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书中的“小国寡民”历来受到注释者、评论者们的否定与批判。他们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的理想小社会。他们说“小国寡民”是老子“在古代农村社会基础上所理想化的”“小农农村”,“他们解决所谓时代问题的办法是回到早已崩溃的农村公社式稳定的小天地生活,这些所谓时代问题及他们所能提出的解决方案合起来,即幻化为小国寡民的理想”。①更严重的是他们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逃避现实斗争的倒退,是为时代开倒车。他们说“小国寡民”是老子“虽欲返上古之治而不可得”,是“与当时的历史任务背道而驰的”,“是消极退缩的心情”,是…  相似文献   

2.
"政治伦理智慧"是对政治领域人伦关系及其道理悟性认识的成果,它既是一种出众的政治伦理思想,还是维持政治领域良好人伦关系应遵循的规则之艺术。老子与孔子的政治伦理智慧,有同有异。在政治伦理智慧的基础上,其根基都来源于天命与天人合一思想。但老子形而上为"道",孔子形而下为"仁";在政治伦理智慧的核心上,老子开启了"无为而治"模式,孔子发展了"以德治国"模式;在政治伦理智慧的指向上,两者都将"和谐"作为最高价值追求,老子把"小国寡民"视为实现和谐的理想社会,而孔子则将"大同世界"看成实现和谐的理想王国;在政治伦理智慧的根本上,他俩都主张民本主义,然老子倡导"愚民"政策,孔子则倡导"教化"政策;在政治伦理智慧的治术上,老子推崇"水德",实行"若水之道",孔子则推崇"中道",实行"中庸之道"。二者的政治伦理智慧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且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于"小国寡民",历来众说纷纭,但以国之小、民之少的状态为尚,则基本是以往对"小国寡民"解读的一致取向,而这实为一种误读。"小国寡民"是老子以侯王为中心,为对治诸侯国广土众民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救世之策,旨在通过削弱诸侯势力以拱卫天子,并让百姓过上自给自足的安稳生活。"小国寡民"不等同于绝对的国小民寡,更不是要退回到小国林立的万国时代;也不等同于均分天下,大国与小国之别还是存在的。在笔者看来,只有通过"小国寡民",天下安定才有望得以实现,天子权威才有望得以巩固,无为而治才有望得以落实。而这便是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用意所在。  相似文献   

4.
若依据现代政治学的标准,中国古代的学者几乎没有过专门的政治学论著。但是人毕竟天生就是一种政治动物,人是无法离开政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中国古代的学者们虽然没有过专门的政治论著,却又不能完全离开政治去做纯粹的学问,即使清心寡欲者如老庄也无法免俗。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学是一种比较单纯和超脱的哲学思想,然而他们却一直执著于自己的政治理想。也许在我们看来,那不过是小国寡民式的乌托邦而已,但仍不难看出他们未能忘情于政治,逃避政治实际上也是一种政治态度。当然,老子和庄子在思想上是有着很大差别的,但是他们在政治上的主张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蕴含了丰富深刻的生育思想。它创立的"道生万物"的创生体系,本身就是形而上的生育哲学。它从主阴思想出发把"道"与女性生殖器官比拟论证表明其对生育的极其重视,而节欲宝精、益生曰祥,事实上蕴含着一种难能可贵的节育思想。老子"道贵中和"的生育理念与其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一脉相承,是后来的道家道教生育思想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剖析老子的生育思想,在强调少生优生、实行计划生育的今天仍然能够为建设现代生育文明和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和"小康"分别代表了先秦儒家向往的两种不同程度的社会政治理想。其中,"大同"是最高层次的社会政治理想,而"小康"则是相对于"大同"的一定时段的低度的社会政治理想,也是较为现实的一种理想。为了实现"小康"的社会政治理想,先秦儒家提出了以礼治国的国家治理原则。邓小平对传统文化中"小康"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使之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它为中国共产党确立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实施步骤勾画了蓝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进退与时变化"是叔孙通一生政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此,他得以在汉初制定礼制,为儒学的复兴做了准备。不过,这种行为模式却背离了先秦儒家的传统。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虽然也重视政治实践中的"权变",但孔子的"权变"是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之下的"权变",具体的行为可以因时而异,但作为目标的政治理想是必须坚持的。而叔孙通的"进退与时变化"则主要是以现实政治状况为行为的依据,其实际活动中缺乏对政治理想的充分坚守。这一行为模式的出现与政治环境的变化及儒家政治理论自身缺乏可操作性的特点密切相关。这种以现实政治为行为依据的行为模式最终导致了汉代儒学的转向——政治化与神秘化。  相似文献   

8.
墨家"兼相爱、交相利"伦理原则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旧的生产关系趋于解体,新的生产关系尚未建 立,社会处在一种无序状态。面对这种局面,当时的有识之士开出了各种救治社会的药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克己复礼",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提出"小国寡民",以韩非为 代表的法家提出"严刑峻法",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则提出最具伦理色彩的"兼相爱、交 相利"的社会政治主张。 一、墨家"兼相爱、交相利"伦理原则的涵义 墨子是一个手工业者出身的知识分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深刻的 认识。他认为当时社会的一切动乱、祸害、灾难、罪恶都是因为不"兼爱"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朱承 《现代哲学》2011,(1):93-98
明代王学作为一个主旨大体相近的思想共同体,在中晚明社会大兴其道。王学的兴起,蕴含着值得我们反思的政治意味。王学切中当时思想界溺于旁求外袭的时弊,注重个体的内在资源对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意义,将治世之事转向内在的治心之事;王学在理论上简易直接、打动人心,王学中人多希望以悦服心灵的方式来推行儒家的理想、教条和秩序,其意在"收拾人心"并进而实现政治理想;王学中人深入民间进行社会教育,在明代严酷的官场政治之外,通过简易平常的哲学话语以及书院会讲、制定乡约等手段来改造心灵和社会,表明了王学在政治鼓动问题上提倡向下的社会路线。  相似文献   

10.
社会政治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从其本质上讲,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对于一个时代来说,人们普遍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理想,是被该时代的经济与政治状况所决定的。这是社会政治理想与社会物质生活以及客观政治环境的联系。 但是,当我们对同一时代的具体的个人进行考察时就会发现,同一时代的人虽然都生活在同一个大的环境之中,作用于他们思想的重大政治事件和历史变动是相同的,可是每一个人的社会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1.
秦晓慧 《现代哲学》2017,(2):128-134
从成书目的、篇章内容看,道教经典《太平经》体现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与儒家的仁爱政治哲学相区别。《太平经》是以"自然"为核心价值的一种自然政治哲学:在政治实践中寻求自然最佳形式的自然政治哲学,以老子"道法自然"的政治哲学、庄子"物顺自然"的政治哲学为理论渊源,明确提出"自然"的核心价值,并遵循"大顺之道"的自然无为方式,追求"天下太平"的理想之世。  相似文献   

12.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以个人权利、资本人格和有限政府为核心建构起资产阶级统治的一般理论框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三个政治哲学命题:"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命题,以"阶级解放原则"取代"个人权利原则",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政治哲学的内在原则;"消灭私有制"命题,以劳动取代资本,复归劳动及劳动者作为现代政治哲学的主体地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命题,用"自由人联合体"重构了个人原则与共同体原则辩证统一的共产主义理想。通过这三个命题,实现了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原则的改写、政治哲学主体的倒转和政治哲学理想的重构,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可归入共和传统。马克思认为"政治共和"仅实现了政治国家的解放,由于市民社会内部"私人的等级"的存在,人依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只有扬弃和超越"政治共和",实现"社会共和"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人的解放。当社会完成了内部的"社会解放"和外部的"社会的解放",人类共同体将演进到马克思理想中"社会共和国"的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14.
王弼在《周易注》中阐发"以无为本"并非为了形而上学建构,其根本目的是要塑造一种理想的君主人格,这种人格以"无"为最高境界,但对政治不形成颠覆;能"感通天下",但却持守"以寡统众"的政治原则。而在此人格基础上,王弼引入"无为"思想,并据此对儒家政治伦理进行改造,从而最终形成了一套关于"无"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社会政治理论的普遍价值,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严重影响了老子思想的真理性光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小国寡民”的论述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考察老子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各方面分析,原来“小国”意指小政府大社会,“寡民”为寡欲之民。结合“治大国若烹小鲜”与“天下神器,不可为也”等论述,老子将自然无为的思想主张完整地贯穿于对不同层次问题的解释中,构成了全部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16.
吴宁 《管子学刊》2010,(4):73-75
《论语》有独具特色的民生思想,它以"泛爱众"作为情感基础,以"富民"作为经济诉求,以"为政以德"作为政治理想,以"有教无类"作为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17.
"先王"是儒家塑造的王道政治伦理典范。儒家提供的统治合法性政治伦理包含在"法先王"的命题之中。这个命题有两大尴尬和弊端:一是"圣王"理想蜕化为"王圣"现实;二是"圣王"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政、执法者。不过,儒家的王道政治伦理为救济这些弊端准备了资源,在现代宪政条件下仍然有着革新的内在空间。  相似文献   

18.
王岩  李义 《道德与文明》2021,(4):142-149
政治道德的存在空间需要从横向与纵向视角进行审视,从横向上看,政治道德与政治理性"同轴"互补,构成了"并列"关系;与政治信仰"虚实"相生,构成了"远近"关系;与政治正义相互"映衬",催生出"高低"的价值位阶关系.从纵向上看,宏观层面的政治道德体现为政治美德,中观层面的政治道德表征为政党政德,微观层面的政治道德表现为官员官德.以是,政治道德的存在空间有了可视化、层次性、立体感的存在,并通过对比参照确证政治道德"求真"融于"求善"的功能定位;"务虚"与"务实"结合的性质定位;"理想"与"现实"统一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9.
正自孔孟肇始,如何构建理想的道德化政治秩序成为儒学致力探讨的一大主题,并形成了儒家特有的"德政"思想。传统儒家德政思想内涵丰富,对"谁来执政"(君子群体与圣王)、"如何执政"(为政以德)、"执政状态"("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圣王气象)等一系列政治问题进行了回答。"性善论"作为一种美好的"人性期待",是儒家德政思想的逻辑起点。儒学对"人性"问题的总的立场以及对"人性"发展的理想期待是"善",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9,(4)
高扬理性与结构,贬抑情感,是现代政治理论的共同特征,西方学术界已经意识到此中偏颇而有"情感回归"之倾向。中国政治社会理论与经验中存在着一种情感互动,补充着西方的情感政治论述。相较于现代情感研究主要关注消极性情感与情感控制,传统中国的情治更多建基于积极性情感,建构出一套政治制度与社会规仪,具有普遍性的功能,形成了不同于现代理性化、结构化的政治合法性类型。作为理想类型概念,情感合法性回应了传统中国政治中大量的情感政治事实,将统治活动抽象为情感活动,即情感的体认、交流沟通与反馈。情感维度能够让我们体认出传统中国政治的特征,并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政治中某些特定行为背后的象征意涵。尽管现代社会结构与自我观念使情感转向工具性与碎片化,消极性情感大行其道,但是,积极性情感及其政治社会建构仍然是人类群体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