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暗示的魔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身患绝症的小女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她在等待着死亡的到来。暗淡的双眸凝望着窗户对面枯枝上的一片黄叶,秋天来了,黄叶会在秋风中落下的,当黄叶落下的时候,她心思生命也到了尽头。一天、二天、三天……日子一天天过去,黄叶仍然顽强地挂在枯枝上,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小女孩伴着那片黄叶存活下来。可事实上那片黄叶是一位画家画在墙上的,但却成了小女孩生命的寄托!人终究是精神动物,精神对人有着极大的力量,在精神的信物面前,人们会失去自我的。从远古的占卜术开始,人们总是相信那块生硬的甲骨,怀疑甚至于全盘否定"自己"。俗人如此,名人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浩瀚的联海中,那些出自少年儿童的巧对妙联,就如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让人赞赏不已。宋代邱琼从小才学出众。一次,他与同窗为争座位而吵闹。塾师便出句让他俩对,谁能续了上联谁先入座。于是,塾师脱口吟道:"细雨肩头滴。"此时,邱琼不假思索率先续了下联:"青云足下生。"塾师听罢,赞不绝口,邱琼也因此赢得了座位,而那同窗也没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3.
正"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碪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玉京秋·烟水阔》为宋代周密自度曲。此曲音韵谐美,别具声情,唱尽了相思幽怨和离愁别恨。"自度曲"是通  相似文献   

4.
正考试做题当然得有个答案标准,可有些标准答案却往往让人啼笑皆非。王蒙先生讲过一个他亲历的真实故事:一次,王蒙的孙子为作业上的两道选择题苦思冥想。王蒙要指导他,念初中的孙子竟说:"你不懂。"王蒙不服气,拿过题来看,一道原句是:"在我的窗外长着一棵杨树。"下边有三个选择:"A、有一棵杨树长在我的窗外;B、隔窗望去有一棵杨树;C、我看到窗外有一棵杨树。"要求在这三个选项  相似文献   

5.
随着儿子日渐长大,身为人父的我愈发感到当好"家长"的角色真是"看似容易却艰辛"。 我和妻子都在企业做行政工作,儿子于1997年秋季入学后,我们只好"早送晚接",孩子中午就餐、休息和下午放学后的这段时间,就托付给爷爷奶奶。 也是应了那句"玉不琢,不成器"的古训,由于我们疏  相似文献   

6.
寄语巫山窈窕娘,好将魂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随春风上下狂。——道潜禅师道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令多少人潸然泪下;怀念爱妻的苏东坡有词: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相似文献   

7.
佛教中有"四句百非"学说,也有"离四句绝百非"学说,这是两个不同层次之境界。学界普遍以佛教"中观学说"为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之释读格式,太过笼统。实际上成《疏》释读庄子,有两个层次:在较低层次,其格式确为狭义的"中观学说"或"四句百非"学说;然在较高层次,其格式却是"离四句绝百非"学说。狭义的"中观"或"四句百非"对应"玄","离四句绝百非"对应"重玄"。成玄英"重玄学"之核心,是以"离四句绝百非"为格式"化庄"与"化道",是中华哲学批评史上"佛禅兴盛期"之早期代表。  相似文献   

8.
圆悟克勤《碧岩录》将"道本无言"列为全书之宗纲,认为作为佛法的至高妙理,"道"本来就不在言句上面,而是言句之外的一种明心见性的个人内心体验。同时,言句在显道中又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道"需要借助它来显现,亦即"因言显道"。不过,"道"毕竟不在言句中,所以学人又要透过言句,明心见性,"见道忘言"。  相似文献   

9.
一、道是宇宙的无限生机和能量 中国人喜欢说"求道"、"学道"、"明道"、"行道"、"弘道",中国人相信宇宙、社会、人生中有终极的真理,它指示出一条最健康的路,那就是道.循此而为,是为有道;沿此而行,是为正道.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当时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 他的生平,连随口讲几句都很不忍心。  相似文献   

11.
滕静老师如今已是个年逾七旬的老人。岁月已将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庞刻上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在微风中轻拂的银发似在无声地述说着她那艰苦追求而又热心奉献的一生。 我与滕静老师相识是在1987年,那时她大约64岁。一  相似文献   

12.
一、题解 1927年,国学大师王静安先生沉湖死殉后,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教授之一的陈寅恪大为震惊,写了一首诗和一幅挽联以示哀悼。诗是一首七律,其中第三联写道:"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 十多年前初读这首诗时,感触颇深,尤其是"吾侪所学关天意"一句。短短七个字,既道出了陈寅恪等人心目中学问的崇高地位,也道出了他们对学问所承担的那一份终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暮春有落花,深秋有落叶。选两句古诗词来渲染一下:宋人欧阳修词云,"雨横风狂三月暮";宋人柳永词云,"昨夜西风凋碧树"。每到暮春,常常想起的是欧词中的那位闺中少妇。深深庭院,静锁一人。任凭人上高楼,那堆烟似的杨柳依旧是,遮住了热切的望眼。唯有院中秋千与花朵,可以暂且慰藉一颗空  相似文献   

14.
祈祷     
佚名 《天风》2010,(1):57-57
<正>有一个人问上帝:"伟大的上帝,在你的眼睛里,一千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上帝回答道:"只意味着一分钟罢了。""那么,在你的眼里,一百万美元又意味着什么呢?""仅仅意味着一美元。""慈悲的上帝呀,那就请你赐给我一美元吧!"  相似文献   

15.
极品心灵     
凡是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却一定是心灵的主宰者。正如雷锋所言: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我们深知:人只有通过净化,心灵才会至高无上。我认为:心灵的第一境界是感恩之心。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要想服务于社会,报效祖国,就必须从"孝敬父母"开始。孝的内核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只  相似文献   

16.
正从古到今,街坊邻里见面后都会问上一句:"吃了吗您?""还没,刚做、刚做。"这是北京,在中午11点左右,或是下午四五点钟,人们被街坊或认识的人问"吃了吗您"后的答话。在北京,晚上8点来钟,两人一见面还是那句"吃了吗您?"对方这时则会说:"谢谢您,吃了!吃了!"北京人就是这样不  相似文献   

17.
汤斌是清顺治、康熙年间的官员,一生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人送绰号"汤青天""豆腐汤"。顺治十二年(1655年),汤斌出任潼关道。为不扰地方百姓,他用官俸买了三头骡子,一头驮着破旧被褥和一个书箱,另两头骡子他与一个仆人各骑一头。那模样,不像是新官赴任,倒像是穷书生赶考。到了潼关,看到人畜俱瘦、行李旧而且少的主仆二人,道台衙门的把总连连摇头,说了句"把你们放到锅里煮也煮不出个官味来",好不令人寻味。然而,就是这个"煮不出官味来"  相似文献   

18.
窗阴一箭     
正那天我在书店看书,坐在宽敞明亮的落地窗前,柔和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投射在书本上,仿佛有细碎的金子在书上跳舞,忽闪忽闪,阅读变得有趣而生动。我翻开一本古典书籍,忽然一句话闯入我的眼眸,那是诗人吴文英写的一首词,其中"午梦千山,窗阴一箭"一句,深得我心共鸣。我抬头望向窗外,那几棵高大的银杏树已从金黄璀璨变得枝叶枯寂,零星的几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价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  相似文献   

20.
范成斌 《天风》2015,(4):40
当婴儿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界,那哭声,既是对生的庆贺,也是对死的抗议。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驾驶着生命之舟,行驶在各自的航道上,但人人都将奔赴一个神秘的地方——死亡。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句诗既诠释了生命的辉煌灿烂,也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匆忙。我们曾眼见或听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或许自己也正在经历着这一过程。然而,又有谁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