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说茶分几等:入口生津,咽喉回甘为佳;滋润食道,食道亦返甘为上佳;入胃熨帖,蕴味无穷且返甘则为上上佳。人生亦大抵如此。谈吐不俗,静则不语,为雅;底蕴深厚,藏而不露,为隐;不求浮名,耐住寂寞,为淡。于人不争利多寡,于世不求名高低,实为大大雅,茶有五味人分几品,你求哪般?仔细琢磨,诸多饮品,茶之所以亘古穿越时空,千百年来备受推崇是因为无论时世如何变迁,人们永远钟情于品茶,陶醉于茶的味道,以茶悟人生。而苦或甘都不是我们的常态,苦尽甘来,人生怡然;  相似文献   

2.
<正>“俗”在宋代用来品评书风高低,宋人将书法与学养、胸次联系在一起,认为俗书是病,难以根治。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每个朝代、每一代人对书风的理解与审美都不一样,所以对俗书的定义也不相同。在我们学书过程中要正确看待俗书的问题,不能盲目崇拜魏晋风度,造成千人一面的书法风格。一提到“俗”,我们会想到与它相对的一个词“雅”。“俗”即为不雅,那何为“雅”?“雅”最早出现于《荀子·儒效》:“法二后王谓之不雅。”杨倞注:“雅者,正也。”这是雅的最初意义。  相似文献   

3.
就艺术美感而论,历史地看,它会因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及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美感的演变反映到艺术中便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大雅与大俗,以及雅俗共赏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4.
淡然之心     
正人的烦恼皆由心而生,但很多烦恼其实是庸人自扰。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人生的烦恼境界,实是无故寻愁觅恨。"确实,我们处于一个纷乱的世界,随时会遇到烦恼的事。但是,有的人遇到芝麻大的小事就会惊慌失措,有的人却能在滔天巨浪里保持镇定,这种态度的差异,往往决定着人生的不同。烦  相似文献   

5.
“雅”、“俗”以及雅与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问题. “雅”与“俗”这一对范畴,是重要的文化学范畴,涉及到文化层面的境界高低,人的文化教养、仪表、人格、操守、修养、境界.“雅”与“俗”又是美学范畴,涉及到审美倾向、审美理想、审美意趣、审美境界.“雅”与“俗”又是重要的文学范畴、艺术范畴,涉及到文学、艺术作品的高低程度、境界、情趣等等.下面主要从美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来对“雅”“俗”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这才组成了一个斑斓多彩的世界。可是有些人认为,自己如果个性太强,就会缺少安全感,所以便去跟风,和自己相似的人越多,自己越觉得人生和生活会越保险,因此逐渐失去自己的个性。周围的这种跟风太多了:有的孩子不顾自己的兴趣爱好,升大学时偏偏扎堆于所谓热门的专业;现在大学生创业很流行,有的孩子原本适合走科研的道路,可是他向父母一伸手就是几十万的“创业基金”,非要当什么CEO;  相似文献   

7.
在第11届亚运会筹备和召开期间,亚运会成了人们最热门的话题。北京更是“满城争说亚运会”,听广播,看电视,开会讨论,谈话唱歌,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作游戏,小胡同里的老太太唠家常,都离不了亚运会。但是,对这个盛会的称呼,北京人却并不一致。有的说Yǎyǜnhuì,有的说Yàyǜnhǜl,即有的人把““亚”读成上声(第三声)与“哑、雅”同音,有的人把“亚”读成去声(第四声),与“哑、雅”不同音。这是什么原因?哪个是标准音呢?  相似文献   

8.
影视创作属于"集体创作",每个创作者都会对影视作品的"雅"、"俗"持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导演作为影视创作的灵魂人物,其审美意趣,更会深刻影响到影视作品最终的"雅"、"俗"呈现。导演的审美意趣分别指涉两种不同的作品美学风格:"精致高雅、含蓄诗意"的雅致之美、"理性感性、能指所指"的中和之美、"严肃深刻、艺术创新"的永恒之美;或者"民间民俗、通俗易懂"的平实之美、"充溢情感、绚丽视觉"的张扬之美、"轻松愉悦、商业时尚"的流行之美。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终极意义上说,人生具有本然的修炼意味,只是有的人意识到了,有的人没有意识到。但不管意识到的还是没有意识到,人生总不外乎呈现向上或向下两种生命状态。向上为火,向下为水。因为火不管什么时候总是向上燃烧的,而水不管在什么情形下总是向下流淌的。向上具有阳刚的力度,向下则有阴柔之美。  相似文献   

10.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大凡一个人无不活在梦想之中。不过,人生有差异,秉性各不同,有的人,偏重于梦想,有的人更看重的,却是现实。梦想犹如艺术作品,它可以照见一个人的灵魂;现实却是一面写实的镜子,它让人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一张多变或木讷的脸。  相似文献   

11.
1、【人生多坷坎,不如人意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每个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刻,只是多少的不同。在这种时候,有的人正确对待,振作精神,而有的人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产生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可以摧毁一个人的信念,甚至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姜庆莹 《美与时代》2016,(10):114-115
民俗艺术是我国民间存在的具有地方风土人情的一种美术形式,看似大俗的民间艺术,被艺术家加工后变成一种大雅的艺术形式。民俗美术的出现对中国文化传承起着促进作用,并且对中国绘画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宋代是都市经济繁荣的典型时期,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宋代艺术的发展。宋代诗词的雅、俗走向一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诗在唐代达到了顶峰,宋诗要发展,就要独辟蹊径,于是宋诗一改唐诗恢弘之气,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偏重"言情"。宋词来自于民间小曲,这种特性决定了宋词之"俗",然而宋代的许多文人士大夫经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词逐渐走向"雅"化。宋代诗由"雅"到"俗",词由"俗"到"雅"的这种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发展需要雅俗共存。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与机遇     
人生道路并不平坦,而往往是坎坷和崎岖的。在这坎坷崎岖的道路上,怎样才能步履矫健,高歌猛进呢?因素虽多,对人生抱什么态度就是一种因素。应当看到,各个时代,各个阶级,甚至各个人所抱的态度是不同的。因而,他们的人生价值也会有差别。正象臧克家同志在一首诗中所说的那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原因是前一种人活着总是为别人活得更美好;后一种人活着却是使别人遭受灾难和耻辱。然而,这一人生哲理并没有被人们普遍重视。如今,被重视的倒是机遇问题。有些人认为,人的幸福、成才与否全靠机遇。他们把“关系户”、“关系网”看作是“黄金屋”,寻找机遇的捷径。这种蜘蛛网式的“关系户”,对社会风气、党风、人的成才都带来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向我们提示了这样的问题:人生与机遇的关系如何,怎样对待机遇?  相似文献   

15.
正任何的铁锁,都有钥匙可以打开;任何的问题,都有办法可以解决;任何的困苦,都有途径可以解脱。有人总结,人生也有三把钥匙,只要掌握了它,就可以逢凶化吉、一帆风顺。第一把钥匙是"接受"。这个世界非常复杂,每个人自打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处于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之中。有的生在城市,有的生在乡村;有的家财万贯,有的一贫如洗;有的位高权重,有的寒酸卑微;有的天资聪慧,有的丑陋残疾……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睁开眼的那一刻开  相似文献   

16.
岳清华  林超群 《天风》2014,(7):28-30
每个人的人生千差万别,有的朴实,有的精彩,基督徒的人生虽朴实无华,却因基督信仰而超凡出众.福建省石狮市品创纺织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狮市基督教会陈诚实长老的人生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7.
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心态也不一样,有的人喜欢读书,有人偏好书外的东西,后面一种做法常常被人称为“玩”。  相似文献   

18.
哲理思辨     
正勇者,该拿得起时拿得起;智者,该放得下时放得下。故智勇双全,才会拥有成功的人生。临危不惧,能转危为安的是勇者;功败垂成,能反败为胜的是强者。智勇双全的人,不管走在什么路上,都会一往无前,也不管遇上什么艰难,都会无往不胜。勇者乘势而为,可以势不可挡;智者顺势而为,可以蓄势待发。志者的心中,从来不会没有  相似文献   

19.
人生风铃     
徐琼 《思维与智慧》2004,(11):43-43
从容从容源自人内心的一种自信和坚定。从容是对匆促和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的反叛和抵抗。从容的人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精神和自己独立的思考。从容的人有着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走向。从容的人十分清楚自己面对纷繁的世界应该选择什么、必须选择什么,应该舍弃什么和必须舍弃什么。从容的人不东张西望,不朝秦暮楚;从容的人不被喧闹所乱心,也不为诱惑所动摇。当整个世界都显出一种慌张和迷乱的时候,从容的人依然保持着一种清醒、冷静和镇定。从容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从容显示出一种人生的大气度。从容的人从从容本身中获得了许多人所难以…  相似文献   

20.
当人们拥有一套新的居室后,注意力会很快转移到居室的装修与布置,尤其是要构思一个理想的卧室,因为卧室是居住环境中一个最为重要、最能体现情调的空间。人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卧室中度过的,对卧室装修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然而,不同的人对卧室有不同的构思,有的人喜欢富丽堂皇,有的人追求典雅朴素,有的人则追求如梦如幻。由此可见,卧室的装修与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