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暮春之夜,月华如水,静静地挥洒在天地之间。此刻,我又能够漫步小院,端一杯清茶,于无声处让思想的羽翼融入无边的月色,静静地穿行于浮尘之上、清风之间,让心灵干尘世喧嚣之外,获得一份宁静的美丽。  相似文献   

2.
正懵懂的嫩芽被雨滴唤醒,一派欣欣向荣。洗去浮尘的醉人眼的绿色啊,漫染了田野、小巷,一切都是新的模样!是的,又到了江南的梅雨季节。家家户户都收好了衣服,拾好了穗子,连家里的大黄狗都知道躲在屋檐下,哈巴哈巴地等着撑伞归来的主人。从苏州到杭州,从同里到乌镇,从嘉兴到绍兴……我与母亲在连续三年的梅雨末季都选择了江南自驾游。一路行走,感受这尘世里的沉浮冷暖,感受大自然的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3.
正时下的美国加州正当旱季,天蓝云白,空气干燥——干燥到你会觉得身体在热缩,眼球一点点陷下去。这里地广人稀,但硅谷不缺车流。我很好奇为什么这里的环境会那么好,终日无尘,幽美雅静,衣领袖口哪怕一周不换也不见脏,须知干热地带正是容易浮尘乱飞的呀。我们住在硅谷一个叫作森尼维尔(Sunnyvale)的市区,四邻家家如画,户户成景,于是,无论晨昏散步还是偶尔出游,我格外留意这儿的居住景观。  相似文献   

4.
沉静     
经历了岁月的沉淀,风吹过,雨淋过,就这样静静的,是深山幽谷里一朵安心的幽兰;霜欺过,雪压过,就这样淡淡的,是月光里默然沉思的绿荷。沉静,吹尽了浮尘,洗去了铅华,唯留下一颗淡然静谧的心。  相似文献   

5.
一天不打扫,则院有落灰,案生浮尘。扫之,则窗明几净,天朗气清。所以,许多时候都需要打扫:结婚庆典,宴客迎宾,逢年过节,检查验收……许多地方都需要打扫:大到广场街道、机场车站、机关单位,小至一庭一院、一几一案、一衣一帕。最需要打扫的,我以为,当是人的心。行走于熙熙攘攘为利来往的喧嚣中,浸泡在物欲横流的尘世里,人纵使赤子之心,天长日久也难免染垢蒙尘。果真,要是心落了尘,魂迷了路,则居官昏贪,为民觑利,这以后的日子可咋整呢!  相似文献   

6.
杨黎明 《天风》2005,(4):42-43
我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青年时代,我想成为一名 光宗耀祖的"作家"。祷告了几天后,就一头钻进了文 学的深造和创作的学习中去。我为"福楼拜尔"的描写 着迷;为"海明威"的深沉叫绝。有时也吹吹圣经上的 尘灰。 随着习作的发表,随着论文的采用,我成为领导刮 目相看的红人。领导把我提到了满意的岗位上去,我成 为能调度400人企业的总调度。 我怎能不赞美我的天父,我怎能不赞美我那全能 的、满有恩典的、慈爱的、帮助我的,……真神。我查 遍了词典中所有关于赞美的好词,写了满满两张纸,高 兴时就读两遍。  相似文献   

7.
正前段时间工作室招人,一个小姑娘来应聘。看了她的作品,很不错,我问她:"你想面试哪个岗位呢?"她说:"剪辑师。"我挺想聘她,但是我们剧组的剪辑师既刻苦,能力又强,而且预算又不够,矛盾中,我问:"有没有想过换一个职位,比如说特效什么的?"她说:"我不会啊。"我说:"那你还会什么?"她愣了下说:"我剪辑很不错,您看了我的作品应该知道。"当时我  相似文献   

8.
笛卡尔在"我思故我在"这个著名命题中规定"我"就是"我思",意指一个纯思维的实体,并以之作为其哲学理论体系的阿基米德点。对于该命题的含义和是非,哲学史上存在着复杂的争议。本文采取语用调查的方法,对笛卡尔在其著作中使用"我"这个词语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和梳理,得到如下基本看法:在笛卡尔的著作文本中有两个"我",一个用作单数第一人称代词,指代笛卡尔本人,在叙事中实际发挥着指代行为主体的作用,为实践之"我",另一个被动接受笛卡尔的思辨规定,表示实体性的我思,为理论之"我";前者可以用"笛卡尔"这个普通专名来替换,或跟该专名合并使用,后者则不能这样;前者的使用一向清楚明白,后者的含义则始终令人费解。因此,如果哲学真要找寻一个具有确定性的起点,实践之"我"肯定优于理论之"我"。  相似文献   

9.
龚自珍提出"我"的哲学命题,使"我"这一概念成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通过揭示龚自珍思想中"我"的具体内涵,可知"我"体现了对"人之存在"的关注,包含了对主体的主宰、主动作用的注重,虽缺乏"与物对立"的品格,但是更多地指向了道德主体和历史主体。同时,龚自珍的"我"具有沟通"形上"与"形下"的意义,具有"通"的品格,从而对于人不断探索走向自由王国之路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正前段时间工作室招人,一个小姑娘来应聘。看了她的作品,很不错,我问她:"你想面试哪个岗位呢?"她说:"剪辑师。"我挺想聘用她,但是我们剧组的剪辑师既刻苦,能力又强,而且预算又不够,矛盾中,我问:"有没有想过换一个职位,比如说特效什么的?"她说:"我不会啊。"我说:"那你还会什么?"她愣了下说:"我剪辑很不错,您看了我的作品应该知道。"当时我非常矛盾,因为她确实很优秀,可是工作岗位已经满了。优  相似文献   

11.
"自""己""我"及围绕其形成的一系列范畴,在杨简的《杨氏易传》中经常出现,这些范畴理应作为考察杨简心学思想以及解易方法的一个重要视角。"自""己""我"这三个范畴的含义有同有异,它们的频繁出现体现了杨简心学思想中突出主体意识的一面。这三个范畴都有多层次的含义:"自"包括了"本心"本自善的先验性、"本心"自然善的自发性、"本心"各自善的主体性等含义;"己"既具有贬义的"己私"意,也有强调"本心"主体能动性的"能己"之意,还有扩充自我的"己易"说;"我"有"毋我""无我"中的我执的含义,以及具有"唯我论"倾向的"易道在我"说。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的尊"我"思想既有一个形成的历史过程,也有一个隐然成形的内在逻辑结构。在存在论层面,王夫之论证了肉身性之"我"在尽孝、尽忠的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在道德领域中他激烈地批判历史上诸种"无我"论,要求挺立个体之"我"作为道德承担者与实践者的主体性地位,殷切呼唤豪杰精神,号召个体具有承担"大公至理"的道德担当意识。在认识论及社会历史领域,其尊"我"思想表现为重视"我"的认识能力与认识主体的地位,在"变化日新"的历史过程中对"明日之吾"(即未来之我)充满着期待。王夫之的尊"我"思想是对阳明心学重视道德主体性思想的正面继承与发展,初步体现了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重视个体精神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3.
请好好说话     
正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如何让你的表达变得更温柔更尊重人?只要稍稍改变一下用词,比如把"谢谢"改成"谢谢你",把"随便"改成"听你的",把"我不会"改成"我可以学",把"听明白了吗"改成"我说明白了吗",把"关我屁事"变成"你开心就好",把"关你屁事"变成"你猜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些你在聊天中最不喜欢听到的硬词,处处显得"我比你高明""我不在意你的感受"的句子,脱口而  相似文献   

14.
书籍是空气     
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相似文献   

15.
选择第二次婚姻时,我首先考虑的就是怎么过日子,而不是对方如何出类拔萃,我已经从离婚中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我确认自己有能力去更好地爱对方,同时也明白,爱一个人,就必须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完善,也是我所谓"缘分"的一部分。我现在的妻子叫珠拉,在蒙古族语言中,珠拉的意思是"神灯"。天上必有神灯,而我这个"天",必由她这盏"神灯"照亮。我们相识六年后才结婚,是不是有点太"拖拉机"了?可我们之间的缘分,从我见到她的第一眼起就定下了,我说的是某种比一见钟情更深的缘分。  相似文献   

16.
正我觉得成功来自信念,也需要激情。我给了学生以信念和激情,所以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功。一、"5+1"大于"1+5"思考我班的成绩,在我当班主任之初,英语首先成为年级第一,然后经过一年语文成绩由年级倒数成为第一;政治、历史长抓不懈也成为优势科目;之后物理、化学虽然起起落落,但都是平行班中进步最快的。只有我的数学徘徊不前,并没有发生班主任效应。反思一是我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有为"理论是:  相似文献   

17.
正我在广播节目的人物访谈中遇到世玉。访问完之后,她对我说:"刚刚我很紧张,因为我很怕你忽然问我,有没有孩子。""啊?"听了这话,紧张的人变成了我,"如果有什么不想说的,可以先告诉我……"我只是"刚好没问到"。如果事先告诉我,我就不会乱踩别人的地雷。我并不想为了一句话而结仇。后来,我和世玉有了很好的私交。她告诉我,她求子十多年,什么苦都吃过,就是没办法怀孕,而且把身体搞得很糟。几年前,先生和她决定放弃了。  相似文献   

18.
正工作以后,父亲经常对我说,工作中不要怕走"弯路",更不要试图绕过"弯路"。起初,我对父亲的话不以为然,彼时的我意气风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可是很快,父亲的话就应验在了我的工作中。那天,公司有一张计划表需要我用两个小时完成。其实,这份计划表我早已了然于胸,半个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的行动构想"在世界中行动"可以更准确地概括为"在(我的)世界中行动"。通过行动的结果,黑格尔的主体走向超个体的"物象"(Sache),即"在世界中行动"中的"世界",但通过行动(Handlung)本身,"物象-世界"又内化于主体。马克思的旨趣在解释"在世界中我的行动"的现实根据。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吸纳了黑格尔《逻辑学》的行动思想,但他更关心行动的"条件"(Bedingung)。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马克思从"实践"(Praxis)的"条件"出发,解释了"物象世界"本身的形成。在《资本论》中,通过分析"价值形式论"与"交换过程论"的关系,马克思解释了"物象世界"中"我的行动"何以是拜物教性的"起初是行动"(Im Anfang war die That)。  相似文献   

20.
忙的困惑     
朋友打来电话,问我:"最近是不是很忙?好久没有读到你的文字了,博客也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我轻轻叹一口气:"每天的确都在忙个不停,却不知道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当我念完大学来到这个城市,找到一份工作,每天走在上班下班的人流中,我就觉得自己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