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一根稻草,它一出世便比其他的稻草圆润而富有光泽,所以编织艺人就选它做一项作品的主料,然后再编织其他稻草。可这根稻草不甘心被束缚,就跟随一股风逃了出来。稻草逃到了河边,一个趔趄跌进了河里,正巧被一个落水者抓住,最终借助稻草得救。"真是救命稻草啊!"落水者对着稻草膜拜,热泪盈眶。稻草很自豪,是啊,世上哪还有比救人一命更伟大的事情?稻草沉浸在幸福之中。可是不久落水者就淡忘了这件  相似文献   

2.
最后一根草     
“骆驼背上最后一根草“,意指在一只承担了巨大重量的骆驼背上仅加放一根稻草,便足以压垮骆驼,亦即在极限以外的任何轻微负担,均足以令人崩溃。  相似文献   

3.
正法国哲学家布里丹讲过一个关于驴子的著名故事:有一头驴,与众不同,喜欢思考。有一次,主人在它面前放了两堆体积、色泽都一样的干草,给它做午餐。这下可把它给难住了,因为这两堆干草没有任何差别,它没法选择先吃哪一堆,后吃哪一堆。最后,这头驴子面对两堆草料,饿死了。这头驴子虽然饿死了,但从此在哲学史上"名垂千古",被  相似文献   

4.
头上草     
正雕花梳子抚过女儿的黑发,将它扎成一束马尾,我顺嘴给她出了个谜语破了个闷儿:"高高山上长堆草,密密麻麻长得好。一年四季勤修剪,黑的变白再变少。"女儿笑答:"小看我,头发嘛!"猛回头,发梢划过我的脸,柔柔的、滑滑的,真是喜欢!女儿让我蹲下,划拉我头上的"草",如发现新大陆一般说:"找到好几根白头发,原来长这样呀!你这‘草’好像比我的少哦!"哪是好像,本来就是,但  相似文献   

5.
大王的判断     
正老虎大王对宰相猴子说:"对领导者来说,要有自己的眼光和角度对每件事物做出独特判断,而臣民只要如实汇报情况,就可以了!"在动物们纷至呈上的事项汇报中,老虎大王发现了其中的差错。一只蚂蚁说:"由于我辛勤抓虫子,白菜长得像房子那么大……"一头大象却说:"因为我不小心,踩踏了一棵白菜,那白菜只有一棵草那么小……"老虎说:"白菜我不是没见过,蚂蚁为了表功劳,把菜说大了,大象为减轻失误,而把菜说小了,我要惩罚这两个不诚实的家伙!"  相似文献   

6.
王林专 《天风》2005,(12):46-46
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发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  相似文献   

7.
大家可能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凌晨,一位游客推着一辆装满稻草的手推车来到了两国之间的边境。边防哨兵疑心顿起:对稻草是不需要征税的,但是稻草下面到底是什么?这位哨兵仔细地对手推车中的稻草进行了搜查,但是一无所获。哨兵非常疑惑,亦感到很恼火,但是他给这位游客放行了。第二天这位游客又来了,还是推着一辆手推车,这次里面装满粪肥,粪肥也是不需要交税的商品。这位哨兵认为,他这次可看穿了这位旅行者的鬼把戏。对稻草进行搜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粪肥会使得这位哨兵的手臭不可闻。但是,哨兵知道他的职责。他找来一把…  相似文献   

8.
明中叶经历了理学到心学的转向。江苏昆山的魏校作为重要理学家,其天根之学深受朱子学与阳明学两大系统的思想影响,由此而形成了"培养深沉""切忌漏泄""妙在涵蓄"为特点的"主静求仁"之学,开创出独特的"天根之学"的思想体系。然而,有关魏校思想的研究向来受到忽视。其实,魏校与阳明之间,曾有过一次学术交锋,两者从心体动静的问题入手,显示出心学与理学对"心体"的不同理解。以此为契机,最终魏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天根天机,动静弗离"的天根之学。其特点在于把工夫重点放在心体——即天根——未发前的"静存涵养"工夫,指向"喜怒哀乐之未发"状态的回归、静存和体认。"静存涵养"的旨趣在于回归心体(天根),不仅扭转了胡居仁"主一持敬"之学,同时也有别于陈白沙的"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的观点,更重要的是,魏校的天根之学乃是对阳明学"心体常动"良知之观点的一种矫正。  相似文献   

9.
正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有一联:"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茶的境界,是文人雅士面对人生沉浮时最贴心的精神安慰。秋日灿烂的午后,和友人品菊花茶是一件惬意的事。据传,一次郑板桥到东台白驹去探望多年未见的老友,此人精通诗文,但无意功名,过着清贫生活,所居之处篱落有致,闲云野鹤,且家中挂有一副堂联:"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让老夫享受;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有儿辈担当。"友人拿糙米饭招待郑板桥,他欣然入席,吃  相似文献   

10.
浓霜打白菜     
正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白居易老夫子这首白菜诗,出语可真真平民化,老太太都读得通。品一下,只觉诗意淳朴淡静,滋味雅正,津津然,恰是那霜白菜的味道。大白菜,还有个雅名,曰"菘",大约是以字会意:因它"凌  相似文献   

11.
正东风起,万物繁,天地华。自古而今,春风就是这样一位"大众情人",无人不欢,不知费了多少诗人笔墨。说起风,大概再也没有人比得了李峤的笔力: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不见风字,却尽是风的"绝活",这种高姿态,要怎么比!像一个人说一堆捧你的话,却不抵一  相似文献   

12.
张丽红 《天风》2002,(3):52
家乡的冬天,非常的寒冷,下了一夜的雪,早晨,人们耐不住室内的寂寞,在马路边点起一堆火,三五成群的人们围坐在火堆旁天南地北家长里短地闲聊……不知何时,火苗暗淡了下来,发出微弱的余热,原来,木柴已大多数燃成了灰烬,只剩下一根在艰难地燃烧着自己,已近乎熄灭。“孩子们,快去拾点柴”,随着一声吆喝,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一堆木柴,伴着孩子们的笑声已到了眼前。有的已被雪水浸透;有的还带着雪花,我疑惑地看着这堆湿柴心中暗想:这些柴能燃起来吗?湿柴一根根、一层层地架在了那根已快熄灭的木柴上,邻居大爷弯下腰,使劲地吹了又吹,随着火花一明一暗的闪烁,那些湿柴带着呛人的烟雾,渐渐燃烧了起来,一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每当雨过天晴,我们就到村后的山上去堵大坝。在淙淙的溪水流过的地方,把它拦腰截住,用手捧来一堆泥土筑一条属于自己的大坝,在山里头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水库。为了让大坝坚固耐用,固若金汤,总是让大坝更宽更高,因为山上的溪水,太急,太多,过不了多时,大坝便会被溪水冲倒,辛辛苦苦白忙活了。不得已,大家就在大坝的底部按下了一根大葱杆子,让一部分溪水从“桥洞”里流出去,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20,(4)
正于尔根·莫尔特曼是当代基督教神学界的巨擘,笔者之所以以莫尔特曼作为研究西方基督教思想切入"中国化"语境的探路者,原因有三。其一,莫尔特曼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与推崇者,他有一个中国书房,精读过《道德经》等中国传统经典,并对传统道家思想有精到论著。他在《科学与智慧》一书的最后一章"道:中国人关于世界的奥义一一个西人眼中的《道德经》"中,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朋友从江西旅行回来,约我到他家小酌聊聊旅途见闻。佐酒的菜是在街上买的几样传统卤菜。酒却是从江西带回来的,有一个既好听又有意思的名字——堆花。这酒过去听人说起过,是江西名酒,最早产于庐陵一带,原本叫"谷烧"。相传庐陵人文天祥少年时求学白鹭洲书院,文章之余与同窗于酒家买醉,但见  相似文献   

16.
唤自己醒来     
正年前买了白菜,竖着对切,做菜用了半棵,余下的置于阳台。被打入"冷宫"的它居然从切开的截面长出几茎绿绿的枝叶,米粒一样小的黄花快活地眨着眼睛。我们忽略白菜的存在,它却在寒颤颤的空气里努力寻找阳光,展颜欢笑。不因环境恶劣丧  相似文献   

17.
丰子恺曾画过一幅《牵羊图》,画中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脖子上都有一根绳索牵着。他家的一个佣人见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每只羊都用绳子牵着干什么,一条绳子不就行了。丰子恺一听,恍然大悟,不禁叹道"真是‘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啊。"  相似文献   

18.
两根竹子     
正犀牛伯伯家东边有一小片树林,去年春天,冒出两根竹笋,好像一对兄弟,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几年后,两根竹笋长成了修长的竹子。一天,哥俩憧憬着未来。长得高的竹子哥哥说:"弟弟,我们都长大了,不知道能派上啥用场?""是呀!我也每天都在想着这个问题。"长得矮过哥哥的竹子弟弟说。哥俩每天期待被主人派上用场,发挥作用。一天早晨,竹子弟弟被犀牛伯伯一刀砍下。  相似文献   

19.
小葱     
正每个菜摊子上几乎都有小葱。小葱一般不是卖的,而是用来送的。老顾客来买菜,买萝卜买土豆买白菜,多少不拘,临了问一声:"给您点葱?"也不等回答,就扯了一撮,掖到袋子里递过来。面目不熟悉的生客,买的不多不少,摊主也会问:"要点葱不?"那人顿一下,笑笑地说:"谢啦,您给点吧,我下面条。"若是遇到吝啬的买主,买二两小白菜下面条,还让饶上一把葱,摊主就说今天没有。  相似文献   

20.
收到这家广告公司的聘用通知时.他已经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奔波了近两个月,且几乎对能否留下来已心生绝望。所以这根救命的稻草,让他连条件也没有来得及细看,就欣喜若狂地应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