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我跟很多人说,我一直在讲两个笑话。第一个,我说我失去了一个拼爹的机会。别人拼爹,他首先得有爹。在我8岁那年,我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把我们哥俩养大。我哥哥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我是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我的大学第一志愿是北京广播学院,第二志愿武汉大学,第三志愿北京大学。考上北京广播学院以后,一个同事问我妈:"孩子考哪儿了?"答曰:"北京广播学院。"同事略微尴尬地说:"念电大,也得去北京吗?"我是1989年毕业的。那一年,刚一开始,我很幸福,之前几个月的实习已经结出硕果。我在国  相似文献   

2.
母爱地图     
正家中客厅的墙上挂着两张地图,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前些年,弟弟大学毕业后,签约了长春的公司。母亲问我长春离家有多远?我说:"大概有两千公里。"那时还没有开通高铁,从家里到省城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坐火车需要两个小时。母亲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慨叹道:"那不是要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呀。"没过几天,客厅的墙上就挂了一张中国地图。  相似文献   

3.
正家乡重男轻女的风俗很重。父亲是长子,生了姐姐后,爷爷奶奶就不许母亲进祠堂拜祭了。母亲怀上我以后,他们顶着家族的压力,冒着被处分的风险,决定要"搏"一次。母亲怀我三个月时,父亲就出海了,他和家里交代,这是他最后一次出海,因为不管生男生女,他都是要下岗的。我出生那天,母亲的同事把我抱到她家,因为担心母亲知道是个女儿受不了打击,就谎称是个男孩,叫母亲安心休养;给在远  相似文献   

4.
从前,父亲每天都要喝上二两老白干,不喝就没有精神。母亲不时地把卖鸡蛋的钱拿出一部分来,给父亲买上几斤散白酒。喝着老白干,父亲笑着对母亲说:"我其实并不馋酒,你想,一个连茅台酒都喝过的人还会稀罕这老白干吗?"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城市两个家,一家在城这头,一家在城那头,虽相隔不远,由于工作上的原因和家庭的兼顾,与父母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平时很少回去,只有到了周末才能抽空前去。父母以前住惯了院落,即使是拆迁换成了楼房,还是按照老习惯总是敞开着门。接近中午,母亲开始忙乎,我对母亲说:"简单做些菜,别太多。"母亲随即回:"不多,够吃才行。"我想  相似文献   

6.
正在网上看到"最伤父母的十句话":"好了好了,真啰嗦""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做,做又做不好""你们那一套,早过时了""我自己有分寸,不要说了,烦不烦呀"……看到这些,我的脸上不由发起烧了。因为半个小时前,我竟然对母亲说了其中的三句。母亲听妻子说起最近我工作上遇到的事,知道我跟一个同事闹了些不愉快,就来问我。我怕母亲担心,就故作轻松地说:"妈,不跟你说了,说了你也不懂,别  相似文献   

7.
离别家乡已经很多个日子了,今天我终于踏上了家乡的土地,心中写满了无限的喜悦。离家门还有一段距离,我就看到母亲早已等候在了门口,那一刻,我的心中有一股暖流在暗暗涌动。母亲总是守候在家门口等待儿子的归来。清楚地记得,上高中时,  相似文献   

8.
夏天,鲜桃上市的时候,在离家不远的路口碰到了久违的童年玩伴.她本来自皙的肤色泛着久经日照的黑红,坐在三轮车帮上,穿着工人改装的制服. 我俩对视后一阵欢呼,她捡了一个最大的桃子,用饮料瓶里装的水洗好递给我.我边吃边说:"给我称五斤桃子!"她称好后交给我,我给她一百元钱说:"不用找了!"  相似文献   

9.
染甜     
正深秋霜降,朋友送来一篮柿子,一个个小灯笼似的,喜气诱人。我收着,客厅、书房和房间都放一些,全当是摆设,感受秋的浓郁气息。同事来串门,问我这么多柿子为何不吃,我说怕涩,觉得锁口。同事笑:如此好的柿子,不吃实在太可惜了。柿子去涩其实  相似文献   

10.
何必问许多     
以前,有位同事,交了个漂亮的女朋友。但是他带女朋友才在公司出现过两次,就听到风言风语,说那漂亮女人是"鸡"。同事终于听说了,而且查出是谁放的话,冲到那人面前,厉声问:"你凭什么这么说?"那人先不答,隔了一下,淡淡地说了四个字:"我睡过她。"同事怔住了,接着一拳过去,转身就走,回到自己桌子前收拾东西,当天就辞职了。他去了另一个公司,而且不久就结了婚,没  相似文献   

11.
正叶子大学毕业后考回家乡小城,成了一名公务员。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好好工作,过几年把爸妈接到城里。没想到,职业培训结束,她被分到了偏僻的乡镇所,一待就是10年。和叶子同一批入职的大学生,不是找关系调进城区,就是辞职另谋生路。叶子也想过离开,不过考虑到单位离家不远,照顾父母方便,加上她是农村孩子出身,对基层生活适应较快,工作很快做得有声有色,与同事们相处愉快。  相似文献   

12.
徐晓莉 《天风》2017,(10):19-20
<正>母亲是神放在我们生命中最伟大的守护者……前几天,我给母亲买了两件衣服,收到礼物后的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其实母亲已经七十多岁啦!想起母亲喜悦的样子,我的心也被温暖了……一个家,如果没有母亲,就不像一个家。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母亲,他就失去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就像歌里唱  相似文献   

13.
正那年,20岁的我从服装设计学院毕业后,怀着梦想来到深圳。临走时,母亲叮嘱我:"记住,在外别争别抢别多嘴,吃亏是福啊!"所以,到很多公司面试时,人家一看到我土气的打扮,态度都很轻蔑。后来几经奔波,才终于应聘到一家服装公司做设计师。当经理把我介绍给同事们时,一个神情高傲的外国女郎打量了一下布衣素面的我,用很怪的话问:"清洁工用汉语怎么说?"我伸出手:"你好!"她耸耸肩,转身走了。经理解释:  相似文献   

14.
正我在以前的公司工作好几年,兢兢业业,当时公司里有一个部门主任高升,空出一个职位。尽管我的业务能力很强,却没有得到总经理的赏识,一个新来的同事获得了部门主任的位置。后来,我被调离那个公司,之前的疑问也一直困扰着我。一次,我和曾经的一个对我比较关照的领导闲聊,说起这件事时难免有点委屈。我说:"我在工作  相似文献   

15.
18岁那年,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里,母亲离家出走了。原来,父亲近5个月没有从公司领回一分钱,母亲起了疑心去调查,竟发现5个月来,他没有去公司上班,而是成天泡在一家茶馆里。“这个家难以活人了!”母亲一气之下,甩手而去。望着空荡荡的家,望着无声流泪的我,父亲也落泪了,他哽咽着对我说:“儿呀,是爸爸的错,请你原谅吧……”接着呆在家中默默地做起了那些拖地洗衣服做饭本是母亲常做的活计。父亲在一家五金公司上班,我实在搞不懂这么多月来他不去上班的原因。我曾问他:“爸,你不去上班,公司不会有事吧?”父亲定定地瞅3着我,吞吞吐吐地说:“只要…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一次,在本地电视台一档职场节目,我瞧见我的一位女同事在当评委。那节目请年轻人来表现自己,聊自己的理想未来和对工作的看法,当场面试。有个大学男生来参加节目,朗诵自己写的诗,谈及个性,他说自己内心很深沉,内向,不擅交际。我的同事观察了这个男生一会儿,她对男生说:"我怎么看你的样子,其实是很忧郁,个性也压抑呢?要不那咱们来  相似文献   

17.
壶与杯     
依然 《思维与智慧》2009,(10):39-39
父母住在乡下的老宅里。虽然离我居住的小城不远,每年回去几次看父母,大多也是来去匆忙,能陪着父母吃饭的时候其实不多。  相似文献   

18.
正母亲偏瘫那年,父亲整60岁,满头黑发,仍然那么英俊潇洒。我们记忆里,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能难住他。他就是那棵参天大树,无惧风霜。父亲拒绝和我们进城,他说:"我就是一棵树,离开地就没处扎根。何况,你娘看病吃药的钱,还要在地里刨呢!"那时,弟弟漂在外地,我也在离家70多里的县城租房住,父亲毫不犹豫,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五年了,我离家修道。回顾往岁,似乎来了灵感,驱使我执笔,敬致我的同路者。主的召唤我哪能会忘记五年前的那个暑假呢?高中毕业后我待业在家,而我却很放心,因为我相信现在是“有理走遍天下”(我是理科毕业),在乡镇企业发展的今天学理科的高中生,是不会失业的。但是我那性急的母亲总是不放心,她总是四方奔走,想尽快为我物色一个恰当的工作。我怕母亲急出病来,却婉转地劝慰她:“急什么呀,工作有的是,迟早会有的,听天由命吧。”  相似文献   

20.
正小时候,我以为母亲是不喜欢我的。有一次,邻居婶子来家里串门,她们在屋子里一边纳鞋底,一边聊天。我在隔壁房间里写作业,却把她们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婶子说:"闺女这次又考了第一名吧?这孩子就是聪明。"母亲答道:"学习好有啥用呀?不如你家小子,这么小就能帮你干活了,那天我看他在地里施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