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老家祖屋的房梁间隙里,插着一把笊篱,笊篱里筑着一个燕子窝。三间土坯老屋坐北朝南,冬暖夏凉。偌大的院子只有父亲和母亲居住。干净安逸的环境,年年吸引着燕子前来安家落户,门洞子就是它们筑巢过日子的福地。五年前春天的一个早晨,娘起来做早饭,发现院子的晾衣绳上落着一双燕子,叽叽喳喳像是商量着什么,便朝屋里的父亲喊道:"赶紧把顶窗的窗纸撕开一格儿,让它们进屋。"燕子夫妇进屋后,在屋里飞  相似文献   

2.
旧土     
正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得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  相似文献   

3.
入帘青     
正一直都是伴随着乡下的时光长大的,乡村的土坯和青瓦总是被大人们组合成高高低低的房屋,留两个窗户,开两扇门,然后,打一堵泥巴的院墙,盖上挑檐的门头就是一户人家,多半如此。也有大户,五世同堂抑或四世同堂的庄户人家,逐渐地会把院子演变成三合院,或者两进的院落,门对门住着几代人。不用说,堂屋都是长辈的,按辈分来,乱不了。当然,院子越多,年代越久远,家族的势力也越大。我祖上没有做过官,也没有出过  相似文献   

4.
老家的土灶     
正老家的土灶很简单,用土坯垒成的,上面抹一层水泥压实,大铁锅都是父亲徒步从七里外的乡供销社买好扣在头上,顶回来的。土灶左下方泊着风匣,旁边立着一口盛水的泥瓦缸,缸上趴着一只铁舀子。土灶右侧堆积着斧子剁好的苞米秸秆,细细的刺槐枝儿。灶台是故乡的一种语言,每天第一个醒来,袅袅的炊烟点缀着村庄时,我们枕着小煎鱼和苞  相似文献   

5.
1968年,一位年轻人出生在河南漯河郾城一个十分贫穷的农村家庭。他就像黄土塬上一块沉默的土坯。  相似文献   

6.
窗前有一棵高大的玉兰树,我把它叫作三色树,因为在一年中。它总是出现枯黄、洁白、翠绿这三种色彩。我觉得它就是人生的象征,它把生命的三种质的形态镌刻在轮回的季节里。一、枯黄,生命的苦涩冬天的玉兰树,时光消退了它亮丽的色彩,当它铅华洗尽、美人迟幕时,它总是竭力舒展着枝丫,向高处、远处延伸着,然而无情的岁月已经开始把风霜染上了它的华妆。  相似文献   

7.
清真寺是穆斯林礼拜、集会和接受教育的场所。它不仅具有广泛的实用功能,而是具有极高的建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阿拉伯世界建筑中的璀璨明珠,是阿拉伯人向其他先进民族,尤其是波斯民族勇于学习的结晶。  现在的清真寺源于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修建的朴素清真寺。当时的清真寺包括一个露天的院子和用土坯砌成的围墙。后来,穆圣延长了周围房屋的平房顶,遮住了整个露天的院子,以挡日光。那时是用枣椰树干做柱子,用枣椰树枝和泥土做房顶的材料。另外将一棵枣椰树干的根部固定在地上,把它当做讲台,站在上面向穆斯林进行演讲。后来换…  相似文献   

8.
正瓦房是父亲当年结婚时盖的,为了盖这间房子,爷爷和父亲可没少费力。它盖在院子的西面,是厢房,我们这里叫厦子。瓦房只有东面,也就是安门窗的一面是砖,另外三面都是土坯,房顶是个斜坡,青色的瓦很整齐地铺在上面,一层一层的,像鱼鳞,像梯田,像波浪。我自然不知道当时盖房子时的情况,但我  相似文献   

9.
鱼和猫     
正一条小鱼想到岸上去生活,它游到渔网里,希望被打捞上岸,但网眼太大,它被漏了下去。后来,它找到一个钓鱼的钩子,一口咬住,它被钓上岸来。钓鱼人把它送给了小猫。小猫得到鱼后,决定把它种在地里,让它发芽长大,然后吃大鱼。于是小猫小心翼翼地叼着这条小鱼,把它埋进河边的一个土坑里。小鱼在土坑里即将窒息,突然一场暴雨  相似文献   

10.
翅膀的天性     
暴风雨后的水泥地上,落着一只可怜的蝴蝶,翅膀折断,体形歪斜,奄奄一息。孩子看见了,飞快地跑过去,把蝴蝶捧在掌心,不停地呵气,然后把它带回家,放在电热毯里为它保暖,再然后,小心  相似文献   

11.
高欣 《天风》2003,(11)
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到忧伤、挫折和苦难的打击。它犹如海浪一般,不断地冲击着人类的心灵堤坝,又时时雕塑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们都可以选择精神的自由,它可以把一朵小花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也可以把一滴水变成一股甘甜的清泉,使萎蔫不振的人光彩艳丽,生命之花常开不谢。  相似文献   

12.
在南非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叫蜜獾的动物,它居住在自己挖掘的洞穴里。与此同时,洞穴的旁边也生活着一种叫指蜜鸟的小鸟。早先的时候,指蜜乌把巢安在树上,但由于不断受到天敌的攻击,后来它就索性把巢安在离它不远处的蜜獾的洞穴里。起初,蜜獾并不甘心自己的地盘被占,双方也展开了一些斗争。  相似文献   

13.
袅袅炊烟起     
正炊烟的根在乡村,乡村的魂在炊烟,炊烟是乡村生活的特有标志,有炊烟的地方就定会有一处或大或小的乡村,静静地卧在那里。我的故乡也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曾经静静地卧在丹江岸边。故乡,尽管是土坯房子,但是规划整齐,这是"后靠"的功劳。我认为,每一次搬迁,都是一种进化,至少是从无序到有序。中国人建房子讲究风水,一般都坐北朝南,村庄也不例外。有趣的是,我们那里的人修锅台  相似文献   

14.
瑶山印象     
桂北山区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瑶族多散居于大山的最深处,世代傍山而居,我喜欢管他们居住的大山叫瑶山。 对于桂北瑶山的最早记忆是在1994年,那时广西发生了特大水灾,我随同自治区基督教两会的几位牧师到河池少数民族地区了解灾情,慰问受灾教会。到了灾区,目睹被水冲毁的土坯房子、破旧漏雨的教会聚会点,第一次看到穿着民族服装的灾民,虽然很多情节现在已经淡忘了,但印象中那一张张淳朴憨厚的笑脸,一声声热情的招呼却一直留在脑海  相似文献   

15.
与秋天同行     
正秋天,树放下了它的叶子,只留下一身枯瘦;花放下了它的花瓣,只留下一缕芳魂;草放下了它的葱绿,只留下了一片怀想;庄稼放下了它的果实,把喜悦聚拢成小小的火焰,等待着寒冬里,用它取暖。秋天,是季节的转折。光阴,  相似文献   

16.
广袤的非洲大草原,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一天对小猎豹来说,非同寻常。它已到了独立生活的年龄,母豹正在狠心地把它赶走。小猎豹对妈妈依依不舍,它尝试着靠近妈妈,但此时的母豹已不再是过去慈爱的母亲,面对女儿  相似文献   

17.
抱膝看闲街     
正家里曾养过一条狗,自己吃独食的那些时光,日子过得慢条斯理。给它喂食的时候,它也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甚至都懒得为你摇尾巴献媚。后来,又来了一条小狗,它便再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吃着自己碗里的,还要盯着那边狗盆里的,有时候还要把人家狠狠咬开,胡乱抢上几口,才逡巡着回到自己这边来。按道理讲,给它的食物足够它吃,但放在另一个盆里的东西,还是让它躁乱得不行。  相似文献   

18.
对迷信与理性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轮功“被取缔后,迷信问题越发引人反思。尽管科学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但科学与迷信、理性与迷信的对话一直在艰难地进行着。目前,有一种说法更令人深思,即“对科学的盲目笃信也是一种迷信“。它似乎要把人们从盲目崇拜科学的迷梦中惊醒,比科学家更为理智地看待科学。对这一说法,我们该怎样理解呢?它判断的根据是什么呢?这些说法又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把迷信看成是一种思维倾  相似文献   

19.
雕琢光阴     
正有些东西是让人想不透的,比如光阴。它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但能感受它在身边缭绕。生命是有限的,而时间无限,所以我们时常有紧迫感,甚至渺小感。我们被时间控制,被它驾驭和限制,被它幸福着、痛苦着、抚慰着、期盼着。它像一张巨大的网,以其浩瀚与无穷把世界万物统统笼罩在自己怀里,任意把玩与雕琢。人生的遗憾说到底是光阴的遗憾,它给予我们的并不多,因而让人感到遗憾和惶恐。人类的所有情感都凝聚在光阴里,所有  相似文献   

20.
辯証法的三条基本規律——对立面的統一与斗爭,由量变到質变,否定之否定——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它們各自从不同的方面描述着辯証法規律的內容、性質,不能把它們看成各自描述各自的而彼此不相关,更不能看成彼此沒有多大区别,因而可以随便簡略。它們所各自描述的辯証法这一整个規律的不同方面,是彼此渗透着、相互说明着、补充着的,簡略了其中的一条,就要使我們对辯証法規律的了解殘缺不全;从而对于其余几条的掌握也会不够全面,以致在認識上,乃至行动上把自己引导到錯誤的道路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