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茶馆中的新中式家具设计认识 (一)茶馆的理解 茶馆设有固定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品茶、休闲等。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与品位,艺术和生活在这个文化层次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它的空间营造已不仅仅是普通环境装饰那么简单,而是升华为一种特定文化氛围的塑造。现在的茶馆更多地采用后现代手法,把传统的结构形式、传统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茶馆文化重新设计组合以一个全新的标志符号出现。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下,茶馆既不单单是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不是带有明显阶级界限的中产阶级场所。因此将茶馆作为一种城市的公共空间来研究,需要跳出西方关于公共领域作为政治话语权建构的概念,并建立在茶馆本身的民族志调查基础上。存在于平民阶层中的生活空间、话语空间构成了成都茶馆顽强的生命力,使其能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茶馆兴盛,民众公共生活也开始发育,因而茶馆成为重要的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空间,茶馆展示着当时公共伦理生活的现实面貌,同时也成为政府和知识精英改良风俗、进行道德引领的重要空间。在茶馆这个公共空间中起道德引领作用的主要是政府,所推行的内容是由政府和知识精英提供的,推行的方式是自上而下。可见,茶馆作为中国近代典型的公共空间,其作用与西方近代的公共空间有明显不同。茶馆对中国近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作用,并没能体现在"公共"上而只是体现在"空间"上,即茶馆提供给了民众展示伦理状况和被进行道德引领的空间,参与其中的民众并没能通过自我启蒙、参与讨论等形成公共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意识。公共性的提升与公德意识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日本东京有座小茶馆,生意本来很兴隆,可店主人为了进一步招徕顾客,特意把茶馆四壁刚成浅绿色,并悬挂了名人字画。谁知,这座粉刷一新的茶馆,尽管整天座无虚席,可月末一结帐,收入不但未增加,反而减少了一半。老板大惑不解,去求教学者,才知道茶馆的雅致,意外地起...  相似文献   

5.
正那年初春,我和友人去南方一个水乡古镇游玩,走在人声鼎沸的景区里,琳琅满目的商店林立两侧,花花绿绿的招牌令人目不暇接。颇有生活情趣的友人慧眼明辨,带我走入一家人迹罕至的茶馆。茶馆外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龙吟森森,凤尾细细,意境清幽。相比门庭若市的商场,茶馆则冷清许多,但也因此静谧恬淡,一派清风朗月的闲情雅致之意。走进茶馆,我们点了两杯玫  相似文献   

6.
清朝人蒲松龄世逢乱离,饱经忧患,愤而作书。然而,他没有立即埋头书案,而是携带着茶水和烟叶,在四通八达的路口上开了一个奇特的“茶馆”。太阳如火,道路崎岖,走累了的人们见到这个茶馆无不喜出望外,谁不愿意喝杯茶、歇歇脚呢?可是更奇怪的是,在这里喝茶、抽烟都不要钱,但必须讲一讲自己的所见所闻。什么山川变化、风俗人情、奇人异事,都可以讲述。蒲松龄就把这些内容一一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7.
书与茶     
周日,穿过城市喧嚣的街道,步入这间隐藏在小巷之中的茶馆,立刻就被静谧淡雅的氛围所感染,使你不得不静下心来,与茶为伴,细细寻证那漫漫的人生之路。见有来客,儒雅的老板便放下手中的书籍,起身点头致意。茶馆不大,有五十多平方米,陈设也  相似文献   

8.
余生也晚,闻道亦迟,不知古人是如何消磨空闲时间的,因为那时没有影剧院、歌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室等等,去的最多的地方想来是茶馆酒肆了。所以,从“娱乐”这一角度来说,似乎古人的福气大不如今人。  相似文献   

9.
藤森照信是日本长野县的一位普通农民,他种植着100亩茶园和50亩山林,平时就靠茶叶和树木的销售维持生活,过着平淡的日子。藤森照信隐隐觉得光靠这两项经营,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空间因为大多数时候,花园和山林都是空闲着的,这不就是把资源闲置起来了吗?藤森照信就开始想办法增加别的经营项目,想来想去,他决定在茶园边开设茶馆,自己种茶自己卖,又便宜又新鲜,生意一定会特别好。可是,该经营什么样的茶馆呢?茶馆又该坐落在哪儿为好呢?  相似文献   

10.
宁静是金     
在荷兰的一个小镇,来了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年轻农民。他找到的差事就是为镇政府守大门,而且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一呆就是60多年。一生中足不出小镇,也没有换做其他的事情。 这位青年工作之余一不下棋二不打牌,也不去泡酒馆、茶馆、聊天,而是选择了打磨镜片的业余爱好。虽然又费时又费工,可他却乐此不疲。就这  相似文献   

11.
在清末民初的浪潮下,国家在经历经济、社会、文化的革新时,内陆城市成都的日常生活有多大程度的改变,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成都茶馆来研究当时的成都的城市文化变迁,以及背后的政治经济变迁。  相似文献   

12.
到三峡去旅游,在距离重庆近10公里的三峡沿岸发现了这样一家茶馆,这家茶馆从外面看没有什么特别,但是,一旦踱步进去就会发现里面大不一样,环茶馆内特别安静,除了偶尔发出的茶具的碰撞声,就是汩汩的煮茶声了。很少能听到茶客们的大声喧哗。绕过大厅,还有一个脚门,我怀着好奇向门外走去,刚过脚门就发觉豁然开朗。那是一排走廊式的卡座,卡座建在陡峭的堤岸上,仔细聆听,可依稀听到数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笔者对成都市悦来茶馆的调查实践为例,通过对悦来茶馆的民间曲艺的表演曲目、观众的构成、表扬过程中观众的反映进行分析,浅析都市中的民间艺术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4.
到三峡去旅游,在距离重庆近10公里的三峡沿岸发现了这样一家茶馆,这家茶馆从外面看没有什么特别,但是,一旦踱步进去就会发现里面大不一样,环茶馆内特别安静,除了偶尔发出的茶具的碰撞声,就是汩汩的煮茶声了。很少能听到茶客们的大声喧哗。  相似文献   

15.
正雨天,能去哪儿呢?到处一片水乡泽国,我能做的就是坐在家里看看电视、上上网。尽管满屏热闹,心底却一片孤寂。热闹是他们的,我有什么呢?这时候,我喜欢关了屏幕,泡一杯茶,静静地坐着,听一听轻柔曼妙的轻音乐,看一看百读不厌的经典。日日奔波劳碌的心竟也变得安宁、轻松、舒展。"琴里知音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这真的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没有在氤氲的茶香里沉淀过的人,是不可能有这种感受的。喝茶去茶馆啊?这是个不错  相似文献   

16.
正首届"安宁疗护中的身心灵关怀"国际研习会于2018年9月14日~16日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隆重召开。本次研习会由河北省生活禅文化公益基金会和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河北中医学院、柏林禅寺及北京赵州茶馆协办。目的是为了积极应对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和肿瘤终末期患者增加带来的严峻挑战,探索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善终需求同安宁疗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有效借  相似文献   

17.
18岁那年,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里,母亲离家出走了。原来,父亲近5个月没有从公司领回一分钱,母亲起了疑心去调查,竟发现5个月来,他没有去公司上班,而是成天泡在一家茶馆里。“这个家难以活人了!”母亲一气之下,甩手而去。望着空荡荡的家,望着无声流泪的我,父亲也落泪了,他哽咽着对我说:“儿呀,是爸爸的错,请你原谅吧……”接着呆在家中默默地做起了那些拖地洗衣服做饭本是母亲常做的活计。父亲在一家五金公司上班,我实在搞不懂这么多月来他不去上班的原因。我曾问他:“爸,你不去上班,公司不会有事吧?”父亲定定地瞅3着我,吞吞吐吐地说:“只要…  相似文献   

18.
难得随意     
正生活的乐趣,莫过于三五知己相聚,完全不在乎吃什么,只图有个清静环境聊天儿。在居室局促的文人中,有此条件者无几,只能跑到外边去想辙。这里说的所谓外边,无非是餐厅、茶馆。这会儿北京城,要说餐厅、茶馆、酒楼,比过去年间多得多。老字号如全聚德、森隆、马凯、萃华楼依旧红火,新开的餐馆几乎什么风味儿都有,就连挂着洋人牌子的餐厅都有多家,更不要说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吃店。可是认真地掂量掂量,普通人吃得起又称心的,恐怕就很难找出几家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成都的早秋,暑气还未散尽。一间四处摆满根雕的茶馆中,坐满了茶客,每人面前都放着一杯清茶。茶香缕缕,然而大家并不喝,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时而若有所思,时而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20.
王源 《佛教文化》2016,(6):84-89
“茶要美” “有一次我去浙江做市场项目,在杭州西湖边的茶馆里,偶然看到一场茶艺表演。当时有个小女孩儿说了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然后拿出一个盖碗,哇.这么美。那句诗一出来,加上那个动作,南方的女孩儿真的是向白净净,特别水灵,说话也很温柔,看着特别赏心悦目。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茶艺表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