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天主十诫的总纲就是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而爱人如己的实践往往体现在近人身上。这里所说的"近人"并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亲人———父母兄弟姊妹,也指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频繁接触的人。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爱那些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非常容易,但要我们去爱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那就不太轻松。如果要爱那些与我们有一定的距离,有难以化解的宿怨和曾经故意伤害我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作为方法的汉传唯识学"的理念。认为汉传唯识学有不同于天台、华严、禅宗等的独特的中国化方式,本文称之为"内发创新模式"。所谓"内发",是指其基本框架,甚至基本问题都来源于印度佛教;所谓"创新",是指在印度佛教的基本框架下,对那些印度佛教的基本问题作出了原创性的回应和新的开展。最能表明汉传唯识学"创新"特质的是,它是有相唯识学体系的最终完成。通过对汉传唯识学独特的中国化方式的考察,可以丰富乃至重构佛教中国化的多元图景。  相似文献   

3.
读到梁康的随笔《孔子论"仁"及其"相对主义"》,唤起了回忆,又被激发出新的讨论兴致,所以想来凑趣写随感.所谓"回忆",是指我十年前写的一篇文章《仁与艺》①,关注的也是这个问题,也曾引用过不少梁康此文中的《论语》引文,来显示那些被汉学家所慨叹的孔子仁说的"矛盾与神秘",实源自它的"非观念化维度".那里讲的"观念化",与梁康这里讲的"普遍性诉求"很相近.  相似文献   

4.
大道至简     
看张继禹道长的《坐忘铭》,深受启迪,文章用简练的文字阐明了道家养生长寿的秘诀,这就是:"简事收心,物我两忘"。这也是养生的最好方法和最佳境界。老子曰:"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蒋锡昌先生在解释这段话时指出:"此章言无私之道,一则练其内部之气,所以定其神;一则去其外部之欲,所以定其形,二者定,则圣人养生之道全矣。"这里清楚地告诉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净化和纯洁思想,去除那些不必要的物欲,同时忘记身体以及身体外那些繁杂的东西,把事情简单化,把那颗躁动的心收回来、静下来,外忘其形,内定其心,这样才能自在快活。这里"简"字是关键,不仅内容丰富,且玄妙无穷,受张道长启发,也谈一点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家公司苦干苦熬了多年,终于如愿以偿坐到了主管的位置。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有点作为,就赶上了公司人事大换血。在新一轮的竞聘中又遭遇"滑铁卢",正好身体不适,就借机辞职休整。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我重新应聘到一家公司做文员。然而上班后,我只是做一些与文案无关的杂活。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那些我眼里的"小字辈",却对我指手画脚:"帮我复印个材料,经理着急要!""这个快递得发给客户,我实在走不开!"……在以前的公司,这些活都是我指  相似文献   

6.
<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有效推进其大众化。当年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在《大众哲学》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大众哲学,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凸显"新大众哲学"的"新"的特征。这里所讲的"新",并不仅仅是指新哲  相似文献   

7.
走最快的路     
坐在出租车上,司机问:"先生,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我好奇地反问:"最短的路不快吗?""当然不是,现在是行车高峰,最短的路经常交通堵塞,你要是有急事,就得绕道走,多走点路,可能早到。"我正有急事,当然就选择走最快的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其实,人生随时会面临着这  相似文献   

8.
朱光潜认为审美功能是巨大的:其一,具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在审美态度下,主体跳出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束缚,凝神于对象本身,将会发现充满意蕴的全新世界;其二,以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主体只有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中,才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自我生命精神才可以最完全地展开,才能更好地完成在名缰利锁状态下所不能完成的事业;其三,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的世界。朱光潜主张艺术的创造与欣赏活动,是超脱自我烦闷与走向人生艺术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的观念如此重要,但常常为我们所遗忘。必须让这个重要的观念成为我们的工作习惯,在每开始一项工作时,都必须首先让自己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我们最应该花最大精力去重点做的事。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我们对学困生不可用静止的目光审视他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对待。1.提问问题对象化严重。这里所指的对象化严重,是指提问的学生都是优秀生和中等生。这样做可以使课堂顺利进行,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忽略了学困生。久而久之,学困生不去思考问题,封闭自己。  相似文献   

11.
开店搞经营,就要会"折腾",并善于"折腾",即使在生意特别好的情况下,也要主动"折腾"一下。那么,什么叫"折腾"呢?通常来讲,"折腾"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指没事找事,翻来倒去,改来改去……总之,就是重复做一些无意义、不必要的事情。但笔者在这里所说的"折腾"一词却是"好"的一面,是一种进取、一种创新、一种变革,是奋斗不息,  相似文献   

12.
王成  裴植 《管子学刊》2007,(3):14-18
忠,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忠"思想发展史上,《管子》的贡献就在于对前人"忠"思想做了批判总结,并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出发点,对"忠"做了新的界定,使得原本内涵相当丰富的"忠"思想在这里开始出现围绕"君"之事进行定向思考的倾向,从而为未来"忠=忠君"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躺椅     
上海的天说热就热。这不,刚进5月,就闷热异常,稍一动作,便挥汗如雨,家里便早早地打开了空调。星期天一早,妹妹便打来电话,说爸爸让我们去他那里,有急事要办。有急事要办?他一个90多岁的退休老人有哪门子急事?心里  相似文献   

14.
《爱在他城》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芭芭拉的女性主义思想。父权社会中的男权文化是女性受到压迫的根源,只有努力充实自己,取得经济及精神上的独立,实现女性意识的觉醒,才能真正完成女性意识的成长,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真正地做自己。时至今日,虽然女性主义已经历了三次浪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真正的"男女平权"仍没有彻底实现。芭芭拉的文学作品无疑能给身处困难的女性带来光亮,让女性能直面生活的挫折、实现自我的独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历来对"知者利仁"诠释的分歧都比较大,主要有"借仁济私"和"以仁为利"两种诠释。朱子认为"利仁"是指:真知仁之可好而必能行之。针对自以为达到"安仁"境界的狂妄者以及为一己之私而放弃仁义的假儒者,朱子认为只有做到"利仁",坚持做克己复礼工夫,才能有望达到安仁境界。朱子主张"未能安仁,须学利仁",对当今志于儒学的人来说应当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5,(5):88-95
罗尔斯的公共辩护理念,要求为正义原则所做辩护必须取得合乎情理的公民的合理接受。但这里作为规范性限制条件的"合乎情理"却主要不是认知意义上的,因此合乎情理的公民持有认知上不合理的信念完全是有可能的。而这将会导致"辩护的真诚性"问题:即为正义原则所做的辩护,诉诸的是一个人所持有的认知上不合理的信念。罗尔斯对正义原则的辩护工作是分两阶段来完成的,分阶段的辩护策略可以避免"辩护的真诚性"问题,因为在这两个阶段中,面向某个公民持有的认知上不合理的信念作辩护的问题都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除了奥运会之外,我过着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沉闷的生活。我没有女朋友,也不会做许多朋友喜欢做的那些事情。不过在我看来,这种生活方式仍然很好。我不愿意拿其他生活方式来交换。"说这话的是美国的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他在雅典奥运会上拿到了  相似文献   

18.
报章和词典常将"烂醉如泥"一词解释成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团泥的样子——"烂醉如泥"中的"泥"成了"烂泥、稀泥"。这是望文生义的结果,虽然"普及",但却是一种误解:很多人不知道,这里的"泥"并非"土和水合成的东西",而是一种水虫。那么"醉如泥"中的"泥"到底指的是什么东西呢?宋、明、清三代还真有人为此做了专门的考证"。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事实》一书中,对"醉如泥"中的"泥"有如下考辨:"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  相似文献   

19.
围以高墙的园林,早已不是只属于文人的林泉,园林脱离了以往的人类生活情境而成为特殊的文化载体。如今,几乎每一个走进园林的人都会怀想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也都在尽可能地感知那些别具匠心的设计和发自内心的表达。园林,是中国人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是造园者给予园林的情感表达,是一种意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雕琢自己     
一位出色的雕塑家经过很长时间的精心雕琢,终于完成了一件几乎完美的雕塑作品。有人忍不住走上前去问这位雕塑家:“你怎么能够完成这样美丽的雕塑作品呢?”雕塑家满脸微笑地看着眼前的雕塑作品说:“其买,这件雕塑作品一直都存放在这里,我不过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了而已。”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就像那位雕塑家所说的那样,只要我们将身上多余的那些边边角角去掉,就一定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