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笨拙的人没有智力的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曾国藩并不是天才人物,他的智商不过中等。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那就是尚"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劲一路到底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  相似文献   

2.
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堂、李鸿章等名臣。他有着精明独到的判断力,常常能慧眼识英雄,为朝廷发掘了不少的人才。某次,李鸿章带了3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3000步的习惯,所以那3人就在一旁恭候。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3人,曾国藩却说不必了。李鸿章很惊讶,曾国藩说道:“在散步时,那3个人我都看过了,第1个低头不敢仰视,是一个忠厚的人,可以给他保守的工作;第2个喜欢作假,在人面前很恭敬,等我一转身,便左顾右盼,将来必定阳奉阴违,不能任用;第3个人双目注视…  相似文献   

3.
97年2月15日,公安局一警员在无意中抓住一小偷,当时他正在偷一妇女钱夹。带回局里审查,小偷心惊胆颤,立刻供了很多,其中,他提到97年2月10日,他曾伙同其它同伙,到某局长家中行窃,盗走价值5万元的财物。 第二天,干警依小偷所说,至局长家中取证,结果局长全家人异口同声,否定此事,干警们颇感奇怪。再次提审小偷,小偷很肯定地说,他决没有记错门号。并且描述了屋中摆设及偷走的财物。干警再次调查取证,结果又吃了闭门羹。干警们想:假如他们家没有什么秘密,遭偷窃必然立刻报警,而他们没有报警,那么这其中必有文章。假如他家没有秘密,那么干警调查取证不应遭拒绝,而他们坚决抵制,那么,其中必定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到一则故事:一座山中的寺院里住着一位禅师。一天晚上,他正在打坐的时候,一个小偷进来了。小偷看到禅师一动不动地坐禅,好像沉沉入睡,心里不由窃喜。他慢慢地摸到菩萨像的前面,从供桌上拿了钱,正要转身溜走,猛然听到禅师一声断喝:“站住!”小偷吓了一大跳,  相似文献   

5.
在1860年安庆战役之后,曾国藩进驻英王府,咸丰帝在热河行宫驾崩,湘军大将及与湘军有关系的政客、官僚不断往来安庆,议论激变的形势。不少湘军将领都有意在这清廷幼主即位、人心未定之际,请曾国藩取而代之。%湘军将领欲盛筵相贺克复安庆,曾国藩以皇帝刚刚殡天未许,只准各贺一联。李元度第一个撰成,其联为“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曾国藩见后立即将其撕毁,并斥责了李元度。%曾国藩终生服膺理学,一向以忠君爱国的卫道士自居,劝他做那犯上作乱、青史不容的“逆臣”,无疑是违背了他一生赖以立身的信仰和原则,他是无论如何难以接受的。而且,越是随…  相似文献   

6.
黄昏的时候,曾国藩刚刚回府邸,家人立刻迎了上来,低声告诉曾国藩,他的学生李鸿章推荐来的3个人已经在庭院里等待很长时间了。曾国藩挥挥手,示意家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难忘、难堪的四次教训。曾国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弟弟呢?原来,当时曾国荃刚消灭了太平天国,被慈禧封为湖北总督,但他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9,(5)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三年的理学修身,往往被认为奠定了他一生学术、事业的基础。但本文通过对曾国藩手书日记的仔细分析,发现这一时期修身日课的最大特征在于对"心"的无限苛责,结果导致曾国藩在心理与身体上的极大压力并引发重病。病后,曾国藩改换了修身方式,才进入了学术与事功的新状态。同时,这一修身方式变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曾国藩个人,更开启了中国儒学传统在近代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记得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夜晚散步返回住处时,在皎洁的月光下,发现自己的茅屋里有小偷光顾,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对小偷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吧,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不禁感叹道:  相似文献   

10.
正曾国藩向来清廉节俭,不贪权亦不贪钱,尤反行贿受贿的不良作风。李鸿章新任官职时,曾请老师曾国藩一家去他府上吃饭,全家上下都非常高兴,可没过多久,曾国藩的两位女儿为争一条"新"裤子打了起来。两姐妹出门就靠这一条新衣撑点门面。姐姐说这条裤子是去年去伯母家,伯母看她衣裳破旧为她买的。小女儿争抢不过姐姐,在一旁泣不成声。曾国藩弯下身安慰  相似文献   

11.
正陈宝箴出身于书香门第,不仅才学出众,更是怀有一颗忧国之心。维新变法时期,作为湖南巡抚,他是唯一支持变法的地方大员。管理安徽、江西、江苏三省军政事务的两江总督曾国藩,与江西巡抚沈葆桢发生矛盾。起因是,曾国藩的湘军军饷紧缺。为了筹措军饷,曾国藩除了向中央  相似文献   

12.
正我之前的一位同事老周,因为好多事情上都明显比别人后知后觉,故得一外号"慢半拍"。老周也不急,且欣然笑纳,同时照慢不误。比如办公室有人讲一笑话,大家听后遂报以笑声迎合,唯独他不笑,还一脸懵的样子。可是等大家笑声渐息,他却突然又"扑哧"一声笑了。于是,大家众口一词地笑他:"才反应过来啊老周,你总是慢半拍。"老周便很配合地说:"是啊,才反应过来,这笑话一点也不招笑啊!""那你笑啥?""我是笑你们,如此不招笑的笑话,你们居然还能笑得前仰后合!"  相似文献   

13.
正老家有句俗话,叫"见好就收"。意思是说,一个人获得了某种意想不到的物质利益或荣誉之后,应该知足,不要再生贪心。我的老乡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之后,威望达到了一生的顶峰,许多人劝他做皇帝,这些人中有他的部下、挚友甚至亲弟弟,但曾国藩拒绝了他们的建议,毫不犹豫地解散了大部分湘军,以换取慈禧太后的放心。他是懂得"见好就收"的。盈满则亏,懂得见好就收的  相似文献   

14.
正这些日子经常失眠,晚上大概能睡两三个小时,失眠躺在床上是最难受的,于是起来翻书。昨晚,阅读曾国藩的《茶余偶谈》,这《茶余偶谈》大概就是曾国藩的日记,在这些偶谈当中,我发现曾国藩也偶有失眠,尤其是在己未年十月(1859年农历十月)这段时间,曾国藩失眠比较严重,此时的曾国藩已经48岁,那么曾国藩失眠都干吗呢?在曾国藩的日记中,他这样记录:"李申甫自黄州归来,稍论时事。余谓当竖起骨头,竭力撑持。三更不眠,因作一联云:‘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用自警也。余生平作自箴联句颇多,惜皆未写出。丁未年,在家作一联云:‘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  相似文献   

15.
晚清名人联     
正左宗棠字季高,他相当自负,觉得自己就是那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给别人写信,常常署名"今亮""老亮"。当然,他也确实有过人之处:不但目光敏锐,料事准确,与人辩论更是口若悬河,咄咄逼人。有一天,他不知为了什么事与曾国藩辩论不休,各不相让,曾国藩戏出一联:"季子敢鸣高,与予意见大相左。""季子"似指春秋时期吴国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初,在俄国的乡间, 有一个很笨的孩子,他看见数学老师举例做四则运算题的最后结果是零,便以为所有的四则运算题的结果都是零,所以后来他一遇到四则运算题便毫不考虑地在后面添个零。老师对这个孩子除了摇头和叹息之外,毫无办法。这个笨孩子就是后来写出了  相似文献   

17.
复杂问语是指隐含着某种假定的问语,如别人发问:“你还干小偷吗?”这句问话中就隐含着一个假定:“你干过小偷”。如果你干过小偷,那么这个假定就是真实的;如果你没有干个小偷,那么这个假定就是不真实的。对于这个隐含着不真实假定的复杂问语,不管你回答“没干”还是“干过”,你都是小偷了。正因为复杂问语具有这个特点,所以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它,诱使别人落入他预设的圈套。也正因为复杂问语具有这个特点,有些人认为复杂问语不能用于办案之中,因为用于办案中就是一种违  相似文献   

18.
小偷阿光进屋后,兴奋得不得了。因为他发现这房子很大,装修很考究,一看就知道房主是有钱人。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茶几上的一张纸条上,拿起一看,上面写着“来客必读”。尊贵的客人:  相似文献   

19.
悔字求缺持盈──曾国藩运用《周易》的一个实例杨建祥曾国藩其人,诸熟历史精通哲理。他以《周易》取象路径,揭橥天道忌盈人造忌满,晓之以悔字求缺,洞见持盈之道。这一思想是很深刻的。曾国藩写道:“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是,月...  相似文献   

20.
的大业,既对传统伦理秩序眷恋不舍又冀借西学以自强,不仅对晚清时局的解危救困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哲学上也有所作为,丰富和发展了晚清理学的狭小范域。一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但是在儒学诸多的学术层面中,曾国藩所毕生研究和服膺的是理学,在“义理”、“考据”、“经济”、“辞章”中首推“义理之学”。曾国藩所谓的义理既不是心学之义理,亦不是实学之义理,而是程朱所阐发的理学之义理。他说:“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曾国藩,2003年,“文集”,第205页)曾国藩不仅对于义理之学坚信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