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天观井     
正好的人生,视野一定要开阔,不是坐井观天,而是坐天观井。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自庄子《秋水》。"坐天观井"这个词,是我生造的,但究其根源,还是受了庄子的启发。庄子叫人突破有限的视界,达到与宇宙同一。庄子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泰山那么大,但吓不倒庄子,在他眼里比秋天牛马身上的一根毫毛还小;彭祖活了八百岁,够长寿了,但在庄子眼里,等同夭折。庄子就这么牛哄哄,这大约因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吧。很多人活得很痛苦,我觉得关键在视界太窄。农村里对这种视界太窄的人有一个形象说法:"鸡眉小眼"。这种人看不得别  相似文献   

2.
和曾在医院工作的朋友聊天,我问他:"你所看过的不快乐的人很多。请问他们有什么共同特性?"他说:"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沉溺在一个负面事件里不想出来。恨一个人,就不断说那人做的坏事、说的坏话。倾吐是一种发泄,但不断谈论自己痛恨的人,会累积负面能量,那人的形象就更可恨了。"很多和婆婆处不好的儿媳妇,心情不好就想起婆婆。"花太  相似文献   

3.
"想当年,我也曾有过风光之时,比如,曾经……"很多人在回首往事时,都会沉湎于过去的辉煌,却不太愿意去反省自己为什么在辉煌之后,在身体还很健康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留下更多的精彩?一两次的成功,谁都可以实现,要冲破天花板,一次次地打破自己的成功记录,从成功走向  相似文献   

4.
"仁"是早期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范畴.这一范畴既表明了儒家所理解并推崇的最高德性,又界定了儒家所主张的人们生活中普遍适用的行为规范.在儒家学者看来,如果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坚持"由仁义行",其结果则可为"行仁义".换言之,一个人若能够具备由"仁"这一范畴所表达的美好德性,实践由"仁"这一范畴所界定的伦理规范,其行为就会是道德的行为,亦即能获取自己圆满的人生价值.在儒家学说中,这种以"仁"范畴表达和论释的人的美德与行为规范及二者统一的伦理思想,值得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借鉴与思考.因为人的德性与人的德行统一,德性是德行的基础,具备良好的德性,可导引行为的道德;坚持德行,则可以完善和彰显人的美德,正是今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倡导与追求的伦理意识.而这样的伦理意识早已蕴含在儒家以"仁"范畴为中心建构起来的仁学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5.
张伯苓妙语     
正教育家张伯苓谦和、风趣、幽默,他讲过不少妙语,这些妙语,颇有趣味,富含哲理,给人多方面的启迪。张伯苓特别注重仪表,对学生提出"衣不整,何以拯天下"的理念。他常对学生说:"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越是倒霉,越要面净发理,衣整鞋洁,让人一看就有新清、明爽、舒服的感觉。这样,霉运很快就可以好转。"因此,南开的学生都知道张伯苓的一句妙语:"勤梳头,勤洗脸,就是倒霉也不显!"张伯苓的这句妙语  相似文献   

6.
儒家"天人合一"说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语义,它有时是在"本然"意义上使用,有时则是在"应然"意义上使用。本然的"天人合一"论是儒家关于天人本来相通、相合与统一的理论;应然的"天人合一"论则是关于人与天在何种条件下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理想状态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学说。而在本然"天人合一"与应然"天人合一"之间,还有一个"天人不一"的"实然"环节;应然"天人合一"既是对实然之"天人不一"的消解和超越,又是对本然"天人合一"的复归,是儒家视域中的一种理想的天人间的最优化状态,是一种洋溢着人的主体意识的天人理论。  相似文献   

7.
接受自己的失败,总比接受别人的失败容易。自己的失败总是有理由的,譬如,时不我与,对手太奸险等,别人的失败却是活该。接受自己的成功比接受别人的成功容易。自己成功是运气加努力,别人成功纯粹是运气。接受自己的际遇比接受别人的际遇容易。自己的际遇好,是自己应得的;际遇不好,是命中注定的。别人的际遇不好,是他没有上进心;别人的际遇好,是他阿谀奉承得来的。接受自己的软弱比接受别人的软弱容易。自己软弱,是因为很多人需要自己照顾,所以不能随  相似文献   

8.
接受自己的失败总比接受别人的失败容易。自己的失败总是有理由的,譬如时不我与,对手太奸险等。别人的失败却是活该的。接受自己的成功比接受别人的成功容易。自己成功是运气加努力,别人成功纯粹是运气。接受自己的际遇比接受别人的际遇容易。自己的际遇好,是自己应得的,际遇不好,是命中注定;别人的际遇不好,是他没有上进心,别人的际遇好,是他阿谀奉承得来的。接受自己的软弱比接受别人的软弱容易。自己软弱,是因为很多人需要自己照顾,所以不能随便逞强;别人软弱,  相似文献   

9.
正老家有句俗话,叫"见好就收"。意思是说,一个人获得了某种意想不到的物质利益或荣誉之后,应该知足,不要再生贪心。我的老乡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之后,威望达到了一生的顶峰,许多人劝他做皇帝,这些人中有他的部下、挚友甚至亲弟弟,但曾国藩拒绝了他们的建议,毫不犹豫地解散了大部分湘军,以换取慈禧太后的放心。他是懂得"见好就收"的。盈满则亏,懂得见好就收的  相似文献   

10.
记得有一篇论述"秘密"的文章写道:"只有完全成熟的人,才有真正的秘密;不太成熟的人,只有暂时的秘密,不成熟的人,则根本没有秘密。"表明了心中能装下秘密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人。那么,一个人心中到底能装载多少秘密呢?有人说:没有秘密的人不会幸福的,有太多秘密  相似文献   

11.
西汉一朝,由儒生们倡议、主导的改制运动成为贯穿始终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活动。汉武帝的"太初改制"虽然在正朔、祭祀、官制、明堂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但并未实现以儒家教化矫正秦政流弊的诉求。由对"太初改制"的不满,加上儒学影响与儒生群体的增大,汉元帝之后的儒生们继续以复古为基调倡导民生与礼制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儒家政治理念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贯彻与执行。西汉中后期的改制运动中折射出的既是儒家政治哲学从理论体系落实为政治制度的建构过程,也是制度建构的政治实践对儒家政治哲学理论的检验与影响。我们可以从中洞察西汉儒家的时代际遇,以及汉代儒家政治哲学的理论缺失与实践局限。  相似文献   

12.
正《弟子规》在读书人当中拥有巨大影响,"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一语,尤为彻透。一旦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不是义正辞严地指斥他,而是反躬自省,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倘若有,就要马上改过;如果没有,则要警醒自己时刻惕之、戒之,以免重蹈覆辙。一个"省"字,意蕴很深。  相似文献   

13.
教堂幽默     
<正>它名字叫"群"一青年信徒找到牧师,要求牧师为他"赶鬼"。牧师问他有何症状?他说:"我每天花在微信朋友圈上的时间太多,无法自拔。而最近读经时突然发现,原来魔鬼的名字就叫'群'(参可5:9)!"[提醒]此"群"是人,那"群"是鬼。此群非那群呀!看房价再定有一个信徒向一些生意人传福音,说完之后问他们:"你们死后愿去天堂还是地狱呢?"很多人都表示愿意去天堂。但最后一个生意人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他慢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6)
<正>拣选十二门徒之后,耶稣差遣他们出去,"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吩咐他们"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风的洁净,把鬼赶出去"(参太10∶6-8)。门徒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之后,耶稣开诚布公地向他们道出了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那些困难的方法:"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你们要防备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也要在会堂里鞭打你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  相似文献   

15.
正我第一次听到"踢猫效应"这个词,是在公司组织的一个心理培训班上。心理专家介绍,关于"踢猫效应"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有一次,他在家看报太入迷而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董事长愤怒之极,回到办公室时,为了转移他人的注意,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董事长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  相似文献   

16.
儒家道德缺乏公德机制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德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从100多年前近代思想家粱启超警示世人公德严重缺乏至今,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仍然是如何推进公德.在实践的工程里,借鉴古代道德资源是一个必然的课题.其中儒家道德尤为重要,因为它一直是在中国起支配作用的意识样态之一,而且儒家道德的主干德目"仁"也容易使人与公德进行自然的联系,但这是一个误区.儒家虽然重视人际关系之间的规范,但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而主要是血缘关系中的追求,体现的是自己本位的价值观,重视个人修养正是这一价值设定里开出的自然花朵,即使有"泛爱众"等公德的隐性因子,但也因儒家道德本身缺乏驱动因子而趋向夭折.  相似文献   

17.
石衡潭 《天风》2012,(3):32-33
回首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常叫人感慨万千。2010年岁末由10位儒家学者所发起的《关于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见书》成为2011年中国不少网民关注与讨论的重要主题,而基督教界则少有回应。印证了前辈的一句话:"中国文化与基督教吵了一百多年,可从没有见过面。"这其中原因  相似文献   

18.
卢风 《哲学动态》2004,(2):14-17
在儒家学说中,"诚"并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它还是一个本体论范畴.<中庸>有言:"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又言:"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验于外).  相似文献   

19.
正有次我跟老师一起吃饭,她胃不好,不能喝酒。全桌人都倒上了白酒,众人力劝她也喝点,但她拍着自己的胃说:"我真想跟你们一醉方休,但是这个胃啊,太不听话,来之前我跟它商量了仨小时,人家说不行,估计喝点白开水也能醉。"大家都笑。之后,老师端着白开水跟我们推杯换盏,全场没有一点儿不愉快。  相似文献   

20.
《原道》2014,(1)
"国民宗教",是指一个国家在漫长的历史沿草中,于国人中长期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宗教信仰。儒家、儒教是否为宗教之所以在今天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原因即在于,作为宗教信仰的"神灵"系统,于儒家、儒教义理而言,不一定居于核心位置。"儒家"产生之前、之后,"儒教"存在的形态并不相同。国人近年来向自身文明的复归,意味着儒教作为"国民宗教"的可能性基础仍然存在。而此一基础,也是儒家复兴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