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有一个人将"泰山"二字错念为"秦山"。另一个人好心指出他念错了。此人偏不认错,并说:"我们找村里最有学问的老先生问个明白,如果是我错,我就请你吃饭;如果是你错,你就请我吃饭。"于是二人找到了老先生。老先生听完事情的来由,便说:"是念‘秦山’。"那念错字的人得意了,说:"该你请吃饭了。"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知道,战斗的"战"啦,武装的"武"啦,戍边的"戍"啦,投笔从戎的"戎"啦,都与打打杀杀有关,因为那个挥戈上阵、跃马横戈的"戈",在那里证着,一下就能看到这些字的内涵。让人费解的是,我们的"我"字,是一个代词,不但没有你、他、俺等字的"亻"旁,怎么也有一个杀气腾腾的"戈"字呢?这就要从甲骨文谈起了。其实,"我"在古代,真的也与战、武、戍、戎等字一样,与战争、守卫  相似文献   

3.
"美人如花",这四个字其实是艳俗的,后三个字"隔云端",忽然就妖娆了就妩媚了就距离了,就无限的惆怅和向往了!想想吧,云端啊,那是多么遥远的唯美的距离,我每次坐飞机都刻意选择靠窗的位置,为的是体会云端二字。  相似文献   

4.
爱的感悟     
董爱宏 《天风》2004,(9):45-45
在教室的墙上,我曾精心地用绿色的卡片拼成一个大的"爱"字。最后将学生和我的名字写在上面,拼成一个由42个人名组成的"爱"字,因此告诉大家生活在一个爱的团契里。 还记得那一天我将我的名字填写在"爱"字的底部。作为柱角和注脚。从写成的"爱"字来看,我是在最底部,并且从写字的过程来说是最后完成的几笔。我想作为老师应藉着祷告托起他们,但最后我发现主在我身上是精心绘制的几笔。  相似文献   

5.
买纸     
买纸?稀罕啊,不是办公无纸化了吗,你岂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昨天我去城隍庙买纸,在省博物馆门口,遇到一位名字常常前缀"著名"二字的朋友,他表现出来的惊诧,也让我惊诧。这几年,买布的人少了,据说市场上服装的存量,足够中国人穿50年的,  相似文献   

6.
正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传说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也可以说,仓颉点燃了华夏文明的火种。汉字中有一个"仁"字,这个字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而儒家文化,又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仁",也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但如果我们深究一下,"仁"字为何是"人"字旁?我之理解,只有人才懂得"仁",除人之外的其他动物,是不懂的。  相似文献   

7.
重要更正     
《美与时代》2013,(6):8
一、本刊2013年5月上旬刊(总508期)辛塞波同志的《建筑教育人文体系的多元构建和拓展》一文,第126页左栏"一、建筑教育人文体系构建和拓展的时代必然"第5行中"未能"二字应删去。"未能"二字为我刊编审过程中所误加,致使该句所表达的意思错误。为此特向作者、读者致歉,并接受教训,尽量避免类似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微笑着走上讲台让学生随意写一个最难写的字,有的写"夔"字,有的写"赢",有的写繁体字。我笑着摇摇头,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人"字。教室掌声雷鸣。我慢慢地说道:"世间最难写的是这个‘人’字,有些人终其一生,却并没有写好这个字。""人"字的一撇代表骨气,一捺代表底气。骨气是人的立身之本,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了骨气就有了自尊,有自尊的人就会有  相似文献   

9.
仁者无兵     
正杭州大井巷胡庆余堂,有一"戒欺"横匾,是胡庆余堂"三宝"之一,另"两宝"是金铲银锅和药局匾。"戒欺"二字为胡雪岩手书,匾中的"戒"字,长"戈"内的"廾"被一个"大"字替代。很多人都把"戒欺"二字当成胡庆余堂的宣传口号,其实胡雪岩书写此匾主要是为了自勉,所以在胡庆余堂的众多招牌、匾额中唯独这块横匾朝里悬挂,面对的是店内的耕心草堂。  相似文献   

10.
火柴情思     
正中秋节前夕,一帮朋友到酒店聚餐。刚一落座,我就被餐桌上的火柴盒吸引住了。我转动餐桌,把火柴盒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火柴盒呈扁长方形,宽不盈寸,长约二寸。盒子正面印有饭店名字,旁边印有两个几何图形搭建的小房子,房子右上角圆形内篆书一"家"字,让人顿生宾至如归之感。盒子背面印有饭店在石家庄分店的店名、地址、电话等。一个小小的火柴盒,设计颇具匠心。父母那一代人一直是使用火柴的,我也用过十几年火柴,记得那时一直是"泊头"一个老牌  相似文献   

11.
灵感速记     
正一北岛有一首诗,题目是"生活",整首诗只有一个字:网。人称"一字诗"。我觉得这首诗并非一个字,而是三个字,单是一个"网"字不能成诗,必须将题目"生活"也加进来。陶渊明称世俗为"尘网",北岛描述现实生活为"网",两大诗人所见略同。"网"字字形由小篆演变而来。书法家写小篆,基于艺术上的理由,有时在里面写四个×,更是宛如张网以待的样子。古人受道家影响,认为"网"是束缚、是陷害,这个网是网罗;  相似文献   

12.
正那日黄昏,走在校园的芙蓉湖畔,我忽然慢下了脚步。湖边一排粗大苍翠的树木吸引了我的目光,近前一看,小木牌上写着树名——菩提树。看见"菩提"二字,内心不由生起一丝敬畏之心,书上说痛苦而生菩提,是在逆境中产生的美  相似文献   

13.
自传和心境叙述的电影中常见"二我差"叙事手法,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之间争夺话语权成为人物形象变化的主要特征。赵毅衡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二我差"后,对自传中人物性格变化的分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瑞典电影《野草莓》中的梦境与现实以拼贴的手法解读主人公"二我差"的形成,并从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上分类出:现在-过去式,过去-过去式,现在-现在式这三种"二我差"的存在方式。当下对"二我差"的分析不仅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分析、叙述学分析研究的热门,也是具有现代精神的一种体现,对青春电影中成长题材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公共环境的设计相比其他艺术设计理性成分更多一些,也更严肃、科学、系统、主流,但并不代表我们就要望而仰止。我们追求的目标只是让我们的公共空间,让我们的快乐生活变得更美好。大街小巷上吸烟的人很多,但是他们之中会自带便携式烟灰缸的人恐怕很少,路边的垃圾桶可能隔上好几百米才找到一个,还不一定都设有烟灰缸,要是把烟头直接扔进垃圾里可是相当危险的。为了消灭安全隐患、保持市容、维护环境,杜绝满大街乱扔烟头的现象,《iidea》为我们的城市设计了这个安全美观,造价经济的烟灰缸。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今天说到"性命"二字,似乎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生命。其实"性"与"命"二字,无论是在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中,还是在儒家文化中,都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人把儒家称为"性命之学",也是这个道理。一旦把性与命分开来看,我们对生命的体验自然就多了层哲学思考。简单地说,"性"指生命的内在部分,是对自己而言的;"命"指生命的外在部分,是对天地、自然、历史而言的。比如没有人可以挑选自己的父母、出  相似文献   

16.
马王堆帛书《式法》中夹杂着大量楚文字成分,考释难度较大,文字释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式法》中的"晦"、"民"二字,研究者误释作"(黑白)"和"耳",遂致二字所在前后帛文无法读通。根据《式法》抄本杂糅秦楚文字的书写特点,通过对比战国楚简和秦至汉初简帛文字中的相关字形发现,"(黑白)"、"耳"二字实当改释作"晦"和"民"。二字所在帛文"晦不可以北徙"、"民痺病嚣死"可以分别在同批帛书《阴阳五行乙篇》和孔家坡汉简《日书》中找到相似的记载。  相似文献   

17.
正太阳火辣辣地晒着,老虎经过一棵大树下,只见树上两只松鼠正朝自己的背上指点着什么。"我的背上怎么了?有什么?"老虎嘀咕着又走了几步,这时,隐约听到树上的那只松鼠好像说了"疖子"二字。"我的背上长疖子了?"老虎感觉着,觉得背上好像是有一点痒,有一点疼。老虎回到树底下,问树上的松鼠:  相似文献   

18.
<正>美与丑是哲学和美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它们的关系问题也是中外哲学史和美学史上的一个古老话题。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美"、"丑"二字和"美"、"丑"的同义词"好"、"恶"等字(参见高华平,2004年,2009年)。这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即已有关于"美"、"丑"的概念,并  相似文献   

19.
正当我的博士论文快要完成的时候,林尹老师对我说:"将要获得博士学位的此刻,是人生最美的时光。"他把"将要"二字念得好响,话里充满玄机。人生在"将要"的时刻,总是满心憧憬,眼看辛苦的汗水都将化为成功的琼浆,这最令人向往,最叫人心醉。一旦获得学位以后,工作可能无着落,恋爱可能失败,滋味也许远不如未获学位之时!  相似文献   

20.
从字形看,甲骨文中的"■"字当隶定为"徝",有"巡""德"两读。前者义为"巡视",其所从之"行"为行走。后者谓寻觅于道路而有所得,即为得失之得,这是"德"的本义,所从之"行"为道路。"巡"字所从的"行"与"德"字所从的"行"本来就是同形词,正是这两个字旁的同形词关系,造成了"巡"和"德"的同形词关系。"悳"为"德"的异体字。《说文》对二字本义的解释亦与甲骨文相合。其以"升也"释"德","升"即"得"也;其以"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释"悳",旨在通过声训的方式以"得"释之。据此,关于"德"字本义的种种解读,如巡视、巡察、巡狩、行为、作为,乃至根据原始宗教学说将"德"理解为某种属性和品质等等,皆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