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  相似文献   

2.
有爱的人生     
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的,生活会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他怕哥哥不肯接爱,趁着夜黑风高,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一半偷偷送到了哥哥的仓库里。  相似文献   

3.
沐恩 《天风》2015,(2):56-57
<正>亲爱的天父:感谢你在我生命中给我两件最大的礼物:你的儿子为我成就救恩,把我的配偶赐给我建立家室。感谢你给我两个最大的恩典:得救和结婚!你让我和原本陌生的另一半结成一体,从此我们不分彼此。承接共同的使命,承担共同的责任,承受一样的压力,承蒙一样的喜悦。有一样的意思,有一样的意念,有一样的价值观,有一样的信仰观.同荣同辱,同心同德,同负一轭,同担此任。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心一意,一生一世。共同承受生命之恩,共同承担生活重任.抚养子女,孝敬双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二一添作五”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他有这个想法,又怕哥哥不接受,便趁着夜黑风高,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了一半偷偷地送到了哥哥的粮仓里。住在另一边的大儿子心里也想:“老爸不在世了,弟弟孤单一人,日子咋过呢?  相似文献   

5.
猜想     
正我的儿子小可,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今年12岁了,与我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3个月。儿子该上中学了,我们想让他上个好点的学校,就给儿子的舅舅打电话,让儿子去他们家住,在县城上学。儿子的舅舅在县城修电动自行车,他去省城学修车技术的时候我们出过一笔钱,因此儿子的舅舅很痛快地答应了。儿子一直想要辆山地自行车,在电话里我们答应了他,打算作为生日礼物给他带回去。我们去商店一问,好点的好几  相似文献   

6.
我和先生结婚10周年那天,一位移居加拿大的朋友给我寄来一份礼物——一张游戏光盘,名字叫《别让那只鸟飞了》。我没有玩游戏的习惯,因此就把它当做一份纪念品收藏了起来。一天,8岁的儿子在我书房里乱翻,发现这张游戏光盘。玩过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二一添作五”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他有这个想法,又怕哥哥不接受,便趁着夜黑风高,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了一半偷偷地送到了哥哥的粮仓里。住在另一边的大儿子心里也想:“老爸不在世了,弟弟孤单一人,日子咋过呢?  相似文献   

8.
父母在那几亩薄田地上起早摸黑地辛勤耕耘,再加上勤俭节约,总算把我们兄弟三人从小学送到中学,又从中学送进了大学,让我们跳出农门,告别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山沟沟,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大哥当中学教师,弟弟是国家公务员,我则在厂里任工程师。不久,兄弟们又陆续地建立起了各自的小家庭。按理,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也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但意想不到的是,三个让他们寄予了全部希望的儿子竟然一个也不提及将父母接到城里来随同生活,只是逢年过节时才回去看看,顺便给些零花钱。村上人见状,说儿子都在城里工作了,家里又没了谁,还是在老家种田耕…  相似文献   

9.
最近看了一篇有趣的文章,整个故事是以第一人称的口气讲述的,而这个“我”则是一只可爱的小狗“雪龙”。“雪龙”以它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家庭画卷:男主人、女主人、一个儿子、一只“雪龙”。男主人对“雪龙”呵护备至。经常让“雪龙”吃到美味的火腿肠,是“雪龙”眼中的大帅哥(谁对“雪龙”好谁就帅,哎,“雪龙”要这么认为我也没办法)。女主人没多久就远走异国。随后男人拖着儿子和“雪龙”艰难地生活着(谁让他炒股老是输呢!),“雪龙”表示可以不吃火腿肠也紧随男主人左右,可儿子经不住异国母亲的物质诱劝,毅然决然离开了男主人。伤…  相似文献   

10.
(一) 出差的那些天,我特别忙, 一直没有给家里打电话。有一次在电话里让妻子给我邮寄快件, 说完就匆忙把电话挂了。3岁的儿子在我们通话时就站在妻子旁边,见妻子放下电话,便问:“妈妈,是爸爸的电话吗?”妻子顺口说了句:“是爸爸打的。”儿子一听,泪水立刻涌出了眼眶,说:  相似文献   

11.
很多爱,到极致时,令人感觉没有出路。婚姻给了爱一个出口,可结了婚,爱情又如何?很多年来,我们看惯了一种维持婚姻的模式:矛盾——冲突——第三方调解——双方妥协,宁可看着爱情奄奄一息,也抱着微弱的幻想不肯撒手婚姻。我们太习惯了维持,从来没想过婚姻也可以通过维修爱情而获得新生。从新鲜到不新鲜,婚姻中的爱情不仅仅是沟通才能不凋谢的——她更需要营养、拯救与维修。让我们永远都活在情爱快乐的婚姻里吧,让我们看到婚姻的另一面是永远闪着魔幻色彩的、不灭的爱情!Rescue篇:SPA抢救爱情时光是最无情的巫婆,就像清晨叶上的露珠,见到了…  相似文献   

12.
正儿子属九零后,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我任音乐教师且住在学校。有一首校园歌曲很流行:"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你是我们的好朋友……"我的母亲思来想去说:"就叫海鸥吧!"一来希望儿子成为人们的朋友,二来希望他能像我从小到大品学兼优。既生之,则养之;既养之,则教之。除照顾日常生活外,望子成龙的我给孩子讲故事,教孩子看图识字,写字画画背唐诗……以致儿子上学前就能背诵几十首唐诗,能认不少简单的汉字,能画一手像模像样的简笔画。我满心希望儿子能像我上学时一样,学习拔尖。入学后,没想到有失所望。儿子上课不认真,写作  相似文献   

13.
活祭     
慕道 《天风》2009,(4):41-41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自己在信仰生活中的不足.我们常常愿意像亚伯拉罕一样,表现得愿意将自己最宝贵的儿子,甚至是自己当作"死祭"献给神,但我们却不能忍受活祭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进入城堡,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让我觉得,婚姻失去了原有的激情,爱情也没有了往日的温度。一天晚上,窝在沙发里看一部古装戏,当看到男主人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姑娘,以血肉之躯替爱人挡住敌人刺来的利剑时,禁不住为这种舍身死命、荡气回肠的爱情泣不成声。正在厨房里洗碗的丈夫闻讯赶过来,急忙问我怎么了。望着熟悉得几乎生腻的面孔,想到平淡的生活和日渐疏离的爱情,我含泪答道:“为什么我们的爱情渐渐老去,让我觉得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我几乎感觉不到你还爱着我。也许我们之间,只剩下爱的形式了。”丈夫听了很惊愕,急忙把我拥进怀里,说:…  相似文献   

15.
想起一个女子,39岁吧,正是女人一生中,即将叶落花残的时候,都以为不会再有什么变故,可以守着一份稳妥的工作,一个果实一样闻得见芳香的儿子,和严谨老成的丈夫,踏实地一日日过下去。偏偏,就在婚姻的列车,哐当哐当地开往平淡秋日去的一天,出了轨。  相似文献   

16.
一天,家住旧金山的汤姆夫妇接到儿子从洛衫矶打来的电话,说他从伊拉克回来了。汤姆夫妇一听很是高兴,要儿子尽快从洛衫矶飞回来。儿子说他要带回一个在战场上失去一条腿的战友一起回家。汤姆妻子听到后,立即想到一个没有腿的人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麻烦,于是口气冷了下来,说:“你的朋友他自己没有家吗?你知道他来我们家会给我们家带来多少不便吗?”在电话那一端的儿子沉吟了片刻说:“那好吧妈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汤姆的儿子一直没有回家。不久,他们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一名从战场上归来的士兵自杀了。而死者就是他们的儿子,那个…  相似文献   

17.
影片《为什么生我》,以一对夫妻——陈佐和秦玉娟的感情破裂、离异,给儿子——松松带来的心灵创伤为主线,自始至终把注意力投放在思考和探索伦理道德的问题上,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影片真实而形象地描绘出陈佐与秦玉娟离婚后给松松带来的巨大精神创伤,试图从生活的反面唤起人们的良知,去建立美满的婚姻、和睦的家庭。  相似文献   

18.
苦痛的婚姻     
军是我多年的无话不谈的老朋友。许多年来,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相互搀伴,互相关照着,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或艰难,或坎坷,或快乐的沧桑岁月。军的婚姻是个不幸福的婚姻,这和他倔犟的性格有着内在的联系,他脾气暴躁,来了斜劲,像一头赛场上  相似文献   

19.
宁静的村庄     
正那天教儿子读诗,当读到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儿子好奇地问,村子里怎么这样安静,人都去哪儿了?我听了哑然失笑。儿子年幼,自小在城市生活,他还不知道,从古至今,"宁静"一直是乡村的底色。无论什么时候,村庄也不会像城里一样,川流不息,熙攘喧哗。我幼年在农村长大,那时的  相似文献   

20.
山中圣训是天国的布道纲领和主耶稣精辟而深刻地指明了做一个基督徒的基本条件与目标。 在训言里,主要求我们不只停留在满足最低限度的基督徒的生活,而要求我们追求更高的价值,度成全的生活,新约的生活,“基督徒的完美只有一个止境,那就是永无止境”(圣额我略·尼撒《梅瑟的生平》),因为我们是‘世上的光,地上的盐’(玛5:13—16),因而我们不仅仅是发光发热就够了,更要照亮别人。 我们信仰的生活也不应只象打打乒乓球一样,简简单单的你给我多少,就一定要回你多少,好象是一个交易一般,一个等价交换一样,那我们的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