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姑娘,过着富足的生活,可是,她总觉得不幸福。有一天,她终于下定决心:即使走遍世界各地,也要寻找到幸福。  相似文献   

2.
尘世一粒米     
一位母亲,和她深爱的儿子相依为命,过得平静而且幸福。可老天无眼,让她儿子在一场瘟疫中离开了人世。她伤心欲绝,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朝佛,希望能拯救她的儿子。佛说: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儿子起死回生,解脱你的痛苦,你向任何一个没有失去亲人的人要一粒米就行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李馨 《四川心理科学》2014,(6):138-138,109
李清照是一位将婉约词推向极至的杰出词人,她享受过幸福,也饱经过苦难。她的一生经历了千回百转,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4.
王保全 《天风》2018,(5):45-46
爱主爱人,幸福就在呼吸间我的母亲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名字,叫"幸福"。身边的亲友说,这个名字起得好,既温馨又美妙,恰如她长期以来真实生活的写照。母亲中等个子,性格和善,脸上常带着微笑。她乐于助人,见过她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温柔与质朴。最重要的是,母亲始终认为自己生活得非常幸福。  相似文献   

5.
我是2002年元旦节结婚的。妻子小芳温柔、典雅,婚后我们一直过得很恩爱,成为大家羡慕的幸福夫妻。只是由于小芳性格内向,我们的生活自然就缺少了很多浪漫色彩。特别是在我们过夫妻生活的时候,小芳从来不主动要求,纵然是我向她发出"性号"  相似文献   

6.
陆晓红 《天风》2004,(12):i001-i001
我认识一位姊妹,她有一个很重的属世担子,叫她茶不思、饭不想,坐卧难安,几乎有性命发生问题的危险。有一天,她正感到担子特别沉重时,不经意地瞥见桌上摆着有关“哈拿的信心”的书,那书的题目吸引了她的注意力,便顺手拿过来读。  相似文献   

7.
潘斌 《道德与文明》2017,(6):146-154
柏拉图主张强制的灌输绝不会在人心里留下烙印。这意味着,理想城邦的成员必须发自内心地被理性的论证说服,真心觉得做一个理想城邦的公民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所以,《理想国》一直在试图理解现实中人性的各种可能性,人所可能具有的许多种幸福观念。它试图构建一个理想的城邦,其中每一个阶层都是幸福的,即便他们有可能缺乏美德。但是,在他尝试去证明每个人在理想城邦中都能过上好的生活之前,苏格拉底首先得把他们从现在的糟糕生活中带出来,或者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很坏的。为此,他需要一个劝导性的幸福概念,一个普通人都可能会接受,并且可以用来证明他们现在的生活并不幸福的概念装置。它的目的是把人们从对现在生活的不知反思的满足或者失落中拉拽出来,因此它部分是反常识的,但又部分是依赖于常识的,希望借助人们内心固有的一些正确信念来帮助他们脱离谬误。  相似文献   

8.
幸福的程式     
最近报纸上有了铁凝结婚的消息。铁凝幸福地说:一个人也没有找,一个人在等,就是她这些年的状态。因为有一年她去看望冰心老人,冰心老人曾经告诉过她,你不要找,你要等。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中学生的自述—— 我的精神快要崩溃了,每时每刻,我都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崩溃的边缘。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可我就是这个样子,我天天见大家都生活得欢欢乐乐、无忧无虑的,而我几乎没有一分钟不在自我折磨。我承认,在孤独的时候,我曾经想过许多事情:想过×××女同学对我很好,她虽有男朋友,但却对我依然情意绵绵。想过跟表妹在一起,就像小时候那样,像电影里那样,在一个安  相似文献   

10.
正"小确幸"一词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小确幸的感觉在于小,每一枚小确幸持续的时间3秒至一整天不等。持续短却让你能够在内心里感受到幸福,这是一种很踏实的幸福,是能够紧握在手中的幸福。就像女儿曾对我说过,她说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領导下,人民革命获得了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得到了解放。特别是过去經受了双重压迫的各民族妇女,得以摆脱帝国主义和国內阶級压迫,摆脱了旧社会家庭奴隶的状况,而变为新社会拥有平等权利的成员。解放事业给全中国妇女开闢了参加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广闊道路,給她們創造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解放以前,我国妇女下仅被剝夺了在社会上的一切权利,而且被剝夺了在家庭的独立人格,过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依附生活。她們没  相似文献   

12.
农历腊月24日,对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乡本康沟村、68岁的卓玛才让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起,在现世生活中,她将无牵无挂、自信、幸福地度完她的余生,并在她的下一世,将有一个好的归宿。 在中国青海的土族乡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都要为年过50岁的长辈举行重要的人生礼仪——拜佛(贺寿)。拜佛就是人活着的时候,通过活佛这个中介,为将来去世后修建一条宽畅平坦的道  相似文献   

13.
张斌 《天风》2011,(7):58-59,61
若问我们姊妹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大心愿,大多数人恐怕会说,一个幸福的家庭,有情投意合的丈夫,有健康活泼的孩子,有稳定的生活,等等。即或是没有结婚的姊妹,绝大多数都希望上帝给自己预备一个合神心意也合自己心意的男朋友,最终指向,也是希望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正在等待幸福,那么你已经错过它了。 在我作了关于幸福的讲座后,听众中的一位妇女站起来说,“我真希望我丈夫也来听你的讲座。”尽管她非常爱她的丈夫,她解释说,但和一个不快乐的人相处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位女人促使我把我一直探索的东西──认真对待幸福的理由──用笔写出来。我告诉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可能地在我们的配偶、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面前表现得快乐。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那么问问孩子,有一位忧郁的父亲或母亲是什么滋味。或者问问父母,如果他们有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他们会遭受怎样的痛苦。我不是一…  相似文献   

15.
霖涌 《天风》2011,(12):24-25
丈夫离世、孩子年幼、生活无助……一个个泰山压顶般的重担压着她喘不气过来,原本幸福温暖的家庭似乎到了支离破碎的边缘。然而,她靠着神的爱和主内弟兄姊妹的关怀,有了活下去的信心,终于走出困境。她——就是厦门竹树堂陈园姊妹。  相似文献   

16.
田永平 《天风》2022,(5):42-43
2021年年初,许多观众被春节上映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感动.这部电影是贾玲为了纪念她因意外去世的母亲而创作的.在影片中,贾玲饰演的女儿贾晓玲,从小到大没有给妈妈李焕英"长过脸",总是闯祸.为了让妈妈高兴,高考结束后,贾晓玲拜托朋友伪造了一张录取通知书,没想到在庆功宴上被揭穿.在妈妈出车祸后,贾晓玲穿越时空回到了妈妈年轻的时候.她认为自己的出生给妈妈带来了很多不幸,一心想改变妈妈的命运,希望妈妈能够幸福.但当贾晓玲哭着自责自己没有出息时,妈妈却温柔地对她说:"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想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相似文献   

17.
正冬深,夜归人群的熙攘往来中,一位骑着三轮车的女人,穿戴严实,难掩一日劳作后的疲惫。她的一只手捧着一束百合,那团白,如月华,又如清辉,暮色中惊人眼目。借着那团皎白,女人的眉目也明晰起来:那是一副波平浪静的面孔,有过岁月深耕过的痕迹,却无惧无畏,万山如夷。即便被生活覆以困顿与劳  相似文献   

18.
"安居""乐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生活幸福的两大基石。作为由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并矢志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始终不渝地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幸福"具体表现在多方面,而居住幸福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居住幸福"指基于"无居""贫居""陋居"等状况的改变,生活向"有居""安居""富居"和"善居""乐居"提升,居住主体内心由此产生的愉悦感、认同感与价值感。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确证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证成着中国共产党的"得民心"。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历程灌注着思想的探索、政策的制定和实践的落实,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居住伦理理论,它以"住有所居"为初始伦理要义,以"居有所安"为核心价值理念,以"居有所乐"为民生幸福追求,凸显了对人民生命的尊重、生活的关心和对其生存状况的改善之伦理精神及其伦理智慧。  相似文献   

19.
成才的条件     
有个年轻的记者采访过很多成功人士,她写的人物专访常常占据了报纸的重要版面,成为人们借鉴的典范。后来她自己的孩子渐渐长大,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  相似文献   

20.
闲自心生     
正闲,是一份清静之境,是一种不受世俗物欲干扰的人生状态。乌尤寺有对联云:"事到无心皆可乐,人非有品不能闲。"意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只要人不以功利为目的对待,便都会呈现出让人赏心悦目的姿态。做到了这一点的人,也就是拥有心品之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保持悠闲之心,相反,则终日浮躁难安,无法清静。我们来到世上,都得品味生活的苦难与艰辛,快乐与幸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的际遇是变幻莫测的,事实上,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有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