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树豫务滋,除恶务本"树豫务滋,除恶务本" 是执政纲要,是一条光明的通天大道,为人们擦亮双眼,使人认准目标。"树豫务滋,除恶务本",犹如金枪铁戈或者锋利的刺刀,勇于挑战邪恶,将恶魔除掉。决不允许邪恶逍遥,严防祸及己,殃及国。"树豫务滋,除恶务本",是一种修身之道,是治理的绝招。一个人高尚品德的培育,不可能一朝一夕见效,而是要循序善诱,潜移默化,不断地提高。自古就有"夫子循循然善诱  相似文献   

2.
正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语出《北史·后妃列传》,意指:居于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需防微杜渐。因为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满招损,谦受益,此乃先贤总结出来的经验,仅供后人参考和借鉴。知古鉴今,古为今用,不失为经验之谈。居高的危害不胜枚举,如:高处不胜寒、曲高和寡、  相似文献   

3.
13世纪藏族著名诗人、学者萨班·贡嘎坚赞《萨迦格言》的诞生,不仅标志着藏族文学史上新的诗体,即格言体诗的诞生,同时也代表了新的佛教诗歌美学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藏巧于拙,寓清于浊这句箴言的大意是,智者必然宠辱不惊,大智若愚,遇事沉着冷静,韬光晦迹。深入分析"藏巧于拙,用晦不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的寓意,会发现,古人的明智之举在于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中,从不暴露自己的聪明。收敛锋芒,柔韧有余,总比盛气凌人更有效力。"藏巧于拙,寓清于浊",这古人的安身立命之法,对现世人生大有启迪。韬光养晦,决不是教人伪装自己,让人觉得虚伪  相似文献   

5.
正拔去名根,融去客气《菜根谭》是一部明心宝典,出自明朝万历年间,千里迢迢,由智者接力传递到今天。得菜根,百事可为,苦尽甘来,是圣贤的指点。受此训耳濡目染,对于正心修身,养性育德,定会大有助益。"拔去名根,融去客气"是文中的名句经典。意思是:人生的负累,完全是由于名利观念。有的人,即使暂时放下权贵,隐  相似文献   

6.
一本由长虹出版公司出版的新书《中国寓言的人生智慧》最近上市发行。就中国人而言,大概少有文字能超过中国寓言对他的人生智慧的启迪与影响。源远流长的中国寓言,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但我们能读出其中令人耳目一新的智慧而不是狭隘的、似曾相识的经验或...  相似文献   

7.
人生犹如一本读不尽的"巨书",充满着无穷的诱惑和魅力.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人生历程带有个性化特征,我们不可能要求一本思考人生哲理的书涵盖和包容所有人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但是,我们可以期待作者在其著述中对人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和认识人生.  相似文献   

8.
正圆通圆通,是智者的独到见解,对于善恶的准则,不以别人的标准来定格;圆通,阐明名与利本没有罪过,罪恶的是追求名利的人,采取了卑鄙的手段和策略。圆通,列举了道路是否通畅,关键在于对路况的掌握,轻车熟路,才不至于重蹈覆辙。圆通,强调天下的君子与小人,没有贵贱之区别。一向认为君子一定贵,小人一定贱是一种误解。真正的君子不讲索取,小人不讲奉献,经过处事,就有了分别。诗文曰:"卑鄙是卑鄙者的通  相似文献   

9.
正"识"的心智《处世悬镜》,是古代人的心智宝典,高度概括了做人处世的"九字"箴言,被后人当作明镜来借鉴。《处世悬镜》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和条件,是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处世悬镜》犹如一位睿智慈祥的长者,是耳聪目明的圣贤,点点滴滴地讲述人生苦、辣、酸、甜,传授做人处世的丰富经验。"识"作为经典的首卷,是发现真理的慧眼,是揭穿荒谬的亮剑。"识"能辨别凶吉,知其进退,使人增长真知灼见。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保证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且能"见一落叶,而知秋临;睹洼中之冰,  相似文献   

10.
正韵的风雅"集韵"之卷,讲的是意韵风雅,其核心在于,传承中华千年的传统文化。风雅不偏不倚,无论达官显贵,还是一介草民,皆由内心自然流露,把渊博的学识灵透。风雅是一种人生状态,也是一种涵养;风雅更是达观睿智,以其超凡脱俗,胸襟坦荡,挺起  相似文献   

11.
正"信"的共赢"信"之卷,如巍峨的群山,令人敬仰,给人以气壮山河的威严;"信"之卷,是一艘远行的航船,依靠诚实压舱,信任的大船,才能扬帆破浪,顺利抵达人生瑰丽的彼岸。"信"一诺千金,与忠诚为伍,以行动见证铮铮誓言。"信"是人生的极品,尽力扮靓心灵的花园。"信"能助人成就伟业,厚德载物,已是老调重弹;当然,笨拙的诚恳也可以博得他人的信  相似文献   

12.
《尚书》中的伦理思想肇始于夏商周三代生产力的发展、王朝更替的推动和天命观的形成。《尚书》中的伦理思想包括:民本思想、德的思想、孝友思想、个人修养思想以及宗教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不仅为先秦伦理思想的形成起了引领作用,而且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伦理文化的脉路。  相似文献   

13.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儿子处得到一本《思维与智慧》,没想到就是这不经意地翻看,使我喜欢上了这本杂志。她就像一位人生经验丰富的老人,给你讲述生活的经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她就像智慧百宝箱,包罗万象,给你解决生活中诸多的烦恼和不快。  相似文献   

14.
《尚书纬》,据《后汉书.樊英传》李贤注有《璇玑钤》、《考灵耀》、《刑德放》、《帝命验》、《运期授》五种。安居香山所辑《纬书集成》又增《帝验期》、《洪范记》二种。然《帝验期》或为《帝命验》的误写。《洪范记》则应该是解释《洪范》的传文,而非《尚书纬》篇名。这样,《尚书纬》的篇  相似文献   

15.
杨简《五诰解》是陆九渊心学一派《尚书》学的代表作,其借解《书》批驳《孔传》,阐发"道心不动于意"、"心本静"、"三才一贯"的心学思想,提出"不起意"静悟本心的修养方法,以此反对程朱一派道心人心之人性论及格物致知之修养论,带有鲜明的学派特色。梳理杨简《五诰解》的训诂及义理阐释,可以发掘时代思潮的论争。  相似文献   

16.
人生智慧     
《易经》最后一卦为“未济”,意思是“没有完成”,表示这个世界还有缺憾,尚待完善。这好比花道,含苞欲放比盛开时美妙,花一开放就意味着走向枯萎衰败,而含苞欲放,包含着未开、半开、仓开的三重境界。因此,看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完全可以欣赏它生命过程的绰约丰姿。同样,看一个人的人生有无造化,只消看他风华正茂的青春期的作为。  相似文献   

17.
智慧人生     
王英 《天风》2006,(8):18-19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90:10) 经文:诗90:10 看过许多有关谈论人生的书,感悟着人生的这一台戏,而最喜欢最得益处的还是圣经中的智慧书,就像诗篇九十篇中的这短短的一节经文,却把人的一生描绘得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18.
智慧人生     
《佛教文化》2013,(2):126-127
凡是存心行事,必须向着厚道这一边去认真实行,厚道就能够承载得住福报,刻薄就没有福报可得。如果再加上尖刻、阴险、奸滑、巧诈,那么就如同山峰高峻峙立一般,任何雨泽都不能容纳,任何草木都不能生长了。  相似文献   

19.
人生智慧     
一《易经》最后一卦为"未济",意思是"没有完成",表示这个世界还有缺憾,尚待完善。这好比花道,含苞欲放比盛开时美妙,花一开放就意味着走向枯萎衰败,而  相似文献   

20.
人生的智慧     
人生之路既漫长又短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要生活得有质量,是需要一些智慧的。 一、目光看远一些 看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远见必犯错误,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远,既是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