主的基于规则的系统和包括纹状体、内侧前额叶皮层以及脑岛等脑区在内的情绪驱动系统。此外,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可能是利他惩罚行为发生的神经生化基础。未来研究除了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与整合利他惩罚的发生机制、神经机制、基因机制以外,还应注重利他惩罚在自然情境下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西方学界由于把自利混同于利己却将利他排除在自利之外,结果在将利己与利他嵌入概念上抽象对立的二元架构之中的同时,又遮蔽了两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实冲突,最终落入了利己主义"有人性无德性"、利他主义"无人性有德性"的悖论。只有深入辨析自利、利己、利他的概念,揭示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在现实冲突中如何生成的具体机制,我们才能澄清它们在同样符合人性逻辑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了复杂道德属性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6.
陈思静  杨莎莎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1):1901-1910
社会规范的维系离不开对违规者实施的利他性惩罚, 然而, 从个体心理层面来看, 利他性惩罚的动机却并不是全然利他的。除了积极维护公平原则以外, 追求良好声誉、规避潜在损失或消除负性情绪也在不同程度上驱动了利他性惩罚。此外, 对惩罚成本数量和成本形式的敏感也表明基于成本-收益原则的策略性动机在驱动利他性惩罚中占据一席之地。进一步探索在利他性惩罚实施过程中不同动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6,(4)
正寺院,作为佛教和佛教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它是僧众的修行道场,也是对外的弘法平台。所以,个人认为寺院发展的重心应该放在"内修外弘"的正务上。因为,"自利利他"是大乘菩萨必备的精神;"内修外弘"是每个僧众的本分与使命,  相似文献   

8.
在如今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南北传佛教也应在佛教的终极性、利他性、开创性和深远性层面深入交流、携手合作,让高僧大德们用生命点亮的人类心灵之灯,在我们手中光焰愈盛,普照全球。"一带一路"建设,同样可以成为世界新文明起飞的摇篮。一种新的文明模式,如果具备终极性、利他性、开创性和深远性的特征,必能成为在人类心灵成长的深层次上达成共识的文明,也会真正成为现前及究竟意义上的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文明。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利他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利他动机进行调查分析。测量工具为利己性利他动机量表和利他性利他动机量表。被试取自北京5所高校的大学生1920名。结果显示:57.4%的大学生报告高度利己性利他动机。63.2%的大学生报告高度利他性利他动机。性别、独生子女、家庭地点等因素均同大学生利己性利他动机无关。独生子女、家庭地点、学校性质同大学生利他性利他动机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中"空"的"人格"性与当下公共精神追求如出一辙。在公共壁画空间中,"空"是壁画物质密度、数量上的空,也是人的精神活动空间中的"虚空"。公共壁画的艺术空间要为拥挤的城市环境减负,成为去产品性、商品性的精神空间。尊重社会空间规律,充分利用艺术手段以少胜多,营造出利他的"尚空"栖居空间。  相似文献   

11.
试论经济人的道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古典经济学认为 ,经济人的利己行为通过市场可以转化为道德行为。然而二百多年的经济实践并未证实这一理论 ,其根本的问题在于经济人的利他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利他。加强经济人的道德建设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亲缘利他的不对称性:进化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含适应性理论是进化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假设, 个体的亲属是其适应性的载体, 但亲属们的价值有所不同。大量研究发现, 亲属的利他行为表现出不对称性, 即遗传相关系数相同的亲属表现出不同的利他倾向。如祖父母对孙辈的投资中, 外祖母往往投入最多, 外祖父和祖母次之, 祖父投入最少。研究者用内含适应性理论来解释这种亲缘利他差异, 进而提出了“父亲身份不确定性”等具体的进化假设。未来研究中, 国内研究者应在正确理解内含适应性理论的基础上, 更多关注亲缘利他的不对称性, 采用多种数据采集方法和统一的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社会正念范式(SoMi),考察不同人际距离对其社会正念利他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人际关系产生的人际距离对社会正念利他选择不同,被试与陌生人的利他选择最低,与父母的利他选择其次,与朋友的利他选择略高于对父母的利他选择;(2)情绪面孔产生的人际距离越近,利他选择行为越高,人际距离越远,利他选择行为越低;高兴面孔表情利他选择频次最高,悲伤面孔表情次之,愤怒面孔表情利他选择最低。  相似文献   

14.
利他性行为和利他情境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随着进化心理学作为一种崭新研究取向的迅速发展,一些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取得了一些新的假设和视角。其中,“察觉利他者机制”是进化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针对个体识别利他者和利他情境能力的一种假设。目前,对这一机制是否存在以及其心理过程仍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了利他和利己动机驱动下的欺骗行为在行为和神经机制上的差异,及不同强度利他动机之间的差异。行为结果发现,个体在利己动机下相比于利他动机下会更多地撒谎,且在高利他与低利他动机下的撒谎程度显著正相关。ERP结果发现,在利己动机下,有机会撒谎比无机会撒谎条件诱发了更大的N2和更小的P3波幅;而在高低利他动机下,两种条件的波幅差异不显著。结合行为和ERP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基于利他动机与基于利己动机的欺骗行为存在本质不同,而基于不同水平利他动机的欺骗行为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佛教作为世界性的佛教,具有浩瀚的教理典籍、丰富的哲理体系、系统的伦理规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贡献良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中包含有:"缘起性空与如实观照"的认识论、"诸行无常和时空无尽"的宇宙观、"无我利他和度生无倦"的人生观、"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利他观、"知恩报恩,回报社会"的处...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利他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自编问卷,通过对173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并探讨了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利他态度和利他行为倾向,发现:中学生利他态度和行为存在冷漠、利他、既不冷漠又不利他三种状态。冷漠者为极少数,既不冷漠又不利他者为大多数(62%).利他态度与行为倾向与年龄没有显着差异,与性别有显着差异。利他的态度和行为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何宁  朱云莉 《心理学报》2016,(2):199-210
自恋者具有低共情的人格特征,而共情是引发利他行为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两个实验研究试图揭示不同情境下,自恋对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恋组与非自恋组被试均存在内隐利他倾向,且自恋组的内隐利他倾向显著低于非自恋组;(2)自恋组的共情能力显著低于非自恋组,其中,自恋组在情绪共情上显著低于非自恋组被试,两组在认知共情上差异不显著;(3)共情诱发对自恋组被试的共情与内隐利他均有显著影响。启动条件下自恋组被试的共情水平与内隐利他倾向显著高于控制条件下自恋组被试,且达到与非自恋组被试相同的水平,而非自恋组被试的共情与内隐利他倾向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差异不显著;(4)共情诱发显著提高了自恋组被试的情感而非认知共情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利他性惩罚者是如何在演化中得到选择的?三个实验表明:利他性惩罚有利于惩罚者获取权力。实验1和2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发现,被试倾向于将权力分配给做出利他性惩罚的个体,其心理机制可能是利他性惩罚提高了人们对惩罚者的能力评价。实验3的结果进一步显示,群体间竞争强化了上述现象。上述结果为理解利他性惩罚的演化机制提供了一种权力视角,并为理解人类社会中领袖的最初涌现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20.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正义理论,其受到的许多反驳与其多重人性设定相关。罗尔斯的正义环境论说和融贯论证成方法使得他深受休谟人性观(我们有着有限的利他心)的影响;而他对无知之幕的设立与理性选择理论的强调又受到经济人设定的强烈影响;但在提出正义原则及其证成时又显示出康德的深刻影响,隐含人有善良意志,要求有充分的利他心。多重人性设定得以并存的缘由在于罗尔斯混淆不偏不倚与运气平等主义,混淆"不应得"与"非应得",以及正义两原则在推理上的断层与实际含义的妥协。澄清各种混淆后,我们基于休谟的人性观才可获得对公平正义最融贯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