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房和阴面的阳台间隔着一道推拉门,因为冬日寒冷,这道门一直关着。春节前,我进入阳台搞卫生,随手推上了这道门。伴着一声金属的脆响,我的心"咯噔"一下:推拉门自动上锁了,锁扣在书房那一面,我被关在阳台上了!此时,家里没有别人在,我只穿着一身保暖内衣,被冰冷的玻璃和瓷砖困在这狭小的空间里。阳台上没有地暖,寒意从脚下顺着血液往上升,霎时就凉彻了心底。家在五楼,跳窗出去,不可能;打电话给家人,手机又在卧室里;女儿在千里之外读大学,爱人在异地工作,纵是心有灵犀,父女俩也料不到我此刻被关在阳台  相似文献   

2.
婚姻的眼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一个习惯,走在路上,喜欢抬起头来扫视别人家的阳台,因为妻说,阳台是家的眼睛,春光明媚的阳台后面,是一个幸福充盈的家,有一位蕙质兰心的女主人。  相似文献   

3.
太阳雪     
早晨起来,有阳光轻轻浅浅地照进客厅,心境顿时为之一亮。已经好多天了,没有见到太阳的影迹,日子总是昏昏沉沉的,灰的天,雾沉沉的地,连河水都失去了它莹亮的色泽,一切都黯然无光,在这样的日子里,我的心情也莫名地有些低落。我走上阳台,站在宽大的玻璃窗边,将目光投向窗外。咦,外面竟然有雪,最明显的是路上,有一层薄薄如绒毯般的雪,静静地覆盖在地面上,让清晨的马路有了一种安详的味道。道路上人很  相似文献   

4.
阳台家具的设计满足了人们在阳台空间中的各种活动需求,同时也赋予了阳台空间与其他室内空间不一样的内涵。阳台家具的发展及应用,使得人与空间的亲密度大为加强,也更大地促进了人们在阳台空间活动时的健康与和谐关系,同时对居住环境的生活信息化和交流多元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我家那十几平方米的阳台,是我最喜欢的休憩场所。这阳台,朝南偏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正午一过,阳光就透过窗台玻璃照射入内,直到夕阳西下。充足的阳光、明亮的光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于是我在那里种上了大小二十几盆的花草。步入其中,令人顿觉满目生机,空气清新,于是精神焕发,神清气爽。阳台种养得最多的是吊兰。吊兰非兰,本是种草,却有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我热衷于制作多肉植物的盆栽,面对多采多姿的植物,我除了感到生命的成长,也为天主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叶片和种子到处旅行,来到我家的阳台,寻找可以好好长大的新家。造物主创造的美妙,就是把整个大自然的奥秘都隐藏在一粒种子和一片叶片的身上。我在花盆里松土、整地,挖好一个小洞,把种子埋进,然后轻轻地把泥土盖好,填平和压实。当环境、气候和土壤适当,新芽萌发时,一颗小植物就在我家的阳台成长。  相似文献   

7.
别样的美丽     
花展上的花并非都是名品,有许多也很平常,比如菊花,比如一串红,寻常百姓家都有栽种。单看其中的一盆一朵,也实在没有什么,在自家的阳台庭院里,我们早已看惯了它们。但在花展上再看到它们,感觉有一种别样的美丽。  相似文献   

8.
正我家那十几平方米的阳台,使我的生活富有规律,也略显刻板。这两种说法所描述的,其实是同一种生活状态,说不上有多好,也不一定就有多坏,习惯了,也就自然了。朝着窗外,左顾右盼,是人到中年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再紧张匆忙,却渐渐地有了闲适、淡定的意味。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我家阳台外有了风景。原先那是一大块空地。在北京三环内,有一块能摆下两三幢楼的空地,实在是奇怪的事。空地空了十多年了,说最早设计图上是个小学校,小区建成后,小学不建了。于是各家为争这块地的消息不断传出,但最终都没人动土。今年总算有了模样,一半是社区花园,一半是一幢低层办公楼,于是阳台外有了可看的风景。这风景也有价,常在社区出没的房屋中介,见面就道喜,你家阳台面对花园,现在可以卖个好价,比去年多50万元,卖不?风景有价?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站在我  相似文献   

10.
读书是福     
正古人称娶美妻为“艳福”,吃美食为“口福”,读好书那就应是“眼福”了。读书也是要有缘分的,而且是要有运气的。从我上溯十三代,我的家族没有真正读书人。我的下一代呢?也不太喜欢书。一个家族,就我成了“书虫”“书痴”“书淫”“书迷”,做起了藏书梦。小时候,山村里没有图书室,也没有书店,爱看闲书的人,会被村人视为另类。我陶醉于看“小人书”,忘了吃饭、砍柴、挑水时,父亲也会骂我是“书呆子”!父亲为我买的第一本  相似文献   

11.
忧郁     
从2月第一个礼拜开始,薄扶林的杜鹃开始啼叫,像装了扩音器,苦不堪言的悲啼从海面往我的阳台强力放送。从清晨,到清晨,24小时不歇止的如泣如诉,尤其在晨昏隐晦、万物唯静的时  相似文献   

12.
一辈子的客     
正六岁之前,我没有回过家。准确地说,我没有去过那个有父母在的、被称之为"家"的地方。我出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而且很不幸,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孩。所以一生下来,我就从出生的地方直接被抱到了姑妈家,甚至没有来得及看亲生父母一眼,没有在本应该属于我的家待一秒。此后,我就在姑妈家住了下来,但并没有叫姑妈为"妈妈"——父母觉得我是他们的骨肉,他们没有打算抛弃我,想等到条件合适的时候接我回去。也  相似文献   

13.
润物细无声     
谭艳燕 《天风》2018,(6):54-54
一夜酣睡,梦中似有细语温心,甘甜如蜜。清晨起来,拉开窗帘一看,果然对面屋脊上闪着油润的亮光,久盼的一场春雨终于来了,伴着我静夜的梦儿,那么悄然无声。说不出的喜悦。转身几步走向阳台,打开阳台的窗户,润湿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直沁心脾,点拨着心灵中最敏锐的弦。我扬起双臂,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多日的积郁,所有的往昔,此时尽消无余。  相似文献   

14.
王东梅 《天风》2018,(8):47-47
近日,我喜欢上了多肉植物的盆栽,面对多彩多姿的植物,我除了感到生命的成长,也为上帝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叶片和种子到处旅行,来到我家的阳台,寻找可以好好长大的新家。造物主创造的美妙,就是把整个大自然的奥秘都隐藏在一粒种子和一片叶片上。我在花盆里松土,挖好一个小洞,把种子埋进,然后轻轻地把泥土盖好,填平和压实。  相似文献   

15.
花开的方向     
母亲喜欢养花,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盆,四季的轮换里,总有花儿是绽放着的,如此,阳台里一直充盈着春意。另外,有几盆花是放在母亲的卧室里的,那几盆花是同一品种,母亲也叫不出名字,多次的搬家,无论是同城里的迁移或城市间的辗转,那几盆花母亲都没有抛弃。  相似文献   

16.
不再匆匆     
刘玉杰 《天风》2004,(2):43-43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树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曾经默默地数算着,三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水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汗涔涔而泪潸潸了。  相似文献   

17.
量景蔚 《天风》2009,(1):55-56
今天是我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躺在宽大而松软的床上,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突然觉得酸酸的。我想我有很久没有睡过这样的床了,也有很久没有这样静静地想了。原以为这样的夜会使我沉沉地睡去,可脑袋中对于往昔流浪的沉痛记忆却迫使我去想一些从前从不会去想的问题,比如说自己年少的轻狂、叛逆与绝情等。  相似文献   

18.
正阳光的歌阳光,橘子汁般从天边漫溢过来,淹没了大地,笼罩了高山,播洒到深林。把黑夜的翅膀逐一赶走,扶在窗缝上默默地构思朝霞和晚霞的诗。它像一群悄无声息的凤凰飞进我的阳台,落在我的写字台上,抖动着明艳的翅膀,在稿纸上洒满温馨的诗情。这如金一般的光芒,是从古代宫殿的琉璃瓦上流泻过来的唐诗宋词吧?侧耳细听,有古笙琵琶的音韵,有焰火蜡梅的激情,如土壤中蛰伏待萌发的  相似文献   

19.
感受音乐     
我没有音乐特长,但我热爱音乐。年轻时,我吹过口琴、弹过吉他,但终归因为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训练,或是没有音乐方面的天赋,不知不觉就放弃了。唱歌时,别人夸我音色不错,因此也有机会参加一些晚会的合唱。闲暇时,为自我放松,也放开歌喉高唱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知自哪一天起,对于音乐的种种迷恋,自然而然就收敛了。  相似文献   

20.
我喜欢一个男孩,喜欢默默的关注他,默默地为他做一些事,一直以为他也喜欢我,但我们谁都没有说什么。然而,他现在有了女朋友,我很难过,因为自己真的很喜欢他。我也很清楚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可能了,但是心里总隐隐地存有希望。在这种幻想和现实中徘徊,让我不知所措,而我和他在一个实验室,常常见面,我真的不知该用怎样方式和他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