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仰的传承     
张浩明 《天风》2022,(10):45-45
每个人接受信仰的方式和原因各不相同,读到圣经《提摩太后书》1章5节"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的时候,就可以知道提摩太的归主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家族就有信仰的传承.由此我就想起在我的信仰之路上也有像罗以一样的外祖母,在东北我们将外祖母称为姥姥,她就是我信仰的启蒙人.姥姥信主有40多年,虽然她没有上过学,但是对信仰很清楚,并承担起我们家族传福音的重任.正是因为姥姥的信仰,影响了我们家族里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母亲有一只檀香木的首饰盒,小小的长方形,有一本书那么大小,上面像浮雕一样凸起层层的花饰纹路,深紫红的颜色,亚光的漆面,看上去古色古香,精巧雅致。母亲一直像宝贝一样珍藏着这只首饰盒,把它藏在家里柜子的最底层,轻易不会拿出来示人。从她记事的时候起,看到母亲抱着首饰盒发呆有三次,每次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初中二年级下学期的一天,她正在准备期末考试,母亲又是彻夜未归,第二天一早,父亲便带着她去歌舞厅找她母亲,歌舞厅的服务员告诉他们,她母亲半夜已经和一个外地男人走了,是去了那个男人的家乡。母亲走时什么话都有没留下,得知母亲私奔,父亲像发了疯一样,带着敏娟,几乎找遍了全市所有的火车站、码头、歌舞厅和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4.
父亲一张铁青的脸,冰冷的眼神,像仇人一样瞪着母亲。母亲冲着他乐呵呵笑着,说:“瞧你这个样啊,去去,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个什么样。”说着怜爱地去揪揪他的耳朵,父亲不耐烦地一把推开她的手,继续凶神恶煞地瞪她。  相似文献   

5.
生活越平淡,内心越绚烂。映着那柔和的暖风,在那微笑的阳光下,追寻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像花儿一样绽放,像酒一样浓香,像花蜜一样甜美,像清晨露珠一样晶莹宁静。那是一种夜莺的歌唱,那是一种习惯的花香。把那藏着春的热吻带给她——美丽、善良、大方、爱笑又爱哭的小女孩儿——愿她能永远像花儿一样绽放,像清晨的露珠一样清澈、洁白和透明!  相似文献   

6.
民间剪纸是和民俗分不开的。世代相传的这笔传统文化遗产,是一份祖宗赠给新时期子孙的高级礼物,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宝贵价值谁也无法估量。她像父亲的血脉和母亲的乳汁一样,将永远滋补着我们精神的肌体。  相似文献   

7.
顺便     
正1上周末我回老家,中午吃饭时,母亲端出一盘蒸红薯。红薯吃起来像板栗一样绵甜。问她哪里买的红薯如此好吃,母亲笑了:"是你红霞婶送我的。"我差点儿被噎住,谁?红霞婶?怎么可能?若干年前她和母亲发生过口角,两人有近10年没说话,她会给母亲送红薯?我怀疑自己耳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路     
刘赣萍 《天风》2005,(6):53-53
母亲的路,是一条牺牲的路,也是代代相传的路。我现今已是走上了,像所有母亲一样不怨劳苦地上路,才渐渐生出对母亲的疼爱之心来。也才会在母亲日渐不多的日子里,尽可能地使她快乐开心。  相似文献   

9.
总有一幅画,在有月亮的晚上隐现;总有一首童谣,在杨柳婀娜的湖畔响起。似那幅画,如那首童谣,我的故乡,如此熟悉,又离我那么遥远。我的故乡,她不高贵,只在平凡中闪烁着淡淡的光。朴实的故乡,一如温馨的阳光诠释着她的慈祥,她就像天下所有的母亲疼爱她们的孩子一样,养育了一代代生活在那方热土上的人们。故乡是一幅平淡而充实的画。  相似文献   

10.
温暖的拥抱     
正不记得有几岁,总之我还很小的时候,我黑黑的头发被母亲编好弯过来,再扎两条粉红色的纱绫,像两只蝴蝶落在头上。那时,林场住着许多知识青年,他们大多是从上海来的,长得斯斯文文,说话细声软语,有的还戴着眼镜,和山里人很不一样。但他们又进山同样干着活计,又和山里人没什么不同。那个夏天,我在街上跑,正遇到他们收工回来。一个长辫子的女生指着我,叫她的同  相似文献   

11.
正母亲今年60多岁,本就不瘦的她这些年像吹了气一样地愈加胖起来。由于胖,她婉言谢绝我让她入住大城市的邀请,固执地留守在老家,上午遛遛弯,下午打会儿小麻将,每月靠着不多的养老金,自娱自乐,怡然自得。那日,我带女儿旅游回来,照例给母亲打电话,像过去那样不厌其烦地描述所到之处的风景和趣闻。母亲一向爱听这些,边听还边好奇地问:上海真的繁华热闹吗?南方的春天跟北方一样吗?故宫里还有宫女吗?草原上有狼吗?她的问题稀奇古怪,总让我的小女儿忍俊不禁跟我吐  相似文献   

12.
新婚三日,回门,母亲牵她的手放入他的手心,言语里皆是挂怀:“这丫头脾气倔,不懂事,又不会做家务,以后你就让着她点。”这话,被他多年以后像晒霉一样翻在阳光下的时候,真是百感交集。这风风雨雨走过的一路,这婚姻里水千条、山万座的江山,就好比晒着的被子,阳光下温暖绵柔、山河锦绣,也只有日日盖着的人,才知道庸常琐碎的日子里,其实已暗生了寒凉,需要不时在阳光下晒一晒,才可散尽微寒。  相似文献   

13.
正1"人",多像两个人的身体在相互支撑着。不过,右边的那一个似在支撑着左边的那一个。若没有这一支撑,"人"就有可能要倒下了;若其中一个离去了,剩下的这一个也难以立稳。小时候,左边的那一个肯定是我,右边的那一个肯定是母亲。过去,是母亲用她的整个身体在支撑着我。后来,母亲走了,左边的那一个换成了妻儿,右边的成了我。将来,我老了,老伴也去了,右边的那一个又成了儿女;儿女老了,又换成孙子孙女……若没有一代代人的相互支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信仰     
李大军 《天风》2014,(6):54-55
母亲是什么?相信大家都会说,是爱,是无私,是奉献!有人说:"母亲是阳光,给人温暖;母亲是明月,给人黑夜亮光;母亲是大地,默默地孕育生命。"也有人说:"母亲像春天的雨露,悄悄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亲像和煦的春风,安抚我们的心灵;母亲又像一叶扁舟,载着我们越过困难。"是的,母亲是爱,是奉献,是无私!对我来说,母亲,更是赋予信仰的爱,是透明信仰的奉献,是亮丽信仰的无私。  相似文献   

15.
正小时候我时常寄住在外祖母家,有许多表兄弟姐妹,每次相约饭后要一起去玩,吃饭时就不能安心,总是胡乱地扒到嘴里咽下,心里尽想着玩乐。这时,外祖母就会用她的拐杖敲我们的头说:"你们吃那么快,要去赴死吗?"这句话令我一时呆住了,然后她就会慢条斯理地说:"吃那么急,怎么会知道一碗饭的滋味呀!"当时深记着外祖母的话,从此,吃饭便十分专心,总是好好吃了饭再出去玩。从前不觉得这两句话有什么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秘密     
正马修开始记事时,母亲住进了伦敦一家有名的传染病院,父亲里奥陪护在母亲身边。祖父母在家照顾马修。马修想念父母便嚎啕大哭,不停喊着叫着要妈妈。可是,无论马修怎么哭闹,都无法见到母亲。慢慢地,马修习惯了祖父母照管他。马修的父亲偶尔会回家看他和祖父母。父亲每次回家都把马修举过头顶,马修惊呼、大笑,像过节一样开心。父亲会从提包里拿出母亲带给他的各种美食和玩具,他开心得手舞足蹈,一样  相似文献   

17.
1893年,毛泽东出生在湖南一个偏僻闭塞的山村,像大多数中国农村妇女一样,母亲高氏信佛。因为头两个孩子在襁褓中夭折,所以毛泽东出生后,高氏曾多方祈求神佛保佑,虔诚吃“观音斋”。关于童年的生活,毛泽东说:“我父亲早年和中年都不信神,可是我母亲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向自  相似文献   

18.
母亲     
母亲没有文化,自从有了孩子,她便企盼她的孩子不要跟她一样成为“睁眼瞎”。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只要你们肯读书,肯上进,妈就是砸锅卖铁,也绝不拖你们的后腿。”  相似文献   

19.
我母亲是一位小学退休教师,今年已经整整80岁了。母亲迄今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视力仍然和年轻人一样好,看书看报居然不用戴老花眼镜。在学校,母亲人缘极好,人人都尊称她一声“老太婆”,都说她老人家要活100岁,  相似文献   

20.
灰色姻缘路     
万菊来 《天风》2007,(14):40-41
曹敏姊妹美丽、善良,是某教会诗班成员。27岁那年,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小一岁的丈夫。那时,曹敏还没有信主,她像花一样含苞待放,天真烂漫。她体态丰腴,面容姣好,温柔多情,善解人意,总是憧憬着婚姻能够带给她无比的幸福和温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