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当代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断地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以适应全球化浪潮,是时代的必然要求。阅读则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最快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量的大学生更应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多阅读书外国文学名著来充实自己,不断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基于上述原因,对郑州大学100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了关于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调查,力图全面了解郑州大学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关于外国名著阅读的阅读动机、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方法和阅读态度,还有阅读中存在的难点和障碍以及外国名著阅读带来的影响等,并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最后提出加强大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阅读文学小说曾经被认为只是大众消遣娱乐的方式,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阅读文学小说能够提升个体的社会认知。然而,有些研究并未发现阅读文学小说能够提升社会认知。本文首先批判性地分析支持和质疑“阅读文学小说提升社会认知”的相关证据,随后提出未来的研究将如何解决这一争论,包括开发新的研究工具和技术、明确文学与小说的操作性定义、确定读者的关键特征、创新研究设计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文学文体学是文学与语言学交汇的地方,是连接文学和语言学的桥梁。本文运用文学文体学的方法论对华盛顿·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进行分析。进而证明综合的文体学分析能够帮助更好更深刻的理解主题。  相似文献   

4.
文学阅读不但能提高读者的文学修养, 还能影响其心理状态。然而, 文学阅读经验是否一定能提高读者的心理理论仍然存有争议。近年来有关文学阅读与心理理论关系的实验性探讨不断增加。鉴于此, 作者从文本体裁、测量手段和个体差异角度分析了争议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 归纳了文学阅读影响心理理论的潜在机制, 即镜像神经系统和默认网络很可能是文学阅读促进心理理论提高的重要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5.
《课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如何指导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问题作了些许思考、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6.
阅读过程中的理解监控特点及策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理解监控是阅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成份,贯穿于阅读过程的全过程;针对阅读理解监控的特点进行的策略训练对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很有帮助,对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监控的本质以及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书籍是人类记载自己思想、文化、社会经济活动等一系列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阅读书籍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成长,也帮助人类社会在经验和教训中不断前行。书籍阅读对于文明和文化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阅读者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因此阅读书籍对我们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的。随着传媒行业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图片、视频、影视作品和电子书籍等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纸质书籍面临着被读者抛弃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书籍的设计者应该积极进行创新,采用全新方式对书籍进行设计,以便重新赢得市场的青睐。文章主要对多媒体图书市场中书籍设计的延伸与变化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中明确指出:“幼儿阅读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成功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一种凭借思维来理解和体验各种阅读对象的心理过程”。幼儿阅读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阅读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素材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经验,才能够提高阅读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家长与幼儿教师虽然都很重视幼儿的阅读活动,但是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相关幼儿阅读活动的资源存在着形式单一的问题,哪些资源可以成为幼儿阅读的资源呢?在具体工作中对这些资源怎样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王鸢清  刘国雄 《心理科学》2022,45(6):1524-1530
摘要:文学小说阅读可以提高个体社会认知能力,但其中具体心理机制有待探索。本文通过梳理以往研究,从文学小说的社会性和文学性两个视角入手,结合模拟理论,精加工似然模型和叙事传输理论讨论了文学小说阅读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文学小说影响社会认知的动机-情感-认知加工策略框架。文学小说的社会性会增强读者对故事的情感卷入(叙事传输理论),并引发读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心理模拟(模拟理论);文学小说的文学性同样能够增强读者对故事的情感卷入(叙事传输理论),同时促使读者在动机层面愿意耗费更多认知资源去理解故事内容(精加工似然模型),进而促进心理模拟。未来需要更多实证研究来检验这一框架的解释力,完善其边界条件,寻找脑机制层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们是《逻辑与语言学习》的忠实读者。通过六年的阅读,我们惊喜地发现,逻辑王国中的一株新苗正在《逻辑与语言学习》的沃野上茁壮成长,这株新苗就是:文学逻辑。文学逻辑,是与自然语言逻辑、教育逻辑、科学逻辑等并列的一门应用逻辑。它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与逻辑的关系。这王所说的“文学”,主要指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这里所说的“逻辑”,主要指传统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及数理逻辑。 1981年2月出版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7名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小学、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阅读时间分配进行了调查,并考察了它们与阅读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生与初中生课外平均每周阅读时间无显著差异,但其时间的分配有差异,小学生主要阅读文学类书籍,而初中生除了主要阅读文学类书籍外,增加了阅读娱乐类书籍的时间;(2)整体上看,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与阅读成绩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文学类书籍课外阅读时间与阅读成绩有显著正相关,娱乐类书籍课外阅读时间与重点学校学生的阅读成绩以及男生的阅读成绩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西方文论研究中心,主要将视角集中在作家、作品等文学要素,或重视作家的权威性,或重视作品的语言形式,关于读者阅读的研究则往往排除在文学理论之外。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文论逐渐将读者及文本阅读引入文学理论研究中,解构主义与接受理论的阅读观逐渐成为传统阅读理论变革的重要催化剂。文学四要素中的读者自此超越作者、作品等要素成为文学活动的主导因素。本文将从读者阅读论的角度对解构主义与接受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并从文本阅读特征比较;对作者与读者关系态度的比较;阅读视野意识形态性分析三个方面,重点分析读者阅读理论体系中: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我国著名回族翻译家纳训先生及其代表作《一千零一夜》的研究与介绍,很多专家和纳先生的故交已经写过文章。但迄今未见到对纳训20世纪40年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5册《天方夜谈》(下称纳本)的具体文字介绍。究其原因,主要是该书出版年代久远,不论馆藏还是坊间留存数量极少,致使人们难得一见。纳本是《一千零一夜》这部世界古典文学名著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地位的作品,在中阿与中外文学交流史上意义重大。现在我们主要根据购得的纳本第一、二册,对纳训的这一重要译品,做一简要介评。  相似文献   

14.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2,25(4):465-465
由我国著名儿童语言发展心理学家缪小春教授翻译的名著《超越模块性——认知科学的发展观》,最近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之一出版了。我们预期本书的出版将对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本书的突出特色是极富挑战性:既向以福多为代表的先天论的模块观挑战,也向皮亚杰的经典理论(特别是他的阶段论和结构观)挑战,而倡导一种关于儿童发展的先天后天相互作用的动力论。下面我们紧扣本书的几个主题,来看看其创新或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乃是千古名著。这是逻辑学的奠基之作 ,学术价值 ,举世公认 ;各种译本 ,不胜枚举。我国以前曾经出版过其中的《范畴篇》和《解释篇》中译本 ,1984年还出过李匡武先生的一个节选的《工具论》中译本。随着苗力田先生主编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的出版 ,我们终于得到了完整的《工具论》中译本 (苗力田主编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 ,以下简称《论》,凡引此书 ,只注页码 )。这对我国学术界来说 ,无疑是一件大好事。最近仔细阅读了这部著作 ,发现其中在翻译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并不严重 ,…  相似文献   

16.
文学插画作为插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论是作为绘画作品单独欣赏还是插入文学作品中理解阅读,文学插画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观赏性以及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因此,文学插画不仅是插画中的一员,更是书籍和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插画的创作不仅仅是由文到字的转化,也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形象再现,更是富有多重性质的艺术创作。阐述文学插画的总体艺术风格特征,举例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对于我们更准确深刻地理解文学和文学插画作品、把握文学插画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突出显要的位置,一方面,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文学瑰宝,需要我们去继承和研究整理:另一方面,在中学时期学好古诗词能够为青少年进一步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提高古诗词的敦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世界文学著作.该书不但可帮助我们了解西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演变,也可扩展我们语言学习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9.
文学的浪漫描写与特异功能迷信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是,在一些人眼中,却把两者混为一谈,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特异功能鼓噪者们拿这些名著中的浪漫主义神奇描写当作“历史证据”,大加渲染,而一些思想评论文章又把这种神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从旧文化向新文化转变的过程中,巴金先生的作品为我们矗起了一座文学高峰,我们必须仰望它。进入了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冲击,加上科技发展带来的影视繁荣,资本与图像对传统文学的挤压日益加剧。巴金和巴金的作品,同其他很多现代文学家一样遭遇了冷落,没有像20世纪那样被热爱和阅读了。郑州大学的贾玉民教授历时30余载潜心研究巴金,近期在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了《向青年读者解读巴金》一书,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年读者走近巴金丰富深刻的内心世界,让当代青年和一代大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了解历史,了解文学经典。贾玉民先生这本著作在研究向度、研究深度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批评表达等方面的创新亦令人耳目一新。总体来看,这本书还原了巴金真实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语境,多维度阐释了巴金作品的深刻意蕴并明确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科学合理的章节架构与言语明快而蕴涵丰腴的表述也都深刻表现出了著者卓越的学问家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